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晓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84-428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采用PhilipsBrilliance多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检查,并对其中良性、恶性两种疾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包括22例良性病变和40例恶性病变,良性肺结节与恶性肺结节病变直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恶性肺结节多伴有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和含气支气管征,与良性肺结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层螺旋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性与恶性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将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例患者CT诊断良性肺结节29例,诊断符合率为96.67%;诊断恶性肺结节21例,诊断符合率为95.45%。良性肺结节和恶性肺结节患者增强扫描后的强化CT值较增强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良性肺结节患者平扫CT值和增强CT值与恶性肺结节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孤立性肺结节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明确诊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T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良恶性快速分类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CT图像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16例,在横断面扫描基础上进行CT三维重建.对肺结节的CT图像不同征象与临床及病理良恶性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空泡支气管征、短毛刺征差异显著(P<0.05),胸膜凹陷征差异不显著(P>0.05);对116例患者结节良恶性分类结果,良性46例,恶性70例.三维重建检查出现4例误诊(3.45%),横断面平扫出现24例误诊(20.70%,P<0.05).结论 在对孤立性肺结节快速分类时,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意义重大,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SPN)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孤立性肺结节病例93例,其中选择结节直径≤3cm的40例入组,所有入选的40例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良性病变20例,恶性病变20例,通过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reformation,MPR)、多曲面重组(Curedplanarreformation,CPR)、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等重建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与相邻血管束、支气管、胸膜之间关系的显示图像进行分析,经卡方检验,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供特点、与周围支气管、胸膜的差异性。结果良、恶性孤立性结节的血供特点与周围支气管、胸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供较丰富为主表现的恶性占85%,良性仅占15%;支气管中断或里杯口状为主表现的恶性占75%,良性未见该征象;胸膜凹陷征为主表现,恶性占80%,良性占15%。结论联合64MSCT的多种重建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多层螺旋CT(MSCT)征象特点及其筛查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173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检查,观察患者MSCT征象特点,分析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良性结节平均直径短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边缘模糊、内部分叶征及内部毛刺征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检出率低于恶性结节,实性结节检出率高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良性结节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卫星灶检出率均低于恶性结节,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良好。结论MS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有良好的临床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单发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接受CT灌注扫描,比较良恶性肺结节强化情况、灌注参数的不同及良恶性肺结节MVD计数及VEGF表达情况,观察BV与MVD、VEGF间的关系。结果 (1)恶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以速升缓降型(25/30)为主,良性结节时间密度曲线以低平缓型(19/30)为主。恶性结节强化值及增强峰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恶性结节BF、BV及PS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恶性结节MVD计数及VEGF阳性表达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BV值与MVD及VEGF表达间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1=0.643,P1<0.05;r2=0.598,P2<0.05)。结论恶性肺结节CT灌注成像参数与良性肺结节存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89-94
目的应用128层螺旋CT三维重组成像技术,结合穿刺或手术病理、评价对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olid SPN)良恶性的鉴别价值。方法选择50例实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检查采用128层螺旋CT机,在Phillips工作站对薄层图像进行多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容积重现(VR)等后处理。结果 128层螺旋CT三维重组技术显示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优于常规轴位图像(P0.05);良性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的出现率明显低于恶性肺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CT三维重组技术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对实性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计算机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图像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南阳南石医院就诊的4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恶性组,另选取50例同期就诊的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入院后均行CT检查,并采用计算机纹理技术分析CT图像,比较两组患者CT图像特征,以及平扫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增强扫描静脉期CT值及纹理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平扫期纹理参数与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纹理参数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患者的平扫期、动脉期及门静脉期错判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组平扫期熵(1.51±0.06)、相关度(0.23±0.08)、对比度(12.28±2.85)比较,恶性组熵(1.62±0.08)较大,相关度(0.07±0.02)、对比度(8.54±1.36)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平扫期CT纹理参数熵...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CT三维技术下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特征及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5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别采用VR、MPR、MIP方法重建图像,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45例SPN患者,其中良性结节组16例,均为结核结节;恶性结节组29例,肺腺癌12例,肺鳞癌9例,细支气管肺泡癌5例,小细胞癌1例,转移癌2例。VR成像在显示病灶边界、内部结构和胸膜凹陷征图像明显优于轴位成像(P<0.05),MIP在显像病灶边界和周边血管方面明显优于轴位成像(P<0.05)。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轴位成像对SPN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0.0%,三维重建技术成像对SPN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97.7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国新 《求医问药》2014,(15):55-56
目的:分析双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诊断及鉴别诊断孤立性外周肺结节良性、炎性、恶性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007年01月至2014年01月我院收治的32例孤立性外周肺结节患者采用西门子SOMATOM SPIRIT双排螺旋CT进行检测,分析其肺部血容量、强化峰值和时间、血流量等指标。结果:与良性孤立性外周肺结节患者相比,恶性孤立性外周肺结节与炎性孤立性外周肺结节患者的血容量、强化峰值较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孤立性外周肺结节的鉴别度较高,可准确分析此病患者的病情,在诊断此病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肺孤立结节 (SPN)在 3D支气管树重建图像中的CT特点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2 9例SPN全肺 1 0mm层厚螺旋扫描 ,重建间距 1 .5mm ,重建阈值 - 70 0 ,- 2 0 0。结果  2 4例能观察到结节边缘的结构。肺癌结节都含有支气管 ,其边缘形成以支气管支为主僵直的毛刺。肺转移瘤内不含有支气管 ,边缘无毛刺 ,但压迫支气管支呈“握球”样。含支气管和支气管被结节阻断的结核瘤 ,边缘由支气管支和纤维索条形成不僵直的毛刺 ;不含支气管的边缘形成梳齿状的毛刺。多数SPN有胸膜皱缩表现 ,恶性结节与胸膜牵拉的索条略粗、僵直 ,而良性结节则呈多样性。并能显示≤ 0 .5cm的转移瘤。结论  3D支气管树重建图像对SPN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三维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显示SPN与其肺内血管关系进行分析并分型,探讨其对判断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37例SPN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行3D MIP重建观察结节与血管关系并分型.结果:37例3D MIP重建图像中,35例与血管关系显示良好,其中恶性22例,良性15例,表现为Ⅰ型表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临床及影像征象进行恶性风险因素分析,以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43例SPN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良、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良、恶性SPN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43例病人共43个SPN,良性组18例(41.9%),恶性组25例(58.1%)。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为女性、CT影像中结节有分叶、毛刺征、血管集束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和无平直边的结节恶性率较高(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毛刺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 < 0.05),有平直边为良性SPN的独立保护性因素(P < 0.05)。结论良、恶性SPN的各影像征象存在重叠,毛刺征为恶性SPN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有平直边为良性结节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效能进行研究。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检查,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对良、恶性结节各项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对良、恶性结节特征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良性肺结节患者的BV、PS值均低于恶性肺结节患者(P<0.05),良恶性肺结节患者的BF、MTT值,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分别为11.13±5.02、0.04±0.02,恶性结节强化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分别为30.18±17.13、0.19±0.02,恶性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对SPN的诊断有着一定的优越性,更能有效地区分良、恶性结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诊断一直是影像诊断学的研究热点,根据CT扫描中SPN的大小、边缘情况、内部结构特征、周围征象,并结合SPN薄扫+动态增强形式的分析,仔细观察结节的密度、边缘切迹的深浅、周围毛刺的长短、钙化斑的有无及多少、增强造影后结节的强化情况等等,对SPN的良、恶性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10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动态CT增强扫描,对比动态CT增强扫描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并观察CT值变化情况。结果动态CT增强扫描诊断率较高,即良恶性肺结节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5.31%、97.50%;本组良恶性肺结节患者CT增强值均显著高于CT平扫值,但是恶性肺结节CT值变化幅度更大(P0.05,P0.01)。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SPN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孤立性肺结节CT灌注的血流特征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灌注特点并评价其在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灌注扫描,分别测得结节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值及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可在时间-密度曲线的基础上,测定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后的CT值、增强峰值、增强净增值、达峰时间等形态学指标。结果肺恶性结节的BF、BV、PS值及增强峰值、增强净增值、达峰时间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良,恶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净增值25Hu可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阈值。结论CT灌注成像可反映孤立性肺结节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并可用于无创性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18.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多参数联合评估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u J  Song W  Jin ZY  Xu Y  Wang Y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7,29(6):750-754,I0006
目的使用动态增强CT评估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和灌注特征的差异,探讨多参数联合评分诊断孤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经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同层动态增强CT扫描。使用bodyperfusion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测定表面渗透性(P)、血流、血容积、patlak血容量、patlakR方程(PRS)、patlak残余指数、峰值等灌注参数,绘制灌注曲线及伪彩图。对良、恶性肺结节的灌注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选择有显著性差异的观察指标构成多参数联合评分,运用多参数联合评分鉴别良、恶性结节。结果良、恶性肺结节在注射造影剂开始20、22、24、25、26、28、30、34s时的强化值差异具有显著性。34s时斑片状全强化和边缘型不全强化在良、恶性肺结节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RS、Ⅰ型和Ⅱ型灌注曲线、均匀低型或外高内低型P伪彩图及均匀低型PRS伪彩图等参数在良、恶性肺结节间差异具有显著性。以多参数联合评分>0.5分作为诊断恶性的界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3%、41.2%。结论多参数联合评分有助于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9.
卢明智 《河北医学》2005,11(5):423-424
目的:评价肺部高分辨率CT(HRCT)对孤立性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孤立性结节的HRCT征象进行分析,观察病灶边缘、内部特征以及SPN的强化方式与良恶性的关系。结果:HRCT显示结节分叶征、毛刺或棘突以及结节完全强化更倾向于恶性结节诊断。钙化在良性结节中比例较高。结论:HRCT对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