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胆道超声造影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引流效果判断.方法:我院2011-02~ 2014-03间消化内科收治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60例,按所选择的检查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肝内胆管置管引流术,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X线下碘油造影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IB-CEUS)进行检查.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肝内各级胆管、肝外胆管、肠管、胆囊和引流管的显影效果;比较两组引流前后总胆红素(TBiL),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的肝外胆管、肠管、胆囊、引流管及肝内一、二级胆管分支数的显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内三级胆管分支数的显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化学指标相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管腔内超声造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胆道成像技术,其显像效果与X线胆道造影接近,对机体的影响更小,可作为X线胆道造影的一种重要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口服法胆道增强CT三维胆管成像技术的价值,以期更好地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方法螺旋CT扫描前准备类似于常规X线口服法胆囊造影.采集参数为:3~5 mm准直器宽度、螺距1或1.5、120 kV、220~250 mAs,图像重建l mm.使用容积再现法进行胆管三维成像.结果本组20例患者,对于无肝内外胆管严重梗阻的患者,口服法三维CT胆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一级肝管以下的胆道系统,显示率为100%,二级肝管显示效果欠佳,显示率60%(12/20),三级肝管一般不能显示.结论螺旋CT三维胆管成像术作为侵入性ERCP检查的补充,对胆道树的空间关系显示优于ERCP,具有安全、简单、无创等非侵入性优点,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口服对比剂双螺旋CT胆管成像技术的要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胆系疾病患者口服碘番酸6g,12小时后进行上腹部容积扫描,获取轴面原始图像后再进行胆管系统的二维和三维重建,对患者的检查结果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结果:平均胆管强化CT值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对无肝内外胆管严重梗阻的患者,三维胆管成像能清晰显示一级肝管以下的胆道系统,显示率为100%,二级肝管显示率71.70%(38/53),三级肝管一般不能显示。结论:螺旋CT胆管成像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的胆管系统无创检查技术,可满意显示胆管解剖结构,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超声显示率。方法对60例肝外梗阻性黄疸而常规超声不能显示其梗阻病变的患者实行保留灌肠使横结肠充盈成为肝外胆管的透声窗,然后寻找其后方的胆管梗阻病变。结果灌肠后肝外胆管梗阻病变总显示率为95%。其中46例为结石,9例为肿瘤,2例为炎性狭窄,3例仍未显示出梗阻病变。结论被水充盈的横结肠确能作为肝外胆管的透声窗,从而使肝外胆管梗阻病变的超声显示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胆管重建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中心2000年~2005年施行的6例肝移植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胆管重建的特点.结果 6例患者中3例在移植术前接受过1次以上的开腹手术,2例接受过EKCP和/或PTCD治疗;1例采用经典转流术式,5例采用经典非转流术式;2例采用胆肠吻合,4例采用胆管端端吻合;术后2例胆肠吻合口瘘,其中1例继发感染死亡,1例健康存活,4例胆管端端吻合患者1例因胆管梗阻继发腹腔感染死亡.其余3例健康存活.结论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内胆管结石病时,对胆管的重建要慎重处理.合理的选择胆管重建方式可以明显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长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超声、腹部CT(Computed tomography,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等三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简称ERCP)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比较B超、CT和MRCP对肝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 R CP确诊胆总管结石患者261例,B超、CT和M R CP对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41.7%、55.6%和81.5%,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管≤0.8c 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47例,B超、C T和M R C P对胆总管不宽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21%,30.8%和56%,B超与C T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 R C 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显示肝外胆管结石方面,MR CP明显优于CT和B超,尤其肝外胆管不宽的患者,B超和CT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超声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78例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及肝外胆管扩张的超声表现,与手术、ERCP结果相对照。结果78例与手术结果及造影结果比较,其中66例符合(84.6%)。结论综合利用探头加压扫查、饮水、脂餐、变换体位,检查前胃肠道准备等可提高超声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余结石的取石经验。方法经超声、CT或T型管造影提示取石术后肝内胆管仍有残余结石的患者,在超声体外引导下纤维胆道镜取净结石。结果56例中2例明确为气泡,余54例中48例残余结石完全取净,取净率88.9%,6例在III、IV级胆管内仍有少量残余结石。结论肝内胆管某些部位的结石不能被纤维胆道镜所发现,超声却能发现其存在,2种设备联合应用,可达到提高结石取出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的时机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10例胆囊切除术致肝外胆管损伤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术中发现胆管损伤4例,术后确诊6例.术中及术后确诊的8例胆总管横断伤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恢复满意.1例LC术后胆漏,内镜下鼻胆管胰管逆行造影(ERCP)显示胆总管侧壁小损伤,经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4周后痊愈.1例LC术后2d出现黄疸,MRCP显示胆总管截断影像,术后4d 手术探查发现2枚钛夹误夹胆总管,拆除钛夹行胆总管T管引流术.结论 术中精细操作是预防肝外胆管损伤的前提,根据胆管损伤的确诊时间、损伤程度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是避免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外胆管结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胰头上下为分界,应用超声对112例肝外胆管结石进行分段定位诊断,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12例肝外胆管结石全部经手术证实。梗阻型98例占87.5 0%(98/112),非梗阻型14例,占12.50%(14/112)。术前超声检出109例,检出率97.32%(109/112),未检出率3例,占2.68%(3/112)。术前超声定位109例,术后符合102例,符合以率9 3.58%(102/1 09);其中术前超声检出肝外胆管上段结石90例,术后诊断8例;胰腺段11例,术后诊断15例,壶腹部8例,术后诊断13例。结论:超声对肝外胆管结石定位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 Y  He XS  Zhu XF  Wang GD  Wang DP  Ju WQ  Wu LW  Hu AB  Tai 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05-107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及胆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368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8例肝移植患者中与胆道相关的并发症共36例,发生率为9.8%(36/368);其中单纯吻合口胆瘘7例,误伤和遗漏副肝管所致胆瘘1例,吻合口狭窄5例,肝内胆管狭窄3例,胆管扭曲继发胆道狭窄1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瘘后继发胆道狭窄2例,胆道狭窄合并肝内胆汁瘤形成2例,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2例,胆道铸型综合征5例,胆道出血1例,肝内脓肿3例及括约肌功能失调2例。所有36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患者中,23例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13例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其中7例为接受再次肝脏移植。所有因胆道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严重胆道感染和腹腔感染,占该组肝移植患者死亡的13.9%。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临床处理棘手,应注重预防。胆道并发症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而获得满意的疗效;如经反复多次放射和内窥镜治疗无效以及同时伴有肝动脉栓塞或狭窄且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或行再次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12.
胆道排石合剂治疗肝内三级以上胆管结石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有疏肝利胆、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在治疗肝内三级或三级以上胆管结石方面的优势。【方法】对我院42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常规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胆道镜取石术配合中药胆道排石合剂(由金钱草、威灵仙、茵陈、广木香、姜黄、郁金、枳壳、柴胡、青皮等药物组成)口服治疗,观察中药治疗肝内三级或三级以上胆管结石的疗效。【结果】本组42例患者在服中药治疗前,三级或三级以上肝内胆管结石无法取出,服中药治疗后行经T管逆行胆道造影检查.发现有39例排尽结石,治愈率达92.9%;3例发现胆总管内残留结石,8周后采用Olympus纤维胆道镜经胆总管T管窦道取石,一次取尽。【结论】胆道排石合剂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三级或三级以上的和较大的嵌顿性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溶石排石效果,利于结石的排出,并能减少术后结石残留,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左半肝切除6例,肝左外叶切除20例,肝断面取石并左肝管与胆总管会师取尽结石,矫治胆道狭窄,对合并右肝管结石者加用胆肠吻合术,术后带T管口服中药2~3周,并观察疗效。结果 1例高龄患者因胆总管十二指肠舌状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漏而死亡,25例痊愈出院,T管拔除前造影均未见残余结石;随访25例,随访时间8月~10年,18例症状完全消失,6例有轻度胆管炎症状,需经常服用消炎利胆药物;1例术后5年胆管结石复发,加作Roux-Y胆肠吻合术后症状消失。总优良率达96%。结论左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急诊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使用术中胆道镜处理的74例急诊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为肝内、外胆管结石,经术中胆道镜检查,辅助取石,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为95.24%(60/63);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分别为4.76%(3/60)和16.67(1/6),经胆道镜检查发现胆总管良性狭窄3例,胆总管下段肿瘤2例(通过胆道镜取活检证实)。结论:在急诊胆总管探查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及胆漏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及胆漏微创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7例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及胆漏的患者,应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胆道造影(ERCP)、胆管狭窄部扩张、塑料内支架置入、经皮经肝胆管内外引流或联合经皮腹腔胆汁湖引流等微创方法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17例肝移植术后黄疸患者经造影证实:胆管吻合口狭窄9例,其中合并胆漏3例;肝门部胆管狭窄4例,其中合并胆漏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弥漫性狭窄4例;行ERCP加胆管扩张及塑料内支架置入8例,经皮经肝胆管造影、胆管内外引流管置入9例,对合并胆漏的4例联合进行了经皮腹腔胆汁湖引流,13例非胆管弥漫性狭窄的患者治疗有效、黄疸消退,胆漏愈合,4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弥漫性狭窄患者治疗无效.结论肝移植术后胆管非弥漫性狭窄及胆漏的微创治疗安全、有效,但对于移植肝肝内胆管弥漫性狭窄尚无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对137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再发胆道梗阻的患者进行MRCP检查,利用2D、3D并结合横断面图像,着重观察胆道术后梗阻的部位、程度及原因(是否存在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震结石及恶性胆道梗阻等),并与直接胆管造影、B超或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摹本组137例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道梗阻的患者中胆道结石97例,MRCP检出89例,准确率91.8%:胆管狭窄(包括胆管损伤和胆道炎性狭窄)35例,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2.9%:本组病例MRCP检出残存胆囊合并残存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下段癌1例,均经手术证实;总之,MRCP可以满意显示术后胆道系统全貌,对胆道结石、胆管狭窄、残余胆囊结石及恶性胆道梗阻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如果能结合常规薄层TWI2序列对胆道梗阻的定性诊断更有帮助。结论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梗阻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作者收集经手术证实的胆管结石39例,对其CT征象和诊断进行了分析。大多数患者具有上腹痛、发热和黄疸。全部病例行CT检查,部分病例行B超、ERCP和PTC。CT的直接征象:肝内胆管结石表现为高密度影或软组织密度影(20/23);肝外胆管结石表现为靶征或胰头高密度影(14/24)。间接征象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肝外胆管结石还表现为胆总管扩张。下端逐渐变细。作者认为胆管结石的CT诊断应依据直接征象,参考间接征象,综合提出诊断。本文还对胆管结石的影象诊断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MRCP影像学表现。【方法】 根据PTC或ERCP检查、病理结果及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胆管病变(ITBL)32例和吻合口狭窄(AS)9例患者,对其MRCP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根据胆管病变累及的部位和范围将ITBL分为肝门型(Ⅰ型)、弥漫型(Ⅱ型)和肝内型(Ⅲ型)。Ⅰ型15例,MRCP示胆总管、肝总管、汇合部、左右肝管及其二级分支胆管显影不良或不显影。Ⅱ型13例,MRCP示广泛性肝内、外胆管不规则狭窄或扩张,胆管间断显影。Ⅲ型4例,MRCP示仅肝内胆管不规则、节段性扩张,扩张不成比例、粗细不均呈“串珠”样。ITBL组中伴有供肝肝总管、汇合部及左和(或)右肝管管腔内胆泥形成25例(78.1%,25/32),MRCP上表现为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影。伴有肝门部积液4例,胆汁湖3例。MRCP上AS主要表现为吻合口处局限性狭窄,上段管腔不同程度继发性扩张。AS组中胆管管腔内伴有胆泥形成3例(33.3%,3/9)。【结论】MRCP可全面观察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胆管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提供胆管病变的整体信息。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诊断及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临床工作中一种简单、实用、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志宏  唐艳   《四川医学》2018,39(1):9-1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索该术式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及手术效果。方法筛选既往有胆道手术史且本次诊断为残余肝胆管结石或肝胆管结石复发患者52例,分别施行三种手术:(1)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2)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肝左外叶切除;(3)腹腔镜胆道探查+胆肠吻合。结果 52例患者没有1例出现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10%,包括胆瘘与胃排空延迟,所有并发症均在保守治疗下好转,无1例围手术期死亡,平均住院时间(7±2)d。结论对既往胆道手术史患者再次施行腹腔镜胆道手术不仅对患者创伤小,也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对原位肝移植术后疑有胆道并发症(梗阻性黄疸)的12例患者进行ERCP。结果 显示胆总管狭窄(梗阻)9例(伴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结石2例(伴胆总管扩张1例),移植肝肝内胆管变细1例。内镜下作胆总管气囊扩张、取石、放置金属胆总管内支架1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3例,留置鼻胆管引流2例。结论 ERCP可作为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大多数肝移植术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