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动、静脉溶栓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由于严重的急性脑梗死多为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 CA)等血管形成血栓,直径较大,而溶栓仅能溶解新形成的血栓,无法改变基础病变,狭窄血管溶栓后常常又出现闭塞。临床上我们采用在溶栓的基础上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支架置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溶栓方式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机械取栓治疗,B组给予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C组给予单纯的动脉溶栓治疗,对比三组溶栓效果。结果三组TIMI血流变化、病变狭窄程度以及急性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机械取栓比动脉溶栓和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动脉造影证实,溶栓后即刻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28例,未通17例;溶栓前运动障碍39例,语言障碍21例,意识障碍9例;溶栓后1h复查,运动改善37例,语言改善17例,9例昏迷患者完全清醒;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发病6h以内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可使大部分脑梗死患者闭塞动脉再通,最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临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预后及转归与处理是否及时、准确密切相关.目前脑梗死患者大多采用静脉内溶栓和扩溶等治疗,由于溶栓药物很少到达血流缓慢或接近血流停止的闭塞段血管,故疗效不理想[1].  相似文献   

5.
王艳淑  王磊 《中国医药》2013,8(6):856-856,858
例1女,71岁,主因突发右侧肢体力弱、言语不利2h于2011年12月5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阵发性心房颤动、高脂血症、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体格检查:精神较差,体温36.1℃,脉搏66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4/68 mmHg(1 mmHg =0.133kPa).神经系统检查:昏睡;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向左凝视,无眼球震颤,右侧鼻唇沟略浅.疼痛刺激右侧肢体无活动,左侧肢体可见不自主活动,右侧肢体肌张力偏低,四肢腱反射(+),双侧掌颏反射、Hoffmann征阴性,右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余阴性.急诊头颅CT示右侧枕叶陈旧性梗死灶,脑萎缩.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改变.  相似文献   

6.
孔雪丽 《云南医药》2021,(3):282-283
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动静脉联合溶栓于机械取栓,但是临床的应用以及预后价值还有待讨论.本文主要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动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动脉溶栓治疗可发挥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42例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1例,即对急性脑动脉闭塞的患者行rt-pt动脉溶栓后未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实验组21例,即对急性脑动脉闭塞的患者rt-pt动脉溶栓后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分别于溶栓后1d,7d,14d,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溶栓效果及血管再发闭塞情况。结果对照组21例患者中,溶栓后立即行DSA造影,示血管完全再通10例,部分再通9例,2例无再通,术后6个月中随访观察显示7例患者出现血管再发闭塞,并2例因再栓塞死亡。实验组21例患者中,溶栓后示血管完全再通8例,部分再通12例,1例无再通,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中示2例患者出现了血管再发闭塞,无死亡病例,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溶栓联合血管成形术治疗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管再闭塞的发生,提高动脉溶栓的最终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于超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实施选择性动脉溶栓并动脉支架血管成形术与静脉溶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于吉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60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奇偶排列方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选择性动脉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行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8例自起病至溶栓时间在 1h~ 12h之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经股动脉插管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发现闭塞血管后 ,先用导丝及微导丝通过血栓到达血栓远端 ,撤出导丝后将导管置于靶血管闭塞点或患侧颈内动脉内 ,用注射泵缓慢注射尿激酶行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2 8例中 14例完全再通 ,8例部分再通 ,6例无效 ,2 4h ,1个月 ,3个月NIHSS评分 ,分别较溶栓前≤ 4分 ,治疗后 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为 70 % (2 2 / 2 8) ,3例合并无症状性脑出血均痊愈。结论 :本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 70 % ,经股动脉插管行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可使闭塞血管再通 ,此疗法是目前治疗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的动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106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程为3~6 h,行脑血管造影明确栓塞血管及部位,应用尿激酶动脉介入溶栓,辅以其他常规治疗,疗程为14 d,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痊愈15例,显著进步33例,进步42例,无变化12例,死亡4例,有效率为84.90%,血管再通率为75.46%,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区域性动脉溶栓结合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其时效。方法对发病6h内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患者,治疗组溶栓时间窗<1h;对照组溶栓时间窗1~6h,均采用介入途径下动脉溶栓及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脑出血1例,对照组脑出血2例。结论区域性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脑梗死是有效可行的,时间窗长短与脑梗死疗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临床探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脑外科治疗的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方法,分析其溶栓时机、治疗效果、血管再通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进行溶栓,基本治愈6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3.75%;血管成功再通7例,接近完全再通4例,部分再通3例,未再通2例,再通率为87.5%;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继发性脑出血、再次梗死病例发生。结论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尽早实现血管再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本研究共选择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两个组别,每组患者分别为4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进行比较,本研究选择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46/49),选择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38/49),P <0.05,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动脉溶栓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静脉溶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样为8.16%(4/49),两组之间无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比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工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他们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对两个组别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具备临床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并评价机械取栓与动静脉联合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研究。方法自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128例,双盲分为动静脉联合溶栓组、机械取栓组两组,各64例,两组患者间于一般资料间并无差异;其中动静脉联合溶栓组采取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而机械取栓组采取机械取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治疗有效性存在显著差异;术后10 d NIHSS评分与治疗前出现差异,且机械取栓组优于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机械取栓组预后效果良好,术后致残率为1.56%,而动静脉联合溶拴组的病死率为3.12%,术后致残率为7.81%,两组患者间存在很大差异。结论就长期临床预后效果来看,机械取栓组治疗效果优于动静脉联合溶栓组,其预后效果良好,且对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良好,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内区域性和接触性溶栓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内溶栓的临床资料。治疗时间为起病1~24h。DSA全脑血管造影,找到闭塞的责任血管。根据闭塞的血管的情况选择区域性动脉溶栓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尿激酶以微量泵持续泵入,过程中经造影管或导引导管造影,了解闭塞血管再通情况。结果颈内动脉系统血管闭塞88例,血管再通5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58例,血管再通38例。临床症状完全恢复及明显好转90例、占总病例60%,再次闭塞5例,脑出血5例,其中2例因脑疝死亡。结论神经介入动脉内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时间窗应用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ICA)、大脑中动脉(MCA)和椎-基底动脉(VBA)闭塞致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间窗动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分别对19例发病<6h及21例发病6~9h不同血管(ICA12例MCA18例,VBA10例)闭塞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2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后90d用修正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溶栓后血管再通率:MCA组77.8%,VBA组5010%,ICA组3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6h组和6~9h组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两组间NIHSS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时预后良好率:MCA组77.8%,ICA组41.7%,VBA组3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发生颅内出血4例,血管再闭塞1例。结论动脉溶栓治疗MCA闭塞的疗效最好,ICA闭塞次之,VBA闭塞较差。动脉溶栓时间窗<6h与6~9h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提示对PWI/DWI不匹配的患者,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可放宽到9h。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是神经科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1]。笔者在2014年初对1例基底动脉闭塞及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施行了动脉溶栓联合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例1,女,78岁。因"突发神志不清12h"于2013年12月30日入院。患者既往有脑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