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早期应用对合并体液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桐柏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7例心力衰竭合并体液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自愿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呋塞米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巴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衰主要指标值、心功能主要指标值。结果观察组的心衰主要指标值[利钠肽(BNP/NT-pro BNP)]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主要指标值[心搏出量(SV)、心排出量(CO)、射血分数(EF)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合并体液潴留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衰主要指标和心功能主要指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小剂量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62%(44/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陈冬云  黄达军 《海南医学》2014,(10):1418-1420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Ⅲ~Ⅳ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13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和对照组(68例,采用呋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住院治疗时间、利尿剂抵抗情况、肾功能恶化及死亡病例数及治疗后血钾、血钠、B型脑钠肽等。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治疗时间、利尿剂抵抗及肾功能恶化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钠、血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型脑钠肽含量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利尿剂呋塞米治疗Ⅲ~Ⅳ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安全可靠,能够明显减少利尿剂抵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与分析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查心力衰竭患者130例,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引入小剂量多巴胺并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LVEF、BNP、HR、SBP、DBP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在重度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住院部收治的68例重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推注呋塞米,观察组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疗程5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心衰指标、超声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5.8±7.9)mmHg/(68.5±4.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2±8.2)mmHg/(65.1±7.5)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气促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12±0.25)d、(3.22±0.15)d、(4.21±0.23)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38±0.56)d、(6.38±0.81)d、(8.29±0.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P-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别为(158.2±80.2)pg/mL、(60.5±1.8)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5±91.4)pg/mL、(63.8±2.1)mm,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35.5±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治疗重度心衰临床效果优于常规剂量静脉推注,心衰改善明显,对患者血压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2月-2016年8月就诊于杭州市西溪医院的104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观察组加用小剂量多巴胺。统计2组临床总有效率、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FE)、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IDd)、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BNP)含量及不良反应。2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FE水平显著升高,且观察组LVF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IDd及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LVIDd及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心力衰竭患者早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利于预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D-二聚体、脑钠肽(BNP)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CHF患者100例(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Ⅰ~Ⅱ级组(46例)与Ⅲ~Ⅳ级组(54例),选取同期门诊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中老年人10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浆D-二聚体及BNP水平.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BNP分别为(1.29±0.70)μg/mL、(534.29±143.5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0.14±0.05)μg/mL、(42.88±16.9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血浆D-二聚体、BNP分别为(1.89±0.17)μg/mL、(749.63±268.96)pg/mL,明显高于Ⅰ~Ⅱ级(0.78±0.08)μg/mL、(318.57±145.6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血浆D-二聚体、BNP水平随之增高,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血浆D-二聚体与BN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D-二聚体、BNP与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D-二聚体及BNP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15例心力衰竭患者资料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呋塞米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采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LVEF、LVEDD、LVESD、6MWT)、生化指标(Na+、K+、BN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LVEF、LVEDD、LVESD、6MW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BN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使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严重水肿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慢性肾脏疾病(CKD)合并严重水肿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呋塞米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多巴胺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尿、生化指标和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治疗后水肿程度。结果联合组治疗后体重、Na~+、BNP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尿量、醛固酮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无水肿、轻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KD合并严重水肿患者,采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呋塞米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呋塞米静脉注射,观察组予以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总有效率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76%(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BP、体重下降、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而BN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利尿剂抵抗率以及肾功能恶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短期应用呋塞米、托拉塞米对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老年CHF伴利尿剂抵抗患者分为呋塞米泵入组(A组)32例和托拉塞米组(B组)32例,治疗5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血BNP、血电解质变化,尿量、肾功能变化。结果:B组改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BN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钾治疗前后出现降低(P<0.05);B组血钾改变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钠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患者每日尿量明显增多(P<0.01),B组尿量较A组尿量增加明显(P<0.01)。血肌酐两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短期呋塞米泵入和托拉塞米注射法均可以改善老年CHF伴利尿剂抵抗,能够增加尿量,改善心功能,托拉塞米改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高于呋塞米。  相似文献   

12.
俞艳华 《当代医学》2021,27(7):26-28
目的 探讨托伐普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CHF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托伐普坦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TPI)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DAB)患者的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BNP)、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TPI术式治疗的88例Ⅲ-DAB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受检者的血浆BNP、血清cTnI,以及观察组TPI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分析观察组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NP (112.24±17.33) pg/mL及cTnI水平(1.28±0.26) n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53±9.82) pg/mL及(0.03±0.02)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PI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9.27±6.33)%及心脏指数(CI)(4.18±0.13) L/min·m2,均明显高于TPI治疗前的(51.39±3.17)%及(3.15±0.11) L/min·m2,左房内径(LAD)(31.19±3.06) mm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2.18±4.13) mm均明显低于TPI治疗前的(43.58±5.21) mm及(50.26±5.30)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TPI治疗后的BNP (41.83±9.87) pg/mL及cTnI水平(0.53±0.07) ng/mL均明显低于TPI治疗前的(112.24±17.33) pg/mL及(1.28±0.2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均分别与LVEF及CI呈负相关(r=-5.394、-7.108、-6.024、-6.138),与LAD及LVEDD呈正相关(r=6.133、5.971、5.421、5.620);观察组患者均经TPI治疗后一次植入成功,成功率为100%,治疗后并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利用TPI术式治疗Ⅲ-DAB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且患者的血浆BNP和血清cTnI与LVEF及CI呈负相关,与LAD及LVEDD呈正相关,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的含量,探讨BNP含量的变化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免疫测试仪测定观察组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心脏多普勒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测量心胸比,同时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类型,与对照组30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4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含量(865.6±590.9)pg.mL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1±5.2)pg.mL-1(P<0.01)。心功能II级组、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级组(P<0.01),心功能IV级组血浆BNP含量明显高于心功能III级组(P<0.05);心功能III级组、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1),LVEF下降(P<0.01);心功能IV级组与心功能III级组相比,左室舒张内径、心胸比增大(P<0.05),LVEF下降(P<0.05)。心功能IV级病例组中,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室内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者两两比较BNP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中BNP含量可反映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状态和分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老年病科收治的CHF患者95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7)与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静脉注射治疗,均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超声心电图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心室重构指标,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过程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肾素(R)、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内皮素(ET-1)及抗利尿激素(ADH)水平均下降,且除ALD、ADH外,观察组其他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6.27±3.12) 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为(38.75±3.81) mm,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射血分数(LVEF)为(38.38±4.05)%,内径缩短率(FS)为(25.57±4.11)%,室间隔厚度(IVST)为(10.22±0.61) mm,左室质量指数(LVMI)为(129.61±12.13) g/m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以上各项指标较治疗前也均有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LVEDd、LVEDs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LVEF、FS、IVST及LVMI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MACE发生率为1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4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hBNP可抑制CHF患者心室重构,改善患者心功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MACE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探讨BNP在老年CHF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83例(CHF组)和健康老年人62例(对照组),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老年CHF患者血浆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分析老年CHF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结果 CHF组心功能Ⅰ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浆BN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cTn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F组心功能Ⅲ、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患者cTnI水平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P<0.05),CHF组心功能Ⅰ、Ⅱ级患者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浆BNP和cTnI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DD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BNP在老年CHF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脑病(HIE)患儿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分析患儿脐血脑钠肽(BNP)、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和神经评定(NBN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5例HIE新生儿(观察组)和33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脐血BNP、NGF、NSE水平,分析HIE新生儿脐血BNP、NGF、NSE水平与NBN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儿脑动脉中央支平均峰流速(Vm)为(9.28±2.57)cm/s,阻力指数(RI)为(0.62±0.11),对照组脑动脉中央支Vm为(13.74±2.38)cm/s,RI为(0.48±0.0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脐血BNP、NGF及NSE水平分别为(268.51±67.11)ng/L、(174.72±18.34)ng/L和(87.78±23.56)μmol/L,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为(34.81±5.86)分;对照组患儿脐血BNP、NGF及NSE水平分别为(139.73±44.86)ng/L、(218.48±19.89)ng/L和(20.03±5.43)μmol/L,NBNA评分为(38.43±2.6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脐血BNP、NSE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6,-0.381,P<0.05),而NGF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321,P<0.05);对照组新生儿脐血BNP、NSE及NGF水平与NBNA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r=-0.336、0.236、-0.162,P>0.05).结论 脑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脐血BNP、NGF、NSE水平对HIE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监测随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干乳剂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前列地尔干乳剂,疗程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并比较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BNP分别为(152.2±60.1)pg/mL、(245.4±73.5)pg/mL,均较治疗前的(590.4±137.8)pg/mL、(601.2±139.4)pg/mL明显下降,LVEF分别为(49.6±6.2)%、(45.3±6.4)%,均较治疗前的(40.2±6.3)%、(41.5±4.6)%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发心衰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干乳剂应用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可通过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及贝那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108例CHF患者给予贝那普利2.5mg/d,1周后增加至5~20mg/d,疗程4周,检测用药前后血浆BNP含量的变化。同时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CHF患者血浆BNP水平(462±318)pg/ml较对照组(22±8)pg/ml明显增高(P<0.01),CHF组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关(r=0.762,P<0.01)。贝那普利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意义,依次为IV级>III级>II级(P<0.01)。而不同病因CHF患者血浆BNP水平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时血浆BNP水平明显增高,而贝那普利具有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0例CHF伴HHcy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功能指标,如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为(14.27±5.42)μmol/L,较治疗前的(20.14±6.62)μmol/L下降显著,且其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9.58±6.5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LVEF分别为(49.78±4.76)%和(46.83±3.26)%,较治疗的(42.89±4.54)%和(42.11±4.42)%明显升高,LVEDd分别为(51.41±6.32)mm和(55.36±6.24)mm,较治疗前的(58.62±6.15)mm和(59.37±7.18)mm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伴HHcy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Hcy水平,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