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及血糖达标的影响。方法72例糖尿病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观察组加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加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完全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73,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有利于患者血糖的达标,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股骨颈骨折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唐山市第五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0例股骨颈骨折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安慰剂治疗焦虑与抑郁,观察组(65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与抑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4、6周的焦虑与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6周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随着治疗的继续焦虑与抑郁评分呈下降趋势;观察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股骨颈骨折伴焦虑抑郁情绪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8周、16周HAMD、MADR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MA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16周两组患者HAMD、MADR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观察组患者HAMD、MADRS评分下降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比起西酞普兰治疗癫痫合并抑郁障碍效果更优,安全性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对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cteine,Hcy)的影响。方法选取刘玉洁专家门诊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研究组采用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神经功能、抑郁、焦虑评分和血清5-HT、IL-1及Hcy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97.5% vs 72.5%,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5.6±1.2) vs (12.5±2.4)、(4.1±1.0) vs (7.1±2.3)、(5.2±2.1) vs (8.2±2.3),P<0.05];研究组血清IL-1、Hcy水平均降低程度均优于对照组[(20.1±2.2)pg/mL vs (23.4±2.8)pg/mL、(13.4±0.4)mmol/L vs (16.8±0.8)mmol/L,P<0.05],5-HT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657.4±133.2)ng/L vs (602.3±128.0)ng/L,P<0.05]。结论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清5-HT、IL-1和Hcy,减低炎性损伤,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贺曦  冯虹 《现代实用医学》2022,(11):1419-1421
目的 探究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6周后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汉密斯顿抑郁量表(HAMD-17)、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RDS)、汉密斯顿焦虑量表(HAMA)、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对比,观察组更低(均P <0.05);治疗6周后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更高(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P <0.05)。结论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托吡酯对男性酒依赖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复饮的影响。方法 采用了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把入组的患者分成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托吡酯治疗组(协同用药组)和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单一用药组)。共治疗了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可视渴求量表(VAS)等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2组HAMA、HAMD评分在治疗后4周末、8周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VAS评分均逐渐下降,协同用药组渴求程度下降更为明显(P<0.05);协同用药组在随访6个月时复饮率低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09,P=0.001<0.05);2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伴焦虑抑郁症状的酒依赖患者,艾司西酞普兰合并托吡酯治疗焦虑、抑郁症状的疗效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相当,但减少对酒的渴求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且患者有更低的复饮率。2种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相当。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102-104
目的对老年疱疹后疼痛继发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后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应用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对两家医院60例带状疱疹疼痛伴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评分。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抗焦虑抑郁剂——艾司西酞普兰)和对照组(仅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周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自觉症状缓解时间缩短,临床疗效明显。两组HAMD、HAM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带状疱疹疼痛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而艾司西酞普兰能明显改善焦虑与抑郁情绪,可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65例焦虑性抑郁症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3例和米氮平组32例,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 2组从治疗第2周起,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从治疗后第2周起~第6周末HAMD、MAMA评分艾司西酞普兰组均低于米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副反应少而轻微。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确切,起效快,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内科住院的PSD患者128例,随机纳入干预组(66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第4、8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氏指数(BI)情况.结果:干预组第4周、第8周的SDS评分、HAMD评分及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2、4、6周末,两组患者HAMA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6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为91.7%,西酞普兰组的总有效率为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西酞普兰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右佐匹克隆对脑梗死后抑郁、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后抑郁、失眠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右佐匹克隆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HAMD、PSQI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右佐匹克隆可使脑梗死后抑郁、失眠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将该科2018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采用双盲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米氮平治疗。于治疗后4、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症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周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抑郁症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4、8周时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内观疗法治疗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焦虑抑郁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采用内观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焦虑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抑郁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内观疗法治疗焦虑抑郁共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及抑郁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联合舍曲林和艾司西酞普兰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睡眠及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7月—2022年8月收治的67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舍曲林组(32例)和艾司西酞普兰组(35例),舍曲林组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组采用支持性心理干预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比较两组疗效、抑郁症状改善情况、睡眠障碍、自杀意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舍曲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艾司西酞普兰组为9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艾司西酞普兰组PSQI分值低于舍曲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艾司西酞普兰组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6例)和氟西汀组(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或氟西汀胶囊口服用药。分别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第1周末时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的HAMD总分低于氟西汀组(P<0.05),而在第2、4、8周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联合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M)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5.5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2、4、6周末HAD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1例,氟西汀组31例,观察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1周、2周、4周、6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映。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显效率77.4%,氟西汀组7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48%,氟西汀组51.62%,两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比氟西汀起效更快更安全,适合作为老年抑郁患者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治疗脑外伤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外伤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艾司西酞普兰与氯米帕明片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1、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0%和83.3%,疗效相当(P>0.05).治疗8周末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AMD及SDS评分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第一周末即显著下降,而氯米帕明组第二周末才显著下降.副反应方面,艾司西酞普兰组以失眠为主.氯米帕明组以口干,便秘,心悸为主.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脑外伤后抑郁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王颖 《黑龙江医学》2013,37(9):835-83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性抑郁(PD)的临床差异。方法选择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PD患者8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HAMA和UPDS均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ESS评分变化不显著(P>0.05),观察组痊愈12例,显著进步27例,总有效率达95.1%,显著高于对照组78.0%(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西酞普兰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改善PD效果更显著,能快速、有效的改善PD患者的抑郁状态,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采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62例产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照组(31例,单纯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采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症状进行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4周后、6周后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在艾司西酞普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疗效较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