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 全球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有关机器人辅助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报道较少.了解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术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目的 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肿瘤根治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疗效,探究影响患者预后的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腹腔镜手术的112例Ⅱ、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患者45例(LAPG组),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患者67例(LATG组)。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肿瘤大小、肿瘤距上切缘距离、TNM分期、近期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TG组清扫的淋巴结数目(22.9±6.7)枚,较LAPG组(19.7±4.6)枚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PG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40.0%),远较LAPG组(3.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均是可行和安全的,考虑到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生存质量,建议尽量选择LATG术式。  相似文献   

3.
贾建光  李靖  李雷  姚廷敬  张晨嵩  钱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9):1163-1165, 1169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LAPG)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LATG)在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腹腔镜手术的62例Ⅱ、Ⅲ型AEG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经LAPG 32例(LAPG组),经LATG 30例(LATG组),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操作过程中的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围手术期及出院后的并发症情况;随访了解生存及生活质量、血清癌胚抗原(CEA)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TNM分期、近期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血清CE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PG组平均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为(19.7±4.6)枚,较LATG组(22.9±6.7)枚少(P < 0.01),手术时间长于LAPG组(P < 0.01),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40.0%)多于LAPG组(3.0%)(P < 0.01)。结论LAPG和LATG治疗SiewertⅡ和Ⅲ型AEG安全性相当,LATG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远期并发症少。对于进展期的AGE建议行LATG。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在减少手术创伤同时安全、有效的充分切除肿瘤及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于林州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19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行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手术,135例行单一左胸切口手术治疗,分析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总量、胸腔引流带管时间、纵隔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数目,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单左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腹腔淋巴结清扫数目、VAS疼痛评分等方面,腔镜组均具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引流时间、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腔镜组二次剖胸手术止血1例,2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轻度食管胃吻合口瘘,腔镜组发生肺部感染1例,单左胸组发生肺部感染5例,各组均无胸腹腔内、切口感染,无围手术期死亡。 结论 腹腔镜联合左胸小切口用于SiewertⅡ/Ⅲ型AEG的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疼痛轻、腹腔淋巴结清扫彻底、胸内食管胃吻合确切、瘤上切缘食管充分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实施开腹手术的112例Ⅱ、Ⅲ型AEG病例资料。其中Ⅱ型AEG 77例,Ⅲ型35例;72例行近端胃切除,40例行全胃切除。结果 112例Ⅱ、Ⅲ型AEG患者肿瘤分期较晚、淋巴转移率高。按肿瘤部位分为Ⅱ型AEG组和Ⅲ型AEG组,两组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57例(74.0%)和15例(42.9%)行近端胃切除。按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切除组和全胃切除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275.76±27.02)min和(304.12±23.12)min;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近端胃切除组有15例(20.8%)患者出现烧心、返酸,有9例(12.5%)患有返流性食管炎;全胃切除组有15例(37.5%)每日进食大于5次。结论Ⅱ、Ⅲ型AEG目前主要经腹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选择行近端胃切除或全胃切除手术,两种术式术后都伴随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138例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不同Siewert分型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洛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2006年食管胃结合部肿瘤138例手术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将138例病例参照Siewert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分析不同Siewert分型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38例中AEG Ⅰ型10例,AEG Ⅱ型20例, AEGⅢ型108例,三种类型AEG预后存在明显差别,不同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明显不同,脾切除的患者生存时间无明显改善,并发症增加。结论:三种类型的AEG预后不同,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其5年生存率亦不同,根据AEG分型选择适当手术方式可以改善预后;脾脏切除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保留脾脏的淋巴结清扫是可行的,但要确保做到肿瘤的根治切除和严格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腹食管裂孔入路与经胸入路手术治疗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根据不同手术路径分为经胸手术组(经胸组)38例和经腹食管裂孔手术组(经腹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根治度均达到R0切除.经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低于经胸组(P<0.05),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明显多于经胸组(P<0.05).经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5/44),明显低于经胸组的31.6% (12/38) (P <0.05).两组纵隔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经胸入路手术比较,经腹食管裂孔入路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患者在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Zhang J  Tian XY  Wu XJ  Zong XL  Wu J  Ji JF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2):2259-2262
目的 了解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交界于食管与胃之间的食管-胃交界处腺癌(AEG)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共有106例AEG和60例胃癌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包括14例AEGⅡ型和86例AEGⅢ型腺癌.每一位患者均留有可供研究的癌灶和癌旁黏膜组织.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的引物为高度敏感且识别谱广的SPF1和GP6+.PCR扩增产物经测序确认HPV感染并分型.结果 106例AEG患者和59例胃癌患者的基因组DNA达到检测标准.11例AEG患者和6例胃腺癌患者为HPV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0.4%和10.2%(P=0.966).AEG和胃癌患者在HPV总感染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V在AEGⅡ型、Ⅲ型以及胃腺癌的形成中并不发挥致病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Ⅱ型食管胃连接处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根治性切除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根治性切除(R0切除)的353例Ⅱ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Ⅱ型AEG 患者R0切除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率为12.5%(44/353),单因素分析表明,脉管侵犯、肿瘤分化程度、N分期、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Ⅱ型AEG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可能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Ⅱ型AEG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近端到食管胃交界距离(≥2.5 cm)是预测Ⅱ型AEG患者 R0切除术后纵隔淋巴结复发或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食管腺癌的外科治疗(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及其临床生物学特征和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外科治疗的25例原发性食管腺癌的发病情况、组织来源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分期:Ⅰ期2例,Ⅱa期2例,Ⅱb期5例,Ⅲ期14例.Ⅳ期2例。根治性手术19例,姑息性手术6例。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腺癌,占同期手术1350例食管癌的1.85%。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36.0%、2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结论:食管腺癌和食管鳞癌相比恶性程度高,病变进展快,预后差。影响手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为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外侵程度和手术方式。提高食管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和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术后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行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对43例进展期AEG患者随机分为全胃切除术(TG组) 22例和近端胃切除术(PG组) 21例。对2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残胃癌综合征及术后1、2年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残胃癌综合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治疗进展期AEG, 术后生存时间长, 并发症发生率低, 生活质量提高, 可以作为治疗进展期AEG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管状胃在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经腹近端胃切除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期间确诊为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72例患者分为两组,完成近端胃切除后,传统组(38例)行传统食管-残胃吻合,管状胃组(34例)则行食管-管状残胃吻合。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术后出现胃食管返流症状的患者有12例(31.6%),而管状胃组中仅有4例(11.8%)(P=0.043)。术后经胃镜检查发现患有返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在传统组中有9例(23.7%),管状胃组中有2例(5.9%)(P=0.036)。结论近端胃切除后食管-管状胃吻合,可以减少术后胃食管返流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冯辉  骆东峰  汪强  孙震震 《安徽医学》2018,39(6):703-705
目的 比较全胃切除术(TG)和近端胃切除术(PG)治疗胃食管结合部腺癌(AEG)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45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G组(23例)与PG组(22例),以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为近期指标,以术后反流、体质指数变化及术后1、3年生存率为远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体质指数增加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手术方式相对于PG在治疗进展期AEG患者中,其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显著,是治疗进展期AEG较安全、满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食管胃交界腺癌Siewert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16例食管胃交界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预后随访进行研究,利用Siewert分型方法进行分型。结果:按照Siewert分型,此组病例食管远端腺癌7例(Ⅰ型),真性贲门癌134例(Ⅱ型),贲门下胃癌75例(Ⅲ型)。分型病例以Ⅱ型(62.1%)多见,而Ⅰ型(3.2%)少见;三型病变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65.7%和60.0%;三型患者在年龄、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均多见于60岁左右老年人,以男性多见。Ⅱ、Ⅲ型晚期病人明显增多;三型病人组织学分型均以管状腺癌最常见,病理学分级Ⅰ级少见,Ⅱ和Ⅲ级常见;三型肿瘤淋巴结转移率基本相当。结论:食管胃交界腺癌按照Siewert分型分为三型,以Ⅱ和Ⅲ型多见,Ⅰ型少见,Ⅱ型和Ⅲ型病人基本情况相似,与Ⅰ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