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肝脏具有重要生理调节功能.肝硬化是临床常见性慢性肝脏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医护控制,将会发展成失代偿期肝硬化,危及人体生命.本文针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护理策略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低钠血症35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3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低钠血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均给予保肝退黄、利尿、促肝细胞生长素等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及血钠值给予恰当的补充钠盐治疗。结果血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关系较为密切,血钠越低,则患者的肝功能越差;35例患者中,并发7例肝肾综合症(占20%),9例肝性脑病(占25.7%);经过补充钠盐治疗及综合治疗后,轻度治疗归转有效率为95%,无死亡病例;中度归转有效率为63.6%,死亡率为27.3%;重度归转有效率为25%,死亡率为50%。结论低钠血症可以为临床判断肝功能受损及归转程度提供客观依据,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低钠血症患者适当补钠治疗,有利于腹水消退,增加利尿效果,预防诱发其他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其病理特点是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节性再生、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表现为主,并有多系统受累。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相似文献
5.
李绍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492-4494
目的 观察并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的因素,有助于临床预防与治疗.方法 收集医院2006年6月-2011年8月人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110例,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的特点.结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以院内感染为主,占69.1%,34例为院外感染,占30.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部位主要为腹膜腔、肺部、胆道,分别占30.0%、25.5%、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10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137株病原菌,91例为单种病原菌感染,19例为≥2种的病原菌混合感染,革兰阴性菌62株占45.3%,革兰阳性菌68株占49.6%,真菌7株占5.1%;110例感染患者,存活98例(90.1%)作为存活组,死亡12例(10.9%)作为死亡组;女性、高龄(≥60岁)以及感染菌种数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较高(P<0.05).结论 抗菌治疗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转归呈正相关关系,≥2种感染与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感染患者转归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2)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4年6月43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统计其真菌感染率,分析感染分布及真菌特点,对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消化道出血等潜在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434例患者真菌感染42例感染率为9.68%,42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有33例培养阳性,分离出35株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37.14%、22.86%;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感染未规范抗病毒治疗、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级、消化道出血、重度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7d、腹膜炎、侵入性操作为感染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C、抗菌药物使用>7d、重度低蛋白血症、侵入性操作、消化道出血是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真菌感染率高,危险因素复杂,临床需加强早期干预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选取80例乙肝患者作为CHB组及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其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三组的IgG、 IgA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死亡组的Ig G、 IgM、 IgA水平高于生存组(P <0.05)。IgA、 IgM、 IgG、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17、 0.625、 0.650、 0.909,联合检测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高于三者单独检测(P <0.05)。结论 血清IgA、 IgM、 IgG异常高表达可能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存在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方法:对1126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血、尿、大便、痰、胸腹水进行细菌学等检查;并观察部分病例使用氧氟沙星预防医院感染的结果。结果:307例患者发生了医院感染占27.26%,以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最常见;预防使用氧氟沙星可明显减少SBP发生。结论: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医院感染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9)
目的探究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043例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回顾性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发病率及感染患者体征、病发相关因素,同时对患者感染血样进行培养,诊断其病原菌,调查患者中性粒细胞以及白细胞数目及预后情况。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112例,感染率为10.73%,有发热36~38℃29例占27.35%,发热>38℃43例占40.57%,畏寒56例占52.83%。住院次数和曾接受侵袭性操作与血流感染有相关性(P<0.05);培养病原菌共11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占62.73%,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1株占37.27%,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两种及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14例占13.21%;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0.75有87例占82.08%,白细胞数目(10.96±2.12)×109/L,普通肝硬化患者中性粒细胞数目比例>0.75有123例占13.21%,白细胞数目(7.89±2.38)×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疗效中,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有效59.43%,无效40.56%,死亡率11.32%。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合并血流感染发病率高,预后效果差,且发病特征不明显;减少住院次数和侵袭性操作,保证手术无菌环境有利于预防血流感染;以中性粒、白细胞进行初期检验比血样培养结果耗时短,能尽早进行初期预后,配合血样培养的准确结果,有助于提早诊断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研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2月-2011年7月13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细心观察和细心护理.结果 97例治愈好转,自动出院17例,死亡22例.结论 细心的观察与高质量的护理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康复好转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糖尿病肾病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时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糖尿病肾病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结果 16例病例经限水、限钠,适量高生物价蛋白质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和休息,并依据病情主要矛盾应用药物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控制.结论糖尿病肾病并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治疗上存在着矛盾,宜围绕主要矛盾多方面治疗. 相似文献
13.
诸景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5):975-977
目的 探讨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门静脉内径、肝硬化并发症、侵入性操作措施、应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差异.结果 24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25.00%,医院感染组患者年龄大、肝功能分级差、门静脉内径宽、肝硬化并发症多、侵入性操作措施比例高、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多、住院时间长(P<0.05)等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 引起失代偿期肝硬化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应从多个方面采取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1)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改善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82例,采集血液、痰液、咽拭子等标本进行培养,探讨医院感染率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8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8例,感染率为9.97%,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25例为主,占36.76%,腹腔21例占30.89%;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41株占60.29%,革兰阳性菌17株占25.00%,真菌10株占14.71%,其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均为酵母菌属;多因素logistic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4周、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并发症、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肝功能child分级为C级等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实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引入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剖析.方法:抽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之间132例我院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9)
目的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预后。方法选取于2010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血流感染的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提取患者血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结果进行病原学分析和药敏实验分析;另选取同期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无感染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通过肝功能检测,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89例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1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株占39.47%;革兰氏阳性菌92株占60.53%;药敏结果显示,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阿奇霉素等具有较强耐药性,均对替考拉林、万古霉素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阿莫西林等具有较强耐药性,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派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具有较强敏感性;肝功能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分别为(103.3±53.4)μmol/L、(21.9±9.4)s、(27.6±10.8)g/L。对照组为(81.3±54.4)μmol/L、(16.8±10.2)s、(33.8±10.7)g/L,两组的各项数据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其合并血流感染具有交叉耐药和多药耐药的特点;相比于无感染的患者,并发血流感染的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益气养阴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加用恩替卡韦。观察组加用恩替卡韦和益气养阴法汤剂。结果 两组治疗前AST、ALT、ALB、TBil、PTA、HBV-DNA、HA、PCⅢ、LN及Ⅳ型胶原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更优(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益气养阴法能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同时改善肝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炎症反应、保护肝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11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干细胞移植,移植后第4周复查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胆碱酯酶(CHE)和AFP等实验室指标及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结果 移植后第4周,血浆白蛋白(ALB)和CHE分别为(31.2±4.5) g/L和(80.9±2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胃镜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出血原因主要为:门静脉高压所致胃部出血(胃部有明显斑点状或弥漫性出血)21例(37.50%)、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例(28.57%)、消化性溃疡出血11例(19.64%)。经止血治疗后,显效33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止血成功率为92.86%(52/56)。结论门静脉高压所致胃病出血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应采用胃镜明确患者出血部位,及时进行止血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替比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行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2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对25例治疗组患者行替比夫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10例患者治疗显效,5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18例患者显效,6例患者有效,1例患者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替比夫定治疗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