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TGF和OP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人喉鳞状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CTGF和OPN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41例喉鳞状细胞癌和2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CTGF和OPN染色方法为SP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41例鳞状细胞癌CTGF和OPN表达阳性率均为25例(61.0%),其评分值分别为2.41±1.60和3.10±1.63,20例癌旁组织CTGF阳性18例(90%)和OPN阳性3例(15.0%),其评分值分别为4.24±1.42和1.12±0.84,癌组织CGTF阳性率及评分明显低于癌旁组织(x^2=5.44,P〈0.05;t=4.36,P〈0.01),但OPN则相反(x^2=11.44,P〈0.01,t=5.08,P〈0.01);颈淋巴结未转移和临床分型T1病例CTGF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颈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型T3病例(P〈0.01);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T1及组织学分级Ⅰ级病例OPN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T3及组织学分级Ⅲ级病例(P〈0.01);CTGF表达评分与OPN表达评分呈密切负相关(r=-0.56,P〈0.01)。结论:CTGF和OPN可能是反映喉鳞状细胞癌进展、生物学行为、转移发生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喉鳞状细胞癌中P53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P53、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6例喉鳞癌组织和36例喉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P53、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53、PTEN蛋白在66例喉鳞癌组织和36例喉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表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66例喉鳞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Ⅲ~Ⅳ期组高于Ⅰ~Ⅱ组(P〈0.05),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Ⅰ~Ⅱ期组高于Ⅲ~Ⅳ期组(P〈0.05),高分化癌组高于中低分化癌组(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有转移者(P〈0.05)。喉鳞癌组织中P53、PTEN蛋白两者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PTEN蛋白的表达对预测喉鳞癌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喉鳞状细胞癌及转移淋巴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检测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在喉鳞状细胞癌及颈部淋巴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多参数流式细胞技术对手术切除的21例喉鳞状细胞癌(7例伴颈淋巴结转移,14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织标本中Cyclin E的表达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Cyclin E在喉鳞状细胞癌、阳性淋巴结、阴性淋巴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喉鳞状细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平均荧光强度为78.12士6.54,略高于不伴颈淋巴结转移者(74.93士8.82)(P〉0.05);阳性淋巴结平均荧光强度为93.65士7.48,明显高于阴性淋巴结(30.65士7.48)(P〈0.01),且高于喉鳞状细胞癌伴颈淋巴结转移和不伴颈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Cyclin E的异常表达是喉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Cyclin E的检测可望成为临床评估喉癌淋巴结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Paxillin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包埋喉鳞癌标本74例,以及癌旁正常组织70例,癌旁轻度、中度、重度不典型增生黏膜上皮组织65、69、72例,分析比较Paxilli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各类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喉鳞癌组织Paxillin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标本(P〈0.05),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的Paxillin阳性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低分化者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和中分化组(P=0.001),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者(P=0.000),而且临床Ⅳ期病例阳性率又明显高于其他各期患者(P=0.000)。结论 Paxillin的阳性表达水平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对其病理过程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喉咽癌组织中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erovessel density,MVD)间的关系,探讨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血管生成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喉咽癌组织和10例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中VCAM-1、P选择素及CD34表达并计数MVD。结果: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P〈0.01);喉咽癌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正常口咽部黏膜组织(P〈O.01),MVD值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VCAM-1及P-选择素表达阳性组MVD值显著高于表达阴性组(P〈0.01),且VCAM-1及P-选择素表达均与MVD呈正相关(P〈0.05);在喉咽癌淋巴结转移组中,V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VCAM-1及P-选择素在喉咽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喉鳞状细胞癌组织FLIP和PTE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FLIP和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FLIP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PTEN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5例喉癌组织以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FLIP和PTEN的表达。结果:FLIP在喉癌中的表达阳性率(77.8%)高于癌旁组织(33.3%)(P〈0.05),FLIP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均有关。PTEN在喉癌中的表达阳性率(65.0%)高于癌旁组织(0),(P〈0.01),PTEN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的肿瘤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FLIP与PTEN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FLIP可能是喉鳞状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的预后标记物。PTEN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肿瘤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也可能是判断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喉鳞状细胞癌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53例喉鳞状细胞癌和48例癌旁组织中TGF-β1和HSP70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HSP70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喉鳞状细胞癌TGF-β1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之相反,喉鳞状细胞癌HSP70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TGF-β1和HSP70的表达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或P〈0.01),且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87,P〈0.01)。结论:TGF-β1和HSP70的阳性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它们共同参与了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进程。  相似文献   

8.
Ki67和VEGF与喉鳞状细胞癌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Ki67和VEGF在32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其中术后3年局部复发5例(复发组),转移3例(转移组),死亡8例(死亡组),生存24例(生存组)。结果:死亡组Ki67和VEGF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生存组(均P〈0.01)。Ki67在复发组和转移组中高表达,均高于未复发组和未转移组(均P〈0.01)。VEGF在复发组中亦高表达,高于未复发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Ki67(危险比为3.236,P〈0.01)、喉癌的T分期(危险比为1.382,P〈0.05)和术前淋巴结转移情况(危险比为0.316,P〈0.05)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指标。结论:Ki67和VEGF与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有关,两指标的高表达预示着喉癌较差的预后,有助于喉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中cD45RO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及为其生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0—01—2012—12期间我院确诊并手术治疗的初发喉鳞状细胞癌标本50例。另取10例喉部正常黏膜作对照分析。所有标本均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检测CD45RO的阳性表达,分析其与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CD45RO在正常组织及喉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86%。在50例喉癌病例中,CD45RO与局部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713,P〈0.05),与肿瘤分区呈负相关(r=-0.750,P〈0.05),与年龄、T分类、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CD45RO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②CD45RO过表达可能减少区域淋巴结转移;③CD45RO过表达可能有利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④传统UICC—TNM分期、组织学分级评估预后不同,通过对CD45RO的检测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评估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喉及下咽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在肿瘤淋巴转移、微转移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9例喉及下咽部痛组织中VEGFC、FLT-4及淋巴结中VEGF-C蛋白表达和相对含量。结果: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均P〈0.05),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均P〈0.05),与临床T分期无关。FLT-4表达与VEGF-C阳性表达呈同向性改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FLT-4阳性脉管数与病理分级及临床T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淋巴结微转移组,VEGFC、FLT-4表达与无转移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C在喉及下咽部癌组织中,通过其特异性受体FLT-4导致淋巴管增生,促进肿瘤淋巴转移,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检测VEGF-C、FLT-4,对肿瘤诊断、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及与Th2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确诊为鼻息肉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其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组织中IL-4、IL-5、IFN-γ及IL-1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TSL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SLP在鼻息肉组织中较正常下鼻甲黏膜表达高,而IL-4、IL-5、IFM-γ和IL-13在鼻息肉组织表达显著增高(P〈0.05)。TSLP与IL-4、IL-5、IL-13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75、0.594和0.582,P〈0.01),TSLP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r=-0.614,P〈0.01)。结论:TSLP高表达可能会促进T细胞向Th2方向分化,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并加重鼻部Th2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三叶因子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乳头状癌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92例PTC及癌旁组织中TFF3、SDF-1及CXCR4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软件系统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①TFF3蛋白表达于癌细胞胞质,癌旁滤泡上皮细胞TFF3阴性或弱阳性,TFF3阳性率92.39%,其中临床Ⅲ~Ⅳ期强阳性率为71.19%(42/59),Ⅰ~Ⅱ期强阳性率为33.33%(11/33,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00.00%vs 86.27%,P〈0.05)。TFF3的AOD值在PTC内高于癌旁、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或P〈0.01)。②SDF-1表达于胞质,转移淋巴结和癌旁细胞为弱阳性或阴性。SDF-1阳性率和AOD值在PTC内高于癌旁、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临床Ⅲ~Ⅳ期高于Ⅰ~Ⅱ期、45岁以上高于45岁以下者(P〈0.05或P〈0.01);CXCR4主要表达于胞质,少数表达于胞核,癌旁组织中呈弱阳性或阴性,PTC中CXCR4表达的阳性率和AOD值与SDF-1相似:癌内高于癌旁、与临床分级、淋巴结转移和年龄有关(P〈0.05或P〈0.01)。③PTC中,TFF3与SDF-1蛋白、SDF-1与CXCR4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971,P〈0.01)。结论:TFF3、SDF-1、CXCR4在PTC中的高表达与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判断PTC的恶性程度和病情进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喉癌组织中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nuclear EGFR)、Aurora-A激酶的表达及其在评价喉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喉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核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Aurora-A激酶的表达。结果 50例喉癌患者的组织中,核EGFR、Aurora-A激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25/50)、58%(29/50),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核EGFR的表达与喉癌的原发灶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复发有关(P均<0.05);Aurora-A的表达与原发灶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0.05);核EGFR与Aurora-A表达的相关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46,P<0.05);Kaplan Meier生存分析显示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0%和67.8%,Log-rank检验显示原发灶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核EGFR、Aurora-A的表达和患者预后有关(P<0.05)。Cox比例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原发灶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核EGFR表达为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喉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核EGFR、Aurora-A激酶的异常表达,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角蛋白(cytokeratin,CK)19,CK18在声门上型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60例声门上型喉癌术后标本CK19,CK18的表达。结果①60例声门上型喉癌组CK19表达阳性53例,阳性率88.3%,而CK18呈阴性表达;②60例声门上型喉癌CK19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P=0.019),高分化组与低分化组(P=0.003)之间的差异显著,而与TNM分期无关(P=0.186);③60例声门上型喉癌CK19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9);④60例声门上型喉癌CK19表达与生存时间无关(P=0.438)。结论60例声门上型喉癌CK19表达与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TNM分期及生存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TAT3、p-STAT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PTC组织中STAT3、p-STAT3蛋白及上皮标志物E—cadherin和间质标志物Viment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相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TC组织中STAT3、p—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8.6%和83.9%,明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33.3%和20.8%(P〈0.01)。PTC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37.5%,明显低于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1.7%(P〈0.01),PTC组织中Viment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5.7%,明显高于癌旁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3%(P〈0.01)。STAT3、p-STAT3、E—cadherin、Vimentin蛋白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均与PTC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明显相关(P〈0.05)。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494,r=-0.364,均P〈0.01),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与Vimen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3,P=0.000;r=0.377,均P〈0.01)。结论:PTC组织中存在STAT3蛋白活化及EMT,且与PTC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TAT3通路激活可能通过介导PTC细胞EMT促进PTC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磷脂酶(PL)Cγ-2、花生四烯酸(AA)以及脂加氧酶-12(12-LOX)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脂质代谢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喉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均经病理检查为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PLCγ—2和12-LOX的表达,以气相色谱联合质谱法检测AA的含量。结果:喉癌组织中PLCγ-2和12-LOX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5),而AA含量低于正常组织(P%0.05);PLCγ-2和12-LOX与喉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AA与喉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化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LCγ-2、AA以及12-LOX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PLCγ—2、AA和12-LOX三者与喉癌关系密切,阻断此通路,可能对喉癌的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然免疫蛋白腭、肺、鼻上皮克隆(PLUNC)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LUNC蛋白浓度与鼻息肉大小(鼻内镜记分)和手术后复发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鼻息肉组(28例鼻息肉患者,其中13例为术后复发患者)和对照组(16例钩突黏膜对照)PLUNC的组织染色定位和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ELISA检测初发和复发鼻息肉组织中PLUNC的蛋白浓度差异,评估PLUNC蛋白浓度与息肉大小、鼻塞、流涕症状记分的相关性。结果:鼻息肉组织中PLUNC主要定位在黏膜上皮和腺体,染色强度记分显著低于对照的钩突组织(P〈0.01);PLUNC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的钩突组织(P〈0.01)。初发和复发鼻息肉组织中PLUNC蛋白OD值分别为0.33±0.11和0.1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型和大型鼻息肉PLUNC蛋白OD值分别为0.32±0.14和0.1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PLUNC蛋白浓度与鼻塞和流涕记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51和r=-0.57,P〈0.01)。结论:PLUNC的表达降低提示鼻息肉的发生可能与天然免疫反应的减弱有关,因此,上调天然免疫分子如PLUNC等的表达可作为干预鼻息肉发病的一个新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咽癌及鼻咽炎组织中FAK及FGF-2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在鼻咽癌组织中FAK、FGF-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AK、FGF-2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分别P〈0.01和P〈0.05),与其他病理参数无关(P〉0.05);FAK的表达与FGF-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0,P〈0.01)。结论:FAK、FGF-2的高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inonas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NSCC)中细胞角蛋白13(cytokeratin13,CK13)、细胞角蛋白4(cytokeratin 4, CK4)的表达及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42例SNSCC标本(SNSCC组)及癌旁正常黏膜(对照组)中CK13、CK4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仪比较其吸收度值(A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CK13在对照组、SN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30.9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随访KPS评分呈正相关;②CK4在对照组、SNSC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60.95%,与随访KPS评分呈正相关;随着T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减弱;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阳性表达率依次减弱;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CK4、CK13进行检测,对SNSCC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同源重组修复相关基因Rad5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三步法检测38例鼻咽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存在的癌旁组织的Rad52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结果,分析癌组织中Rad52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等)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与癌旁黏膜的Rad52蛋白表达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癌组织中Rad52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复发率、淋巴结转移率等无显著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Rad52蛋白的高表达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Rad52蛋白对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