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前臂不同部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的差异性。方法:对临床上具有鼻部高反应性症状的41例患者,在左前臂远心端,右前臂近心、中间及远心端分别以屋尘螨点刺液及组胺进行点刺试验,计算风团直径大小及阳性级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左右双臂相同水平位置皮肤点刺反应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同侧前臂由近心端至远心端皮肤阳性反应程度逐渐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不同部位变应原点刺试验的风团直径大小具有一定差异,在进行实际操作及临床判断时应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分布情况。方法 用11种变应原对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疑诊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详细采集病史资料。结果 710例(87%)患者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无爪热带螨、德国小蠊及狗毛皮屑,单一的变应原反应阳性者少,多数为2种或2种以上发生变应原阳性反应,其中大多数是螨类,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与成人组变应原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螨类,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儿童阳性率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对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阿罗格点捌试液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3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阳性267例,总阳性率78.53%,其中儿童组105例阳性93例.阳性率88.57%,成人组235例,阳性174例,阳性率74.04%,2组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尘螨变应原阳性率为71.03%,其它变应原阳性率为4.66%,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变应性鼻炎,通常是由变应原致病,尘螨是首要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对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对干预防和指导治疗均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儿童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了解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方法对AR患儿进行SPT,描述变应原的分布特征,根据年龄和季节分层分析,同时对尘螨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74.67%患儿对2~4种变应原过敏。阳性率前三位的变应原分别是屋尘螨(93.16%)、粉尘螨(86.23%)、热带螨(40.73%)。屋尘螨、猫毛和德国小蠊在学龄组和学龄前组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德国小蠊在春、夏、秋、冬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尘螨强阳性率在学龄组、学龄前组及春、夏、秋、冬季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尘螨是广州地区AR患儿的主要变应原。屋尘螨、猫毛和德国小镰在学龄组阳性率较高。德国小蠊为常年致敏变应原。尘螨过敏有强阳性倾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省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的变应原种类并分析其流行病学资料,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阿罗格30种变应原皮试液,对2218例具有典型变应性鼻炎症状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以测定其致敏的变应原。结果 1619例(73%)实验结果为阳性,其中粉尘螨阳性率最高(1164例,71.9%),其次是户尘螨(1125例,69.5%),单一变应原阳性486例,2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患者有1133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结论 粉尘螨和户尘螨是山东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的变应原,其次是花粉和霉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上海南部5 84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对2007-01-2012-08期间就诊于耳鼻咽喉科门诊的5 843例患者进行SPT检测,按照年龄、性别、年份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常见的15种变应原中,百分比占前3位的分别为屋尘螨、粉尘螨和霉菌。我们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男女患者各年间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均无随年份增高的趋势。6~17岁年龄组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年龄组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40~65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有随年份增加的趋势,其他年龄组则无该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高,男女患病率均有降低的趋势,但男性的患病率始终高于女性。结论:在上海南部,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因素为屋尘螨、粉尘螨、真菌,年龄和性别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有着统计学意义,SPT在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因素诊断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5岁变应性鼻炎(AR)患儿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与AR进程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针对2006~2007年北京儿童医院就北京地区3~5岁儿童AR流行病学调查中,通过问卷和变应原SPT确诊AR患儿248例,3年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症状诊断AR,分析变应原SPT阳性等级、...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其流行率有全球性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中心城市患病率为10%~25%。明确致敏原,对AR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主要变应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变应原特征,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5月间,对上海地区拟诊变应性鼻炎的儿童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检测结果,并探讨了阳性病例在性别、年龄、检测的年份及季节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646例患儿中SPT阳性率81.73%,变应原分布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阳性病例在性别及检测年、月份分布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较小组(3~5岁组)的SPT阳性率较低(P<0.05).结论 尘螨为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的的主要变应原,致敏阳性率常年维持较高水平,提示了加强尘螨的长期管理在防治儿童变应性鼻炎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变应性鼻炎是由变应原激发IgE介导的鼻部炎性疾病,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明确变应原对变应性鼻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我科2008-06—2009-02对41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状况,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点刺液对350例可疑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结果:350例中阳性例数276例,总阳性率为78.86%;其中藜属阳性率最高,为72.86%(255例);其后依次为豚草36.86%(129例),艾蒿28%(98例),梯牧草27.14%(95例),榆科25.71%(90例),柳25.14%(88例),杨属18.86%(66例),蟑螂18.86%(66例),屋尘螨14.86%(62例),粉尘螨14.86%(52例),交链孢菌属2.86%(10例)。多数患者合并多种变应原阳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族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是藜属、豚草和艾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昌吉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状况.方法:选用17种变应原点刺液对15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反应1332例,阳性率为85.2%.检出的主要变应原以黎属、啤酒花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树木花粉.尘螨、真菌及动物毛引起的变应性鼻炎较少.结论:昌吉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湖北宜昌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常见吸入性变应原检测及结果分析,为宜昌地区合理防治变应性鼻炎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1979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测定致敏变应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吸入变应原阳性率分布在不同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结果:1 979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中1 545例(78.1%)呈阳性反应,男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未成年组变应原阳性率高于成年组,1 545例阳性患者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依次为粉尘螨1 242例(80.4%)、屋尘螨1 003例(64.9%)、蟑螂205例(13.3%)和蒿属花粉127例(8.2%)。结论:在宜昌地区,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吸入性变应原中,粉尘螨、屋尘螨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应作为宜昌地区的重点变应原开展防治工作,尤其重视未成年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广东珠三角地区3家医院经皮肤点刺试验确诊为变应性鼻炎(AR)的流行病学情况,了解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以利于AR的防治.方法:采集2008-01-2010-12就诊患者资料,并经皮肤点刺试验确诊为AR的958例患者的完整病史并进行分析.结果:在958例AR患者中,男性以轻度间歇性最多(40.5%);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肤点刺试验(SPT)与免疫荧光法(IFM)检测屋尘螨及粉尘螨2种变应原的特点并比较其相关性。方法:491例鼻炎患者(有鼻塞、鼻痒、喷嚏或流清涕4大症状中2项或2项以上),同时行SPT及血清特异性IgE检测(IFM法)。结果:在检测屋尘螨及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中,SPT均较IFM敏感(均P<0.01)。如以IFM作为诊断变应原的金标准,则SPT的敏感性均在95%以上,而特异性略低于80%。SPT与IFM在检测屋尘螨及粉尘螨阳性率时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779、0.776,均P<0.01)。2种螨血清特异性IgE浓度呈正相关(r=0.954,P<0.01),SPT结果等级亦呈正相关(r=0.946,P<0.01)。结论:屋尘螨及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的检测中SPT比IFM更敏感,大多数情况下SPT可以替代IFM;2种变应原SPT结果等级的相关性很高,检测1种变应原的血清特异性IgE浓度即可,不需行重复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两广交界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致敏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124例AR患者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资料,统计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并分析有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点刺时间及性别对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及对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的影响。结果:吸入组变应原点刺阳性率最高的前3位为户尘螨(77.0%)、粉尘螨(77.1%)、蟑螂(42.3%);食入组阳性率最高的为海蟹(39.5%)、海虾(31.1%)、带鱼(10.8%),总体样本的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为(3.6±2.7)分。各种变应原阳性率以及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随着患者年龄、点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吸入组中户尘螨、粉尘螨与猫毛阳性率在男性组与女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螨类是该地区AR患者的主要致敏原,患者年龄、点刺时间以及性别对AR患者致敏原的检出率与多重致敏程度均有一定影响,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可用来作为衡量患者致敏水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过敏原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的种类和分布状况。方法应用10种标准化过敏原(Alutard)对1185例门诊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过敏原SPT阳性患者为587例(49.54%)。过敏原种类分布依次为:粉尘螨358例(60.99%)、户尘螨330例(56.22%)、豚草花粉205例(34.90%)、艾蒿花粉168例(28.62%)、树木花粉78例(13.29%)、狗毛50例(8.52%)、猫毛43例(7.33%)、蟑螂40例(6.81%)、多价霉菌29例(4.94%)、草类花粉6例(1.02%)。变应性鼻炎发病类型为:常年性鼻炎224例(38.16%),季节性鼻炎210例(35.78%),常年性合并季节性鼻炎153例(26.06%)。过敏原反应强度依次为:+126例(9.74%)、++702例(54.29%)、+++405例(31.32%)、++++60例(4.64%)。结论尘螨是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首位过敏原,豚草、艾蒿花粉分别居第二、第三位,亦为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掌握过敏原的种类分布特征、反应强度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类型有助于规范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化治疗和积极有效地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