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耳鸣是一种不由外界声音刺激而引起的声音或声响的主观感觉,据调查在美国约有数百万的患者受这种症状的困扰,估计大约有1%~3%患者的耳鸣会逐渐演变成慢性并且干扰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一种症状,由于伴随心烦、睡眠障碍等精神困扰,导致患者的工作、学习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国内至今还没有关于耳鸣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耳鸣的治疗方法很多,如药物疗法、物理方法(微波、激光等)、  相似文献   

2.
耳鸣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听觉系统症状,不仅在耳部疾患中出现,全身其他一些疾病时也可能发生。人群中约17%的个体有过耳鸣的感觉,4%~5%的人因耳鸣就诊。耳鸣的临床表现可从轻微的烦恼到完全不能忍受,极大多数耳呜为主观自觉症状,故有关耳鸣的机理研究难以深入,也限制了对耳鸣的客观诊断和治疗。耳鸣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从临床实践来看:药物治疗方法简单但效果不理想;手术治疗较少采用,原因之一是手术本身可引起耳鸣;其他如心理疗法、电磁治疗及掩盖等都被试用于耳鸣的治疗,但其作用机理有待探讨、治疗规律有待摸索、疗效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是一种病因复杂的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据临床上统计,17%—20%的成人有耳鸣,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耳鸣的发生率可达到28%,患耳疾的患者中耳鸣的发生率可达85%。对于耳鸣的治疗,方法虽然繁多,但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是医学界公认的有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从临床治疗情况来看,中医治疗耳鸣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将笔者多年的治疗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耳鸣(Tinnitus)是指在外界无声源刺激或电刺激时耳内出现声音感觉的症状。耳鸣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许多全身和局部的疾病都可引起耳鸣,所以耳鸣的发生率较高。据调查显示,耳鸣的发病率可达13%~18%,严重影响身心和生活,其中2.4%的人寻求治疗。目前,西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理认识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微循环病变、自身免疫性疾病、膜迷路结构改变、病毒感染及心理因素等有关,治疗上有掩蔽、习服、药物、手术等疗法,但疗效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5.
耳鸣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心理和精神上造成困扰.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其中耳鸣的声音治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并无副作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对声音治疗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耳鸣声音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耳鸣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心理和精神上造成困扰。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其中耳鸣的声音治疗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并无副作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对声音治疗的机制及临床应用等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耳鸣声音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TM3型窄带噪声掩蔽器治疗耳鸣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M3窄带噪声掩蔽器治疗耳鸣病人144例,有效率为56%。耳鸣掩蔽治疗安全无明显副作用,优于抗癫痫药物治疗,为治疗耳鸣的一种方法。掩蔽治疗无效者多为重度感觉神经聋或耳鸣声无法匹配者,噪声性聋掩蔽治疗效果较差。耳鸣病程短,有后效抑制者掩蔽疗效较好,延长掩蔽使用时间可能提高疗效。掩蔽声以选择窄带噪声为好。  相似文献   

8.
耳鸣是一种主观症状。据估计美国有4千万人患有耳鸣,严重影响生活者占20%。病因多属含糊不清。1941年 Fowler 将耳鸣分为振动型与非振动型两类。滴者源于在耳部有真正声音,后者系来自听觉神经系兴奋的结果(无其正声音)振动型者易找出原因而得到较合理的治疗。非振动型者较常见,但原因很少了群。后  相似文献   

9.
耳鸣(Tinnitus)是指在周围环境中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存在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一种主观症状;常伴或不伴有听力下降、睡眠障碍、心烦、恼怒、注意力无法集中、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和欧洲有17%(15%-20%)的人体验过5min以上的耳鸣,其中7%(5%-10%)耳鸣者经常寻医问药,3.5%(2%-5%)患者的耳鸣严重影响生活、睡眠、精力集中、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0.8%(0.5%-l%)因耳鸣而犹如残疾,65岁以上33%的人有过耳鸣。  相似文献   

10.
恐声症:鉴别和患病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耳鸣是人群中的一种常见症状。1993~2003年发表的10项耳鸣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耳鸣的患病率为3%~30.3%不等。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耳鸣习服治疗(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TRT)理论首次提出后,听力学家重新开始关注耳鸣作为一种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同时开始试验和论证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求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对耳鸣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耳鸣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同时,对许多不同类型的耳鸣疾病也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是我国致盲率最高的眼病,基层医院面对的白内障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术后角膜内皮水肿、前房反应相对较重,影响了术后效果.传统大切口术后所产生的角膜散光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通过非超声乳化术,做巩膜隧道反眉状小切口,将切口缩小至6 mm,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多发生在10岁左右儿童,成人亦不少见,婴儿及幼儿罕见。我科曾成功取出婴儿及幼儿外耳道虫类异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常规前鼻镜检查无法探查到出血部位的,或经前、后鼻孔填塞无效的鼻出血即难治性鼻出血,临床上处理起来较为棘手。而下鼻道穹隆部出血是难治性鼻出血最多见的情形之一,因其出血灶位置深在隐蔽,填塞物不易压迫到位,往往止血效果不佳;多次填塞可造成鼻腔黏膜损伤,而且鼻腔填塞对患者心理、生理上均伤害较大,尤其后鼻孔填塞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急性中耳炎、急性鼻一鼻窦炎、鼻部损伤、低氧血症、诱发心肌梗死和脑血管意外等,对老年患者更具危险性。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在鼻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并进行治疗已成为一种常规方法。我院2005-O1-2013-01门诊及住院的2200例鼻出血患者中,有98例患者经鼻内镜下探查明确出血灶位于下鼻道穹隆部,同期进行射频止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1]和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以侵犯听神经、面神经为主的多发后组脑神经疾病[2]。本病在临床上首发于耳部疼痛及疱疹的不少见,但以咽喉部等其他部位不适为主诉的不典型Hunt综合征甚少见,易延误诊治。我科2011-2012年收治了4例不典型Hunt综合征,患者均以咽喉部疼痛不适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均出现了侵犯迷走神经症状,后转入相关科室治疗。为利于今后的临床诊治,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ally plasmacytoma,EMP)是较为罕见的一种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占所有肿瘤的3%~5%,多发生于男性,其确诊需要比较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16.
耳源性脑脓肿是化脓性中耳炎严重的颅内并发症,其早期定位体征及影像学特征与某些脑肿瘤相比无特异性,易混淆而造成误诊。自1990年6月~2008年12月我科共有6例胆脂瘤型中耳炎合并脑肿瘤患者误诊为耳源性脑脓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梅尼埃病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由于其可导致反复发作性眩晕、听力障碍、耳鸣、耳闷胀感等症状,给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极大困难和障碍。既往研究显示,许多梅尼埃病患者伴有情绪障碍,二者常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颈部存在多个筋膜间隙。各间隙相通。头颈部多处感染灶可引起颈深间隙的感染,严重时脓肿可沿间隙蔓延,波及纵隔、胸腔,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危及生命。近年来颈部多间隙感染发病特点有所改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细菌感染种类多为溶血性链球菌,病情发展迅速,就诊时患者多处于危重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经广泛开展了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听力障碍的婴幼儿(以下简称听障婴幼儿)在出生时能够得到筛查,3个月内被诊断,6个月内得到适当干预。在干预后的康复过程中,对婴幼儿进行康复效果评估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0.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常侵犯眼眶及颅底,完整切除肿瘤,必须同时处理眶内及颅底的病变。随着对颅底解剖的深入了解,手术入路的不断改进,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采用颅面联合径路治疗侵犯颅底及眼眶的肿瘤,已取得良好效果。我科近年来采用鼻侧切开额眶联合入路切除4例鼻颅眶沟通肿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