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型组胺受体H4在正常人及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 初步了解组胺H4受体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健康者及变应性鼻炎患者各10例,取鼻黏膜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方法检测组胺H4受体在蛋白质及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组胺H4受体的表达(49676±8541,0.69±0.11)较正常人(25509±6441,0.42±0.08) 显著增加(P<0.05),鼻黏膜结构细胞及免疫细胞均见H4受体表达.结论:H4受体存在于正常人鼻黏膜中,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表达显著增强,提示组胺H4受体可能是介导组胺参与变应性鼻炎发病的重要配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25 mRNA及IL-33 mRNA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利用Balb/c小鼠建立卵清蛋白致敏的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同时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取各组小鼠鼻黏膜组织,使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小鼠鼻黏膜中IL-25 mRNA和IL-33 mRNA的含量。结果IL-25 mRNA和IL-33 mRNA在对照组以及实验组中均有表达,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5和IL-33参与到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该结果将有助于提高对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为变应性鼻炎潜在的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在变应性鼻炎模型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方法:将20只6~8周BALB/c小鼠随机分为变应性鼻炎组和自然对照组,每组10只。以鸡卵清蛋白致敏建立变应性鼻炎模型。组织标本石蜡包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荧光PCR方法检测TSLP在小鼠鼻黏膜中的表达。结果:自然对照组鼻黏膜未见明显TSLP表达,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可见明显TSLP表达。结论:TSLP在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中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 (AR)大鼠鼻黏膜凋亡相关基因Bcl 2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 ,以进一步了解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将 2 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10只。实验组以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 ,继之鼻局部激发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动物鼻呼吸区黏膜 ,行Bcl 2mRNA原位杂交染色、Bcl 2与Bax蛋白免疫组化染色 ,并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以资对比。结果 :实验组Bcl 2mRNA与Bcl 2蛋白主要表达于鼻黏膜腺体细胞 ,其次是上皮层 ,鼻分泌物中可见大量呈强阳性反应的嗜酸性粒细胞 ,Bcl 2mRNA与Bcl 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Bax蛋白与Bcl 2蛋白表达部位一致 ,两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凋亡调控基因Bcl 2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 ,是变应性鼻炎鼻分泌物增多及鼻黏膜上皮破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真菌诱导的豚鼠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真菌互 隔交链孢霉致敏豚鼠建立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鼻黏膜改变,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黏膜中 Eotaxi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打分,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鼻黏膜固有层中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 模型组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的表达主要在黏膜固有层,对照组未见明显阳性表达。结论:真菌诱导的变应性鼻 炎鼻黏膜中Eotaxin基因表达明显增强,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进而引起组织损伤,表明Eotaxin基因在真菌诱导 的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生长因子在变应性鼻炎病人鼻黏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对3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鼻黏膜组织中NGF的含量进行检测,以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鼻黏膜组织中NGF的含量为(6.03±1.53)ng/g湿重(n=30),明显高于对照组鼻黏膜组织中NGF的含量(3.43±1.19)ng/g湿重(n=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NGF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变应性鼻炎(AR)大鼠鼻黏膜AMCase mRNA表达,探讨其与AR的关系。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只,卵清白蛋白(OVA)隔日腹腔注射基础致敏2周,继之每日鼻腔局部激发1周,建立大鼠AR模型;对照组10只,生理盐水代替OVA进行实验。末次激发后根据鼻部症状累积评分评判AR造模是否成功,并取所有大鼠双侧鼻腔及中隔黏膜,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明确AR诊断。提取鼻黏膜RNA,应用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AMCase mRNA在大鼠AR鼻黏膜中的表达。结果:RT-PCR检测AMCase mRNA表达,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R组AMCase mRNA表达同鼻部症状评分正相关(r=0.411,P<0.05)。结论:大鼠AR鼻黏膜AMCase mRNA表达量增多,提示AMCase表达上调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抑制该酶活性可以成为AR治疗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23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2例AR患者(AR组)下鼻甲黏膜及11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黏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下鼻甲黏膜中IL-23的表达.结果:IL-23p19 mRNA在AR组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L-23蛋白主要表达于黏膜固有层的炎性浸润细胞,AR组鼻黏膜中IL-23阳性细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23p19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黏膜固有层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及固有层胶原纤沉积程度成显著正相关(对于mRNA表达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8和0.834;对于蛋白表达水平,相关系数分别0.644和0.721,均P<0.01).结论:IL-23可能参与了AR的慢性炎症和组织重塑.  相似文献   

9.
神经生长因子mRNA在变应性鼻炎病人鼻黏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mRNA在变应性鼻炎病人鼻黏膜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3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鼻黏膜组织中NGF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以10例正常鼻黏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变应性鼻炎组的NGF/GAPDH(内参照)为0.42±0.04,对照组的NGF/GAPDH(内参照)为0.21±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NGF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生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D30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在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苏木精 伊红染色对 31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黏膜 (变应性鼻炎组 )和 2 6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黏膜 (对照组 )标本中CD30的表达进行检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CD30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变应性鼻炎的鼻黏膜组织中存在着Th2细胞主导的黏膜反应 ,通过研究CD30的表达水平可了解变应性鼻炎中Th2反应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黏蛋白在鼻息肉及变应性鼻炎中的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5种人黏蛋白基因(MUC2、MUC5AC、MUC5B、MUC18、MUC19)在鼻息肉和变应性鼻炎中的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35例鼻息肉、1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及18例正常人黏蛋白基因(MUCS)在下鼻甲黏膜上皮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结果表明,MUC5AC、MUC5B在鼻息肉组和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鼻息肉组与变应性鼻炎组及对照组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2、MUC18在3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UC19在变应性鼻炎组中的表达高于鼻息肉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MUC5AC和MUC5B在鼻息肉、变应性鼻炎的黏液过度分泌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MUC19在变应性鼻炎的黏液过度分泌过程中也有重要意义,但是对鼻息肉患者的黏液分泌没有明显作用;未发现MUC2、MUC18在变应性鼻炎的黏液过度分泌过程中起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375在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方法运用卵清蛋白(OVA)致敏的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使用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内miR-375、JAK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JAK2蛋白,裂解的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聚[ADP-核糖]聚合酶裂解酶(Cleaved PARP),蛋白酶3(Caspase 3),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p-STAT3蛋白,STAT3蛋白和β肌动蛋白(β-actin))和血浆IL-6、TNF-α、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miR-375在变应性鼻炎小鼠的鼻黏膜上皮细胞中表达降低,而JAK2表达增高;JAK2蛋白、p-STAT3蛋白和裂解的蛋白酶3均在OVA组表达增高;给OVA致敏的变应性鼻炎小鼠注射miR-375模拟物可以导致血清IL-6、TNF-α的分泌下降,而IL-10分泌增加,该作用可以被带有过表达JAK2的腺病毒感染后而减弱。结论miR-375/JAK2调控通路存在于变应性鼻炎鼻黏膜上皮细胞中,并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凋亡和炎症反应,miR-375在变应性鼻炎的病程中有保护性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组织是否存在重塑,检测与组织重塑密切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5例单纯性鼻中隔偏曲患者为对照组,16例鼻中隔偏曲伴轻度间歇性AR的患者为轻度AR组,12例鼻中隔偏曲伴重度持续性AR的患者为重度AR组。均取中鼻甲黏膜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嗜酸粒细胞浸润情况并测定上皮损伤情况;AB-PAS法计数杯状细胞数,MT法测定细胞外基质沉积面积百分比,ELISA测定组织中TGF-β1、MMP-9及TIMP-1的表达。结果:①对照组无明显嗜酸粒细胞浸润,轻度、重度AR组嗜酸粒细胞浸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均P<0.05);②轻度AR组中仅上皮细胞损伤1级比对照组明显(P<0.05),重度AR组上皮损伤1、2、3级均比对照组明显(均P<0.05);③轻度、重度AR组杯状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轻度AR组胶原沉积面积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R组胶原沉积面积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⑤TGF-β1、MMP-9及TIMP-1在轻度、重度AR组黏膜中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均P<0.05);重度AR组TGF-β1和TIMP-1的表达均比轻度AR组增高(均P<0.05)。结论:AR的鼻黏膜组织发生了重塑,表现为上皮细胞损伤、杯状细胞化生、细胞外基质沉积,重度AR患者的鼻黏膜重塑更强、更广泛,TGF-β1、MMP-9、TIMP-1积极参与了AR鼻黏膜组织的重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原长期刺激致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鼻黏膜重塑的特点。方法:Hartley豚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即实验组用卵清蛋白(OVA)激发(OVA2W组、OVA6W组和OVA12W组),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激发(Sal2W组、Sal6W组和Sal12W组)。OVA制备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抗原刺激分别持续2W、6W和12W,在最后一次激发24h后行鼻腔灌洗、取鼻黏膜组织。ELISA法检测鼻腔灌洗液中OVA特异性免疫球蛋白(OVA-s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鼻黏膜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AB-PAS和MT法染色,计数鼻黏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测量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基膜胶原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黏膜组织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①OVA6W、OVA12W组与OVA2W组比较,OVA-sIgE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ECP含量在3个实验组中无明显差别;实验组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OVA-sIgE、ECP含量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OVA6W、OVA12W组与OVA2W组比较,0级、1级上皮细胞损伤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0级、1级上皮损伤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鼻黏膜杯状细胞增生和基膜胶原沉积,OVA6W、OVA12W组与OVA2W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杯状细胞数均较相应的实验组明显减少(均P<0.05);Sal6W、Sal12W组基膜胶原沉积均较相应的实验组明显减少(均P<0.05)。④OVA6W、OVA12W组与OVA2W组比较,TGF-β1的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TGF-β1的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鼻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杯状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是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在抗原激发早期,表现为上皮损伤,与重塑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增强,随着抗原刺激延长,表现出腺体增生和胶原沉积的特征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炎性细胞的变化及与变应性鼻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55例发作期变应性鼻炎患者及123例健康者,采用刮匙在下鼻甲黏膜处刮拭涂片,用Wright染色,进行细胞学检测,并进行统行学分析。结果变应性鼻炎发作期患者黏膜细胞发生了显著变化,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01),淋巴细胞明显增加(P〈0.05),而脱落上皮细胞显著减少(P〈0.001)。结论 炎性细胞是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诸多因素之一,深入了解这一作用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大鼠变应性鼻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健康SD大鼠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用卵清蛋白行腹腔注射基础致敏,继之鼻局部激发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鼻黏膜中BDNF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鼻黏膜中BDNF/β-actin(内参照)为0.49±0.07,对照组大鼠鼻黏膜中BDNF/β-actin(内参照)为0.28±0.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在大鼠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鼻腔冲洗及鼻用激素治疗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部症状及气道炎症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鼻腔冲洗在AR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61例经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诊断为AR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7例(单纯鼻用激素治疗),B组21例(单纯鼻腔冲洗),C组23例(鼻腔冲洗联合鼻用激素)。观察各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鼻部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鼻炎结膜炎生活质量(RQLQ)评分及下气道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值。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VAS、RQLQ评分及FENO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VAS、RQLQ评分及FENO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3项指标减少差值比较,VAS、RQLQ评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NO值A、C组与B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腔冲洗能改善AR患者的鼻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下气道炎症。鼻腔冲洗治疗AR有效,与鼻用激素联合使用能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变应性鼻炎(AR)动物模型观察鼻内类固醇激素对鼻腔黏膜的影响。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鼻内类固醇激素组(A组),AR模型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A、B组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AR模型,C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卵清蛋白。然后A组以鼻内类固醇激素喷鼻,B、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末次激发后观察动物鼻部症状和体征,并取鼻黏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计数鼻黏膜内嗜酸粒细胞(EOS)数,阿辛蓝-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杯状细胞变化,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鼻黏膜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鼻内类固醇激素能明显减轻AR鼻部症状,其评分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鼻腔黏膜内EOS数和杯状细胞数明显降低,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显示A组鼻黏膜纤毛结构与C组相似,而B组纤毛倒伏、排列紊乱、缠绕集结、大量分泌物附着等。结论:鼻内类固醇激素能明显缓解AR症状及鼻黏膜炎性反应状态,并对受损纤毛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鼻腔局部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和左卡巴斯汀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AR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AR组建模后,随机均分为3组:AR+丙酸氟替卡松组(F组)、AR+左卡巴斯汀组(L组)和AR组(10只)。3组大鼠治疗28 d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QP5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QP5在各组分布相同,统计学分析显示F组与AR组、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与A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5在实验性AR大鼠鼻黏膜的强表达,提示AQP5参与了AR的发病过程,与腺体过度分泌、组织水肿有关。糖皮质激素可以明显下调AQP5的表达量,H1受体阻滞剂对AQP5的表达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Nasal resistance is affected by postur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supine and lateral recumbent pos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eight normal subjects and 31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Of the 31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five showed unilateral complete nasal obstruction and one patient showed bilateral complete obstruction during the change of posture. Total nasal resistance had a tendency to increase with repeating the change of posture (a paired t-test, P < 0.05). The supine and lateral recumbent positions did not induce variable changes in total nasal resistance in normal subjects. Posture induces complete nasal obstruction in the supine or lateral recumbent positions in some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