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通过研究鼻息肉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探讨鼻息肉 的发生、发展。方法 收集在鼻内镜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患者鼻息肉组织30例,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手术患者筛窦黏膜组织30例,因鼻中隔偏曲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17、VEGF的表达情况并对两者表达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IL-17、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IL-17与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结论 IL-17和VEGF均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对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鼻息肉组织中IL-17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共同参与鼻息肉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CD55和CD59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CRSwNP)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RSwNP发病的关 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CRS患者,分为CRSwNP组和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CRSsNP)组,鼻腔黏膜及鼻息肉组织中CD55和CD59的表达,并以30例单纯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为对照组。观察CD55和CD59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D55和CD59在对照组及CRSwNP组织中均有表达,二者在对照组的表达高于CRSwNP组织(P <0.05,P <0.01)。与CRSsNP组相比,CRSwNP组CD55和CD59表达进一步下降(P <0.05)。结论 CRSwNP患者鼻腔黏膜CD55和CD59表达降低,提示补体调节蛋白表达下降,进而导致补体活化,可能参与CRS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HISH2BK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6例,鼻中隔偏曲、脑脊液鼻漏修补等非鼻腔炎症行鼻内镜手术患者7例作为对照,获取鼻息肉及黏膜组织进行二代基因测序,应用Reactome通路数据库进行通路分析后发现目标基因HIST1H2BK,应用PCR技术验证HIST1H2BK基因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定位HIST1H2BK蛋白在鼻息肉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位置。结果 HIST1H2BK蛋白主要表达于鼻腔黏膜上皮细胞层,HIST1H2BK基因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低表达。结论 HIST1H2BK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可能是参与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鼻内窥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相关鼻部症状改善情况,探讨鼻中隔偏曲形态与鼻窦炎、鼻息肉、嗅觉障碍、鼻出血等鼻部疾患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指导临床经鼻内窥镜手术中合理进行鼻中隔偏曲的处理。 方法:对20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前、术后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200例患者中,单纯鼻中隔偏曲致鼻塞者28例,伴慢性鼻炎者60例、鼻息肉(I型)者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者1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Ⅲ型)者 4例(FESS-97海口标准),反复发作鼻出血者12例;80例有不同程度的嗅觉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至2017年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手术标本37例及单纯鼻中隔偏曲手术标本18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RF2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RF2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在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表达量上调并在胞浆中的分布增多;在体外,LPS刺激可诱导鼻黏膜上皮细胞中BRF2表达上调并在胞浆中的分布增多,并发现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表达上升。 结论 BRF2可能介导了内质网应激,从而参与了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内在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炎性介质的表达水平,探寻和内在型关联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鼻内镜手术的74例CRSwNP患者,其中男41例,女33例,平均年龄40岁;另纳入4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TET基因和5-羟甲基胞嘧啶(5hmC)在慢性鼻窦炎(CR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获取20例CRS伴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CRSwNP组),20例CRS不伴鼻息肉患者的钩突组织(CRSsNP组)和1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对照组).通过免疫荧光技术、Western-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相似文献   

9.
NF-κBp65、IκBα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鼻息肉组织、慢性鼻-鼻窦炎病人钩突黏膜及鼻中隔偏曲病人下鼻甲黏膜中NF-κBp65、IκBα的表达,探讨NFκ-Bp65、IκBα在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p65、IκBα在30例鼻息肉组织、20例慢性鼻-鼻窦炎病人单侧钩突黏膜及20例鼻中隔偏曲病人下鼻甲黏膜中的表达及分布,运用HPIAS-2000高分辨率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3种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炎性细胞进行光密度测定。结果①NF-κBp65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和部分胞核中。②IκB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③NFκ-Bp65在鼻息肉组、钩突组及下鼻甲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④IκBα在鼻息肉组、钩突组及下鼻甲组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腺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依次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F-κBp65、IκBα可能参与鼻息肉和慢性鼻-鼻窦炎的炎症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22例已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中文版(SNOT-20 CV)量表、Lund-Mackay CT方法和Lund-Kennedy鼻内镜方法进行主客观评分,综合评价中鼻甲部分切除患者与中鼻甲保留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前合并鼻息肉和/或鼻中隔偏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合并变应性鼻炎和/或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前CT及鼻内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及SNOT-20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半年与术前鼻内镜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及SNOT-20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中鼻甲部分切除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多合并鼻息肉和/或鼻中隔偏曲,与中鼻甲保留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而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的内镜评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淋巴细胞(CD20)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慢性鼻-鼻窦炎(CRs)中的表达及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淋巴细胞(CD20)和辅助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在实验组[分为15例CRS不伴鼻息肉(CRSsNP)组、12例CRS伴鼻息肉(CRSwNP)组、7例复发性CRSwNP组]和对照组(13例下鼻甲黏膜对照)中的表达。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实验组组间淋巴细胞浸润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明届的13淋巴细胞(CD20)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浸润(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CRSwNP组和复发性CRSwNP组病变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RSsNP组(P〈0.05);CD4在复发性CRSwNP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CRSwNP和CRSsNP组(P〈0.01)。结论:实验组鼻腔黏膜中B淋巴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高表达,均参与炎症的形成,其炎症匣应与T淋巴细胞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天然免疫因子Toll样受体2(TLR2)和Toll样受体4(TLR4)在慢性鼻-鼻窦炎不同临床分型以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LR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TLR2和TLR4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A组,21例),慢性鼻-鼻窦炎无鼻息肉组(B组,15例),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C组,11例)及对照组(D组,13例)中的表达情况。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进行统计分析,组间用单因素的方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TLR2和TLR4有相同的表达特点,主要表达部位集中在上皮基膜全层、腺体细胞的细胞质及极少数炎性细胞,如单核细胞和浆细胞的细胞质,偶有不明细胞的细胞核阳性表达;2A、B、C、D组鼻腔黏膜组织中TLR2的表达分别为10.18±16.80、27.00±12.07、7.55±14.69、9.40±17.83,A、C、D组与B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A、B、C、D组鼻腔黏膜组织中TLR4的表达分别为11.30±19.22、36.02±17.75、8.51±9.22、7.75±4.49,A、C、D组与B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腔黏膜上皮能产生天然免疫因子TLR2和TLR4;TLR2和TLR4在慢性鼻-鼻窦炎各临床表型中的差异性表达提示其在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胶原纤维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在鼻腔上皮黏膜组织重塑中的作用,及TGF-β1与胶原纤维沉积的关系。方法:6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CRSwNP组21例,CRSs—NP组15例,复发性鼻息肉组11例及对照组15例,其标本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Masson胶原染色。人工计数阳性细胞个数,通过Mann—WhitneyU检验方法分析CRSwNP组、CRSsNP组、复发性鼻息肉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实验各组与对照组组间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均有TGF-131表达,也都有胶原的沉积。其中,TGF-β1在CRSsNP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低(P〈0.05),CRSwNP组较CRSsNP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Masson胶原染色中,CRSsNP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低(P〈0.01)。复发性鼻息肉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TGF-β1和Masson胶原染色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TGF-β1和胶原纤维沉积不仅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组织重塑相关,而且TGF-β1的表达增加与胶原纤维过多沉积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鼻及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鼻窦黏膜中三叶因子3(trefoil factor 3,TFF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非生物素二步法)检测正常钩突黏膜和CRSwNP患者鼻窦黏膜中TFF3表达,同时对HE染色组织切片进行观察,判断上皮损伤程度,比较两组间TFF3表达差异及其与上皮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①TFF3在CRSwNP患者鼻窦黏膜中表达较正常钩突黏膜降低(Z=-3.807,P=0.02),血清总IgE水平升高组更明显(Z=-2.629,P=0.033);②CRSwNP患者鼻窦黏膜中TFF3表达与上皮损伤分期存在负相关关系(r=-0.388,P=0.016)。结论 TFF3在CRSwNP患者鼻窦黏膜中表达降低可能在CRSwNP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白介素2(IL-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及调节性T细胞在鼻息肉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及其在息肉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集取鼻息肉及正常对照组共30例患者的息肉组织及鼻甲黏膜,采用ELISA法检测局部组织内IL-2及IL-2R,免疫印迹检测组织中的磷酸化STAT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Foxp3mRNA在局部组织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局部组织内Treg细胞的比率;同时分析IL-2通路相关因子及Treg细胞的相关性。结果:鼻息肉患者局部组织中IL-2、IL-2R及pSTAT5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鼻息肉患者的Foxp3mRNA及Treg细胞的比率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且鼻息肉局部组织内IL-2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与Treg细胞比率及Foxp3mRNA水平呈正相关(均P〈O.01)。结论:IL-2信号通路的活化状态在鼻息肉患者局部组织中发生了变化,且与Treg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IL-2信号通路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鼻息肉中Treg细胞的下调可能是由IL-2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实验旨在研究IL-17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生发展中的影响机制。方法 收集伴有鼻息肉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38例(CRSwNP)、不伴有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CRSsNP)患者32例(柠檬酸钠抗凝)及对照组来自于门诊体检健康者28例的空腹晨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的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血浆IL-17的浓度为 1.6100(1.2575~1.9830)pg/mL ;慢性鼻-鼻窦炎组为8.2483(4.8868~10.1075) pg/mL; CRSwNP组为8.2430(6.2778~10.3610) pg/mL ; CRSsNP组为8.2550(4.8783~10.1650) pg/mL。IL-17在正常人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浆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CRSwNP 组与CRSsN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浆中IL-17明显高于正常人,推测其在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1,IGF-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IgE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40例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鼻息肉组织(CRSwNP组)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对照组)中IGF-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所有标本的总IgE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1蛋白在CRSwNP组及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5.3%和15.4%,IGF-1 mRNA在两组的表达分别为0.825±0.315和0.358±0.387,CRSwNP组IGF-1蛋白和IGF-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6.318,P<0.01;t=-5.014,P<0.05);CRSwNP组中合并变应性因素与无变应性因素亚组之间的IGF-1 mRNA表达无差异(t=0.856,P>0.05)。总IgE在两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65±3.34和3.40±1.27,CRSwNP组总IgE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5.366,P<0.01)。IGF-1 mRNA与总IgE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319,P<0.05)。结论IGF-1参与CRSwNP的发病机制,局部变应性因素而非系统性变应性因素影响其表达,IGF-1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进IgE的生成参与局部免疫调控等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33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PSS 18.0软件,采用Person X^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对337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37例患者总VAS评分为(15.9±5.7)分,其中重度症状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鼻塞56例(16.6%)、鼻分泌物或后鼻漏23例(6.8%)、头昏或头痛11例(3.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923,P〈0.01)。鼻内镜检查评分发现患侧黏膜水肿和分泌物严重程度高于鼻息肉,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8.684,P〈0.01)。CT检查评分发现全部阴影排名前三位的部位分别是:上颌窦314侧(46.6%)、窦口鼻道复合体135侧(20.0%)和前筛112侧(16.6%),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3.274,P〈0.01)。VAS评分与Lund Kennedy评分间具有相关性(r=0.516,P%0.05);VAS评分与Lund-Mackay评分间不具有相关性(r=0.213,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综合患者的症状、内镜检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合理病情评估,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从而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伴变应性体质和不伴变应性体质的鼻息肉患者息肉中IL-17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30例鼻息肉患者根据皮肤点刺实验分为伴变应性体质组和不伴变应性体质组,通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评价组织学特征,运用ELISA及RT—PCR方法检测IL-17在鼻息肉中的表达。结果:伴变应性体质组嗜酸粒细胞浸润明显高于不伴变应性体质组(P〈O.01);两组息肉组织中IL-17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或P〈0.05),且变应性体质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不伴变应性体质组,鼻息肉患者IL-17水平与嗜酸粒细胞浸润呈正相关。结论:IL-17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且在伴变应性体质组中水平更高,提示IL-17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变应性因素在鼻息肉形成中可能是通过促进IL-17曲立牛而,卉'枷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