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在鼻息肉组织及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及分布;观察AQP5在鼻息肉术后未复发及复发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研究AQP5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初步探讨AQP5在鼻息肉中的表达程度与鼻息肉复发的关系。方法取63例鼻息肉组织和13例下鼻甲组织,应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NIAQP5在下鼻甲黏膜组织和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细胞的表达及分布;检NIAQP5在未复发和复发患者鼻息肉组织中的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鼻息肉上皮细胞层AQP5阳性细胞表达与下鼻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固有层腺体AQP5阳性细胞表达比下鼻甲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鼻息肉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AQP5阳性细胞表达比下鼻甲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QP5在鼻息肉患者术后未复发组中的阳性细胞表达显著降低,与复发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QP5可能参与鼻息肉组织黏膜水肿的形成。AQP5的高表达可能与术后鼻息肉复发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腔局部应用布地奈德喷雾剂(BUD)对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方法4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Ⅱ型患者治疗前后取鼻息肉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标本Aquaporin-3(AQP-3)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组间差异。结果布地奈德治疗后鼻息肉组织(治疗组)中AQP-3的表达数在上皮下间质的腺体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较未治疗组(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而黏膜上皮细胞表达数较未治疗组中提高(P〈0.01)。结论在布地奈德作用下鼻息肉组织水肿减轻,体积缩小与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在上皮下间质的腺体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3.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Eotaxin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5例鼻息肉患者,以同期手术的6例鼻中隔偏曲者的下鼻甲黏膜组织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激素治疗前、后Eotaxin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激素治疗前,Eotaxinr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鼻息肉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及腺体、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激素治疗前Eotaxin蛋白的表达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激素治疗后,Eotaxin在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糖皮质激素抑制鼻息肉组织黏膜上皮细胞、炎性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Eotaxin蛋白的表达,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和活化,从而减轻鼻息肉的炎症反应程度,是其治疗鼻息肉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CD4、CD69和细胞因子RANTES、IL-5、IL-8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检测34例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30例鼻甲黏膜组织(对照组)中CD4、CD69、CD34、RANTEs、IL-5、IL-8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中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弥漫浸润,腺体增生、杯状细胞增生、纤维增生、间质水肿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鼻息肉组中CD4、CD69、IL-5、IL-8、RANTES阳性淋巴细胞数密度(n/mm^2)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CD4、CD69和RANTES、IL-5、IL-8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和P〈0.05)。IL5、RANTES的高表达分别与嗜酸粒细胞浸润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IL8的表达和鼻息肉组织中微血管形成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D4、CD69过度活化的T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相关细胞因子IL5、IL-8、RANTES可能促进和形成鼻息肉的免疫发病过程;IL5、RANTES可促进嗜酸粒细胞的浸润、聚集、活化;IL-8可促进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初步探讨MCP-1与鼻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取40例鼻息肉组织和25例下鼻甲组织,应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MCP-1和VE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鼻息肉组织中MCP-1和VEGF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下鼻甲组织(P值均〈0.01);鼻息肉组织中MCP-1和VEGF蛋白质的表达呈正相关(r=0.871,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中MCP-1和VEGF表达增加,二者协同作用可能是鼻息肉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34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硬微血管密度(MVD)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Plus二步法,榆测30例止常下鼻甲(对照组)和60例鼻息肉(鼻息肉组)组织中CD34蛋白的表达情况,对CD34阳性血管进行MVD计数,并了解微血管的分布情况。结果:在鼻息肉组织中CD34阳性表达较广泛.在正常下鼻甲组织中CD34呈散在的弱阳性表达。鼻息肉组MV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在鼻息肉组中Ⅱ型3期、Ⅲ型中的MVD较Ⅱ型1期显著升高(P〈0.01)。结论:CD34的表达及微血管的增生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有关,对其检测有助于判断鼻息肉的发展趋势,为新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及与Th2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确诊为鼻息肉的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其鼻息肉组织中TSLP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组织中IL-4、IL-5、IFN-γ及IL-1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TSL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SLP在鼻息肉组织中较正常下鼻甲黏膜表达高,而IL-4、IL-5、IFM-γ和IL-13在鼻息肉组织表达显著增高(P〈0.05)。TSLP与IL-4、IL-5、IL-13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75、0.594和0.582,P〈0.01),TSLP与IFN-γ呈显著负相关(r=-0.614,P〈0.01)。结论:TSLP高表达可能会促进T细胞向Th2方向分化,参与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并加重鼻部Th2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方法:收集30例CRSsNP患者和10例对照组的钩突黏膜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Masson三色胶原染色、阿辛蓝-过典酸-希夫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黏膜上皮损伤、杯状细胞化生、基膜增厚、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腺体增生及胶原组成等情况。结果:①CRSsNP组上皮细胞损伤1级、2级和3级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或P〈0.05),而损伤0级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②黏膜下固有层黏液腺增生明显,分泌旺盛,上皮层杯状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③黏膜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基膜明显增厚(P〈0.01)。④胶原沉积以Ⅰ型胶原为主,Ⅲ型、Ⅳ型胶原较少。结论:CRSsNP存在明显的鼻黏膜组织重塑,表现为上皮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基膜增厚、杯状细胞和黏液腺增生。  相似文献   

10.
鼻息肉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息肉的遗传方式以及遗传因素在鼻息肉发病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0例鼻息肉先证者家系和160例对照家系的鼻息肉患病情况进行研究,就其分离比(Li—Mantel—Gart法)、患病率、遗传度(Falconer法)进行分析。结果鼻息肉的分离比为0.124,95%可信限为0.081—0.167。先证者Ⅰ、Ⅱ级亲属鼻息肉的患病率分别是8.571%和3.0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4.851,P〈0.01),二者分别与对照组Ⅰ、Ⅱ级亲属相应患病率1.376%和1.1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3.547和14.274,P值均〈0.01)。鼻息肉先证者Ⅰ、Ⅱ级亲属遗传度分别为64.488%和61.947%。在先证者Ⅰ级亲属中,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鼻息肉遗传度分别为60.735%和74.5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504,P〈0.05);复发组和初发组遗传度分别是74.304%和62.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4.105,P〈0.05)。结论鼻息肉符合多基因遗传的特点;遗传因素在鼻息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未成年人患者和复发的鼻息肉患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伴变应性体质和不伴变应性体质的鼻息肉患者息肉中IL-17的表达及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30例鼻息肉患者根据皮肤点刺实验分为伴变应性体质组和不伴变应性体质组,通过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法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评价组织学特征,运用ELISA及RT—PCR方法检测IL-17在鼻息肉中的表达。结果:伴变应性体质组嗜酸粒细胞浸润明显高于不伴变应性体质组(P〈O.01);两组息肉组织中IL-17蛋白及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或P〈0.05),且变应性体质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不伴变应性体质组,鼻息肉患者IL-17水平与嗜酸粒细胞浸润呈正相关。结论:IL-17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且在伴变应性体质组中水平更高,提示IL-17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变应性因素在鼻息肉形成中可能是通过促进IL-17曲立牛而,卉'枷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1,IGF-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IgE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40例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鼻息肉组织(CRSwNP组)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对照组)中IGF-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所有标本的总IgE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1蛋白在CRSwNP组及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5.3%和15.4%,IGF-1 mRNA在两组的表达分别为0.825±0.315和0.358±0.387,CRSwNP组IGF-1蛋白和IGF-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6.318,P<0.01;t=-5.014,P<0.05);CRSwNP组中合并变应性因素与无变应性因素亚组之间的IGF-1 mRNA表达无差异(t=0.856,P>0.05)。总IgE在两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65±3.34和3.40±1.27,CRSwNP组总IgE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5.366,P<0.01)。IGF-1 mRNA与总IgE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319,P<0.05)。结论IGF-1参与CRSwNP的发病机制,局部变应性因素而非系统性变应性因素影响其表达,IGF-1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进IgE的生成参与局部免疫调控等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者二期鼻唇畸形修复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鼻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主动性前鼻测压法,测定18例唇腭裂患者二期鼻唇畸形修复时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前后鼻气道阻力和主观鼻开放感觉的评分情况。结果:18例患者术前鼻气道阻力为(0.664±0.200)kPa/(s·L);术后6个月为(0.304±0.180)kPa/(s·L),12个月为(0.396±0.250)kPa/(s·L),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前主观鼻开放感觉评分为7.5±1.5,术后6个月为2.1±2.0,12个月为3.0±2.4,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的矫正应视为唇腭裂鼻唇畸形整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显著降低患者的鼻气道阻力,同时患者的鼻通气功能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Nods(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 Like receptors)样模式识别受体(PR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odl、Nod2、Nalp3mRNA及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以正常下鼻甲黏膜作对照)。结果:实时定量RT—PCR显示,鼻息肉组织Nodl、Nod2、Nalp3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下鼻甲黏膜比较无显著差异。Western-Blot结果提示:鼻息肉组织Nodl表达高于对照组,两组Nod2、Nalp3无明显差异。免疫组织化学表明,三种模式受体在两组中均有表达,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腺体上皮、炎性细胞(如嗜酸粒细胞),但Nodl及Nalp3在鼻息肉中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Nod2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在鼻息肉组织中,Nodl、Nod2及Nalp3均有表达,其中Nodl、Nalp3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说明Nodl、Nalp3有可能参与鼻息肉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口服甲泼尼龙短疗程治疗阿司匹林不耐受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入选24例嗜酸性粒细胞性鼻息肉伴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使用甲泼尼龙24 mg,1次/d,疗程为2周.治疗前后评价鼻堵、流涕、嗅觉、头面痛4个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和内镜Davos评分.结果 经过2周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变应性因素及变应性鼻炎(AR)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将200例研究对象分为A、B组,A组诊断为AR(110例),B组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90例),通过欧蒙印迹法定量检测血清sIgE浓度并观察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后的复发率、AR并发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率。结果:A组sIgE总阳性率为89.09%,B组sIgE总阳性率为74.44%。B组中sIgE阳性者术后复发率为58.21%,sIgE阴性者术后复发率为8.70%。A组41例(37.27%)并发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血清sIgE阳性率为97.56%;69例(62.73%)未并发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血清sIgE阳性率为79.71%;组内slgE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P〈0.01)。结论:变应性因素及AR与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避免接触变应原、合理治疗AR能够有效控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及胶原纤维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在鼻腔上皮黏膜组织重塑中的作用,及TGF-β1与胶原纤维沉积的关系。方法:62例鼻内镜手术患者分为CRSwNP组21例,CRSs—NP组15例,复发性鼻息肉组11例及对照组15例,其标本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Masson胶原染色。人工计数阳性细胞个数,通过Mann—WhitneyU检验方法分析CRSwNP组、CRSsNP组、复发性鼻息肉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实验各组与对照组组间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One—wayANOVA进行分析。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均有TGF-131表达,也都有胶原的沉积。其中,TGF-β1在CRSsNP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低(P〈0.05),CRSwNP组较CRSsNP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Masson胶原染色中,CRSsNP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减低(P〈0.01)。复发性鼻息肉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加(P〈0.05)。TGF-β1和Masson胶原染色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TGF-β1和胶原纤维沉积不仅与慢性鼻-鼻窦炎的组织重塑相关,而且TGF-β1的表达增加与胶原纤维过多沉积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