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脂肪肉瘤是1种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儿童罕见。我科35年中遇到3例,报告如下: 例1 男,3岁。右臀部多发性包块4周入院。1年前行右臀部包块切除术。4周前右臀部再次出现1包块,质硬、无痛、指尖大,生长迅速,后其内上方又长出1包块。查体右臀中部们及6cm×7cm和1.5cm×1.5cm2个包块,质中、无压痛、表面光滑、界清、活动,皮肤无红肿。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女 ,38岁 . 1 998- 1 0 - 2 0因右腰部包块逐渐增大 1 a入院 . 1 a前患者洗澡时发现右腰部核桃大小包块 ,逐渐增大且隐痛 ,不伴发热、盗汗及消瘦 ,饮食及大、小便正常 .患者于 3a前曾因胆囊结石在某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中经腹壁戳创口取出胆囊时 ,胆囊破裂 ,术后并发腹壁戳创口感染 ,并从戳创口夹出数枚米粒大小结石 ,经换药治愈 .查体 :T 36℃ ,肥胖 .于右腰区见 1 5 cm× 1 0 cm× 5 cm包块 ,皮色如常 ,皮温不高 ,包块质软 ,有囊性感 ,边界欠清 ,基底部固定 ,活动度差 ,无明显压痛 .B超 :右侧腹壁囊性包块 ,壁不规则增…  相似文献   

3.
王阳 《四川医学》2005,26(5):493-493
患者 ,男 ,79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内包块 1年多 ,右膝疼痛 3个多月入院。 1年多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阴囊内包块 ,约 2cm× 2cm大小 ,质硬 ,无红肿热痛。1年前发现左颈包块 ,大小约 1cm× 1cm ,质硬。行B超示 :右侧阴囊上份实性占位 ,双侧附睾肿大伴钙化。患者于 2 0 0 3年 5月 2 9日入我院行右侧阴囊内包块、腹股沟包块切除术。 2 0 0 3年 6月 6日行左颈部包块切除术。术后病检示 :(右侧阴囊 )恶性间皮瘤伴右腹股沟淋巴结 (1/ 1)转移。左颈部包块 :恶性间皮瘤转移。术后行“健择 0 .8d1,d8及健择 0 .8d1,d8,d15”方案全身化疗 2个周期。住…  相似文献   

4.
贾元光  杨玉惠 《四川医学》2002,23(10):1012-1012
患者 ,女 ,5 7岁。因右侧头顶部包块进行性长大 10个月 ,于 2 0 0 2年 1月 7日入院。患者 10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顶部头皮内有一包块 ,约绿豆大小 ,有轻微触痛 ,以后包块渐渐长大 ,目前有胡豆大 ,触痛明显加重。查体 :右顶头皮下可扪及约 2 .0 cm× 2 .0 cm× 2 .0 cm圆形包块 ,质硬 ,边界清楚 ,有少许活动度 ,压痛明显。神经系统检查阴性。X线平片切线位示 :右顶骨局限性凹陷约 2 .0 cm× 2 .0 cm× 0 .3cm。脑 CT平扫未见异常。入院诊断 :头皮神经纤维瘤。入院当天下午在局部麻醉下行包块切除术 ,术中见右顶骨骨膜下包块约1.5 cm× 1.5 c…  相似文献   

5.
例1:男,68岁,系因上腹膜包块伴腹胀半年入院。查体:上腹部可触及直径约为16 cm的包块,活动度差,质中,无压痛。剖腹探查见腹膜后横结肠系膜根部有16cm×16cm×18cm包块,包绕肠系膜上动脉静脉。术中速冻切片,诊断为脂肪肉瘤。术中先行暂时阻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并观察30min,发现仅有1.4cm的小肠供血不良,故决定行整块瘤体及肠系膜上动静脉切除术,并行供血不良的小肠约1.4cm切除,剩余肠管端端吻合,术后痊愈出院。例2:女,54岁,因中腹部包块4月余入院。查体:中腹部可触及16cm×10cm×10cm包块、活动度差、质中。术中探查,肿块位于胰腺下沿,从横结肠…  相似文献   

6.
谷永芳 《四川医学》2005,26(5):575-575
患者 ,女 ,4 1岁 ,因发现右侧腹部包块伴右腰胀痛1个月入院。查体 :右上腹肋缘下 10cm处扪及一质韧边界圆钝的包块 ,左侧边界超过腹中线 2cm ,右肾区叩痛。B超 :右肾中上极有 1个 2 4cm× 15cm× 12cm巨大包块 ,包块中心为囊性及混合密度。KUB +IVP :右肾巨大性占位病变。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 ,采用右上腹“L”形切口 ,术中见肿瘤位盂右肾中上极 ,大小为 2 5cm× 15cm× 12cm ,正常的右肾组织位于右肾下极 4cm×3cm× 3cm ,肿块为囊性 ,与升结肠、十二指肠降部粘连紧密 ,切除右肾 ,内有陈旧性出血约 5 0 0ml,术中出血约 80 0ml,输血 6 0 …  相似文献   

7.
男 ,54岁 ,以无意中发现右下颌角无痛性包块 5年主诉就诊 ,查体 :右下颌角局部隆起 ,皮肤正常 ,触及大小约 2 cm× 3 cm包块 ,表面光滑 ,质韧 ,无压痛 ,活动度较差 ,咬肌收缩时包块触诊明显 ,听诊无血管杂音 ,拍片示右下颌骨未见异常 ,B超检查示右下颌角见 2 cm× 2 cm实性包块 ,界限尚清楚 ,诊断右下颌角肌纤维瘤。行肌纤维瘤切除术 ,钝性分开咬肌见约 1 .5cm× 2 .0 cm包块 ,有完整包膜 ,血运丰富 ,基底部与下颌骨骨膜相连 ,完整分离切除包块 ,术后送病检示右下颌角海绵状血管瘤 ,随访 4年无复发。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 ,大部分发生在…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 ,47岁。因“体检发现右肝包块 5月”于 2 0 0 3年 1月入院。患者 2 0 0 2年 8月在我院体检B超发现右肝包块 ,大小1 3cm× 1 5cm ,当时疑为“右肝血管瘤” ,未引起重视。 2 0 0 2年10月B超提示包块略有增大。 2 0 0 2年 12月B超发现包块大小2 2cm× 2 4cm ,CT提示 :右肝中后段块影 ,大小 3cm× 2cm低密度块影 ,考虑肿瘤 :①肝血管瘤可能性大 ;②腺瘤与小肝癌待进一步除外。为明确诊断 ,5d前在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活检提示 :考虑肝透明细胞癌。术中B超见肝内 3cm× 2cm实质增强回声 ,边界清 ,内部回声不均质 ,可…  相似文献   

9.
<正> 患者30岁,G_1P_1。因宫外孕术后22d,反复发作右下腹疼痛,伴阴道少量出血而入院。22d前于外院诊断为宫外孕,手术发现腹腔游离血约500ml,右侧卵巢、输卵管未见异常,左侧卵巢有一破口约2cm×2cm×3cm,有活动性出血,内有一胚囊样组织,行左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病检报告为:左侧卵巢妊娠。术后6d,患者反复出现右下腹疼痛,术后22d,疼痛加剧,阴道出血淋漓不尽,而入我院。患者安置宫内节育器1年。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妇科检查:阴道少量出血,阴道后穹窿丰满,宫颈举痛明显,子宫40d孕大小,右附件区扪及—7cm×8cm×9cm包块,压痛明显。妊娠实验阳性。B超提示:右附件区查见10cm×9cm×8.5cm混合性包块,肠间有1~2cm暗区。拟诊为右附件区陈旧性宫外孕。剖腹探查发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4 8岁 ,因左额叶胶质瘤术后 15月 ,左耳垂前包块 1月入院。患者 15月前行左额叶胶质瘤切除术 ,10月前又再次行左额叶复发胶质瘤切除术。入院查体 :神清 ,左额原术区骨瓣漂浮 ,压力高 ,左耳垂前有一约1cm× 1cm× 1.5cm包块 ,质韧 ,可扪到边界 ,活动差。头部 CT示 :左额叶肿瘤复发。诊断 :左额胶质瘤术后复发 ,左耳垂前包块。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左额叶复发胶质瘤切除术 ,病检报告为星形胶质细胞瘤 级 ,同时行左耳垂前包块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位于皮下 ,有边界 ,无明显包膜 ,鱼肉状。病检示 :转移性星形胶质细胞瘤 级 ,术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性 ,13岁。因右前颈前肿物 1年而入院。病人 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颈前有 1枚黄豆大小肿物 ,1年内缓慢增长至蚕豆般大小 ,无疼痛。查体 :右侧颈前平环状软骨距中线2 0cm处触及 1枚 2 5cm× 2 0cm椭圆形包块 ,质韧 ,无压痛 ,有结节感 ,活动度好 ,边界清 ,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B超 :右甲状腺中上部伴回声光团 ,2 0cm× 1 5cm× 1 2cm ,形态不规则 ,实质回声不均 ,内见强回声光斑 ,0 4cm× 0 4cm×0 2cm ,后伴声影。术前诊断 :甲状腺右叶肿物一甲状腺腺瘤。在颈丛麻醉下准备行右甲状腺瘤切除或甲状腺右叶大部切除术 ,术中未横断…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26岁。右足底无痛性包块3年余,于2006年2月14日入院。入院查体:BP120/80mmHg,T36·3℃,神清,发育正常。右足底前有5cm×3cm×3cm大小的包块,质韧,无压痛,不能活动。右足趾功能正常。辅检:X线片未发现异常。入院后在连硬外麻下行右足底包块切除术。术中见右足底前有5cm×4cm×3cm的肿块,呈实体分叶状,质韧,包块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完整切除包块。术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成熟囊性畸胎瘤。讨论畸胎瘤是来源于性腺及胚胎剩件中的全能细胞肿瘤,一般有2个以上的胚层的多种成分,结构混乱,分良性和恶性两类。常发生于卵巢…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1 岁。因受凉发烧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 ,青霉素抗炎治疗第 3天患儿腰背部、臀部、双大腿后侧出现广泛性片状紫褐色瘀斑伴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 ,第 7天转我科住院治疗。转入时患儿体温 38.8℃ ,心率 140次 /m in,呼吸 46次 /min,神志清。血常规示 :Hb 14g/L、WBC 15× 10 9/L、N0 .80。余常规检查均正常。查体 :患儿腰、背、臀部有 30 cm×2 0 cm大小片状全层皮肤坏死 ,双大腿后则分别有 10 cm×10 cm和 10 cm× 8cm大小片状皮肤坏死。诊断 :(1)药物性皮炎 (紫癜型 ) ;(2 )腰背、臀部、双大腿皮肤坏死并感染。入院后第 …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眼内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1 病例报告 女,46岁,右乳腺癌切除术后3a。左眼视物模糊1周入院。1999-08发现右乳右下象限有一直径约1cm中等硬度包块,取包块局部组织活检,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遂行右乳根治术,术后ER(+),PR(-),接受CAF方案化疗3周期。2002-05出现左眼视物不清,B超提示左眼颞侧球壁前见1.55cm×0.45cm×2.03cm实性占位,波及黄斑区,左玻璃体混浊,考虑乳腺癌视网膜转  相似文献   

15.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常发生于躯干、肢体及头颈部软组织,发生于乳腺皮下较少见。我院最近发现二例,现报告如下: 例一:男性患者,45岁,1987年发现右乳头外下方约1cm大小包块,1995年突出皮肤,1996年出现痛痒不适,并在乳头正下方又发现1cm大小包块。体检:右乳外下方离乳头3cm处包块约4cm×3cm×2cm,隆起于皮肤呈红紫色,质硬。右乳正下方离乳头1cm,处包块约1.5cm×1.2cm×0。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患者 ,4 2岁。因左阴囊内包块 38年 ,伴疼痛 7天于 2 0 0 0年 5月 2 8日入院。查体 :左侧睾丸正常 ,其后外侧扪及约 3.5cm× 3cm× 2 .5cm、与睾丸和阴囊无粘连、触痛、透光阴性的包块。诊断 :左阴囊包块待诊 :附睾炎 ?,入院后彩超示 :左阴囊实质性占位 (新生物 :癌 ?) ;左侧阴囊双睾丸。入院第 3天在腰麻下行“左侧多余睾丸切除、左附睾部分切除术”。术中见 :左侧同一鞘膜囊内两睾丸共用一附睾 ,大小分别约 3.5cm× 3cm× 2 .5cm和 3cm× 2 .5cm× 2cm ;附睾与外侧较小睾丸粘连较紧并局限性长大、质硬 ;输精管无串珠样变和静脉…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2 1个月。因“右髂部包块 2月余”入院。查体 :患儿一般情况尚可 ,右髂部约 7cm× 6cm× 4cm包块 ,实性。CT示 :右髂部臀大肌、臀中肌深面软组织肿瘤。行右髂部肿物切除术 ,切除右髂部巨大包块 7cm× 6cm× 4cm ,位于髂骨外板浅面 ,臀部肌肉深面 ,剖面为白色鱼肉样组织。病理检查 :灰白色不整形肿块一个 ,5cm× 5cm× 4cm ,切面灰白细嫩。镜下示 :肿瘤组织由密集排列成束的梭形细胞区域及圆形和带状细胞区域组成。梭形细胞核呈梭形 ,空泡状 ,有 1个~ 2个明显核仁 ,胞浆淡嗜伊红色 ;圆形和带状细胞核大 ,不规则深染…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 ,涂某 ,女 ,2 0岁 ,因剖宫产术后下腹周期性疼痛 2年 ,加重半年 ,于 2 0 0 3年 6月 2 3日住院。患者于 2 0 0 0年 8月因“头盆不称”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2 0 0 2年 6月初出现下腹部周期性疼痛 ,伴痛经并自觉腹部切口下段长有一包块 ,约 1cm× 1cm ,经期感包块疼痛并有所增大 ,月经后疼痛消失 ,包块略缩小但不能复原。 2 0 0 3年 6月包块逐渐增大约 3cm× 4cm ,入院诊断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2 0 0 3年 6月 2 5日行腹壁包块切除术 ,剖开包块见其中散在数个约 0 .2cm× 0 .4cm大小的紫兰色结节 ,病理切片为皮下纤维组…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患者女 ,4 7岁。因发现阴道包块 2 0 +余年 ,接触性出血 2月余入院。患者于 2 0 + 年前阴道分娩后不久发现阴道包块 ,渐增大 ,经期微感胀痛 ,8年前包块曾破溃一次 ,流出少量暗色血性液体。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可 ,妇检 :阴道畅 ,分泌物黄色有异味 ,阴道右后及侧壁中下段可扪及 5 cm× 4 cm× 4cm大小实性包块。表面附着脓苔样物 ,有接触性出血 ,双侧腹股沟浅淋巴结可扪及肿大。活检病理示“子宫内膜异位伴癌变”。于双持麻醉下行“单纯外阴切除术 +阴道肿瘤切除术+阴道中下段切除术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会阴…  相似文献   

20.
<正>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17岁,未婚,学生。腹部包块1年余入院,伴恶心,腰痛,月经正常。查体腹部可触及一巨大包块,质硬。CT示下腹部巨大实性占位性病变。术中见包块蒂部起源于右侧卵巢,右侧输卵管变粗变硬,与包块粘连密切,右侧卵巢有一绿豆大囊性包块。合并淡黄色腹水2000mL,行单侧附件切除术。临床诊断;右卵巢恶性肿瘤。1.2 病理检查 巨检:肿物灰褐色,椭圆形,大小约20cm×20cm×15cm。实性,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开肿块为灰黄色,油腻状,质坚硬,可见大小不等的小囊腔,最大约3cm×2cm×1cm,最小约1cm ×0.5cm ×0.5cm内为灰黄色液体。表面可见蚕豆大菜花样结节。镜检:瘤细胞为肥胖短梭形,细胞核圆形,卵圆形,细胞排列成交错束状,瘤细胞被纤维结缔组织分隔。病理诊断:①右卵巢卵泡膜细胞瘤;②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③卵巢滤泡囊肿及黄体囊肿。随访:术后至今1年未发现阳性体征。2 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