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的治疗作用。(2)方法:总结我院11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治疗经验,比较常规治疗与纳洛酮等综合治疗的效果。(3)结果:常规治疗患昏迷时间平均为29.5d,死亡29例,恢复良好22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植物状态3例,而纳洛酮等综合治疗患昏迷时间平均为12.5d,死亡6例,恢复良好26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4)结论:纳洛酮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的治疗中可降低病死率,缩短昏迷时间,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②方法总结我院1987~1998年间收治的1 62例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的资料,其中亚低温治疗组96例,常规治疗组66例.③结果亚低温治疗组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患者昏迷时间(入院后平均昏迷时间分别为4.8d和21.2d),加快颅高压征减退(7d内减退率为79.2%和30.3%),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1 6.7%和36.4%)和病死率(6.25%和30.3%).④结论亚低温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选择性脑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效,方法,将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成二组:选择性脑来低温组22例,采用新型制冷剂为介质的密切贴敷式降温帽及降温带在眠状态下将脑温降至33-35℃,降温3-5d,另设常温对照组23例,予常规治疗,二组均予监测脑温,肛温,颅内压,血压,心率及静脉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结果:经治疗后选择性脑亚低温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54.5%(12/22),死亡率22.7%(5/22),与对照组相比较(良好率26.1%,死亡率47.8%)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择性脑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常温对照组,未见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亚低温与常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入住ICU病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n=36)接受32~35℃低温治疗,对照组(n=36)体温维持在(37±0.5)℃,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对照组死亡13人,植物状态2人,重度残疾4人,轻度残疾7人,良好康复10人.亚低温治疗组死亡5人,植物状态1人,重度残疾2人,轻度残疾13人,良好康复15人,亚低温治疗组伤后6个月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χ2=4.471,P=0.029),且良好神经系统转归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170,P=0.007)。亚低温治疗组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在治疗后3-7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脑保护作用并能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音乐疗法在促进神经外科昏迷病人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130例重型颅厨损伤的昏迷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疗法。结果:通过治疗,治疗组清醒病人25例(38.5%),改善31例(47.7%),无效9例(13.8%);对照组清醒病人49例(75.2%)。改善12例(18.5%),无效4例(6.3%)。经过统计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治疗,对照组10d后清醒6例(24%),20d后清醒7例(28%),30d后清醒12例(48%);治疗组10d后清醒19例(38.8%).20d后清醒17例(34.7%),30d后清醒13例(26.5%)。结论:通过早期合理的药物治疗与音乐治疗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将音乐疗法贯穿于昏迷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促进昏迷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6月27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评分,恢复良好181例(66.4%),中等伤残12例(4.4%),严重伤残6例(2.2%),植物生存5例(1.8%),死亡64例(23.4%),转院5例(1.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应重视现场抢救、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清除血肿,早期亚低温治疗,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治疗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亚低温冬眠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应用亚低温冬眠与非亚低温冬眠治疗后的临床愈后结果。说明亚低温冬眠对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确切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分组接受治疗,50%患接受亚低温冬眠加常规治疗,50%患仅用常规治疗,将两组患临床治疗结果(随诊至发病后3个月)进行对比。结果:105例应用亚低湿冬中常规治疗患存活82例、治愈34例、中度残28例,重度残1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非亚低温冬眠存活69例,治愈21例,中度残34例,重度残1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6例。结论:施行业低温冬眠治疗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的生存率、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明显降低,消除非亚低温冬病死率高的因素,亚低温冬眠较非亚低眠致残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两种降温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全身降温伴冬眠疗法)和对照组(单纯性冰帽)各3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脱水、抗炎、降颅压等治疗,亚低温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即使肛温降至33~34℃,持续5~7d。结果亚低温组有效率76.67%,死亡率10.00%;而对照组有效率50.00%,死亡率23.33%,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更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颅内压,控制体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低温脑保护疗法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方法:将112例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并发症。结果:亚低温组56例患者,存活率为77.3%,病死率18.2%(10/5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多。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多尿、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值得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亚低温脑保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亚低温治疗的效果,研究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方法.方法 选自2007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选为Glasgow昏迷评分(GCS)4~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患者入院后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结果 亚低温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20例,中残5例,重残及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对照组30例患者,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及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使其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冬眠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剑虹  沈美文 《河北医学》2000,6(6):498-500
探讨冬眠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方法:对4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冬眠亚低温治疗,随机抽取常规治疗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之对照比较。结果:冬眠亚低温组织愈率为54.5%,对照组治愈率为30.0%;亚低温组死亡率为22.7%,对照组死亡率为4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机理,探究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间我院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7例(观察组),患者监护救治采用亚低温治疗;选择我院同期相同脑损伤类型患者57例(对照组),患者监护救治行常规降温方式治疗;监测患者颅内压(ICP)、各项生命体征、血电解质、血气指标等,并对监测结果对比分析;按照GCS标准对疗效进行判定。结果:观察组患者颅内压较对照组低,且在术后7d更接近正常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对比,观察组死亡率低,良好率高(分别为3.5%,75.4%),较对照组(12.3%,45.6%)存在显著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型脑颅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具有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显著疗效,可对患者起到总有的脑保护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温小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2):201-201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小结10例GCS评分为3~5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5月~2008年8月收治的GCS3~5分,昏迷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着行亚低温治疗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10例GCS评分3~5重型颅脑损伤存活6例(60%).其中恢复良好3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亚低温治疗结合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挽救部分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与1998年全年随机抽取的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昏迷时间、存活率、并发症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亚低温可能有效地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昏迷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是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娟 《四川医学》2010,31(10):1569-1571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要点。方法将53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3例,按照亚低温治疗方法将治疗组患者肛温控制在(34±1)℃,维持3~6d;其他治疗同常规组。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生命体征稳定,病死率下降,预后明显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结合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亚低温脑保护对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亚低温组,对照组42例给予控制血压、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常规治疗,亚低温组42例除了常规治疗外,加用33℃~35℃亚低温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前瞻性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42例患者,恢复良好率57.1%(24/42),病死率19%(8/42)。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并具有安全、显著降低病死率及癫痫发生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组,每组各49例。常温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伤后24小时内给予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5~34.5℃,持续2~3天后复温。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重残率均低于常温组,总有效42例(85.7%),死亡7例(14.2%),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便于实施的治疗方法,具有改善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采用亚低温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亚低温治疗的并发症和相关注意事项。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科2004—01-2007—01间的收治的部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20例,在进行手术及各项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亚低温措施:全身使用冰毯机,头部使用颅脑降温治疗仪,部分病人加用冬眠合剂、镇静药物,其直肠温度控制在33-35℃之间,治疗时间为1—7d。同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颅内压(ICP)等,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最终治疗结束后,分析其临床效果、并发症问题和相关注意事项。结果最终20例病人治疗结束后,存活17例,存活率85%。根据伤后3个月GOS评分,治疗效果良好9例(45%),中残6例(30%),重残2例(10%)。死亡3例,死亡率1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亚低温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有较好疗效,但应注意并发症等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6名急性重型颅脑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6例)、常规治疗组(20例),亚低温治疗组在伤后24 h内给予亚低温治疗,常规治疗组仅给予止血、降颅压、营养神经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对患者的颅内压变化、血糖值的改变及3个月后伤残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亚低温治疗组平均颅内压及平均空腹血糖为(18.8±7.9)mm Hg及(9.6±4.7)mmol·L^-1,常规治疗组为(21.8±6.8)mm Hg及(11.3±4.4)mmol·L^-1;亚低温治疗组结果良好的12例(46.4%),中残8例(30.7%),重残3例(11.5%),植物生存状态2例(7.6%),死亡1例(3.8%);常规治疗组良好6例(30%),中残6例(30%),重残4例(20%),植物生存状态2例(10%),死亡2例(10%)。结论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能显著降低颅内压及空腹血糖,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溴隐停和美多巴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催醒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7年来收治的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病人51例,其中用溴隐停和美多巴催醒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对 照组)21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者9例,占30.0%;中残和重残者各7例,占23.3%;持续植物状态(PVS)者8例,占26.7%;平均昏迷时间124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溴隐停和美多巴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有良好的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