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宗国  陈晓蓉  巫善明 《肝脏》2010,15(5):372-374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和血制品传播,引起人类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转归有两种,一是机体免疫系统清除HCV,二是机体免疫系统与HCV之间发生一系列复杂反应,导致HCV慢性持续感染,即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3%左右的人VI感染HCV,其中54%~86%感染者6个月内HCV感染慢性化,形成持续性感染。后者是发展为慢性肝病、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新感染 HCV 的患者中,只有20%~30%自发性清除。剩下的70%患者中感染持续存在,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和疾病。宿主基因多态性,特别是先天免疫应答的组成成分,有助于 HCV 的自然清除。维甲酸诱导基因(RIG -I)类似的解旋酶如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 -5)是感染病毒 RNA 后,触发先天免疫反应细胞传感器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近年研究提示,CTL应在HCV感染中可能有抑制病毒生长作用,病毒特异性CTL在初感染时的病毒消除上发挥有重要功能。于HCV已告清除的病例,在其后35年的漫长期间里均可验证有对HCV之CD4+与CD8+T细胞之应答。遗憾的是HCV感染的机体免疫应答不够强,病毒惹发的急性肝炎肝损害不重。故而容易造成转为持续感染。如果诱发Th1免疫应答则可酿成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而导致重度肝损害。  相似文献   

4.
罗燕 《肝脏》2014,(5):365-368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 HCV 感染人数约2.1亿,其中仅20%可发生自发清除,约60%~80%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1],可见 HCV 感染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然而,现有的抗 HCV 治疗方案十分有限且迄今尚无有效疫苗问世。目前公认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目标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即完成治疗后24周,血清中检测不到 HCV RNA。获得 SVR 表明 HCV 的清除及良好的预后。但 peg-IFN 联合 RBV 治疗效果在不同基因型感染者间有很大差异,1型的疗效仅为45%~50%[2],且治疗周期长,费用高,不良反应严重。因此,研发出新的抗病毒药物是 HCV 研究领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特性是可以引起大多数病人的慢性感染。这主要是由于宿主免疫系统无法清除最初的HCV感染。强大的HCV特异性CD4+和CDg+T细胞活化与急性感染的清除有关,同时在慢性感染中,针对许多病毒决定基的HCV特异性T细胞的克隆是存在的,但其发生率低且没有发挥有效的功能。慢性HCV感染的异常免疫应答包括固有免疫系统的不完全活化,如单核细胞产生过度的炎性级联反应以及树突状细胞(DC)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多次暴发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机体的免疫应答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对于控制和清除冠状病毒感染至关重要。本文在简述冠状病毒及其感染的相关疾病基础上,综述机体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在冠状病毒发生、发展和致病中的作用和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机体与病毒相互作用维持稳态是一种自然属性。免疫系统一方面需要活化免疫应答作用,杀灭或清除病毒;另一方面要调控免疫应答不要过度,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状态。持续性肝炎病毒感染(如HBV、HCV)的原因是病毒分子成分损害机体免疫系统并发生变异逃逸免疫清除。机体与病毒长期共存是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的过程,是机体在抗病毒免疫应答过程中维持自身稳态的结果。对持续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机体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细胞与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持续存在于人类体内的病毒之一,目前仍无针对HCV的疫苗。且现在的抗病毒治疗昂贵,只对50%~60%的治疗者有效。明确这一病毒获得性免疫机制是设计控制HCV有效策略的关键。暴露于HCV病毒6个月内可确定感染结果。因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急性感染常常不易被识别。因此,机体对HCV免疫应答的初始观点很大程度来源于对慢性感染者的研究。本文描述成功获得性HCV免疫反应特征,综述现今逃避策略的概念,这些可以解释发生持续性感染个体体液和细胞免疫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急性感染后可引起机体一系列固有及适应性免疫反应.约有15%-25%的HCV感染可被宿主免疫反应所自限清除,而大多数则呈慢性持续性感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大量研究证实宿主遗传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差异,进而影响到HCV感染的不同临床结局.本文主要对相关的潜在基因多态性与HCV感染转归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的致病机制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戚中田 《传染病信息》2010,23(4):196-199,205
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可以通过几种途径影响宿主免疫功能,使病毒在宿主细胞内持续复制,最终导致HCV慢性感染。目前治疗慢性丙肝的方法主要是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用法,此种疗法在HCV1型患者中约50%不能产生持续病毒学应答,且有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对HCV复制以及病毒非结构蛋白功能的深入研究,针对减少HCV载量的特异性药物的研发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HCV的细胞人侵、复制、逃避宿主的固有和获得性免疫及抗HCV临床试验药物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黄少军  王晓霖 《肝脏》2010,15(4):275-27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况。90%HBV感染患儿可成为慢性带病毒状态或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状况与病毒的长期携带有重要父系.各种免疫细胞特别是细胞亚群之间的调节紊乱,不论原因来自宿主还是源于病毒,都是体内不能清除病毒及任肝内持续复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诊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约有3.5亿人感染HBV和1.7亿人感染HCV,而一半以上的慢性HBV感染患者在中国。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性肝病明显增多,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病因。由于病毒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病同为常见肝病,因此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非常普遍。国外文献报道肝组织活检结果显示大约35.7%(298/835)慢性乙型肝炎(CHB)和55.7%(3896/7160)慢性丙型肝炎(CHC)伴有肝脂肪变。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霓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8):2863-2870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系统阐述病毒编码蛋白通过直接与细胞内重要调节分子结合,以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方式影响细胞重要的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增殖、分化等发生异常,干扰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削弱宿主对HCV感染细胞的抗病毒应答,有利于慢性持续性感染的建立,最终促使HCV相关肝病的发生和发展.加强对病毒蛋白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探讨HCV致病机制和免疫逃逸机制,对HCV特异靶向药物和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和开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际国内所有权威指南均明确指出,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标准治疗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 α)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基因1型HCV感染患者疗程48周,基因2/3型HCV感染患者疗程24周[1-2].我国最新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我国CHC患者经过规范化标准治疗的持续病毒应答(sustainedvirologic response,SVR)率可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摘要]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能量代谢直接影响宿主体内清除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能力。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通过影响巨噬细胞内的能量代谢途径来调控细胞对Mtb的免疫应答,在巨噬细胞抗结核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对Mtb感染中HIF-1α对巨噬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全球有2~3亿的慢性HCV感染者,亟待研制有效的丙肝疫苗。然而,丙肝疫苗的研制尚面临诸多困难。本文就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的免疫学进展作一综述。 1 HCV与机体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在保护机体免受病毒的攻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与HCV同属的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tickbone脑炎病毒等的疫苗设计均着力于诱生机体的中和抗体,接种后机体均能产生具有中和作用的包膜抗体,并能抵抗随后相应病毒的攻击,然对HCV而言,目前尚不能确定其中和抗体表位。有研究表明,HCV-E_2区的高变区(HVR1)含有具有中和作用的B细胞表位,并发现HCV-E_2蛋白能与细胞上的CD81分子结合(CD81被认为是感染肝细胞的HCV受体)。  相似文献   

17.
HCV是一种RNA病毒,全球有超过1.8亿慢性HCV感染患者。北美地区人群中抗一HCV阳性率约为1%~1.5%,其中6~11岁抗-HCV阳性率为0.17%(31000人),12~19岁抗一HCV阳性率为0.39%(101000人)。基于儿童人口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慢性HCV感染可影响0.1%~2%的儿童,而6岁以上慢性HCV感染患病率略有下降。因此,在儿科胃肠病及肝病学专家看来,未成年人的HCV感染是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是一种专性寄生于胃黏膜表面的革兰氏阴性菌,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胃腺癌,以及胃黏膜相关的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H. pylori感染机体后,首先被体内免疫细胞的模式识别受体家族识别,进而引起机体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但这些应答通常不足以清除细菌感染, H. pylori可以通过改装并减弱其病原体广泛共存的相关分子模式的免疫原性,调控固有免疫细胞和T细胞的免疫应答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清除,导致持续感染.深入了解H. pylori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与免疫逃逸机制,对于消除H. pylori感染,控制H. pylori感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HCV) 感染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全球HCV 感染者已经超过1.85 亿,约70% 进 展为慢性感染。慢性HCV 感染的不同结局取决于病毒和宿主双方面因素。研究表明,年龄、男性、饮酒和胰岛素抵 抗(insulin resistance,IR) 是CHC 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近20 年的研究表明,慢性HCV 感染及IR 存在相关性,慢 性HCV 感染可以引起肝脏及外周的IR,而IR 又可以促进慢性HCV 感染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进展,并导致抗病 毒治疗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下降。因此,对于慢性HCV 感染与IR 关系的研究,对于预测HCV 慢性感染结局及 防治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旨在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及改善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从慢性乙型肝炎免疫和病原学特点探讨临床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BV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全球约有4亿慢性HBV携带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性肝脏疾病。HBV是嗜肝的非细胞毒性DNA病毒,无细胞毒效应,其导致肝损害的机制是免疫介导,即机体免疫系统活化产生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并释放细胞因子等,在清除病毒感染肝细胞的同时导致局部炎性反应,损伤肝细胞。HBV感染的自然过程和结局与感染者的年龄、病毒载量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等有关,而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是决定疾病转归以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