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室外引流术是急性脑室出血抢救的一种紧急治疗措施。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脱出,做好术后护理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关键。1 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2.
刘洪香 《职业与健康》2008,24(4):405-406
目的实施并总结微创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对187例高血压壳核出血行微创液化引流患者的术后护理包括:妥善固定引流管,每20~30min巡视1次;根据病情严格控制引流液的量和速度,一般保持在2~4滴/min;随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严格控制感染;密切观察有无引流过度、引流不畅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该组患者引流血肿基本消除达80%以上的时间为24h~5d,引流管、引流器放置3~7d,187例患者,出院161例(基本痊愈46例,显著进步74例,进步29例,无变化12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13.9%;对125例患者随访6个月~7a,均可不同程度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结论在采用微创液化引流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患者时,置管后采用一套严格、规范的护理操作规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脑室引流术是神经外科常用的急救手段,常用于脑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颅内压的监护。作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脑室引流术前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护理观察能及时了解病情趋势,实施脑室引流术可以避免或减缓脑病的发生,挽救其生命。本文就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相关研究进行探讨,拟对临床脑室引流管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脑室引流术后并发脑室感染的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脑室引流术后脑室感染的易患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脑室引流术后并发脑室感染 78例临床资料。结果 针对不同易患因素 ,探讨其防治对策 ;本组病例诊断明确后 ,均采用脑室内抗生素持续灌洗引流治疗及全身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 ,收到良好效果 ;治愈 68例 ,死亡 10例。结论 围手术期严格无菌操作 ,可减少感染的发生 ,脑室抗生素灌洗引流或鞘内给药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取正确的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恢复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或脑室内出血患者,全部病例都急诊做侧脑室外引流术,并采取了一般护理措施和引流管的特殊护理操作。结果:经过护理的26例患者恢复良好和轻残的有20例,占83%,疗效显著。结论:脑室外引流按照严格的护理操作能够取得有效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志斌 《中国保健》2006,14(20):72-73
目的探讨三脑室生殖细胞瘤合并脑积水合理治疗.方法2003~2006年,我院对三脑室生殖细胞瘤6例患者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加普通放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未见颅内感染,肿瘤消失,脑积水缓解,全部拔除外引流管.结论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加普通放射治疗三脑室生殖细胞瘤,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室内出血治疗中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50例脑室内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对照组(25例,应用脑室外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颅内压监测条件下,脑室内出血患者接受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方式,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治疗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改良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7年收治的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先采取改良脑室外引流术,脑室段穿刺后连接直线型连接器、腹腔段分流管从腹部皮下切口穿出,并持续脑脊液引流净化,待病情稳定后去除脑脊液引流装置或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及GOS预后评分。结果 共收治15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患者,年龄19~64岁。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Evan’s指数、GCS评分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例炎症控制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余14例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GOS分级,恢复良好(4~5分)13例(86.7%),恢复较差(3分)2例(13.3%)。引流时间59~335 d,平均173.3 d。引流期间无颅内感染及分流管堵塞并发症。出院随访2~5年,平均4.5年,1例因分流管脑室段置于透明隔间隙导致脑室再次扩张,经透明隔造瘘并再次分流后治愈,余病例无并发症。结论 改良脑室外引流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最终分流成功率,尤其适用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并难治性脑积水经反复治疗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穿刺针应用于脑室储液囊外引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因疾病导致需进行脑室储液囊置入的患者100例,根据脑室储液囊外引流首次穿刺时间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试验组5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针进行脑室储液囊穿刺外引流,试验组采用改良穿刺针即思乐扣组合头皮针进行脑室储液囊穿刺外引流,比较两组患者脑室储液囊外引流穿刺置管固定时间、非计划拔管发生率、颅内感染以及由于穿刺针所引起的头皮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采用改良穿刺针进行脑室储液囊穿刺外引流固定时间长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颅内感染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由于穿刺针引起的头皮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穿刺针进行脑室储液囊外引流穿刺能有效延长固定时间,降低穿刺针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减少患者颅内感染的发生,且未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某院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腹腔三套管冲洗引流的护理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我科收治的3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行腹腔三套管冲洗引流的护理。结:胰瘘5例,伴感染3例,伴出血1例经腹腔三套管冲洗引流后痊愈出院。结论: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妥善固定引流管、严格无菌操作、细致观察冲洗情况、做好专科护理是治疗PD术后胰瘘重要的护理措施。且使内科护理技术与外科护理技术交织相融,提高了专科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1.
何雪英 《医疗装备》2006,19(12):32-32
脑室外引流术是临床疾病脑炎、脑出血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引流管滴注抗生素、溶栓剂以达到治疗目的。以往的治疗过程是在无菌操作下通过引流管开口端滴注药液。操作极为不方便,因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起颅内感染。临床工作中,我们选用医用三通与引流管开口端相连结,有效地避免了以往操作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置引流管的护理.方法回顾总结分析13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置引流管的护理.结果131例LC病人置引流管均治愈.结论术中适时、恰当、得力的放置引流管;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引流液、量、色性质,妥善固定引流;术后活动的正确指导是LC置引流管病人预防并发症、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脑室内持续灌注抗菌药物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为颅内感染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36例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脑室内持续灌注抗菌药物治疗,并提供病情观察、体位、引流管、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等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6例患者引流管留置平均时间(52.3±4.8)d;33例颅内感染得到良好控制(91.67%),3例拔除引流管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平均随访(10.3±2.3)个月,治愈32例,治愈率为88.89%,死亡3例,死亡率为8.33%,1例放弃治疗,占2.78%.结论 脑室内持续灌注抗菌药物治疗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疗效显著,在围术期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治疗成功率,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王钰娜 《医疗装备》2020,(8):155-156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管护理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收治的98例脑外室引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6月的4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18年7—12月的49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出现颅内感染、继发出血、急性脑水肿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规范、基础护理、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高危因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781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42例合并颅内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颅内感染42例感染率5.38%,颅内感染病例中37例颅内感染得到控制,治愈率88.10%,死亡3例,病死率8.11%,1例死于原发病加重、2例因颅内感染加重死亡,另2例自动出院;患者年龄、引流管位置、放置时间、术后脑脊液漏、注射尿激酶次数及合并基础疾病为颅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有效的护理及针对不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穿刺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合理抗菌药物治疗结合其他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提高术后颅内感染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易智峰  方好  程谦  王杰  张宁  张川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158+2145-2158,2145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时机及具体方法。方法总结黄石市二医院15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感染患者的治疗经验,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5例患者,确诊感染后立即拔出分流管,且拔管后4例行脑室外引流,11例行腰椎置管引流,经过以上治疗,患者体温下降,脑脊液常规很快恢复正常。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发生感染,应在确诊后的第一时间拔除原有引流管,并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腰椎穿刺置管或脑室置管,通过引流管和静脉两组途径联合使用敏感抗生素,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脑室出血行侧脑室引流的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70例重型脑室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脑室引流和护理。结果:70例患者中治愈31例,好转37例,植物生存2例。术后2例患者并发再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脑脊液漏。结论:对重型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要注重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观察、拔管护理、病情监控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对脑室内出血(IVH)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4-01~2017-01期间内我院收治的40例脑室内出血(IVH)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脑室外引流术组,简称传统手术组)、研究组(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组,简称颅内压监测组),各20例,对比疗效及预后。结果:对照组、研究组甘露醇使用量、引流管留置时间、GOS评分对比分别为1.89±0.41g/kg.d VS 0.92±0.33g/kg.d、11.93±2.02dVS 7.02±1.82d、3.01±0.42分VS 4.25±0.54分,研究组以上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IVH患者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穿刺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可优化患者的临床指标,减轻神经缺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经额极锥颅侧脑室穿刺外引流联合腰椎治疗高血压并脑室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50例高血压并脑室出血患者在局麻下采用电动或手动颅锥于床边行单侧脑室或双侧脑室经额极锥孔后穿刺置管引流术,在术后即将尿激酶2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至2ml经引流管注入脑室并夹闭,1h后开放引流管,每日2~3次。同时脑室引流1d后,即行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结果患者恢复良好18例,中残20例,重残9例,死亡3例。结论采用床边锥颅脑室引流联合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治疗高血压并脑室出血的方法,具有微创、简捷、安全、有效等特点,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张永利  郝国  张杰 《现代保健》2012,(8):128-129
目的观察侧脑室穿刺联合第三脑室穿刺引流、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22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经侧脑室穿刺联合第三脑室穿刺持续外引流、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分别进行脑脊液/生理盐水等量置换治疗的效果。结果 22例患者治愈6例,占27.3%;有效9例,占40.9%;植物生存状态4例,占18.2%;死亡3例,占13.6%。结论重度脑室出血尽早行侧脑室联合第三脑室穿刺外引流、脑脊液置换,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尽快清除脑室内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预防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