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估哈尔滨市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早期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该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2013-2014年系统运行时间段不同预警级别与医院门、急诊及住院病人的相关性,评估预警系统总体运行效果。结果系统运行177天,有效运行93天,占运行天数的53%,共发出预警信号178条,其中Ⅳ级预警85条,Ⅲ级预警81条,Ⅱ级预警2条。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暑、总健康风险各占信号总数的20.24%、8.93%、28.57%、11.90%、30.36%。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与住院人数、呼吸系统门诊人数Ⅲ级预警高于0级预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以上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Ⅲ级、Ⅳ预警均高于0级预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心脑血管疾病门诊及住院病人数与预警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警系统运行状况良好,预警信号发出及时,初步实现了早期预警能力,但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获得更为科学准确的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及应对体系,为深圳市预测与合理应对高温热浪天气可能对市民造成的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历年的空气污染物、气象、人口、死亡数据,以及医院门、急诊资料,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高温热浪健康风险预警模型,设计开发预警软件系统,确定风险评估指标及指标评判的内容与依据,并于2017年夏季(6~9)月开始正式向公众发布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同时比较预警信号与试点医院同期门急诊、住院病例的相关性。结果将高温热浪引起发病的易感程度以"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表示,按照发病风险(以百分数表示,表示发病的概率,即引起发病的可能性)的大小建立深圳市Ⅰ~Ⅳ级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等级;Ⅱ级预警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就诊人数与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警系统信号发出及时,运行状况良好,高温热浪健康风险指数及应对体系在预测与合理应对高温热浪天气对市民造成的健康风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四川省的运行情况以及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发挥的作用,为系统应用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4月21日-2013年4月20日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数、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以及预警相关病种的报告病例数、暴发事件探测灵敏度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预警系统在四川省共发出93 520条预警短信,平均每县每周接收1.95条预警短信。其中移动百分位数法共对17种传染病发出预警信号85 422条,信号响应率为96.51%,五年度间预警信号响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2471.19,P0.001);信号响应时间的中位数为2 h(P25~P75:0.81~9.89 h,响应时间与年度间成负相关(rs=-1,P0.05);17种传染病中,10种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170起暴发事件,其中160起暴发事件有预警信号发出,灵敏度为94.12%;预警信号数与该病种在大疫情系统中的报告数成正比(F=43.10,b=0.119,P0.001)。固定阈值法共对13种传染病、不明原因肺炎和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出预警信号8 089条,信号响应率为99.09%,五年度间预警信号响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χ2=47.57,P0.001);信号响应时间的中位数为4.08 h(P25~P75:0.60~20.88 h),响应时间与年度间成负相关(rs=-1,P0.05);共有3 024例经固定阈值法预警的传染病被确诊,确诊病例较多的有:麻疹、手足口重症病例,占确诊总数的94.31%。确诊病例总数占预警信号总数的37.34%,其中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间日疟、恶性疟确诊比例较高,分别为86.33%、78.57%和76.79%。传染性非典、脊髓灰质炎、人禽流感、肺炭疽、白喉和不明原因肺炎的确诊数均为0。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四川省运行的五年间,预警信号的响应率逐年升高,响应时间逐年降低,预警信号数与该病种在大疫情系统中的报告数成正比,总体试用推行较好。同时为了更加科学准确的进行传染病预警,系统部分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传染病报告的质量是根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基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在云南和湖南两省共选取4个市(县、区),对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预警相关病种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和初步核实方式、预警信号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省4个市(县、区)共报告了纳入预警系统的28种传染病病例12 346例,预警系统共发出2096条预警信号,共涉及19种疾病,平均每个市(县、区)每周预警信号数为4.94条.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70 h(P25~P75为0.06-1.29h),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的主要方式是监测数据分析(占63.07%).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共有4种传染病的34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占总预警信号的1.62%;4个市(县、区)的疑似事件信号占预警信号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湖南省双峰县比例最高(4.71%)、昆明市西山区比例最低(0.58%),长沙市岳麓区为1.88%、云南省个旧市为0.95%.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后确认了12起暴发,其中风疹事件5起,流行性腮腺炎4起,流行性感冒2起,伤寒1起.结论 CIDARS能够辅助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基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在云南和湖南两省共选取4个市(县、区),对2008年7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预警相关病种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号数、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和初步核实方式、预警信号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省4个市(县、区)共报告了纳入预警系统的28种传染病病例12 346例,预警系统共发出2096条预警信号,共涉及19种疾病,平均每个市(县、区)每周预警信号数为4.94条.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结果反馈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70 h(P25~P75为0.06-1.29h),预警信号初步核实的主要方式是监测数据分析(占63.07%).预警信号经过初步核实后,共有4种传染病的34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信号,占总预警信号的1.62%;4个市(县、区)的疑似事件信号占预警信号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其中湖南省双峰县比例最高(4.71%)、昆明市西山区比例最低(0.58%),长沙市岳麓区为1.88%、云南省个旧市为0.95%.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后确认了12起暴发,其中风疹事件5起,流行性腮腺炎4起,流行性感冒2起,伤寒1起.结论 CIDARS能够辅助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9-2017年郑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为提高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处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对2009-2017年郑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信号特征、信号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年间共发出20 186条预警信息,预警信号响应率为100%,预警信号响应时间中位数0.83小时(P25~P75:0.42-1.93 h),预警信号阳性率0.05%。初步判断疑似事件237条,现场调查后确认暴发/流行11条。预警信号数高峰在3-5月;预警涉及病种30个,前5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丙肝,这5种病占预警总数的84.33%。按分地区和分病种2种方式进行统计,现场调查结果中的排除数和暴发/流行数不同。结论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郑州市运行良好,响应率高,但仍需设置更好的预警参数和阈值,以降低错误预警、提升不同分析方法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城乡参保和参合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住院医疗费用,分析其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某县2011年度0~14岁城乡参保和参合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儿,采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住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平均住院医疗费用参保儿童(1 681.09元)高于参合儿童(905.55元)(P0.05),药费分别占参保及参合患儿住院医疗费用的71.7%和67.0%。统筹支付费用参保与参合儿童分别占61.7%和59.8%。住院日、医院级别和家庭收入水平为影响参保和参合呼吸系统疾病患儿住院医疗费用的共同影响因素,住院医疗费用随着医院级别的升高、住院天数的延长而增加。结论提高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用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可降低参保和参合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传染病预警系统在衢州市的运行情况。方法:对2008年4月21日-2011年6月30日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初步判断核实和暴发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8年4月21日-2011年6月30日,衢州市共接到传染病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2724条,预警信号响应率99.96%,24 h信号核实率为95.04%,移动百分位法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的比值为7.12∶1。疑似事件占全部预警信号的3.05%,疑似事件阳性率为19.28%。结论:预警系统已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探测预警,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2012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评价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在浙江省的预警应用效果.方法对浙江省2012年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与同期报告病例数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浙江省预警系统共发出28种传染病14 292条预警信号,响应率为100%,平均响应时间为0.81 h.其中123条信号(0.86%)经初步核实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确认33起暴发,预警阳性率为0.23%.预警病种的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呈正相关变化(r=0.97,P<0.01);预警县(区)数与信号数呈正相关(r=0.80,P<0.01).结论CIDARS运行良好,能够辅助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早期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但预警信号阳性率较低,不同地区、不同病种的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医院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 ILI)监测模型,为控制流感在医疗机构内传播,缩短区域流感流行发现时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每年1—6月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科门诊诊疗数据,以2015—2017年每年1—6月流感样病例数为参考值,采用Farrington算法建立预警模型预测2018年1—6月流感样病例数及波动范围,并用2018年1—6月临床诊断流感病例数据评价模型准确性和及时性。结果 预警模型以95%置信区间为阈值,超过阈值则发出预警信号。2018年1—6月共发出预警信号26次,其中2018年1月集中发出22次预警信号,流感流行期间出现连续2~5 d的预警信号。预警信号自推后2日时,预警日与非预警日流感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15)。结论 Farrington算法适用于医院儿科ILI预警系统的建立,并能比疾病诊断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在合肥市运行状况及其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的作用,为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功能提供依据。方法以合肥市2008年5月1日-2013年4月30日期间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预警信号数、法定传染病报告数、传染病暴发疫情及传染病类突发事件作为研究依据,以信号响应率、响应及时性评价运行状况,以预警及时性、灵敏度和突发事件阻断率评价预警效果。结果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8 958条,99.90%得到响应,92.57%在24h内有响应,响应及时性逐年提高。30起传染病暴发疫情中,预警系统探测到27起并发出预警,预警灵敏度90.00%。44.44%的暴发疫情及时预警。49条聚集性疫情预警信号中,39条未发展为突发事件,突发事件阻断率为79.59%。结论预警系统运行机制操作性强,预警信号响应良好,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自动预警,但预警信号滞后,假阳性预警信号较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国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浙江省的运行情况,探讨在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中的效果。方法对2009-2012年浙江省预警系统移动百分位数法的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比较2010年12月10日预警参数调整前后的预警效果。结果在全省范围内,预警系统19种传染病的39 304条预警信号,响应率为99.97%,平均响应时间为1.03h。其中309条信号(0.79%)经初步核实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进一步现场调查确认78起暴发,预警阳性率为0.20%。预警病种的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呈正相关变化(r=0.91,P〈0.05)。与预警参数调整前比较,预警参数调整后,每月预警信号数减少,预警阳性率上升(χ2=4.46,P〈0.05)。结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通过调整预警参数可进一步改进预警应用效果,但需针对不同疾病特点选用适宜的预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庆阳市大气污染浓度水平与儿科门急诊呼吸系统疾病日就诊人次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1月1日—2017年10月30日庆阳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同期庆阳市人民医院儿科门急诊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病例,比较采暖期(2016年11月—2017年3月)和非采暖期(2017年4月—2017年10月)儿科门急诊呼吸系统疾病日就诊人次数和大气污染浓度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大气污染物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日就诊人次的影响。结果采暖期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就诊人次数及大气污染各项指标均高于非采暖期(P0. 05)。全年PM2. 5、PM10日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SO2、NO2日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一级标准限值,统计学分析显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与PM2. 5、PM10、SO2、NO2和O3日均浓度具有相关性(P0. 05),但其相关性水平在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分布不同。结论庆阳市大气污染物各指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采暖期大气污染物浓度高于非采暖期,且采暖期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与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相关系数高于非采暖期,提示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会增加儿童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海市奉贤区主要大气污染物(PM_(10)、SO_2、NO_2、PM_(2.5)、CO、O_3)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急性效应。[方法]收集2013—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各级公立医院的呼吸系统门急诊量数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户籍人口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据、气象局的气象数据及环境监测站的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对各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日就诊人数和日死亡人数的关系进行模型拟合分析。[结果]各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日门急诊量影响不同:PM_(10)每升高10μg/m~3,当天及滞后1~6 d,日门急诊量分别增加0.37%、0.24%、0.41%、0.54%、0.47%、0.43%、0.36%(均P0.01);SO_2每升高10μg/m~3,当天及滞后1~6 d,日门急诊量分别增加1.87%、1.74%、1.97%、2.15%、2.28%、2.35%、1.92%(均P0.01);NO_2每升高10μg/m~3,当天及滞后1~6 d,日门急诊量分别增加2.51%、1.91%、1.74%、1.85%、1.98%、1.77%、1.57%(均P0.01);PM_(2.5)每升高10μg/m~3,滞后1 d,日门急诊量降低0.35%(P0.01);CO每升高1 mg/m~3,滞后2~3 d,日门急诊量分别降低5.81%、4.03%(P0.01);O_3每升高10μg/m~3,滞后3 d,日门急诊量增加0.37%,滞后5 d,增加0.32%(P0.01)。各污染物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也不同:PM_(10)每升高10μg/m~3,滞后3 d,死亡人数增加1.29%(P0.01);SO_2每升高10μg/m~3,滞后3~4 d,死亡人数分别增加4.94%、4.52%(P0.01);NO_2每升高10μg/m~3,当天及滞后2~3 d,死亡人数分别增加4.82%、3.78%、3.98%(均P0.01);O_3每升高10μg/m~3,滞后1 d,死亡人数增加3.12%(P0.01);PM_(2.5)和CO质量浓度变化对当日、滞后1~6 d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改变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双污染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NO_2后,PM_(10)、SO_2、PM_(2.5)、O_3质量浓度每上升10μg/m~3时,奉贤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急诊量增加(P0.01)。[结论]上海市奉贤区大气污染物PM_(10)、SO_2、NO_2、O_3对奉贤区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量和户籍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信阳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转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信阳市2008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预警系统的监测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5 072条预警信号,其中单病例预警信号598条,移动百分位数法4 474条.预警信号24h内的响应率为90.95%,响应时间中位数为1.4h(P25~P75:0.45 ~5.22).3 281条预警信号(64.69%)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初步核实.疑似事件信号占总信号数的4.67%,疑似事件信号的完整处置率为26.16%,预警信号的阳性率为0.14%.结论 预警信号的响应率较高,预警系统可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为提高预警效率和预警准确性,需要加强研究以减少假阳性预警信号的数量,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的质量,规范预警信号的响应程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气污染物(SO_2、NO_2)短期暴露对居民每日总死亡率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以及门诊、住院率的影响,获取大气污染物SO_2、NO-2对人群健康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的方法收集2000—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36篇,提取暴露-反应系数,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发表偏倚的检验,利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结果大气SO_2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应的短期内居民每日总死亡率的风险、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风险、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风险、居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住院率的风险以及居民心脑血管疾病门诊、住院率风险的合并效应值(OR/RR)及95%的置信区间(CI)分别为1.009(1.006~1.011)、1.012(1.009~1.016)、1.007(1.005~1.008)、1.008(1.006~1.01)、1.009(1.005~1.014);大气NO-2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应的短期内居民每日总死亡率的风险,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风险,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风险,居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住院率的风险,居民心脑血管疾病门诊、住院率风险的合并效应值(OR/RR)及95%的置信区间(CI)分别为1.014(1.011~1.016)、1.016(1.012~1.019)、1.014(1.011~1.015)、1.009(1.004~1.013)、1.013(1.009~1.016)。结论大气中SO_2、NO_2浓度的上升会导致居民每日总死亡率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以及门诊、住院率风险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吴小玲  胡乐  欧飞昌 《职业与健康》2014,(22):3270-3272
目的分析高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响应与其在预测疾病暴发中的效果,为优化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高州市的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高州市共收到预警信号397条,响应率为100%,响应时间中位数为1.86 h(P25~P75:0.51~9.44)。涉及病种17种,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麻疹、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预警信号逐年增多,信号每年主要集中在6、7月份;疑似事件数为18起,经调查确定9起为暴发/流行,阳性预测值为2.27%;现场调查均在预警信号发出之前。结论阳性预测值低,应根据各地区常见病发病实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规定,确定合适预警阈值,或只针对当地罕见病和新发传染病发出预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法应用于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早期预警的效果,为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深圳市为研究范围,以街道行政区域为研究尺度,使用SaTScan软件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对深圳市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逐日模拟预警。根据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大疫情系统)上报的病例个案信息、深圳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深圳系统)上报的聚集性疫情事件,核实模拟预警信息的真实性,计算模型的灵敏度、错误预警率、暴发探测时间、预警提前时间等指标。比较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和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hina Infectious Disease Automated-alert and Response System,CIDARS)时间序列模型、时空序列模型预警效果的差异。 结果 深圳系统2012年共上报29宗流行性腮腺炎聚集性事件,共计纳入深圳市2011年12月3日—2012年12月31日的流行性腮腺炎分析病例9 756例,累计分析366次,其中P≤0.05的预警信号数为88条,被确认为阳性信号的有16次,模型的灵敏度为55.17%(16/29),错误预警率为81.82%(72/88)。暴发探测时间在0~22 d之间,平均6.25 d,中位数为4 d。预警提前时间在-12~41 d之间,平均9.75 d,中位数为5.5 d。CIDARS中2012年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时间序列预警信号发出319次,被判断阳性的2次,灵敏度为6.90%(2/29),错误预警率为99.37%(315/317),时空序列预警信号发出208次,被判断阳性3次,灵敏度为10.34%(3/29),错误预警率为98.56%(205/208)。时空重排扫描模型信号数比大疫情系统时间序列模型和时空序列模型预警分别下降72.41%和57.69%。时空重排扫描模型灵敏度显著高于大疫情系统中时间序列模型(P<0.001)和时空序列模型(P<0.001)。时空重排扫描模型的错误预警率显著低于CIDARS时间序列(P<0.001)和时空序列模型的错误预警率(P<0.001)。 结论 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模型在深圳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中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011年徐汇区疫情预警现状分析与探讨,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方法、模式与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能力提供实践依据。方法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和单病例预警方法进行预警预测,利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预警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1年该系统对徐汇区共发出有效预警信息212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94%。病例报告数与预警信号数比为7.10:1,呈正相关变化趋势(r=0.714,P=0.009)。结论系统具有高度敏感性,但阳性预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8-2016年上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号特点,为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模块下载、整理传染病自动预警信号资料,分别按年份、预警信号类型、病种、预警信号响应情况等因素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08-2016年上海市共计预警传染病32种59 603次。预警信号数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水痘、麻疹、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手足口病。不同病种的预警类型不尽相同,不同病种预警信号随着年份变化趋势也不同。经核实判定为疑似事件的信号数为1 952次,预警信号有效率为3.28%,其中单病例预警有效率(12.50%)最高,其次为时间预警(1.73%),最低为时空预警(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警信号处理及时率85.69%(51 071/59 603),其中单病例预警信号处理及时率最高(91.47%),其次为时间预警(86.34%),最低为时空预警(8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2008-2016年上海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整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存在预警信号有效率低,处理不及时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及参数设置,提高工作人员处置能力和报告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