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金山区中小学校学生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探索方便、卫生、适宜的饮水模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直饮水学校12家和桶装水学校14家,在2016年采集直饮水24份,经饮水机桶装水29份和同批次未开封的桶装水29份,开展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结果金山区中小学校供学生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6.98%,桶装水和直饮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饮水机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31.03%,未经饮水机桶装水检出率为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在校饮用水直饮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优于桶装水,饮水机为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建议加强管理、监督和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13年-2014年连云港市市区内桶装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了解市区内桶装饮用水污染情况,分析检测结果,为保证桶装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结果 2013年-2014年采集的市区范围内桶装饮用水150份,有39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26.0%,其中饮用纯净水、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矿物质水的检出率分别为22.6%、57.1%、16.7%。细菌总数的合格率为62.0%,与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2,P0.001);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为86.0%,与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4,P0.05)。结论桶装饮用水中存在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桶装饮用水水质的监管。加强国家标准规定范围外的条件致病菌的检验,以便保证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泰州市桶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为安全饮水提供科学依据,为饮用水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14年-2015年在泰州市区采集不同品牌桶装饮用水100份,按照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监测。结果采集100份桶装饮用水样中,16份水样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6.0%,其中2014年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10.0%,2015年桶装水样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为22.0%,2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泰州市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主动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包装饮用水生产过程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的调查,针对性地提出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湖北省地区15家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水源水、过程水、成品水及包装容器等共计116份样品进行铜绿假单胞菌及常规微生物的检测。结果精滤后水、活性炭过滤后水、石英砂过滤后水和水源水受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较为严重,检出率分别为66. 7%、66. 7%、46. 7%、40. 0%。铜绿假单胞菌阳性菌株主要为产绿脓菌素的黄绿色菌落形态,占阳性菌株的比例为79. 2%。大肠菌群的合格率与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 901,P 0. 01)。结论包装饮用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企业应加强对设备、管道、储罐等清洁消毒,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包装饮用水生产过程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方强  谭志熹 《职业与健康》2011,27(15):1764-1765
目的了解集中空调冷却水塔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为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4—9月,对荔湾区公共场所28个集中空调冷却水塔水样的pH值、嗜肺军团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嗜肺军团菌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分析按照GB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pH值按照《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GB/T 5750-2006)中检验方法进行。结果检测的28份冷却水塔中的水样品,铜绿假单胞菌总阳性检出率为57.14%,嗜肺军团菌阳性检出率为60.7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的阳性检出率和pH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集中空调冷却水塔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严重,应加强冷却水塔的清洗消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苏州市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状况。方法按GB 1929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要求,采用GB/T 8538—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 853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送检包装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 2016—2017年,共检测992批次包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7.66%,桶装水检出率(11.41%)高于瓶装水(1.11%),2017年检出率(3.56%)低于2016年(1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247、21.972,P值均0.05)。不同品种的水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夏秋季检出率较高(分别为8.36%、9.68%),冬春季较低(分别为未检出、0.71%)。结论苏州市包装饮用水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现象,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福建省市售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状况及其耐药性,为评价卫生质量和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建省随机采集桶装饮用水271份,按GB/T 8538-2008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中的滤膜法检测,用VITEK 2 Compact仪器进行药敏实验。结果桶装饮用水样品铜绿假单胞菌总检出率28.4%(77/271);天然泉水检出率(46.1%)高于天然矿泉水(29.5%)和纯净水(14.2%,χ~2=26.67,P0.01);经饮水机冷水出口的散装桶装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30.6%(48/157),而未启封桶装水的检出率25.4%(29/114,χ~2=0.86,P0.05);放置6d者的检出率(46.4%)高于放置1~5d者(27.1%,χ~2=4.04,P0.05);77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敏感,均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和复方新诺明等耐药。结论福建省市售桶装饮用水受铜绿假单胞菌不同程度污染,建议新生儿、婴儿、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等人群,不直接饮用桶装饮用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石家庄市水体环境病原菌分布规律,评价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方法采集市内自备井水、二次水、出厂水、直饮水、医疗机构污水、游泳池水、景观水、集中空调系统冷凝水等8类水样共计346份,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分布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346份水样中共检出53种细菌。阴沟肠杆菌检出率最高,为23.98%。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在饮用水和非饮用水中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在消毒和非消毒水样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体环境中占优势的为条件致病菌,被常见致病菌污染的风险较低。病原菌在饮用水和非饮用水、消毒水和非消毒水中的分布差异提示应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合理使用水体消毒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苏省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状况,为及时发现饮用水食品安全隐患和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2013年在江苏省包括苏南、苏中、苏北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7个省辖市进行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调查,共采集331份不同包装类型桶装饮用水,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标准操作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331份桶装饮用水中检出34份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0.3%。除常州、淮安、泰州外,其他地区均有检出,其中南京地区检出率达28.6%,并且定型包装桶装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散装/自行简易包装桶装饮用水。结论江苏省桶装饮用水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风险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泰州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预防控制介水传染病。方法依据《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方案》设置监测点、采样频率,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5750-2006)对水样进行检测。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均依据《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GB 5749-2006)进行评价。结果 2010—2012年,市政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00%(24/24)、95.61%(566/592);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90.91%(40/44)、81.82%(36/44);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为92.50%(111/120)。市政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出厂水、乡镇水厂供水出厂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乡镇水厂供水管网末梢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政供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不合格指标为游离氯、氨氮;管网末梢水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氯、氨氮、铁;二次供水不合格指标为菌落总数、游离氯、铁。结论泰州市主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整体合格率较高,部分指标仍不合格,应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测和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龙岩市桶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分析受污染的原因,为桶装饮用水的监管和控制水源性疾病的传播提供有效措施。方法按照国标GB/T8538-2008/4.54《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2014-2016年的桶装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 3年间共150份样品有13份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总检出率为8.67%。其中2014年检出率8.33%(4/48),2015年检出率10.71%(6/56),2016年检出率6.52%(3/46)。3年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株典型菌株中,9株产绿脓菌素,4株产荧光色素。铜绿假单胞菌与常规微生物指标检验结果无显著相关。结论龙岩市桶装饮用水中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阳性样品中存在2种典型菌落形态,建议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预防水源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食品受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程度,为开展食品监测、防止食品污染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标准SN/T2099—2008和GB/T 8538—2008中4.54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方法,对熟肉制品、凉拌即食食品、饮用水3类产品进行监测。结果发现3类产品受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程度不同,其中熟肉制品检出率为6.25%、凉拌即食食品检出率为17.65%,饮用水的检出率为1.19%,可以看出熟肉制品和凉拌即食食品比较容易受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绿脓素作为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指标,可以在检测中指示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结论产品本身在生产销售环节容易受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有必要对该菌进行风险监测,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该菌所引起的食品污染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理州桶装饮用水卫生微生物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及饮水机造成的污染状况,为桶装饮用水的食品安全措施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确定检测方法。按照GB/T 8538—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监测。结果 2014年-2015年对大理州内各个桶装水品牌的送水销售服务站的66份桶装水进行监测,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6.06%;卫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25.76%。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与未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卫生指标合格率分别为25.00%、25.81%。未经过和经过饮水机的桶装饮用水的卫生微生物指标超标率分别为53.85%、87.50%;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3.85%、7.50%。结论此次监测的桶装饮用水存在卫生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致病性铜绿假单胞菌有较高检出率的问题。桶装水产品的监管需要加强,同时饮水机消毒规范制定及监管也是保障桶装水饮水安全不可或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陈松  李红  李德华  常虹  田巍威  周汉洪 《现代预防医学》2015,(6):1129-1130,1135
目的监测本市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状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科学控制措施。方法按照国标GB/T8538-2008/54,对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桶装饮用水进行检测。结果共从监测的23份样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2株,检出率为52.17%。常规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26.09%。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样品均为本地产品。结论本市桶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严重,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15—2017年苍南县学校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为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苍南县31所寄宿学校二次供水和同管网对应最近端市政管网末梢水监测资料,分析学校二次供水水质卫生状况。结果学校二次供水水质总合格率为73.17%,低于同期对应的市政管网末梢水总合格率93.65%(P0.05)。2015—2017年学校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79.31%、 61.54%和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二次供水水质不合格项目有二氧化氯/游离余氯、浑浊度、肉眼可见物、 pH值、铁、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其中二氧化氯/游离余氯合格率最低,为87.80%,且低于对应市政管网末梢水合格率(P0.05);菌落总数均数为9.72 CFU/m L,高于对应市政管网末梢水菌落总数均数2.76 CFU/m L (P0.05)。结论苍南县学校二次供水水质消毒剂、微生物指标合格率较低,存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水平,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方法依据《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中的检验方法和质控要求,对样品进行卫生指标菌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卫生指标菌超标最严重的是桶装饮用水和冷冻饮品,超限检出率分别为44.80%和40.80%。2 500件样品中,检出致病菌123株,总检出率为4.92%,检出最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6.00%。桶装饮用水污染最严重,致病菌检出率为16.00%。不同类型的采样场所中,街边流动摊点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10.20%。定型包装与散装(含自行简易包装)的食品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 2014年重庆市食品卫生指标菌监测中饮用桶装水和冷冻饮品超标严重;食源性致病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食品类别中饮用桶装水污染最严重,是重要的危险食品;采样场所中街边流动摊点是高危场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盐城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按照《2013年江苏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在全市各监测点采集食品样品,检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项目。结果 195份样品共检出19株致病菌,检出率为9.7%。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15.0%),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10.0%),铜绿假单胞菌(8.0%)。结论盐城地区肉制品、婴幼儿食品和桶装饮用水被致病菌污染的风险较高,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潍坊市主城区居民生活饮用水及部分小区直饮水中消毒副产物的污染状况。方法于2018年采集潍坊城区4家自来水公司出厂水、88份小区管网末梢水、44份二次供水及88份小区直饮水共224份水样,参照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有机物指标》对水样中7种DBPs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四氯化碳检出率较低为6.78%,其余6种DBPs的检出率均较高在75.4%-87.1%;三氯甲烷有少数样品超标,其余6种DBPs的合格率均为100%。出厂水中7种DBPs的检出率及含量均值明显低于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中所有DBPs的检出率及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区直饮水中DBPs的检出率及均值也显著低于管网末梢水和二次供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潍坊主城区生活饮用水整体水质较好,但存在三氯甲烷超标现象,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酶底物定量法(Pseudlert法)与标准平板计数法用于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的等效性。方法选用乳剂、霜剂、粉剂3种不同性状的检测合格的送检化妆品,用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加标于3种化妆品中,用生理盐水和添加Pseudlert试剂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后检测,结果采用《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中规定的化妆品菌落总数的检验方法进行计数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两种稀释液检测计数结果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计数结果差异较小(扩展不确定度为2.8%),且相关性较高(r=0.99,P0.05),依据ISO 17994—2004《水质微生物方法等效性的确定准则》,认为Pseudlert试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无影响;乳剂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两种稀释液检测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霜剂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两种稀释液检测计数结果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计数结果差异较小(扩展不确定度为7.2%),依据ISO17994—2004,认为霜剂化妆品中,Pseudlert试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无影响;粉剂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两种稀释液检测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酶底物定量法具备快速、灵敏等优点,可以用作评价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一种快检方法,但后续研究应加大样本量及试验重复次数并着重对两种方法最低检出限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市城镇直饮水铜绿假单胞菌分子分型结果,为直饮水卫生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5—7月在连云港市城镇公共场所、学校、家庭和企事业单位无菌采集直饮水,按照GB 8538—2016《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标准》检测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不同场所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及优势带型。结果 73个采样点共采集直饮水水样138份,检出铜绿假单胞菌40份,检出率为54.79%。其中公共场所、学校、家庭和企事业单位分别检出10份、7份、19份和4份,检出率分别为55.56%、43.75%、79.17%和26.67%,以家庭检出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离出55株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分为10个PFGE带型,其中5个为优势带型。结论连云港市城镇公共场所、学校、家庭和企事业单位直饮水均有铜绿假单胞菌污染,且存在优势菌株带型,家庭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