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调查由非洲直航或转机入境我国,曾在非洲工作、生活、游学的中国籍及外籍入境旅客(非洲来华人员)中输入性病例的重点人群、重点疾病、重点航班等流行病学因素。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广州、上海口岸对非洲来华人员采取红外体温监测、医学巡查等入境检疫措施,对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采样送检。结果共检出各种输入性病例184例,其中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81例,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44.02%;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肯尼亚等国家;亚的斯亚贝巴—上海的ET684航班,亚的斯亚贝巴—广州的ET606航班及迪拜—广州的EK362航班是病例入境的重点航班,分别占输入性病例的27.17%、25.54%和10.87%。结论蚊媒传染病疫情经由非洲来华人员乘坐重点航班携带入境的威胁较大,导致本地疫情暴发的可能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经广州空港口岸入境的非洲直航航班输入性病例重点航班、重点来源地、重点人群等流行病学要素,研究其罹患因素,探讨如何完善防控措施。方法对2010—2014年期间非洲直航航班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广州空港口岸在非洲直航航班入境人员中共检出121例输入性病例,其中蚊媒传染病病例94例;病例来华前主要生活在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等国家;ET606航班共输入68例输入性病例,为携带病例最多的航班;中国籍赴非劳务人员和境外来华商务人士为主要的职业构成;病例以20~49岁之间的男性青壮年为主;主要罹患因素包括广泛存在的传染病疫情、恶劣的环境、蚊虫叮咬、患者缺乏自我防护常识等。结论非洲地区高发的传染病疫情尤其是蚊媒传染病疫情通过非洲直航航班进入我国并导致本地传播暴发的威胁巨大。检验检疫、卫生、劳务等部门应通力合作,采取积极主动的境外干预、口岸控制和境内监管措施,以达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阻断疫情跨境传播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河北口岸入境外籍人员丙型肝炎、梅毒、HI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进行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1年河北口岸入境外籍人员丙型肝炎、梅毒、HIV感染三类疾病检测数据,对不同职业、性别、年龄、地区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7—2021年入境传染病监测11 549例,检出三类传染病88例,检出率为0.76%,不同年度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境留学人员检出率最高(0.92%),其次为劳务人员(0.66%);各年龄段中18~30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1.28%),其次为31~40岁(0.63%),不同性别、年龄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输入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57.95%)及亚洲(30.68%)。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避免输入性传染病在我国境内传播,河北口岸应将留学人员及劳务人员、来自非洲及亚洲地区的人员列为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从广州洲头咀口岸入境,在境外居住三个月以上的归国人员,实施现场传染病监测。共监测863人,其中外派船员占56.89%:出国劳务人员占18.77%;出国探亲人员占9.15%;留学生及驻外机构人员15.17%。作者认为对归国人员现场传染病监测是必要的,重点应做好艾滋病、梅毒、病毒性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虫媒传播寄生虫病在非洲地区广泛分布。随着我国和非洲国家合作的加强,双边人员、贸易往来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发现多例输入性虫媒传播寄生虫病病例,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风险。本文概述了非洲虫媒传播寄生虫病现状,分析我国输入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风险因素;从推动“同一健康”理念的应用、落实虫媒监测及防制、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健康教育、开展境外传染病监测、强化口岸卫生检疫专业技能、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提升基层卫生服务人员临床诊疗技能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国境口岸归国劳务人员疟疾检疫防控方法,优化归国劳务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模式,提高口岸截获输入性疟疾的能力。方法通过医学巡查手段在皇岗口岸从入境归国劳务人员中筛查疟疾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排查并采集血液样本送检。结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1例归国劳务人员为恶性疟疾病例,3例为既往曾患疟疾病例。结论口岸应加强归国劳务人员传染病监测工作,充分发挥医学巡查等主动性工作手段,达到快速、准确、及时发现输入性疟疾的目的,为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确认的输入性黄热病病例,从国家战略探索输入性疫情防控。当前,国境卫生检疫的主要形式及局限:国境口岸对前往黄热病疫区人员的查验规定;疫区国家口岸对入境未预防接种者查验存在疏漏;疫区国家口岸对出境归国者未预防接种者查验存在疏漏;中国口岸对来自疫区的入境人员查验存在疏漏。我国应采用主动干预的防控战略:必须明确外派劳务承包商和其管理部门主体责任义务;建立国家层面的境外疫情防控机制;政府主导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需要加强;提升易感人群和黄热病媒介伊蚊的检疫防控等级;深化入出境人员传染病预防教育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首都空港口岸部分入境人员发热原因的分析,探讨入境人员发热原因构成及临床特点,为今后输入性传染病监测、诊治工作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甲型H1N1流感期间,收集首都空港口岸筛查后转入北京地坛医院诊治的552例入境发热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诊疗结果等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2例发热病例中,上呼吸道感染者占87.9%,其中2.5%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感染性腹泻、疟疾、结核性胸膜炎、登革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水痘、淋巴瘤等共占4.9%;一过性生理发热占7.2%。〔结论〕入境人员发热原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应将来自于疫区的入境人员列为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另外,入境人员可因长途旅行出现生理性发热,应与病理性发热加以甄别,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重庆口岸2013年输入性虫媒病病例的检测、处置过程,为制定口岸输入性媒介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全国疟疾、登革热监测方案对疑似病例血清进行抗体快速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对媒介传染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3年重庆口岸共检出3例输入性虫媒病病例,分别为恶性疟、间日疟及登革热,其中登革热为重庆口岸首次检出。结论 虫媒传染病检出数量为近年来最多,输入性虫媒病的风险加大。应加强对检验检疫人员的培训,加强外环境整治及蚊媒的监测,防止输入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9日从深圳检验检疫局获悉,该局5日在深圳湾口岸入境人员中检出一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为归国劳务人员。这是深圳口岸今年检出的首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据悉,该名旅客为男性,自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印度归国,曾在建筑工地工作,9月5日从深圳湾口岸入境时红外体温监测显示体温异常,经检验检疫工作人员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并采样送实验室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广东国境口岸入境发热患者的虫媒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口岸虫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全年广东国境口岸入境所有发热患者血液样本,以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登革病毒、基孔肯雅病毒、黄热病病毒、埃博拉病毒、西尼罗病毒核酸;抗凝血涂片镜检,检测疟原虫。结果 2013年度共收集400份广东入境发热患者血液样本,其中的195份抗凝血样本中检出21例输入性恶性疟疾阳性病例,检测阳性率为10.8%;从205份血清中检测出14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阳性率为6.8%)和1例输入性基孔肯雅热阳性病例(阳性率为0.5%)。85.7%的登革热患者(12/14)均来自东南亚地区,85.7%的疟疾患者(18/21)均来自非洲地区,1例基孔肯雅热患者来自东南亚地区(菲律宾)。登革热病例中12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为20~50岁,均有发热症状;疟疾阳性患者全部为男性,年龄为28~50岁,均有发热症状。结论2013年广东口岸虫媒传染病患者体征各有特点,但均具有发热的共同体征;来自东南亚的旅客传播登革热的风险最大,来自非洲的旅客携带疟疾病原的风险最大;检验检疫部门应大力加强口岸传染病防控力度,严防虫媒传染病传入我国并引起国内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入境境外人员(含外籍和港、澳、台同胞,下同)传染病情况,为加强和完善入境人员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厦门口岸入境境外人员传染病监测数据及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厦门口岸入境境外人员以商务人员和留学人员为主,共占88.51%。共检出疾病及指标异常者976例,检出率5.68%,其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最多,检出数量为844例,检出率为4.91%;梅毒感染者53例,检出率为0.31%;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21例,检出率0.12%。不同职业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其中劳务人员的检出率最高,为25.27%,其次为涉外婚姻22.73%,交通员工18.29%。结论应加强对劳务人员、涉外婚姻人员和交通员工等重点人群的传染病体检监测,完善对入境境外人员艾滋病及性病感染者的健康管理,防止传染病由境外传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检出的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的监测情况,为输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2008-2011年入境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对来自基孔肯雅热流行区的发热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判定染疫嫌疑的采集样本送检,对阳性病例资料和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例病例均来自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均为输入性病例,其中9例入境时在发病,2例入境后医学观察期间发病;平均年龄40.2岁,以男性中青年为主;体温监测是主要检出手段;未发生二代病例.结论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防制基孔肯雅热的措施适当得力,能有效阻止基孔肯雅病毒通过口岸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四川省入境人群疟疾、登革热、乙脑、基孔肯雅热的疫情动态,为入境人群疟疾、登革热、乙脑、基孔肯雅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入境人员血液,用镜检、胶体金、ELISA、RT-PCR等方法进行疟疾、登革热、乙脑、基孔肯雅热的检测.结果 2012年四川省入境人群疟疾监测阳性率达2.62%,均为赴非洲的劳务人群.登革热、乙脑、基孔肯雅热阳性率均为0.结论 2012年四川省入境人群蚊媒病感染以疟疾尤其是恶性疟为主,感染者主要是赴非洲务工的劳务人员,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赴非洲劳务人员关于防疟知识的宣教和防疟措施的推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应对来自蚊媒病高发地区的国际航班进行重点监控,加大入境人群的传染病监管力度,及早发现输入性蚊媒传染病;本次虽未检出登革热、乙脑和基孔肯雅热,但这些传染病仍有潜在存在的可能性,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河源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感染情况,为有效开展传染病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6月河源口岸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1月—2010年6月共监测体检987人次,检出各类传染病97例,总检出率9.83%。其中HBsAg阳性85例,检出率为8.61%;HCV-Ab阳性5例,检出率为0.51%;肺结核1例,检出率为0.10%;梅毒5例,检出率为0.51%;HIV抗体阳性1例,检出率为0.10%。出境劳务人员传染病检出率高于非劳务人员(2=5.194,P<0.05)。传染病检出率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16,P>0.05)。男性的传染病总检出率及HBsAg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2=3.877,P<0.05及2=3.910,P<0.05)。结论 HBsAg阳性为河源口岸出入境人员中流行的主要传染病。入境商务人员及出境劳务人员是河源口岸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中蒙边境口岸出入境人员中的常见传染病和需要重点监测的人群,为有效开展口岸传染病监测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中蒙边境口岸62 397名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并使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2 397名出入境人员中,共检出各种传染病5 054例,总检出率为8.10%。在监测的传染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51%;其次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3.06%。2011年传染病检出率为14.43%,明显高于2010年以前的检出率。商务人员的传染病总检出率最高,为11.32%,其次是劳务人员,为10.45%。蒙古国籍入境人员HBsAg阳性、HCV-Ab阳性、HIV感染、肺结核的检出率均高于中国,中国籍出境人员梅毒的检出率高于蒙古国。结论商务人员、劳务人员是中蒙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监测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工作,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以防止传染病通过国境口岸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9月15日广州日报消息,记者昨日从广东检疫部门获悉,目前广东口岸发现的疟疾以输入性为主,大部分病例来自非洲或者在非洲有工作旅行史。今年1~8月,广州机场检疫局从非洲回国劳务人员中检出11例疟疾,阳性率达25%。非洲疟疾肆虐,加纳、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疟疾感染率较高。每年我国有大量的劳务输出到非洲,由于当地生活条件差、工作艰苦,防蚊措施不到位,许多劳务人员在当地感染疟疾。日前,三名乘坐航班从非洲回国的湖北籍旅客,在白云机场入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输入性疟疾在四川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3年期间,在四川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传染病监测体检的出入境人员疟疾检出情况,对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疫源地分布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报告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大部分为归国劳务男性青壮年,疫源地均为非洲国家。结论近年来四川口岸出入境人群中疟疾病例逐渐增多,需进一步加强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降低输入性疟疾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南口岸传染病监测结果分布,为实施口岸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截取2005-2014年河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传染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研究资料。结果 2005-2014年间,口岸出入境传染性疾病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岸体检共计出入境242 324人次,中国籍224 276人次,外籍18 048人次,中外比12:1。出国劳务占73.09%,出境留学占12.89%,出国探亲旅游占1.54%,出境商务考察占1.49%、出境公务占1.55%、出境移民占0.32%,出境其他目的占1.67%;入境劳务占4.78%,入境留学占2.30%,入境商务及其他目的占0.22%,涉外婚姻占0.16%。检出传染性疾病共计9 946例,总体检出率4.10%。传染性疾病共计五种,构成排序为,病毒性肝炎占第一位,其次是梅毒,第三位是活动性肺结核,第四位是艾滋病抗体阳性,第五位是疟疾。结论加强出入境传染病的检验检疫查验,针对劳务人员和留学人员重点人群实施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河南口岸传染病监测结果分布,为实施口岸出入境人员检验检疫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选取2005~2014年河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出入境传染性疾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研究资料。结果十年间,口岸出入境传染性疾病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口岸体检共计出入境242 324人次,中国籍224 276人次,外籍18 048人次,中外比12:1。出国劳务占73.09%,出境留学占12.89%,出国探亲旅游占1.54%,出境商务考察占1.49%、出境公务占1.55%、出境移民占0.32%,出境其他目的占1.67%;入境劳务占4.78%,入境留学占2.30%,入境商务及其他目的占0.22%,涉外婚姻占0.16%。检出传染性疾病共计9 946例,总体检出率4.10%。传染性疾病共计5种,构成排序为,病毒性肝炎占第一位,其次是梅毒,第三位是活动性肺结核,第四位是艾滋病抗体阳性,第五位是疟疾。结论加强出入境传染病的检验检疫查验,针对劳务人员和留学人员重点人群实施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