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降压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研究组给予早期强化降压治疗,于治疗3 d、7 d、14 d测量脑水肿体积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3 d内血肿扩大率,治疗90 d后采用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结果 治疗3 d内,研究组的血肿扩大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33%(χ2=7.75,P<0.05)。治疗3 d、7 d、14 d时,两组的绝对脑水肿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10、0.57、1.37,P均>0.05)。治疗后7 d、14 d,研究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3.95、3.24,P均<0.05)。治疗90 d后,研究组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08,P<0.05)。结论 早期强化降压能够降低HICH患者的血肿扩大率,不增加周围脑水肿体积,并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积极降压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大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的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共40例,随机分成积极降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积极降压组在开始治疗后的l h内首选静脉降压药物使收缩压<140 mmHg,并维持7 d;对照组早期控制收缩压<180 mmH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 d测定CT血肿体积,治疗前及治疗后7 d和28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治疗后90 d进行Rankin最表(mRS)评分.所得结果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积极降压组患者3 d时血肿体积增加绝对值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积极降压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NHISS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 d的NHIS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8 d的NHISS评分差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90 d轻度以下残疾及中重度残疾患者例数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降压对老年急性期脑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早期积极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近期预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将2009年至2011年期间本院神经内科接诊的83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近期预后情况,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血肿扩大以及残疾比例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好转出院,继续康复治疗,无住院期间死亡患者。结论早期积极降压治疗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确切,且可以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可以常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 13 8例高血压性幕上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行脑CT检查 ,4 8h复查。血肿体积增大 3 3 %为早期血肿扩大。对血肿扩大发生的时间规律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和对病情的影响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早期血肿扩大 4 9例 (A)组 ,未扩大 89例 (B组 )。无论单、多因素分析 ,A组发病 <6h做首次CT与B组相应时间做首次CT的例数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A组血肿体积、形态不规则及合并肾功能不全者 ,皆明显大于或多于B组 ,差异非常显著 (P均 <0 .0 1) ;合并糖尿病、入院时收缩压水平、酗酒及颅压增高不突出发病 2 4h内应用甘露醇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仅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A组复查CT时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明显增加 (P <0 .0 1) ,两组死亡率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于发病 6h内最多见 ,>2 4h者较少见。首次CT时间、血肿体积和形态、肾功能状况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重要影响因素 ;合并糖尿病、收缩压过高、酗酒及早期不适当应用甘露醇与早期血肿扩大亦有关。  相似文献   

5.
崔妮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5):3576-3576
对应用血压控制方案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抽取7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采用非血压控制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血压控制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病情控制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血压控制方案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6.
7.
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处理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不同处理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脑出血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且发病第一天血压均≥24/133kPa,分为3组,组1:54例单纯用降颅压药物治疗。组2:54例降颅压药同时服用口服降压药。组3:10例降颅压药同时用静脉降压药。对3组患者第1、7、14天的血压加以比较,并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在第1、7、14天比较(P均>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发病第7天血压降至正常者84例,占71%。发病第14天血压降至正常者104例,占8814%。组3比组2、组1预后差。结论 急性脑出血早期血压升高,是一种代偿性反应颅压降低后血压有所下降。发病7~14天,血压趋向正常。因此急性脑出血后应首先降颅压,对于静脉降压药在脑出血急性期应慎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脑室血肿消失时间及预后影响.方法 对39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血肿且血肿量>3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2组:立体定向血肿及侧脑室前后角穿刺抽吸组21例(立体定向组)和开颅血肿清除+侧脑室外引流组18例(开颅组).对术后30 d内2组患者生存状况、血肿消失时间、脑室扩大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立体定向组21例术后30 d内存活17例(81%),GCS评分平均(10.1±4.4)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3.6±1.4)d,脑室扩大3例;开颅组18例术后30 d内存活11例(61.1%),GCS评分(7.2±4.2)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为(6.5±3.5)d,脑室扩大8例.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GCS评分、血肿平均消失时间、脑室扩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及侧脑室前后角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术后血肿消失早,脑室扩大率低,预后较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李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39-4240
现将人血白蛋白对脑出血血肿吸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探讨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12~2007-03选择基底节区出血患者65例,出血量在10~35ml,未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者,病因为高血压脑出血,既往无卒中史,无急慢性心肺疾病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人血白蛋白治疗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1.2治疗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自发病第2天起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每天给予人血白蛋白10g静滴,根据血肿大小分别用药5d或7d。1.3观察指标1.3.1临床疗效指标入院当天、14d、28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1.3.2影像学指标分别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早期血压水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9例。实验组予以强化降压治疗,入院后24 h内血压控制于130~160/80~100 mm Hg;对照组予以标准降压治疗,入院后24 h内血压控制于160~180/100~120 mm Hg。比较两组血肿扩大发生情况、入院时及入院24 h后的血肿体积变化、神经功能评分及入院时、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24 h后,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血肿扩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入院时NIHSS、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24 h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院后及时将血压控制在130~160/80~100 mm Hg,可有效减少血肿体积,降低血肿扩大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和时间控制血压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局部脑血流量 (rCBF)及血肿扩大 (HD)或再出血 (HR)的影响。方法  11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头部CT确诊后 ,测得最初血压 ,依不同情况的血压控制分为A、B、C三组 ,并分别入院 3d内、 15~ 2 5d和 3d内、 10~ 15、 2 0~ 2 5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PECT)检查和神经功能评定 ,图像处理和评分采用盲法。结果  (1)发病时 (3d内 ) ,平均动脉压降低大于 2 0 %组 (A组 )其rCBF下降较降压在 5 %~ 2 0 %组 (B组 )和降压小于 5 %组 (C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慢性期 (15~ 2 5d) ,则三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C组发生HD或HR的机会明显大于A、B组 (P <0 0 5 )。 (3)A组神经功能下降在各期均较B组和C组明显(P <0 0 5 ,P <0 0 1)。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平均动脉压降低在 5 %~ 2 0 % ,则既不加剧rCBF下降和继发神经功能损害 ,也不增加HD或HR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与血压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前及入院后24 h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变化分为血肿扩大组24例及血肿未扩大组155例。监测入院后24 h的动态血压,记录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指标,并分析其与血肿扩大的关系。结果血肿扩大组最大收缩压及平均收缩压显著高于血肿未扩大组。血肿扩大与收缩压最大值、收缩压值均相关。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24 h内血肿扩大和最大收缩压、平均收缩压密切相关,舒张压对其影响不大,且与血压变异关系不大,可能与早期降压药物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高血压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状况,并观察根据HD患者高血压发病机制进行个体化治疗后,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透析室部分稳定维持性HD患者进行家庭血压(Home-BP)监测,了解HD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情况,以居家血压的变异系数表示血压变异度.并以家庭收缩压≥150mmHg (1mmHg=0.133kPa)为未控制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对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生物电阻抗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测定、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了解水、钠负荷及药物应用合理性情况,进而针对性地分别进行降低干体质量、应用低钠透析液和合理使用降压药物的干预措施.随访2个月,观察患者血压及血压变异度情况. 结果 共有105例稳定维持HD患者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患者居家血压变异度为(4.8±2.2/5.0±2.4)%.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有60例(57.1%),经个体化降压治疗后,居家血压从(166.3±12.6/87.5±11.7) mmHg降至(154.1±14.2/82.6±11.4)mmHg(P<0.001,t=7.223; t=4.796,P<0.001),收缩压变异度由(4.9±2.2)%降至(4.6±2.5)% (P=0.340,t=0.961).其中30例容量超负荷患者,予降低干体质量后,家庭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变异系数分别下降0.4%和0.1%(P=0.027,t=2.329;P=0.041,t=2.138).12例患者应用低钠透析液(136mmol/L)后,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无明显改变.其余18例容量负荷正常、未使用低钠透析的患者通过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αβ受体阻滞剂等,居家血压下降,血压变异度减小,但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 针对高血压HD患者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家庭血压及血压变异度.  相似文献   

14.
探讨高血压病毒患者动态血压与脑血管煅发事件的关系。方法:对12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并追踪随访,对后来发生脑血管突发事件的148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与发生脑梗死、脑出血的关系进行研究;并随机选择100例未发生脑血管突发事件的高血压病患者作比较。  相似文献   

15.
血压变异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血压变异性(BPV)是描述血压在一段时间内波动程度的量化指标,按照评价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时血压变异和长时血压变异,各自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获取血压变异信息的方式也不尽相同,24小时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家庭自测血压和长期诊室随访血压测定是常用的方法。临床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的长时血压变异大小主要与患者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有关,且血压变异增大与卒中等心血管终点事件相关。近年来,有关BPV的研究受到重视,BPV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和预后的关系合理的临床评价指标等热点问题尚存争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血压变化水平与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我院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201例,并记录入院时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及心电图情况。结果 入院时血压低值组昏迷时间长,并发症明显增加,预后差。结论 1.血压降低的结果可能为多因素参与。2.血压水平情况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标准血糖控制方案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血糖波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患者。根据患者28 d结局分为生存组(47例)和死亡组(25例)。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所有患者血糖进行持续监测,并参照NICESUGAR网站公布的血糖控制方案进行血糖调控。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血糖不稳定指数(GLI),平均血糖波动(MAGE)。利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准确性,并采用单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平均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P=0.79)。死亡组患者GLI及MAGE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均〈0.05)。ROC曲线下面积提示GLI预测患者预后的准确性较高(曲线下面积0.73,95%CI为0.57-0.91,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GLI是影响ICU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95%CI=1.01-1.05,P〈0.05)。结论在标准血糖控制方案背景下,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与血糖波动相关,血糖波动不仅提示病情严重程度,而且可引起机体内在的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镁离子制剂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高血压幕上性出血、出血量〈50ml的血患者96例,采用如何随机分组,治疗组在综合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25%硫酸镁针20ml,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及死亡人数。结果 治疗组NDS评分在用药后第7、15天ND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死亡人数治疗组4例(8.33%),对照组5例(10.42%),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及时补充镁离子能促进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小量出血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恢复,而对死亡率降低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