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28只 Wistar大鼠坐骨神经-胫前肌在体研究,观察了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0. 6mg/kg)对洋库溴铵和阿曲库铰神经肌肉阻滞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依托咪酯对泮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的ED50和ED90无影响;对它们的恢复时间有较明显的延长趋势,恢复指数分别延长67. 5%和 53%, 10%~90%恢复时间分别延长64%和46%,但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插管条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罗库溴铵插管条件和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依托咪酯诱导组(E组)和丙泊酚诱导组(P组)。两组术前及其他术中用药相同,采用TOF-WATCH加速度仪监测肌松,并记录诱导前后的血压、心率。结果两组的插管条件无显著性差异(P>0.05)。E组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P组(P<0.05),P组诱导后的MAP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均可提高罗库溴铵的插管条件。相对于丙泊酚,依托咪酯可缩短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3.
尼卡地平对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肌松时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尼卡地平对维库溴铵、阿曲库铵肌松时效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例.四组病人均行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内插管.吸入5096N2O-氧混合气,静注芬太尼、羟丁酸钠维持麻醉.Ⅰ组静注维库溴铵0.1mg@kg-1(2×ED95);Ⅲ组静注阿曲库铵0.5mg@kg-1(2×ED95);收缩压超过基础值30%时,Ⅱ组和Ⅳ组均给予尼卡地平20μg@kg-1,1min后分别静注与Ⅰ组、Ⅲ组同等剂量的维库溴铵或阿曲库铵.用Biometer加速度仪监测肌松情况.结果Ⅰ组、Ⅱ组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分别为(2.6±0.2)min和(2.0±0.2)min,Ⅲ组、Ⅳ组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分别为(3.1±0.7)min和(2.3±0.5)min,Ⅱ组和Ⅳ组均明显缩短(P<0.05);Ⅱ组临床作用时间较Ⅰ组延长(P<0.05);Ⅳ组T190%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较Ⅲ组延长(P<0.05);Ⅱ组无反应期、T150%恢复时间、9096恢复时间及恢复指数,均长于Ⅰ组;Ⅳ组无反应期、临床作用时间及T15096恢复时间均长于Ⅲ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卡地平能缩短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延长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的临床作用和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临床药效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比较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在终末期肾衰竭病人中的肌松效应。方法 2 5例ASAⅢ级行肾移植术病人随机分为罗库溴铵组 (R组 ,15例 )和维库溴铵组 (V组 ,10例 )。麻醉诱导后分别给予 2×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6mg/kg)或维库溴铵 (0 1mg/kg)。术中当T1恢复至 2 5 %时 ,追加 0 5×ED95剂量的罗库溴铵 (0 15mg/kg)或维库溴铵 (0 0 2 5mg/kg)。末次剂量后 ,使肌张力自然恢复或给予新斯的明拮抗。结果 初量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为 (1 98± 0 4 7)min ,明显短于维库溴铵的 (3 2 5±0 82 )min。初量和追加量的罗库溴铵的肌松维持时间分别为 (4 6 87± 14 6 0 )min和 (34 86± 15 5 7)min,与维库溴铵相似。两组应用拮抗药后 ,恢复指数均显著缩短。结论 对于终末期肾衰竭病人 ,罗库溴铵的起效快于维库溴铵 ,肌松作用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与维库溴铵相似。 相似文献
5.
电子镇痛泵输注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用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静吸复合麻醉中电子镇痛泵输注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混合液的效果,以评价其维持麻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肌松药自适应控制给药系统使病人的肌松水平稳定在恒定水平,研究低温体外循环(CPB)对心血管手术病人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方法 择期心血管手术病人2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0):罗库溴铵组(R组)和维库溴铵组(V组)。用加速度仪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采用四个成串刺激,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3 mg/kg、芬太尼2~4μg/kg,并采用自适应控制给药系统给予肌松药负荷剂量:罗库溴铵0.3mg/kg(R组)或维库溴铵0.07mg/kg(V组),T4消失时进行气管插管,当肌松水平恢复到T1=10%时,控制系统开始控制输注泵持续输注肌松药,2组术中肌松水平维持在T1=10%。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维持麻醉。分别于CPB开始前T1=10%并且持续5min(T1)、CPB中达到设定的最低温度(T2)、CPB停止后5min (T1)采集动脉血,测定肌松药的血药浓度;记录CPB前(麻醉诱导开始至CPB开始前即刻)、CPB中(CPB开始即刻至CPB停止前即刻)和CPB后(CPB停止后即刻至术毕)肌松药的输注速率,记录达设定点时间(从T1=100%至T1=10%的时间)、达稳态时间(从T1=100%到T1稳定在10%的时间)、鼻咽温及拇内收肌皮温。并对本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T1比较,R组和V组T2、T3时肌松药的血药浓度降低,CPB中及CPB后肌松药的输注速率均低于CPB前(P<0.01)。两组平均超调和平均标准差均在5%以内,控制给药系统性能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手术病人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麻醉下,低温CPB强化了罗库溴铵、维库溴铵的肌松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不同吸入麻醉药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观察0.5MAC的地氟醚、异氟醚、安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五官科手术病人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4~65岁,体重40~90kg。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无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性疾病,血电解质水平正常,近期内未用过影响神经肌肉功能的药物。四组病人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静滴安定0.1~0.2mg·kg-1,哌替啶1~2mg·kg-1,氟哌利多0.05~0.1mg·kg-1,用1%丁卡因对咽喉、气管粘膜表面麻醉,在镇痛健忘下经鼻或口腔行气管… 相似文献
9.
丙泊酚与芬太尼静脉全麻下老年人持续输注国产维库溴铵及阿曲库铵肌松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静脉全麻下老年人持续输注国产维库溴铵及阿曲库铵的肌松作用.方法 观察在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3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65~86岁,随机均分为维库溴铵组(Ⅰ组)和阿曲库铵组(Ⅱ组).使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监测尺神经-拇内收肌传递功能.术中调整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输注速度,使T1维持在参照值的10%,观察并记录两组输注速度的变化,两组恢复指数(T25-75)以及T1从10%恢复至TOFR-0.9的时间.结果 Ⅰ组在持续输注90 min时,输注速度下降60%,此后基本维持这一水平,Ⅱ组持续输注150 min后仅下降23%,两组患者T25-75 Ⅰ组为(24.8±4.2)min,Ⅱ组为(20.2±3.7)min,T10至TOFR=0.9 Ⅰ组为(37,5±4.5)min,Ⅱ组为(29.2±5.2)min(P<0.05).结论 与维库溴铵比较,阿曲库铵较适用于老年人全麻下持续输注维持肌松,其具有输注速率稳定,肌松恢复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我们报道一例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进行快速序贯诱导气管内插管时,依托咪酯和罗库溴铵误通过脑室引流管注入脑室的病例。诱导后患者意识迅速消失、无呼吸、声带外展、插管条件良好。在诱导和插管期间,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护士缺乏经验和系统差错是这起用药错误的原因。本文将对系统的管理、临床治疗、风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七氟醚对心脏病病人维库溴铵肌松效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吸入七氟醚对维库溴铵肌松效力的影响。方法 :4 0例择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分别为静脉麻醉组 (对照组 )和静脉麻醉复合吸入 1 3MAC七氟醚组 (七氟醚组 ) ,采用累积剂量反应的方法测定两组维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曲线。结果 :诱导期吸入七氟醚 15分钟后使维库溴铵的量效关系曲线左移 ,七氟醚组的ED50 和ED95分别为 19 2± 5 6和 3 7 0± 10 3 μg/kg ,与对照组的 3 0 7± 8 6和 5 7 8± 11 6μg/kg相比 ,分别减少3 6 5 %和 3 5 8% (P <0 0 1)。结论 :七氟醚麻醉能明显增强维库溴铵的肌松效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靶浓度依托咪酯-咪达唑仑-芬太尼-罗库溴铵麻醉诱导用于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菲心脏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25 ~ 50岁,体重57 ~ 76 kg,ASA分级Ⅰ或Ⅱ级,Mallampati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20),E0.5组、E0.7组、E0.9组和E1.1组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0.7、0.9、1.1μg/ml.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后,靶控输注依托咪酯,4组当效应室浓度分别达0.5、0.7、0.9、1.1 μg/ml时开始气管插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基础状态)、气管插管前即刻、喉镜置入时、气管插管后1、3、5 min时记录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记录麻醉诱导期间肌阵挛、注射痛、脑电爆发性抑制(BS)的发生情况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E0.5组比较,E0.7组乌拉地尔使用率降低,E0.9组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使用率降低,BS发生率升高,E1.1组艾司洛尔和乌拉地尔使用率降低,阿托品和麻黄碱使用率及BS发生率升高(P<0.05);与E0.7组比较,E0.9组BS发生率升高,E1.1组阿托品使用率和BS发生率升高(P<0.05);与E0.9组比较,E1.1组BS发生率升高(P<0.05),4组间AAI值、肌阵挛和注射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咪达唑仑-芬太尼-罗库溴铵麻醉诱导时,依托咪酯的适宜靶浓度为0.7 μg/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成年大鼠膈肌膈神经不均匀牵拉标本,探讨罗库溴铵和维库溴铵对神经肌肉接头部位钾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Wister大鼠,快速处死制备离体大鼠膈神经肌肉标本并制成不均匀牵张膈肌膈神经标本。观察两药相当大鼠0.5×ED95剂量时的血药浓度药物对选择性钾离子通道阻断药3,4-二氨基吡啶(3,4-DAP)引起的终板电位(EPP)时程的作用。结果罗库溴铵自给药后2min起能够明显缩短由3,4-DAP引起的70%EPP时程的延长。而维库溴铵对由3,4-DAP引起的EPP时程的延长无明显影响。结论罗库溴铵能明显缩短由钾离子通道阻断药3,4-DAP引起的EPP时程延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骨骼肌细胞膜上成人型和胚胎型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对骨骼肌细胞膜上成人型乙酰胆碱受体(ε-nACHR)和胚胎型乙酰胆碱受体(γ-nAChR)的作用。方法先在HEK 293细胞膜上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表达ε—nACHR和γ-nAChA,再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比较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与这两种受体作用引起峰电流的变化。结果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均能竞争性抑制ε-nACHR和γ-nAChR。抑制ε-hACHR两药的IC50依次为8.3±2.6和(2,4.2±10.5)μmol/L;抑制γ-nAChR的IC50依次为55.0±28.4和(183.2±39.2)μmol/L。结论 维库溴铵对ε—nACHR和γ-nAChR抑制作用强于阿曲库铵;γ-nAChR对维库溴铵和阿曲库铵的敏感性均低于ε-nACHR。 相似文献
15.
16.
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28例,根据麻醉诱导用药顺序和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五组:Ⅰ组,咪唑安定0.05mg/kg、依托咪酯0.25mg/kg、芬太尼3μg/kg,22例;Ⅱ组,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5mg/kg、咪唑安定0.05mg/kg,24例;Ⅲ组,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5mg/kg,32例;Ⅳ组,咪唑安定0.08mg/kg、依托咪酯0.25mg/kg、芬太尼3μg/kg,23例;Ⅴ组(对照组),依托咪酯0.25mg/kg、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μg/kg,27例。在静注依托咪酯后,观察并记录2min内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结果五组肌阵挛阳性率分别为68.18%、41.67%、21.88%、21.74%、59.26%。与Ⅴ组比,Ⅲ、Ⅳ组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明显较低(P<0.05),Ⅰ、Ⅱ组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次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诱导可减低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阵挛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起效时间、药物平均每小时用量及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或Ⅱ级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组.A组给予15%硫酸镁,B组给予生理盐水.记录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起效时间、平均每小时用量和恢复时间.结果 A组丙泊酚起效时间为(226.9±94.2)s,明显短于B组的(292.5±84.9)s(P<0.01);A组维库溴铵起效时间为(329.0±56.8)s,明显短于B组的(366.1±69.0)s(P(0.05).A组丙泊酚平均每小时用量为(8.1±1.3)mg·kg-1·h-1,明显少于B组的(9.8±1.4)mg·kg-1·h-1(P<0.01).A组维库溴铵平均每小时用量为(132.4±53.0)μg·kg-1·h-1,明显少于B组的(179.9±37.6)μg·kg-1·h-1(P<0.01);A组丙泊酚恢复时间为(13.5±2.9)min,明显长于B组的(10.0±3.2)min(P<0.05).A组维库溴铵恢复时间为(21.9±4.5)min,明显长于B组的(19.4±5.1)min(P<0.05).结论 应用硫酸镁能使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起效快,在同样的麻醉深度下,应用硫酸镁能使丙泊酚和维库溴铵平均每小时用量减少,并可延长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19.
20.
女性肥胖因素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神经肌肉阻滞药是临床麻醉中的常用药 ,肥胖因素对一些神经肌肉阻滞药的影响已有报道[1 ] 。维库溴铵作为非去极化类中短效神经肌肉阻滞药 ,应用于临床已经很长时间。本文仅就女性成年病人肥胖因素对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影响作一探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 30名女性病人 ,年龄 2 5~ 5 5岁 ,ASAⅠ~Ⅱ级。按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 ,BMI ,BMI =体重(kg) /身高 (m) 2 ]将病人分为三组 :Ⅰ组为对照组 (BMI 2 0~2 5kg/m2 ) ;Ⅱ组为超重组 (BMI 2 6~ 2 9kg/m2 ) ;Ⅲ组为肥胖组 (BMI大于 30kg/m2 )。所有病人心、肺功能均正常 ,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