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了解铜仁市碧江区伤寒、副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的伤寒、副伤寒网络直报信息,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碧江区2005~2014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呈阶段性波浪式变化,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17.95/10万,年发病率在0.37/10万~69.59/10万之间波动;发病人群以学生和农民为主,青壮年多发,四季均有发病,主要分布在7、8、9、10、11月,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乡镇。结论:伤寒、副伤寒发病主要与环境卫生、生活习惯直接相关,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饮水卫生习惯等综合措施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部队制定平战时的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军队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系统,收集2004-2013年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应用Excell及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18.13/10万~188.75/10万,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居前的主要肠道传染病分别是:伤寒和副伤寒(15.19/10万)、痢疾(12.69/10万)和其他感染性腹泻(12.50/10万);病例以散发为主;10年间报告聚集性疫情仅3起,为水和食物污染所致;高发季节主要在春夏季。结论近10年来,南方部队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呈明显下降态势,但散发病例常有。应重点加强伤寒、副伤寒和痢疾等常见肠道传染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黔西南州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黔西南州2004~2013年伤寒、副伤寒疫情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13年累计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3943例,年均发病率13.17/10万;男女发病之比为1.31∶1;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39.87%),其次为学生(25.31%)。结论黔西南州伤寒、副伤寒发病有上升趋势,应开展以管理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提供安全生活用水,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全人群对伤寒、副伤寒的防病意识,控制局部暴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5~2011年阳朔县伤寒疫情的流行原因和特征,为防治伤寒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阳朔县2005~2011年伤寒流行强度及发病的人群、地域、时间分布,描述伤寒的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1年阳朔县报告伤寒病例3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8.86/10万;存在明显的季节集中趋势,发病高峰为4~8月份,其他月份均有不同数量的散发病例;2005~2011年阳朔县伤寒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仍在较高水平上波动;伤寒病例监测阳性率为0.95%,菌株分型以甲型副伤寒为主。结论加强发热及疑似病例的监测,规范隔离治疗病人,保障饮水安全,以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是控制阳朔县的伤寒副伤寒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4~2007年南宁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7年南宁市报告的伤寒副伤寒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及spssl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伤寒副伤寒330例,年均发病率1.26/10万,无死亡病例,其中伤寒2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2/10万、副伤寒11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44/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率城区高于郊县(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1),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占报告病例数的54.54%。结论南宁市伤寒副伤寒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仍不能掉以轻心。仍需采取对农民、学生和流动人口等高危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加快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工作,改善人民群众卫生条件和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措施来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保山市2005~2008年主要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保山市2005~2008年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病例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8年保山市共发现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3171例。发病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4.25/10万、32.25/10万、32.99/10万、20.95/10万,平均发病率是33.55/10万。结论保山市主要肠道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三种主要肠道传染病仍应加强防治。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测、监督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罗城县是甲型副伤寒老疫区,探讨该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原因,为今后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结果本次疫情确诊病例120例,主要分布在县城区3所中学,以内宿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0.83%(85/120),3所中学内宿生罹患率:罗城高中1.83%,罗城中学1.96%,民族中学2.73%;病例集中分布在10~19岁年龄段;此次疫情较为复杂,其中3所学校疫情由自备水和生活接触2种传播途径共同作用引起;由于干预措施得力,疫情迅速扑灭。结论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技术体系对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暴发有重要意义,开展常规疫情监测,加强对市政供水单位的管理,关注学校的自备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管理对防止学校副伤寒的暴发流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社区人群中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从1996年~2001年间,在上海斜土社区约7万人群中开展社区脑血管病综合性防治研究.结果:经过6年监测与干预,干预社区脑卒中发病率下降26.8%,死亡率下降52.4%;对照社区发病率上升25.2%,死亡率下降15.5%.1996年~2001年平均发病率干预社区255.4/10万,对照社区为320.3/10万;6年平均死亡率干预社区83.4/10万,对照社区77.9/10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以开展综合性的健康教育,积极控制高血压病为主的干预措施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全国伤寒及副伤寒流行较严重的省份之一,全年均有伤寒副伤寒病例出现,但1996年以前全区以伤寒流行为主,伤寒病例每年7~10月出现一个流行高峰期。自从1996年发现有副伤寒流行以来,到1999年的监测发现全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期,分别是5月份的甲型副伤寒和10月份的伤寒各一个高峰期。而在2004年—2010年的监测发现两个高峰期时间非常接近,分别在7月和8月。广西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伤寒的人群发病率分别为3.96/10万、8.83/10万、3.55/10万、5.04/10万和9.74/10万。1993年—2002年年均发病率为10.27/10万。2004年—2010年伤寒发病率波动在1.61/10万~5.41/10万之间,甲型副伤寒波动在0.80/10万~4.78/10万之间。目前广西的伤寒及副伤寒得到有效控制,但影响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仍然是边远农村的农民,及学校饮用水被污染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人群对伤寒副伤寒的自我防护意识,促进其有关不良习惯改变和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方法按照《贵州省伤寒副伤寒高发区干预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结果干预区共调查学生、村民及其他人群1 146人,对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7.36%,与干预前(35.06%)比较,提高92.14%,比对照区(41.09%)提高63.94%;人群卫生行为率干预区为60.37%,与干预前(52.53%)比提高14.91%,比对照区(46.97%)提高28.51%。结论通过大众健康教育,可提高人群伤寒副伤寒的认识,促进其有关不良习惯改变和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预测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趋势,为进一步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贵州省2004-2012年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数据,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趋势回归模型的选择,然后利用合适的模型对该数据进行拟合,并预测2013、2014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建立的贵州省2004-2012年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预测模型为二次多项式趋势回归模型,即y=0.3 821x2-5.8 632x+24.785,决定系数R2=0.9 909,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013年和2014年预测发病率分别为4.36/10万、6.52/10万。结论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近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和2014年预测发病率有所升高,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玉溪市红塔区1998—2007年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红塔区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红塔区1998-2007年期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伤寒和甲型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年后伤寒和甲型副伤寒年度总发病率均超过100/10万,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且间隔2~3年出现高强度的流行;流行季节集中出现在5~10月之间;坝区乡镇发病高于山区乡镇;发病职业以农民、学生、工人、干部职员和教师为主(近80%);发病以10~50岁年龄组为主(85%以上);病原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发病危险因素与食用生冷食物有关。结论红塔区2000年后属于甲型副伤寒高流行区,流行因素主要与本地居民饮食习惯有关,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及饮食行为干预和生冷食物的监测,是控制当前红塔区伤寒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近年来重庆地区伤寒、副伤寒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5年间收治的伤寒、副伤寒病例.结果:伤寒病例比重有下降趋势,副伤寒病例比重则从1999年的20%上升到2003年的55.6%.临床以发热、相对缓脉、脾大,血白细胞下降、腹泻为主要表现,玫瑰疹、表情淡漠较少见,大多数病人的热型以不规则或弛张热为主,典型的稽留热仅占25.6%.常见的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和支气管肺炎.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部分病例临床表现已不典型;近年来副伤寒比重有上升的趋势;氟喹诺酮类药物仍为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1999-2007年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规律,掌握流行趋势,为制订伤寒副伤寒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贵州省1999~2007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及部分实验室检测资料作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9-2007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03419例,年均发病率30.79/10万,年均病死率0.09%,总体发病呈下降趋势,2007年发病率为全国发病率的4.38倍。报告伤寒病例占73.54%。年均发病率最高地区为黔西南州,其次是贵阳市和安顺市。全年均可发病,5~9月发病占62.30%。男女病例之比为1.28∶1,5~55岁发病占88.31%。农民发病占33.43%,学生占25.53%。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423起,报告病例20214例占19.55%,暴发疫情呈逐年减少趋势;暴发地点多在贫困农村、学校和城郊结合部;水型暴发起数占50.57%,食物型18.39%。流行菌型79.87%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19.31%。伤寒沙门菌对奈啶酸、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噻吩及四环素等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26.44%、11.49%、8.05%、4.6%、2.3%及1.15%;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多种抗菌素敏感,对奈啶酸、复方新诺明及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为93.18%、2.27%及1.62%;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呈多重耐药。结论全省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明显降低,部分地区发病率仍较高,伤寒副伤寒沙门菌耐药日益严重,流行形势依然严峻,流行菌型及药敏监测势在必行,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控制措施,保证"洁净的饮用水、卫生的食物和有效的健康教育"等最基础和重要的措施落在实处,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伤寒副伤寒流行或暴发。  相似文献   

15.
78例伤寒、副伤寒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10年广州地区伤寒、副伤寒的流行、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间我院伤寒、副伤寒的住院病例。结果78例病例中,伤寒63例(80-8%),副伤寒15例(19.2%)其中副伤寒甲13例、副伤寒乙2例,副伤寒病例占构成比从1997~2001年的8.3%(3/36)上升至2002~2006年的28.6%(12/42)。男性41例、女性37例,全年均有散发。发热,肝、脾肿大,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是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临床特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均较少见。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心肌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血/骨髓培养阳性率33.3%,肥达反应阳性率82.1%。伤寒、副伤寒对氟喹诺酮类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敏感,平均热退时间(5.3±2.5)d。结论近年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下降,副伤寒病例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伤寒、副伤寒多呈不典型临床表现,最常见并发症为中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肾损害亦不少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流行趋势,为制定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郴州市近8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情况。结果郴州市2005~2012年共报告伤寒副伤寒1062例,发病率为1.61~6.70/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以农民、学生和儿童为主,年龄集中在50岁以下,地区分布上表现为相对集中趋势。结论郴州市2005~2012年伤寒副伤寒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高发地区发病下降迅速。但需加强对农民、学生和儿童等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善农村地区卫生条件和加强疫情监测,进一步降低伤寒副伤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云南省保山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伤寒副伤寒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保山市2005—201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保山市伤寒副伤寒年均发病率为12.11/10万,以伤寒为主;各年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伤寒=314.907,P<0.05;χ2副伤寒=249.316,P<0.05;χ2伤寒/副伤寒=249.316,P<0.05),2014年以后伤寒/副伤寒、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下降,各发病率均以2015年最低;各月均有病例报告,7—9月为发病高峰;五县区伤寒、副伤寒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施甸县、龙陵县、隆阳区、腾冲县、昌宁县(χ2伤寒=1 375.149, P<0.05;χ2副伤寒=431.417,P<0.05;χ2伤寒/副伤寒=249.316,P<0.05);发病居前三位的职业为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分别占总发病的53.95%、21.69%、12.60%;男∶女=1∶1.05;5~10岁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最高。结论 2014年后保山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大幅降低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对农民、学生、散居儿童以及高发县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03-2005年伤寒、副伤寒在临沂市的流行规律,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市2003-2005年伤寒、副伤寒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总和统计和年代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5年共发生伤寒、副伤寒212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96/10万,发病集中在6~11个月,占85.88%;年龄主要集中在10-54岁,占69.70%;农民和学生是主要的发病人群,占80.15%。结论查源、灭源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