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72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72例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麻醉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分别记录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和麻醉前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并于术后对术者进行有关麻醉效果情况的调查。结果:心理干预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是提高全身麻醉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72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72例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麻醉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分别记录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和麻醉前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并于术后对术者进行有关麻醉效果情况的调查.结果心理干预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是提高全身麻醉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4例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72例实行常规护理,干预组72例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麻醉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分别记录2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和麻醉前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并于术后对术者进行有关麻醉效果情况的调查。结果:心理干预组麻醉前的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前心理干预是提高全身麻醉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人院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管理的方法。于麻醉前10rain对2组患者焦虑程度(SAS评分)、心率与血压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麻醉前10min心率、收缩压及SAS评分均明显高于人院时及观察组(均P〈0.01):观察组麻醉前10min心率、收缩压及SAS与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临床路径可缓解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心理紧张度,减轻患者术前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手术治疗的非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有创造舒适的手术环境、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及非语言沟通等。结果:本组患者均平稳的度过手术期,对护理质量满意。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减少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确保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6.
王钦 《当代护士》2017,(12):120-122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中,选取符合本组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预后、心率、血压、躁动评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麻醉前及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发生明显变化,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0级比例90.00%,高于对照组的68.00%,苏醒期躁动1级比例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前心理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心率,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的影响.方法 拟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86例,随机分成综合心理干预组和心理干预组,心理干预组术前实施访视,讲解麻醉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术后的配合,给予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等心理干预措施,综合心理干预组在心理干预基础上,采取团体心理支持和个别心理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由一位专职心理医师和一位专职主管护师负责实施.结果 综合心理干预比一般心理干预能更有效减轻老年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水平,使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麻醉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68例需要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麻醉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0例全身麻醉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干预组患者围术期采用音乐干预,对照组患者围术期使用普通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疼痛评分、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干预可显著提高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减少气管插管患者全麻恢复期躁动,预防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患者安静度过麻醉恢复期.方法:对80例胸外科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1 d、手术前30min、麻醉恢复期通过引导、启发、转移、排解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气管插管患者麻醉恢复期循环相对平稳率达95%以上.结论:心理干预可使气管插管患者在全身麻醉恢复期有意识地与护士配合,减轻病痛,防止躁动不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意象对话技术(imagery-dialogue skill,IDS)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治疗的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52例分为A(251例)、B(250例)、C(251例)三组,其中A组患者予以常规心理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录音意象对话引导干预,C组患者由参加过意象对话培训的护士现场进行心理引导干预.结果 B组与C组干预前心率及血压的监测结果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焦虑评分A组为(61.8±12.50)分、B组为(48.5±10.21)分、C组为(42.0±8.35)分,抑郁评分A组为 (56.8±10.37)分、B组为(45.2±9.75)分、C组为(40.2±6.72)分,经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意象对话技术可以使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尽快进入术前适应状态,术后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的主要并发症,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及时发现并发症以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帮助。方法对行全身麻醉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243例患者,严密观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243例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12例(4.9%),其中低氧血症5例,通气异常7例;循环系统并发症31例(12.8%),其中高血压18例,低血压7例,心率异常6例;神经系统并发症16例(6.6%),其中躁动12例,苏醒延迟4例。结论麻醉恢复期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使患者平稳度过高危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全身麻醉患者采取保温护理联合麻醉复苏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对本院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取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保温护理联合麻醉复苏期护理的32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焦虑、疼痛和抑郁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观察组全身麻醉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生理职能、生理活力、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躯体功能评分均有明显升高(P<0.05),同时将对照组作为比较对象,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患者中实施保温护理联合麻醉复苏期护理,临床具有较好的效果,可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梓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41-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9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镇痛剂使用率.结果:术前、术后24 h两组患者焦虑测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P<0.01);B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55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7例,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与研究组(28例,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比较手术室常规护理与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麻醉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效果的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在此基础上术前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躁动程度和拔管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呼之握拳时间、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程度和拔管躁动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减轻躁动程度,提高了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及拔管过程中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耳鼻喉科较常见的破坏性手术有全喉切除和上颌骨截除 +眶内容物摘除术。对于喉癌的治疗 ,仍以手术为主 ,其手术需要将整个喉体去除 ,术后喉的发音等生理功能将永远失去。上颌窦恶性肿瘤也较常见 ,也是一种破坏性很大的手术 ,需行上颌骨截除 ,如涉及眶缘要行眶内容物摘除 ,术后病人面容破坏很严重。因此 ,临床上如果单从疾病本身的治疗需要出发 ,要求患者接受某种破坏性手术 ,则很有可能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合作 ,故心理护理非常重要。1 明确诊断后的心理疏导恶性肿瘤是当代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种之一 ,患者如明确诊断患了恶性肿瘤会产生各…  相似文献   

18.
<正>全身麻醉苏醒期寒战是全身麻醉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70%1]。患者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骨骼肌快速节律性收缩,伴中心体温下降和外周血管收缩[2]。它不仅让患者感觉不适,而且还加重患者在围术期的焦虑,恐惧,导致情绪过度波动,机体耗氧量和二氧化碳生存量成倍增加,从而导致低氧血症、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进而引起乳酸酸中毒[3]。同时寒战使分钟通气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脑及心脏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心脏负担加重,眼压增高[4];寒战易致出血,影响伤  相似文献   

19.
全身麻醉是使用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产生抑制状态,引起病人意识、痛觉暂时消失而达到手术时无痛的目的。手术完毕,麻醉中止,但作用于病人的麻醉药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还存在潜在的危险。因此如何护理好全身麻醉术后的病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综合温度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综合温度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仅控制室温24~25 ℃,不采用任何特殊保温措施;观察组除控制室温外,采用加温仪将皮肤消毒液、输液、输血及术中冲洗液加热至37 ℃使用,术野外身体覆盖用充气式保温毯(温度调至42~46 ℃)保温,直至手术结束.监测2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开始后60、90、120 min的体温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体温随着手术的进程,逐渐降低,在手术开始后90、120 min,与手术开始时及与观察组患者同时段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采取有效的综合温度干预,可有效预防术中体温下降,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