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科加床、调床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有效的管理、防范措施。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6月我科因加床、调床引起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归纳,找出原因,并制订相应的管理、防范对策。结果因加床、调床引起的安全隐患86例,其中因调床过程中而漏转各项患者信息73例(84.9%),患者发生坠床2例(2.3%),物品丢失4例(4.7%),病情变化未及时处理4例(4.7%),发生院内压疮1例(1.2%),护理投诉2例(2.3%)。结论长期频繁的加床、调床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易造成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通过适当控制加床数量,实行弹性排班,规范加床、调床过程中的操作规程,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危重患者的管理,重视基础护理,加强护患沟通及护士的风险意识教育,能有效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避免或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从几方面对手术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相关安全防范措施.结果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通过了解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使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急救设备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发挥的有效作用毋庸置疑,但在使用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增加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将存在的护理风险隐患总结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医保的普及,就医病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某些疾病患病高峰时段的到来,病区床位数,长期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综合内科就存在这种现象,经常加床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以及存在不安全隐患,为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减少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对医护人员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现将病区加床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介入手术术中护理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赤峰市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介入患者300例,对患者护理安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护理安全的隐患,综合研究,制定预防措施。再对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的介入患者300例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对实施预防措施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前降低。结论加强介入手术术中护理安全管理,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临床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并提出相应管理对策。方法分析和总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结果引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物质、环境因素,患者因素和管理因素。结论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律知识宣传学习教育,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对杜绝护理安全隐患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护理人员从护理安全管理出发,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订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针对脑卒中患者特点,找出常见安全隐患,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主动实施相关防范措施,将脑卒中患者护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安全隐患评估,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消除了患者的安全隐患,患者危险发生率为0,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安全管理与防范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杜绝不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素质.方法:从护理安全管理角度出发,要及时找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或杜绝护患纠纷的发生,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以及服务的满意度3年来达到99.86%,无1例护理纠纷,最大限度地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了护理工作优质高效的进行.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对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整体医疗服务质量,预防医疗安全隐患和医疗纠纷的发生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消除不安全因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找出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常见安全隐患,主动实施相应防范措施,无一例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颈椎损伤术后住院病人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高效顺利安全地完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全护理管理应用于眩晕患者的效果,减少不良时间的发生和护理纠纷。方法评估不良事件的发生因素和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改善住院环境,加强人员管理和护理管理,减少不良事件。结果与2012年以前相比,我科2012至2015年收治的眩晕患者护理中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危险因素和强化安全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我科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胸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胸外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确定改进目标,从而制订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大有改观,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提高(P<0.01)。结论遵循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原则,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消除不安全隐患,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胸外科以开胸手术为主,尤其对高龄患者的生理、心理都是很大的考验.而对于护理工作而言,护理中不安全的隐患时常有可能发生.如何准确地查找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是做好胸外科护理工作的关键.文章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与之相对应的整体护理干预手段,降低高龄患者切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以及护理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肾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结合安全隐患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实施安全隐患分析和制定相应对策,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恢复,降低患者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蒋贤竹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765-1766
目的:探讨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及其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规范管理制度等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结果:护理工作面广、琐碎复杂、存在不安全因素较多,直接影响患者疾病的康复,从细节上落实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者的安全.结论: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工作责任心,预防不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陈迎春 《海南医学》2011,22(21):148-149
21世纪强调以尊重、理解、关怀为基础的个性化护理,本文分析了大型医院门诊抽血的现状,对其中隐含的诸多隐患进行剖析,并介绍了我院针对不同患者所采用个性化的护理举措,为他们提供温馨恰当的服务,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院前急救护理之隐患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隐患,寻求最佳应对措施,减少医疗护理纠纷,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分析1677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探讨院前急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有效应对措施和效果。结果:本组病例经及时抢救护理,尤其是及时消除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隐患,为院内急救赢得了时间,纠纷发生率为0,患者满意率达99.5%。结论:及时发现院前急救护理中的诸多隐患,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或杜绝医疗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通过改进护理质量控制,探讨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②方法采取护士长质控和科室质控小组质控,对科室的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建立积极的信息反馈制度。③结果通过多方位的质控,修订完善的护理质量标准,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消除护理缺陷和事故隐患,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④结论护士长-科室质控小组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8.
黄颜青 《当代医学》2014,(3):138-139
目的:分析外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方法收集外科的200例患者作为护理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总结出外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结果实现安全护理措施后,护理组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lt;0.05)。结论研究外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意义.方法 368例患者分为普通护理组与预防护理组,普通护理组患者接受普通护理,预防护理组患者再加入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普通护理组的意识程度、管理认知、工作态度及行为意向的得分均低于预防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护理组患者的综合满意度低于预防护理组.结论 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预防性护理,是降低手术室不安全事故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值得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护理干预机制是护理人员充分利用执业机会为患者排除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舒适度。方法:通过对神经外科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安全评估并落实护理干预方案。结果:评定护理干预结果,提高护士对护理安全的认识,重视患者的安全目标,提高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覆盖面和知晓率,健全护理安全干预方案,加强护理安全评估和监督管理。结论:实行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进行有效控制,能有效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