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囊胚培养与单囊胚移植(eBC-SBT)对妊娠结局、多胎妊娠率和单卵双胎率的影响。方法:按实施选择性囊胚培养与单囊胚移植技术的前、后,分为干预组(对预后良好、高危多胎妊娠风险的患者建议行选择性囊胚培养,自愿者行囊胚培养,其余患者于第3天移植)和非干预组(全部患者移植第3天卵裂期胚胎)。第5天或第6天对接受eBC-SBT患者的囊胚进行评级,评为BB及其以上级别的囊胚,予单囊胚移植;评为BC及以下级别的囊胚,予双囊胚移植。分析eBC-SBT对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及单卵双胎率等的影响。结果:①干预组和非干预组患者的年龄、获卵数及受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移植胚胎数降低([1.60±0.56)vs(.2.17±0.51),P〈0.01],种植率(33.75%vs.25.69%)和临床妊娠率(47.31%vs.40.84%)均提高(P〈0.05),多胎率降低(15.38%vs.29.37%,P〈0.01)。②干预后,选择性单囊胚移植组移植胚胎数低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1.09±0.28)vs(.1.96±0.40),P〈0.01],前者种植率提高(43.99%vs.30.18%,P〈0.01),2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35%vs.47.29%,P〉0.05),但多胎率降低(0.86%vs.24.59%,P〈0.01)。③干预组和非干预组的单卵双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vs.1.67%,P〉0.05)。在干预组中,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患者的单卵双胎率与卵裂期胚胎移植组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2.59%vs.1.09%,P〉0.05)。结论:eBC-SBT能显著降低多胎率,有效维持总体临床妊娠率,且未见单卵双胎率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2.
多胎妊娠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母婴安全.现阶段,单囊胚移植能够在不降低妊娠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多胎妊娠率.大量研究表明,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无论是在新鲜周期还是冻融周期都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然而,关于选择性单囊胚移植的纳入标准国内外尚无统一的共识.高龄、胚胎质量差、既往IVF治疗失败史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囊胚培养和移植.本文将选择性单囊胚移植的选择标准和现阶段的临床结局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不孕不育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单卵双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辅助生殖治疗中,促排卵药物的应用、透明带的损伤、胚胎培养条件、囊胚及多个胚胎移植均可导致单卵双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妊娠,但具体的发生机制仍未明确,而且单卵双胎易导致双胎输血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母婴预后有重要意义.近年,单卵双胎妊娠日渐受...  相似文献   

4.
辅助生殖技术既给不孕患者带来希望,同时也因为多胎妊娠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负担和痛苦.为解决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中低妊娠率及多胎妊娠的问题,生殖医学专家一直在寻找一个平衡点.多个生殖中心研究发现,选择性单囊胚移植在降低多胎妊娠率的同时仍能保持较高的临床妊娠率,故对多胎妊娠风险高的患者实行选...  相似文献   

5.
辅助生殖技术既给不孕患者带来希望,同时也因为多胎妊娠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负担和痛苦.为解决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中低妊娠率及多胎妊娠的问题,生殖医学专家一直在寻找一个平衡点.多个生殖中心研究发现,选择性单囊胚移植在降低多胎妊娠率的同时仍能保持较高的临床妊娠率,故对多胎妊娠风险高的患者实行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是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辅助生殖技术既给不孕患者带来希望,同时也因为多胎妊娠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负担和痛苦。为解决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治疗周期中低妊娠率及多胎妊娠的问题,生殖医学专家一直在寻找一个平衡点。多个生殖中心研究发现,选择性单囊胚移植在降低多胎妊娠率的同时仍能保持较高的临床妊娠率,故对多胎妊娠风险高的患者实行选择性单囊胚移植是目前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不孕症人口高龄化,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患者逐渐增多,如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治疗结局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近年临床研究显示,脱氢表雄酮(DHEA)可以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妊娠率,减少染色体非整倍性的发生,降低流产率.而基础研究对雄激素促进卵泡募集与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DHEA的这一作用引申出了一种新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是由卵巢微环境衰老所致,而非卵母细胞的衰老所致,DHEA可能代表着一类能够改善卵巢衰老微环境的新药.但是今后尚需进一步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囊胚的质量在选择性单囊胚移植(elective single blastocyst transfer,e SBT)中至关重要,移植1个优质的囊胚,可以有效降低多胎率并保持较高的临床妊娠率。目前,囊胚质量的评价方法仍以形态学为主。传统的形态学评分法对各形态学参数进行综合评分,得分高的囊胚质量较优。但当有2个以上综合评分相同的囊胚可供移植时,需要新的指标来选择出最具有发育潜力者。研究显示,囊胚的3个相互独立的形态学参数: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滋养层(trophectoderm,TE)和囊胚扩张程度三者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不同,可以为囊胚的进一步筛选提供参考。近年来,应用延时(time-lapse)成像技术可以动态观察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原核期、卵裂期以及囊胚期的动力学参数成为了囊胚质量评价的新指标。综述应用形态学及动力学参数筛选优质囊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增加, 其所带来的孕期和产后母婴并发症也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提示辅助生殖后代单卵双胎发生率高于自然妊娠, 这不仅增加了新生儿相关不良结局的风险, 甚至对子代远期健康都存在深远影响。本文对有关辅助生殖子代单卵双胎发生率和诱导排卵、卵子及胚胎操作、体外培养等因素对单卵双胎发生率的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 以期深入探讨相关风险因素和可能的机制, 为临床减少单卵双胎的发生提供潜在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10.
辅助生殖技术的诞生,为许多不孕不育夫妇解除了痛苦.但在此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包括妊娠率低和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比正常妊娠增高10倍).而囊胚移植更接近于人类妊娠的生理过程,可以明显提高妊娠率,减少多胎妊娠发生率.因此在体外把胚胎培养至囊胚阶段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着重从近两年来对囊胚培养条件的改善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选择性囊胚培养与单囊胚移植(eBC-SBT)降低多胎率的作用。方法院对2009 年1 月—2010 年12月收治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评估预后较好且高危双胎妊娠风险患者进行一对一知情告知,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单囊胚移植组和卵裂胚移植组,分析2组间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及单卵双胎率等指标,同时对干预前、干预后总体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多胎率进行研究。结果院淤囊胚移植组与卵裂胚移植组间患者年龄、胚胎冷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囊胚移植较双卵裂期胚胎移植(ET)的种植率更高(52.4% vs. 43.4%,P<0.05)尽管临床妊娠率有所降低(52.4% vs. 60.1%,P>0.05),但前者的多胎率明显降低(3.3% vs. 44.2%,P<0早产率、低体质量儿出生率降低(P<0.01),足月单胎活产率提高(P<0.01)。于干预前、干预后2组间患平均年龄、获卵数和冷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移植胚胎数显著下降。胚胎种植率(26.2% vs. 34.6%,P<0.01 )、总体临床妊娠率(42.4% vs. 47.1<0.05)及活胎分娩率(30.6% vs. 38.0%,P<0.01)提高,而多胎妊娠率(30.9% vs. 17.3%,P<0.01)和低体质量儿出生率(30.7% vs. 24.0%,P<0.05)显著降低。结论:选择性囊胚培养与单囊胚移植能在有效维持总体临床妊娠率的前提下显著降低IVF-ET 的多胎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第3天4种胚胎移植策略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5岁患者的第3天胚胎移植周期,均为第一次促排卵周期,采用控制性促排卵长方案和短方案,排除供精周期和遗传性疾病患者,获卵数≥2个。根据移植胚胎数及评分(评为Ⅰ、Ⅱ、Ⅲ、Ⅳ级,Ⅰ、Ⅱ级为高评分胚胎,Ⅲ、Ⅳ级为低评分胚胎)分为4组:A组移植1枚高评分胚胎,B组移植2枚高评分胚胎,C组移植1枚高评分胚胎和1枚低评分胚胎,D组移植2枚低评分胚胎。比较4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双胎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4组的流产率分别为8.67%、10.34%、13.54%、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46,P=0.246);B组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55.94%、49.38%,均高于A组(32.05%、28.63%)和C组(42.86%、3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C组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然而,B组的双胎率(36.31%)高于A组(0.67%)和C组(2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1枚高评分胚胎与1枚低评分胚胎协同移植,可获得可接受的每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亦未提高双胎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不同批次卵裂期胚胎培养液所获得的体外受精(IVF)结局,以进一步评估不同批次培养液的稳定性。方法:病例资料为本中心2011年8月-2012年9月患者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采用常规长方案促排卵并且获卵数〉5枚的移植周期,根据卵裂期培养液的批次不同收集了18组,随机抽取6组,分析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及IVF结局。结果:6组患者年龄、既往IVF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平均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问平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中心IVF实验室整体质控系统稳定,不同批次培养液的IVF结局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出现同时非同位妊娠(H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ET术后出现的4例HP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发生HP者占IVF-ET后异位妊娠者的15.38%。4例HP患者均有输卵管阻塞病史,且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高于异位妊娠者。结论:HP与输卵管手术史、ET数目等因素有关;在妊娠早期,与宫腔内妊娠临床特点相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分析不同批次卵裂期胚胎培养液所获得的体外受精(IVF)结局,以进一步评估不同批次培养液的稳定性。方法:病例资料为本中心2011年8月—2012年9月患者年龄<35岁、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采用常规长方案促排卵并且获卵数>5枚的移植周期,根据卵裂期培养液的批次不同收集了18组,随机抽取6组,分析各组患者一般情况及IVF结局。结果:6组患者年龄、既往IVF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平均获卵数、卵子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优质胚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平均移植胚胎数、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中心IVF实验室整体质控系统稳定,不同批次培养液的IVF结局稳定。  相似文献   

17.
囊胚的质量在选择性单囊胚移植(elective single blastocyst transfer,eSBT)中至关重要,移植1个优质的囊胚,可以有效降低多胎率并保持较高的临床妊娠率。目前,囊胚质量的评价方法仍以形态学为主。传统的形态学评分法对各形态学参数进行综合评分,得分高的囊胚质量较优。但当有2个以上综合评分相同的囊胚可供移植时,需要新的指标来选择出最具有发育潜力者。研究显示,囊胚的3个相互独立的形态学参数: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滋养层(trophectoderm,TE)和囊胚扩张程度三者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不同,可以为囊胚的进一步筛选提供参考。近年来,应用延时(time-lapse)成像技术可以动态观察胚胎发育的全过程,原核期、卵裂期以及囊胚期的动力学参数成为了囊胚质量评价的新指标。综述应用形态学及动力学参数筛选优质囊胚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成功不仅是生殖医学领域的一次飞跃,也是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基础医学发展过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然而,该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少新的伦理问题,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如何面对和解决IVF技术相关的伦理问题是确保该技术合理应用的必要前提.就近年IVF技术涉及的社会、家庭、个体层面伦理学热点问题进行回顾和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