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46例 ,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 ,实验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结果: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 ,症状 、体征的缓解及血淀粉酶的恢复明显早于对照组.实验组Ranson 评分及BISAP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24例,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乌司他丁治疗组给予每日1次注射用乌司他丁20万单位,持续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RR、PaO2、PaCO2、TNF-α、IL-8的浓度变化。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RR、PaO2、IL-8、TNF-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乌司他丁可有效的清除炎性介质,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将62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和呼吸力学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动脉血气和呼吸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病死率仅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显著。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并取生长抑素实施治疗,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联合乌司他丁以及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设为实验组。全程关注两组患者的治疗进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情况以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TNF-α以及IL-6的改善情况较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症状,可纠正机体相关指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创伤后急性肺损伤(ALI)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入住我院ICU的急性肺损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乌司他丁治疗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胸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呼吸频率、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胸片及预后情况均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结论 乌司他丁有助改善ALI患者呼吸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5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乌司他丁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U加0.9%氯化钠溶液20 ml,静脉推注,1次/8 h,疗程7 d.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评价肾功能,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评价肝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BUN、CR、UA水平及ALT、TBIL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N、CR水平及ALT、TBIL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肝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及补体C3、C4、B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烧伤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48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48例予以四君子汤和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采肘静脉血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补体C3、C4、B因子,检测血常规状况,对比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92%,研究组有效率为89.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补体C3、C4、B因子及血小板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患者能够耐受,对症处理后可缓解。结论:四君子汤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补体水平,降低炎症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观察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7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奥曲肽治疗,实验组患者运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积极因素相较于常规护理组而言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奥曲肽药物治疗相比,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行血液灌流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机磷农药中毒行血液灌流患者共86例,分为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和联用组,三组均使用常规治疗+血液灌流,在此基础上,血必净组静滴血必净,乌司他丁静滴乌司他丁,联用组静定血必净+乌司他丁。记录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的变化,比较三组患者的不同。结果治疗后血必净组、乌司他丁组的ALT、AST和LDH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联用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血必净组和乌司他丁组的BUN、Scr和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联用组的肾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血液灌流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能够保护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肝肾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炎症反应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田瑞兆  张丽 《甘肃医药》2014,(10):733-73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剂量为30万U,iv,Qd,连续用药7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温(T)、心率(HR)、收缩压(SP)及尿量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血乳酸(Lac)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体温、心率、收缩压及尿量变化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体温及收缩压变化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实验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PCT及Lac等各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7d内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比较无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能有效地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乌司他丁(UTI)对严重烧伤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伤后24 h内入院、烧伤面积≥50%总体表面积的严重烧伤患者84例,分为UTI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2例。UTI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TI30万IU静脉滴注,3次/d,连续14 d。烧伤后1、3、7、14 d检测两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UTI治疗组用药后能较好度过休克期、感染期和围手术期,病程相对平稳。UTI治疗组各项检测指标恢复较明显,患者28 d生存率为100%,死亡率为2.38%,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UTI治疗组伤后第7、14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UTI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可以从多个环节抑制细胞的损伤,保护脏器,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有效保护严重烧伤患者的脏器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Characteristics of and strategies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ckground Severe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medical teams for its high mortal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jury and to present our clinical experiences on the treatment of such cases. Methods F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ies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77 hours post-injury on June 7, 2005. The burn extent ranged from 80% to 97% (89.6%±7.2%) of TBSA (full-thickness burns 75%–92% (83.4%±7.3%)). All the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blast injury and moderate or severe inhalation injury. Functions of the heart, liver, kidney, lung, pancreas and coagulation were observed. Autopsy samples of the heart, liver, and lungs were taken from the deceased. Comprehensive measures were taken during the treatment, including protection of organ dys function, use of antibiotics, early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early closure of burn wounds, etc.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with t test. Results One patient died of septic shock 23 hours after admission (four days after injury), the others survived. Dysfunction of the heart, liver, lungs, pancreas, and coagulation were found in all the patients on admission, and the functions were ameliorated after appropriate treatments. Conclusions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may cause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 especially coagulopathy. Proper judgment of patients’ condition, energetic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early closure of burn wounds,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nutritional support, intensive insulin treatment, timely and effective support and protection of organ functio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ory factors in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i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重症冠心病所致心衰患者在使用左西孟旦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分析。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冠脉弥漫性病变重症患者,基于行左西孟旦干预与否,划分出对照组(n = 20)、实验组(n = 20)。两组对象入院后皆接受抗心力衰竭(HF)常规药物干预,实验组同时结合左西孟旦应用。对两组对象药物干预后心功能参数、不良反应、心肌酶学、肝肾功能、BNP进行收集分析。  结果  对经过相应治疗后的两组展开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心功能参数增幅明显,且相比对照组(P < 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实验组BNP与心肌酶学参数皆明显偏低(P < 0.05);在干预后肝肾功能水平上,对比两组结果为(P > 0.05),即未见明显区别;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两组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左西孟旦的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症冠心病患者的心衰表现与心功能,且不会影响伤及肝肾功能,不良反应少,具备临床大量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后多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Hu XH  Zhang HY  Ge YL  Chen Z  Qin FJ  Jiang HY  Chen DF  Sun YH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1):2889-289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后多个重要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贵州三系雄性小型猪12只,随机分为A组(烧伤对照组,n=6)、B组(UTI治疗组,n=6)两组,造成35%Ⅲ度烧伤,其中A、B两组动物于烧伤前各随机选取4只抽取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B组动物于伤后1h给予UTI5000U/kg,A组动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3次/d。分别于动物烧伤前、伤后6、24、48、72h抽血进行血清DAO活性、TNF-α、IL-6、D-乳酸、MDA、SOD、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检测;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烧伤面积50%~70%深Ⅱ度~Ⅲ度,Ⅲ度>30%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16)和UTI治疗组(n=24),16名青壮年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抗休克、创面处理和营养治疗。UTI组病人经静脉滴注UTI40万U,2次/d,常规组病人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用药7d。观察伤后48h平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收缩压)、伤后48h总补液量、每小时尿量、并发症、死亡率;伤后第1、3、7天进行血清LPS、TNF-α、MPO、NE及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检测。结果严重烧伤后动物血清TNF-α、IL-6、D-乳酸、MDA、ALT、AST、CK、CKMB、LDH、BUN、Cr含量明显升高,SOD显著减少。以A组尤为明显(P<0·05)。伤后6、24、48、72h,A组血清TNF-α(pg/L)分别为137±14、254±10、202±28、183±15,B组分别为86±15、177±19、152±15、138±20,A组血清IL-6(pg/L)分别为296±25、524±42、422±57、373±17,B组分别为180±32、388±45、332±40、296±42。A组血清MDA(nmol/ml)分别为5·6±0·7、6·4±0·4、4·9±0·5、4·8±1·0,B组分别为3·6±0·4、3·4±0·5、3·1±0·3、3·0±0·3。A组血清SOD(nU/ml)分别为53±13、54±7、36±7、36±8,B组分别为81±11、71±14、55±9、63±9。A组动物血清ALT、AST、CK、CKMB、LDH、BUN、Cr、D-乳酸含量和DAO活性于各时间点均较B组显著升高(P<0·05)。所有患者烧伤后血LPS、TNF-α、NE、MPO、ALT、AST、CK、CK-MB、BUN、Cr明显增高,UTI治疗组各指标显著下降。伤后1、3、7d,常规组血LPS(μg/L)分别为26±12、94±35、44±17,UTI组分别为23±10、68±22、39±16,常规组血TNF-α(μg/L)分别34±5、114±13、66±7,UTI组分别为24±5、93±13、57±6,常规组血NE(pg/L)分别为637±100、1052±33、809±88,UTI组分别为429±48、888±99、602±68。UTI组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发生。常规治疗组有2例脓毒症,1例因MOF死亡。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抑制炎性介质及中性粒细胞蛋白酶的释放和氧自由基产生,减轻烧伤后脏器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所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无创正压通气,密切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PaO2、pH改善与PaCO2下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实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且可缩短住院时间与抗生素使用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宁波市镇海龙赛医院就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一般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同时加用尤瑞克林0.15 U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入,1次/d,共14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心肌酶等,分别评估患者的病残程度和神经功能,并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肌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且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2周,NHISS评分、病残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研究结束时,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742,P=0.006)。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热1例,心律失常1例),发生率为6.7%;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发热1例,低血压1例,心悸1例),发生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640)。 结论 尤瑞克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史海鸿  刘德鑫 《河北医学》2009,15(12):1445-144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癌介入治疗后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乌司他丁治疗1周,20万u/日,监测两组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均出现肝功能损害,术后d3治疗组ALT、AST、GGT、TB il上升幅度较对照组低,术后1周治疗组ALT、AST、TB il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结论:乌司他丁在肝癌介入治疗中有显著的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肺保护性机械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L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40例,均常规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进行肺保护性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炎症指标的变化,记录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结果:乌司他丁组PaO2、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有效率达87.5%,与对照组6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乌司他丁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治疗基础上予肺保护性通气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LI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补肝益肾活血法治疗中重度斑秃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重度斑秃患者5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给予补肝益肾活血之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斑秃严重程度评分(severity of alopecia tool,SALT)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SALT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LT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组水平。结论 补肝益肾活血法能够有效治疗中重度斑秃,并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效果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水林佳)胶囊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50例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50例患者。A组患者单纯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B组患者单纯给予水飞蓟宾(水林佳)胶囊治疗,C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水林佳)胶囊治疗。对比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肝脏超声积分、血液生化指标、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肝脏超声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C组患者肝脏超声积分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各项血液生化指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C组患者的TC、TG、ALT均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水林佳)胶囊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这两种药物中的一种,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