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升自汤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经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放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μg,sc,1次/d,连续5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升白汤,同时动态观察白细胞总数及临床症状。结果在治疗后第12天,15天,18天时,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9.86%、42.47%、32.88%;治疗组发生率分别为48.00%、21.33%、9.33%。两组自细胞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肾升自汤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具有降低白细胞减少程度,在白细胞升至正常以上维持时间长以及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填精充髓方预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疗效。方法将接受常规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4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化疗76周期,化疗同时服用填精充髓方,并与对照组(化疗加鲨肝醇、利血生68周期)作对照;观察两组的外周血象变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量及继发感染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Ⅲ度以上发生率、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集落刺激因子用量、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化疗第7、14、21日的白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填精充髓方能有效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骨髓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均采用既定化疗方案化疗,治疗组从化疗第1天开始口服益气健脾方汤剂,每日1剂,连服2周,对照组不予口服中药汤剂。采用癌性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1天、化疗第3、14天CF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变化,并观察化疗后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FS)用量情况。结果与本组化疗前1天比较,治疗组化疗第3天和对照组化疗第3、14天情感维度、认知维度、躯体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化疗第3天比较,两组化疗第14天情感维度、认知维度、躯体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化疗第3天认知维度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化疗第14天情感维度、认知维度、躯体维度评分及量表总分均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70.97%(44/62),对照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68.85%(42/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0,P0.05)。两组患者rhG-CFS的用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696,PO.05)。结论益气健脾方能明减轻肺癌患者的化疗相关性疲乏,并能明显减轻化疗相关性疲乏对肺癌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扶正健脾方减轻Ⅲ、Ⅳ期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将神经母细胞瘤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口服扶正健脾方;3个月后评估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低于对照组,化疗完成情况(包括住院天数、化疗延期天数)优于对照组,且化疗期间辅助用药情况(主要为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输注悬浮红细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健脾方能降低Ⅲ、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不良反应,减少化疗辅助用药,有助于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毒扶正汤治疗胃癌术后化疗致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FOLFOX 4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FOLFOX 4化疗方案结合解毒扶正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外周血象变化、骨髓抑制程度、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等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提高、骨髓抑制程度减轻情况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使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解毒扶正汤治疗胃癌术后化疗致骨髓抑制有显著疗效,可减轻临床副反应,保证胃癌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正消癥生髓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上皮性卵巢癌(EOC)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将86例EOC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TP方案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扶正消癥生髓汤,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骨髓抑制程度、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骨髓抑制率为44.2%(19/43),对照组为74.4%(32/4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均0.05),血红蛋白水平均呈降低趋势(P均0.05),但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肝损伤、肾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扶正消癥生髓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够降低EOC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改善患者化疗后血细胞下降程度,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健脾汤联合低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使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在WBC<4.0×109/L时开始疗程。对照组30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150μg/d,连用3d。治疗组30例益气温阳健脾汤(党参20g,黄芪30g,当归l0g,生熟地黄各15g,黄精10g,鸡血藤20g,穿山甲珠10g,肉苁蓉15g,阿胶[烊化]20g;黄柏、桑枝各10g,茯苓20g,炒白术10g,大枣10枚,知母10g,生麦芽、仙灵脾各20g,补骨脂、首乌各10g)1剂/d,水煎分2次服,连续服用2周,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治疗后3d、8d、13d、21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果]白细胞计数治疗后3d、8d、13d、21d两组均有提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治疗后8d、13d、21d两组均有提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温阳健脾汤联合低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健脾汤联合低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方法]使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的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在WBC〈4.0×109/L时开始疗程。对照组30例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150μg/d,连用3d。治疗组30例益气温阳健脾汤(党参20g,黄芪30g,当归l0g,生熟地黄各15g,黄精10g,鸡血藤20g,穿山甲珠10g,肉苁蓉15g,阿胶[烊化]20g;黄柏、桑枝各10g,茯苓20g,炒白术10g,大枣10枚,知母10g,生麦芽、仙灵脾各20g,补骨脂、首乌各10g)1剂/d,水煎分2次服,连续服用2周,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观测临床症状、治疗后3d、8d、13d、21d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果]白细胞计数治疗后3d、8d、13d、21d两组均有提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治疗后8d、13d、21d两组均有提升(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温阳健脾汤联合低剂量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红  王刚  刘书仪  李永军 《陕西中医》2011,32(9):1223-1224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不同用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应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照组40例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细胞回升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显效率较对照组高,平均治疗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改善骨髓微循环,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六味地黄汤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兴宁市中医医院内二科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六味地黄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化疗前和治疗7 d、14 d、21 d检测白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4%明显高于对照组81.3%,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化疗前白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21 d检测白细胞数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降低,但对照组较观察组白细胞数降低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与对照组重组人粒细胞因子总用量显示,观察组的总用量较对照组下降水平比较明显。结论:六味地黄汤配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以有效防治因恶性血液病化疗致白细胞减少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加味对肺癌化疗骨髓抑制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中晚期肺癌患者104例患者,参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方案(TP)。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加味,化疗第1天开始内服,2次/d,化疗后继续服用1周。比较两组骨髓抑制程度、白细胞减少、中医症状积分及近期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及CD8+水平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rh G-CSF)使用量;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GMCSF和G-CSF水平。结果:治疗后1周,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白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白细胞减少、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6.27%,显著高于对照组6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CD3+,CD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rh G-CSF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周血清中GM-CSF和G-CS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君子汤加味辅助用于中晚期肺癌化疗气阴两虚证患者,能改善骨髓抑制程度,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免疫功能和血清中GM-CSF和G-CSF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对乳腺癌正虚血瘀证患者化疗减毒增效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采用CEF或TP化疗方案,治疗组加服槐耳颗粒,连续观察两个化疗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免疫指标及体力状况、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耳颗粒对乳腺癌化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能增强患者免疫功能,且能协同化疗、减轻化疗病人毒副作用,改善全身症状,不失为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D-半乳糖(D-gal)所致老年性痴呆(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逍遥散防治AD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ipD-gal复制AD小鼠模型,同时用逍遥散全方组、疏肝健脾组、疏肝养血组、健脾养血组进行对抗治疗,共42d。41d进行学习能力训练,42d进行记忆能力测试。然后取血及脑组织,测定小鼠血清SOD活性及脑组织MDA含量。结果:全方组、疏肝健脾组、疏肝养血组、健脾养血组均可提高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潜伏时间,但以全方组最为明显;全方组、疏肝健脾组、疏肝养血组、健脾养血组皆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脑组织匀浆MDA含量,但亦以全方组最为明显。结论:逍遥散能较好的改善AD模型小鼠行为学指标,其可能与对抗自由基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辅助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21 d为1个化疗周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健脾方,于化疗周期首日开始连续口服2周。2组均治疗4个化疗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后乏力、胃纳差、便溏评分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MMP-9、VEGF、胃泌素、血红蛋白(HGB)、总蛋白、前白蛋白(PA)水平,观察2组治疗后1、2年总生存率、转移率及复发率。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EA、CA199、MMP-9、VEGF水平明显降低,胃泌素、HGB、总蛋白、PA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CEA、CA199、MMP-9、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胃泌素、HGB、总蛋白、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乏力、胃纳差、便溏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观察组总生存率优于对照组,转移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胃肠道不适、外周神经毒性、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等Ⅲ~Ⅳ级化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FOLFOX4化疗方案基础上辅以益气健脾方对于胃癌术后脾胃虚弱证患者有重要意义,可抑制新生血管再生,改善营养状态,预防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氨磷汀对肺癌TP方案化疗的周围神经保护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氨磷汀对接受TP(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的肺癌患者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60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TP方案化疗:紫杉醇135mg/m2ivgttd1,(紫杉醇前行预处理),顺铂30mgivgttd1-5;治疗组:化疗方案同对照组,化疗前30分钟,氨磷汀400mg+生理盐水50ml,ivgtt,15分钟滴完,每分钟测量血压1次。治疗4个周期后评价周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毒副作用。结果两组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磷汀能明显减轻紫杉醇和顺铂化疗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健脾复方对人大肠癌移植瘤裸小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影响。方法对60只BALB/C裸小鼠建立人大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并按1:1:1:1:1随机分为健脾复方+5-Fu组、健脾复方组、塞来昔布组、5-Fu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处理8周。分别观察VEGFmRNA(采用RT—PCR法)和MVD(免疫组化法)的表达,并对影响其表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复方+5-Fu、健脾复方、塞来昔布和5-Fu的治疗均可降低VEGFmRNA的表达(P〈0.01),健脾复方+5-Fu、健脾复方可进一步降低MVD表达,且与5.Fu组和模型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归分析显示VEGFmRNA和MVD的表达与不同的治疗方案具有相关性。结论健脾复方单独使用或联合5-Fu,均可显著抑制大肠癌瘤块VEGFmRNA和MVD的表达,提示健脾复方有抑制肿瘤生长、复发、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龟鹿二仙汤及时辰用药方案在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方面的作用。方法:共纳入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西药对照组36例(化疗后予利血生、鲨肝醇、V itB4服用);中药(加味龟鹿二仙汤)不拘时口服组43例;中药时辰用药组(加味龟鹿二仙汤组酉时服用)41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中药不拘时口服组与时辰用药组在减轻乳腺癌化疗后血液学毒性方面(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00),而在白细胞数减少方面,中药时辰用药组尚优于中药不拘时服用组(P=0.035)。此外,中药组相比于西药对照组,可以明显减少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粒生素的使用量(P<0.01)。结论:补肾中药加味龟鹿二仙汤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尤以按时辰用药(酉时服用)效果为著。  相似文献   

18.
茅伟达  蒋立新  胡星  吴菁宙  黄冠 《陕西中医》2022,(10):1459-1462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对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患者胃肠功能和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04例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在结肠癌根治术后采用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胃肠激素、肠黏膜屏障功能、中医证候积分、Karnofsky评分的变化,记录两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指标低于治疗前,抑胃肽(GIP)指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GAS、MTL、内毒素、DAO、D乳酸明显低于对照组,GI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粪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和腹痛、腹泻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结肠癌术后急性腹泻可改善胃肠激素,减轻肠黏膜屏障的损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TP化疗结合方案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收治的晚期宫颈癌患者138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华蟾素胶囊、TP化疗结合方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组间比较血小板计数、功能状态评分(KPS)、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KPS评分及体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华蟾素胶囊与TP化疗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TP方案化疗联合加味参芪汤加减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毒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参芪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毒副反应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CD3、CD4、CD4/CD8及NK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为3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7%(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TP方案化疗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参芪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能提高机体免疫,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