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靶向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作用于不同靶点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通过对药物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来预测疗效和预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对靶向抗肿瘤药物在个体化用药的现状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7,(24):3448-3453
目的:为借助分子影像技术提高抗肿瘤药物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提供参考。方法:以"分子影像技术""药物研发""肿瘤诊断""生物标志物"等为关键词,通过检索和筛选中国知网、中国国家图书馆、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录的2017年4月以前发表的分子影像技术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最新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综述。结果与结论:近年来分子影像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研发,并在药物生物分布标志物(药物由血液循环运送到体内各脏器的过程)、药效学生物标志物(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疾病生物标志物(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及患者选择生物标志物(识别可能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指导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分子影像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望提高抗肿瘤药物开发全链条的效率和收益,其潜在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3.
张旭  蒙凌华 《药学学报》2020,(11):2491-2500
传统化疗药物、分子靶向药物和肿瘤免疫药物是目前用于肿瘤临床治疗的3类主要抗肿瘤药物。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分子水平上特异靶向在肿瘤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基因或信号转导通路,从而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具有选择性高、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究与开发的一个主流方向之一。天然产物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或其代谢产物,其作为药物发现的一个重要来源,具有来源丰富和结构新颖多样的特点,目前已有多个来源于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治疗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本文按照作用靶标分类对来源于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进行总结,并对各类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和展望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分子靶向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方法:全面综述近些年应用于临床的靶向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结果与结论:分子靶向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与一般的细胞毒药物不同,它有特异的靶点,针对性更强,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少,但个体差异比较明显。选择性作用于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单壁碳纳米管(SWNTs)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初步分析其药学特性和细胞学特性.方法 功能化处理SWNTs后,在其表面负载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表面改性分子叶酸-聚乙二醇(PEG-FA)、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DOX)以及荧光标记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考察各生物分子负载情况及该药物载体的体外细胞学特性.结果 酸处理及PEG-FA功能化后的SWNT能稳定分散于水中,长度为200~500nm,浓度最高可达50μg·mL-1;DOX及FITC能在SWNTs表面稳定结合,最佳结合值pH7;药物载体能通过叶酸分子的靶向介导进入肿瘤细胞,较游离DOX有更强的体外抑癌效能.结论 碳纳米管靶向抗肿瘤药物载体能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性状稳定,载药量可控,增加了化疗药物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医院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与特点。方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09~2011年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武汉地区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销售金额与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DDC相对稳定。结论:2009~2011年武汉地区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吴民  朱春梅 《中国药师》2015,(6):981-984
摘 要 目的: 了解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应用品种、销售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我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占全院肿瘤用药的比例逐年增加,2012年、2013年构成比超过60%,其中蛋白激酶抑制药(TKI)占肿瘤靶向药物总金额的41.29%~73.41%,单克隆抗体(Mab)构成比19.40%~30.88%,其他药物构成比7.19%~27.83%。利妥昔单抗、西妥昔单抗的消耗金额与用药人次同步性不好,患者承担费用较高。结论: 我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尤以口服靶向药物应用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的开发,抗肿瘤治疗面临新的挑战。围绕细胞毒和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应用存在诸多争议,特别是关于临床前模型的价值和一些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目前的抗肿瘤治疗已包含了几种具有不同机制的药物,分子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或拮抗作用。本文将重点阐述应用联合治疗的相关问题,希望通过新型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为抗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新趋势。抗肿瘤靶向药物与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相比具有特异性高、选择性强和非细胞毒性等优点,抗体偶联药物( ADC)属于抗肿瘤靶向药物,由抗体、“弹头”药物(细胞毒性药物)通过链分子连接而成。 ADC 将抗体的靶向性与细胞毒性药物的抗肿瘤作用相结合,可以降低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肿瘤治疗的选择性,还能更好地应对靶向单抗的耐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多聚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HPMA)-抗肿瘤药物偶合物可通过靶向分子及肿瘤细胞的增强渗透和滞留效应实现药物的靶向治疗,显著减少传统药物全身毒副作用,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多聚HPMA-抗肿瘤药物偶合物的组成及近几年来的临床前和临床应用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并分析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用药趋势,为靶向药物的规范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7年2015-2017年辽宁省肿瘤医院门诊麻醉药品的规格、销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用药以小分子靶向药物为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以及埃克替尼的用量和DDDs相对较高,其他小分子靶向药物排名靠后。住院病房用药以抗体类靶向药物为主,以贝伐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的DDDs最高。相对于小分子靶向药物,抗体类靶向药物的DDC普遍偏高。利妥昔单抗(500、100 mg)、西妥昔单抗的B/A连续3年<1.00。埃克替尼、厄洛替尼(150 mg)以及吉非替尼的B/A均大于1.00。结论 随着对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认识的逐渐深入,辽宁省肿瘤医院靶向药物的使用情况将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抗肿瘤靶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主动监测某三甲医院2016年5月5日至2019年2月19日的120例住院病例,使用Excel软件,分析使用抗肿瘤靶向药物致ADR的情况.结果 靶向药物致ADR共120例,患者年龄主要...  相似文献   

13.
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结合文献,对近年来包括10余种新型分子生物靶向药物在内的51种临床常见静脉输注用抗肿瘤药物的输液器选择进行总结,包括普通输液器、PVC材质输液器、精密过滤型输液器或避光输液器等,从用药安全、有效角度考虑,针对不同药物选择适宜的输液器类型,为临床常见静脉输注用抗肿瘤药物的输液器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靶点抗肿瘤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是抗肿瘤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肿瘤药物以传统细胞毒类药物或靶向某一特定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为主,其应用受限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和肿瘤耐药.近年的研究表明,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往往能够靶向肿瘤细胞的多个靶点,影响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多个过程.由于肿瘤是一种多因素诱发的系统性疾病,多...  相似文献   

15.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a new and exciting era for cancer therapy has begun with the appearance of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Numerous drugs for chemotherapy have been discovered following careful screening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components. After screening, candidate chemotherapy drugs a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if they have sufficiently cytotoxic to function as an anti-tumor therapeutic.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is based on more logical methodologies. First, the target is determined then a search is conducted for molecules able to inhibit the target molecule. Some molecular targeting drugs, such as Glivec (Imatinib, STI571), have shown amazing effects when compared to currently used chemotherapy drugs, whereas few others have completely failed to inhibit tumor development in clinical trials. Thus,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finding effective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is needed. An important question is whether the target molecule is responsible for tumor growth or metastasis. In addition, the clinical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must be suitable for the component used. The drugs will not be completely successful in clinical trials if any of the key points are overlooked. Translational studies are necessary for a complete evaluation of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observ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 testers must return to their basic laboratory if necessary and improve the drugs for more advanced therapy.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o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status of molecular target drug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4-2016年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情况,并预测其医保支付费用。方法:2014-2016年南京地区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药物的用药数据来自江苏省医药情报研究所。药物利用情况以用药金额、DDDs、DDC和B/A值表示。结果: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情况,2015年与2014年基本持平,2016年显著增加。三年来用药金额最高的均为靶向药物,DDDs最高的均为抗肿瘤中成药。销售金额排名靠前的品种为利妥昔单抗、参一胶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曲妥珠单抗和吉非替尼。DDDs排名靠前的为参一胶囊、吉非替尼、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厄洛替尼和达沙替尼。大部分药物的DDC值相对稳定。B/A值较高的是参一胶囊、达沙替尼、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纳入"新医保"后,13个品种的价格及DDC值降低,若DDDs不变,用药金额降至87.94百万元,预测医保支付金额为47.70万元。结论:南京地区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基本合理,纳入"新医保"后的降价,有助于降低整体用药金额和医保支付费用。  相似文献   

17.
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药品不良反应(S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6年收集的恶性肿瘤患者SADR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04例SADR报告中,新的SADR 15例(14. 42%);60~69岁年龄段比例最高(27例,25. 96%);累及系统或器官以血液系统居首(53例,28. 49%),临床表现以骨髓抑制最多见;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80例,76. 92%);使用率前8位药品中化学治疗药物最多,共19例(47. 50%)。结论抗肿瘤药物引起的SADR与患者年龄、剂型、给药途径相关,需充分发挥专科临床药师的作用,集中监测抗肿瘤药物引起的SADR,结合恶性肿瘤患者的自身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合理给药,预防或减少S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药物靶标热点领域的共词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基因组时代的药物靶标是创新药物开发的源泉,了解药物靶标的热点领域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创新药物的研究工作.现对2003-2007年MEDLINE数据库收录的药物靶标文献的高频主题词进行共词聚类统计分析,并通过聚类映射图和战略坐标等分析结果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揭示药物靶标的热点领域.研究发现,目前的靶标研究主要聚焦在抗肿瘤领域,尤其是酶的药理学研究;结晶学、计算机模拟、生物模型等药靶开发技术也应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以雷帕霉素为代表药物的作用于mTOR靶点的莫司类药物,在抗癌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作为靶向治疗药物,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在多种常见的癌症中起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具有高效、低剂量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的联合用药会成为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抑制多个靶标来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另外,联合用药也可能会延迟肿瘤耐药性的出现。对已上市的几个莫司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和同类在研品种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11-2016年成都地区21家医院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成都地区21家医院2011-2016年抗肿瘤靶向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6年成都地区21家医院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使用金额波动较大,2013年使用金额最大,2015年降至最低;曲妥珠单抗、吉非替尼和索拉菲尼的使用金额大幅降低,伊马替尼的使用金额呈不断增加趋势。曲妥珠单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DDDs大幅降低,伊马替尼的DDDs急剧增加。抗肿瘤靶向药物的DDC整体波动较小,美妥昔单抗的DDC最高,其次为西妥昔单抗。结论 成都地区21家医院抗肿瘤靶向药物的使用合理,符合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