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8年以来,采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21例,髂腹股沟入路显露骶髂关节,刮除耳状关节面的软骨,关节复位后用1~2块重建钢板固定,关节间隙植骨融合。结果18例患者获9个月~3.5年(平均2.1年)随访。全部患者下地行走,14例无疼痛,4例轻度疼痛,均无骨盆畸形、下肢短缩等发生。X线复查见手术侧骶髂关节全部骨性融合。结论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能有效恢复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术前行肠道准备,术中采用骶髂关节前路切开复位加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行功能煅练。结果术后随访5~18个月,12例患者术后无一例感染,无周围神经损伤,2例骶髂关节处轻度疼痛,术后3个月复查见骶髂关节分离约1.0cm。根据Matta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一般2例。结论骶髂关节前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有直视复位、固定可靠、有效避免神经损伤的优点。且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经前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前路手术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采用骶髂关节前部切口或髂腹股沟切口,显露骶髂关节前面,对12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后,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内固定并植骨融合。结果3例单纯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9例同时行骨盆前环骨折复位内固定术;2例同时行髋臼骨折手术。随访6~18个月,6例垂直移位复位,9例旋转移位纠正,骶髂关节完全融合。结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造成整个骨盆环的严重失稳,经前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能有效避免神经损伤,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前路切开复位双钢板与后路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骶髂关节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行前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前路组),另12例行后路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后路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影像学检查观察骶髂关节分离在各个平面的残留距离;术后1年采用Matta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良率。结果后路组和前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85±8)min、(13.6±2.5)m L、(16.4±2.4)mm、(9.5±1.4)d和(100±10)min、(440.8±41.4)m L、(142.9±11.3)mm、(17.8±1.8)d,后路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前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全部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3个月(12~18个月)。未见感染或神经、血管损伤病例,无一例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术后1年影像学检查显示骶髂关节分离在各个平面上的残留距离均在0.5 cm以内。术后1年两组Matta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分离可获得与前路双钢板内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入路:前环采用横切口或髂腹股沟切门,后环用骶髂前入路或后入路。固定方法:对于髂骨骨折、耻骨联合分离或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钢板固定于髂骨内板、耻骨联合上方或前方和耻骨支上方;对于髂骨后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或骶骨骨折采用前路钢板、后路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87例病人,随访3个月~5年,97%的病人满意。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可靠治疗方法,术前应特别重视纠正骨盆骨折内出血。  相似文献   

6.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急诊处理、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10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8例手术患者骨盆前环骨折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2例耻骨上支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2例采用拉力螺钉固定,4例耻骨联合分离患者均采用双钢板固定;6例骨盆后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2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结果18例患者全部恢复行走功能,所有保守治疗患者骨盆骨折均畸形愈合,遗留骶髂关节部位酸痛6例,遗留双小腿、双足麻木3例,行走跛行2例。8例手术治疗患者骨盆外形均恢复好,仅1例患者诉沿髂嵴切口有不适,2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保守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宜同时固定骨盆前、后环或先行前环切开复位内固定,2~3d后再次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前路双重建钢板固定植骨治疗难复性TileC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难复性TileC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采用前路双重建钢板进行固定,取髂骨松质骨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获平均18(8—24)个月的随访,骶髂关节在解剖位或功能位融合。3例术前合并腰骶丛不完全损伤者,在3-4个月内完全恢复。按照Tornetta和Matta复位评定标准:优24例,良8例,可7例,优良率82.1%。根据Majeed功能评分系统:优22例,良9例,可8例。优良率79.5%。结论采用前路双重建钢板固定与植骨治疗难复性TileC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复位、固定可靠、稳定性好。有利于骶髂关节融合、并发症少、可使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17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后环11例采用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6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松质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果 17例全部恢复行走功能,11例行前路切开骶髂关节双钢板固定患者中骨盆外形恢复好,但1例沿髂嵴切口有不适,6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 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而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骶髂前路蝶形钢板(sacroiliac anterior papilionaceous plate,SAPP)和传统重建钢板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治疗23例24侧骶髂关节损伤的病历资料,11例11侧行SAPP内固定,男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39.6±9.1)岁;Tile B型骨折6例,C型5例.12例13侧行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39.1±13.5)岁;Tile B型骨折7例,C型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记录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骶髂关节钢板放置时间等,术后即刻行X线检查及Matta评分,术后随访时行X线检查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 SAPP组平均手术时间(98.2±31.4) min,出血量(989.7±365.9) ml,钢板放置时间(6.6±3.2)min.传统重建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10.8±29.6) min,出血量(1136.0±279.3) ml,钢板放置时间(15.4±1.1) min.SAPP组术后Matta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传统重建钢板组优4例、良6例、可1例、差1例.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出现腰骶干损伤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7例.SAPP组与传统重建钢板组相比,钢板放置时间明显缩短,Tile B型骨折出血量明显减少,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应用于骶髂关节损伤能够获得满意的复位和良好的固定,同传统重建钢板相比较,能易化操作、缩短放置时间、有利于旋转复位、可以减少B型骨折的出血量,并不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及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择。方法:17例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骨盆前环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骨盆后环11例采用行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6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松质骨螺钉固定骶髂关节。结果:17例全部恢复行走功能,11例行前路切开骶髂关节双钢板固定患者中骨盆外形恢复好,但1例沿髂嵴切口有不适,6例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患者骨盆外形接近完全恢复,功能恢复快而满意。结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宜首选内固定手术治疗;而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固定牢靠,是固定骶髂关节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5-12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切开复位骨盆重建接骨板加骶髂关节星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24例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复位评分标准评定。骶髂关节分离复位评定采用PACS系统分别对术前及术后的CT横断面及矢状面骶髂关节间隙最宽处进行测量。髋关节功能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术前CT横断面骶髂关节间隙为(11.86±3.43)mm,术后为(4.05±0.76)mm,手术前后差值为(7.58±2.87)mm;术前CT矢状面骶髂关节间隙为(16.29±3.84)mm,术后为(4.27±0.95)mm,手术前后差值为(11.83±3.19)mm;结果显示术后髋臼及骶髂关节脱位复位良好。24例均获得随访7~30个月,平均1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4.8个月。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Matta标准评定:优13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7.5%。髋关节功能采用Majeed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为75.0%。结论前侧髂腹股沟入路骨盆重建接骨板加骶髂关节星形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伴骶髂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安全、骨折复位满意、术后疗效肯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后入路手术骶髂关节脱位及周围骨结构骨折的治疗特点。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39例骶髂关节脱位及周围骨结构骨折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12-64岁,平均41.3岁。前入路手术处理17例,后入路手术治疗13例,前后联合入路9例。前入路取仰卧位,切开复位,用2块4孔重建钢板,横跨骶髂关节做固定。后入路取俯卧位,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攻入1~2枚直径7.3nlFtl的60~75mm空心松质骨拉力螺丝钉。术后观察两组的并发症情况,参照Matta评分系统评价骨折复位情况,Majeed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2~4周患者可在床上坐起,6周后可扶拐下地活动。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及螺钉钢板断裂。x线片示除陈旧性骶髂骨骨折1例复位欠佳,其余骶髂关节脱位及周围骨折术后对位良好。根据Matta标准评定:优30例,良8例,可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20例,中4例,差1例。结论:经前后入路手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及周围骨结构骨折均有良好的治疗疗效,但需要根据脱位骨折的解剖部位及类型、移位的方向程度以及术前的复位程度,对术中复位的难易程度评估、固定强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入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骶髂关节前入路钢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前入路钢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17例临床效果。结果:17例中TileB型8例,C型9例,双钢板治疗5例,单钢板12例,手术时间平均3.6h(2.0-4.5h),平均出血1800ml(800-4200m1),14例随访平均27.4个月(6-42个月),后环损伤平均移位16mm(4-28mm),骨折愈合,轻度跛行3例。无感染发生。结论:骶髂关节前入路钢板治疗骨盆后环损伤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和稳定的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2004年 3月至 2010年 10月, 收治 37例不稳定 性骨盆骨折。在野C冶型臂 X线机引导下, 20例患者接受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 17例患者接受切开复 位重建钢板内固定, 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围手术期参数和术后影像学指标。结果 对全部病例随访 6~26 个月, 平均 15个月。经皮螺钉组与切开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平均发热 时间和住: 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根据术后 X线评价的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经皮螺钉组为 32个月, 切开钢板组为 36个月,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 螺钉组无感染、弯钉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定位 准确、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前后环固定适用于骨折及 脱位不明显者;该术式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患者术后配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重建钢板或桡骨远端野T冶形钢板可用于固定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相似文献   

15.
胡勇  谢辉  徐荣明  薛波 《中国骨伤》2007,20(4):241-244
目的:探讨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复合体损伤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4年6月,对20例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合并骶髂复合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和后路在CT引导下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男12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42.6岁。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20例患者有34侧骨盆骶髂复合体损伤。按照AO骨盆环损伤方法分型:B型8例,其中B2型5例,B3型3例;C型12例,其中C1型4例,C2型5例,C3型3例。结果:2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21个月,平均14.2个月。平均入院后第8天手术。前路手术时间平均150min,后路手术时间平均60min。前路术中平均失血200ml,后路术中平均失血30ml。20例共置入骶髂螺钉34枚。术后3周患者可扶双拐下地行走,3~4个月可完全负重行走,并逐渐恢复体力劳动。未发生神经损伤及螺钉断裂现象。耻骨联合分离患者术后影像学显示解剖学形态完全恢复,耻骨联合间隙<2cm。结论:前环耻骨联合分离时要考虑可能有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存在。耻骨联合分离与骶髂关节损伤应分别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导航一术中三维影像系统监测下置人骶骨钉微创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在手术导航一术中三维影像系统监测下应用骶骨钉内固定技术治疗15例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其中骶髂关节半脱位6例,骶髂关节完全脱位9例;伴有骨盆前环损伤7例,伴有骶丛损伤2例。结果15例均获得6-16个月随访,复位均满意,无骶髂部疼痛14例,轻度疼痛1例;2例骶丛损伤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手术导航一术中三维影像系统监测下骶骨钉治疗骶髂关节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康复快。  相似文献   

17.
Anterior approach and stabilization of the disrupted sacroiliac joi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elvic fractures with disruption of the important weight-bearing sacroiliac area can lead to impaired gait due to malunion or pelvic obliquity, back or buttock pain arising from the sacroiliac joint, and permanent neurologic damage. In eight patients with sacroiliac joint dislocation, an anterior retrofascial approach and stapling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was performed. Six of these patients maintained an anatomic reduction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and their results were rated as excellent. Two of the eight patients had a slight loss of reduction and because of intermittent mild pain were rated as having fair results. In another eight patients, plate fixation of the anterior sacroiliac joint was done. New stabilization methods utilizing 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s, reconstruction plates, and a new four-hole plate have been developed to provide more secure fixation of these unstable injuries.  相似文献   

18.
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TileC型骨盆骨折患者行前路切开复位固定,后路单纯经皮或开放复位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一期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4年,平均(19.1±7.2)个月。术后2~3个月全部获骨性愈合,恢复行走功能,无下肢短缩。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4例,可2例。结论前后联合入路一期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可重建骨盆前后环的稳定性,能获得良好的功能康复,避免二次手术创伤,是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张传毅  林列  梁军波  王斌  陈国富  陈海啸 《中国骨伤》2016,29(11):1040-1044
目的:探讨新型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周围不稳定性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应用胸锁钩钢板对32例成年胸锁关节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5~76岁,平均42岁;胸锁关节前脱位12例,胸锁关节后脱位5例,锁骨内侧端骨折10例,骨折合并脱位5例。胸锁关节前骨折脱位采用标准胸锁钩钢板,后脱位则在钢板钩的远端,即胸骨柄前方加用螺母和垫片,预防术后再脱位。根据Rockwood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手术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X线片及CT显示胸锁关节解剖位置正常,内固定位置良好。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3~6个月骨折达Ⅰ期愈合,胸锁关节无再脱位,锁骨内侧端解剖结构均恢复,功能满意,其中9例患者胸锁关节周围存在肿胀,但无疼痛等症状。Rockwood评分结果12.78±1.43;疗效优24例,良8例。结论:使用该新型胸锁钩钢板治疗胸锁关节周围不稳定性骨折,内植物固定确实可靠,安全性高,操作简便,为治疗此类创伤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