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以完全或非完全互补的方式与其靶mRNA相结合,调节mRNA表达,从而影响其生物学特征,参与许多肿瘤发生过程。综述血miRNA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包括miRNA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表达检测,miRNA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分化的相关性及其机制,以及miRNA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预后判定、治疗等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环状RNA(circRNA)作为新发现的RNA家族中的一员,随着RNA测序水平的发展已经成为最新的研究热点。CircRNA是一种具有特殊闭合环状结构的RNA,由于形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与线性RNA的特性不同。CircRNA具有稳定性、物种保守性及组织细胞特异性,在circRNA-微小RNA(miRNA)-mRNA轴中充当miRNA海绵作用,可调控基因转录及蛋白质翻译。研究发现,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与circRNA的异常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各种circRNA的特性及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可以发现circRNA作为生物标志物及疾病预后指标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现对circRNA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之间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间充质-上皮转化(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是间充质细胞、上皮细胞相互转化的一种生物学特性,是人体多种生物学过程的基础,在女性生殖系统形成和发育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间充质细胞向上皮细胞的转化在胚胎发育早期阶段就已开始,并且参与了多个器官和组织的形成.此外,MET不仅帮...  相似文献   

4.
微小RNA(miRNA)是一类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内源性非编码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对靶基因的表达起调节作用,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功能。血清中miRNA表达水平与组织中表达水平相一致,因此可通过检测血清中miRNA水平来诊断疾病和评估病情。本文主要讨论血清miRNA在妇科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很大程度上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介导信号通路失调所致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异常有关。这些核受体的精细调控是复杂的,许多核因子参与其中。Krüppel样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KLFs)是一组与真核细胞转录调控密切相关的锌指蛋白,在女性生殖系统中普遍表达,作为类固醇激素反应的共同调控者和整合者。KLF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子宫内膜肿瘤中表达减少。围着床期,KLF5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与胚胎成功植入有关。KLF6参与胎盘发育和妊娠的维持。KLF9对孕激素受体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对雌激素受体起到负向调节作用。KLF11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具有潜在地抑制子宫肌瘤、EMs异位病灶生长的功能。深入探讨KLFs的生物功能,对认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系统淋巴瘤(PFGSL)的超声表现,为该病的超声诊断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9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FGSL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类型病灶所占比例等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对本组15例PFGSL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①临床表现:10例原发性卵巢淋巴瘤患者表现为盆腔肿块或腹水,3例原发性宫颈淋巴瘤及1例原发性子宫内膜淋巴瘤患者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原发性阴道淋巴瘤患者表现为会阴不适及阴道不规则流血。②术前超声检查结果:1例原发性阴道淋巴瘤患者未能发现占位性病变,其余14例患者均发现病灶,共计检出20个病灶,其中原发性卵巢、宫颈、子宫内膜淋巴瘤患者的病灶分别为16、3及1个。原发性卵巢淋巴瘤患者可见腹膜增厚并出现转移结节,并且转移结节与原发性肿瘤超声声像图特征相似,均为血流信号丰富的实性弱回声团;62.5%(10/16)病灶出现囊性化改变,血流信号相对于实性病灶较稀疏。原发性宫颈及子宫内膜淋巴瘤患者表现为子宫内稍弱回声团,病灶血流信号较丰富。③术后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确诊为PFGS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13例为B细胞型NHL,2例为T细胞型NHL(均为原发性卵巢淋巴瘤)。④手术结果:共计切除病灶21个,其中实性病灶占57.1%(12/21),其切面呈灰白色、鱼肉状,42.9%(9/21)病灶伴有囊性化改变。 结论PFGSL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表现与发病部位相关,B细胞来源的PFGSL占绝大多数。PFGSL超声声像图具有一定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7.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很大程度上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介导信号通路失调所致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异常有关。这些核受体的精细调控是复杂的,许多核因子参与其中。Krüppel样因子(Krüppel-like factors,KLFs)是一组与真核细胞转录调控密切相关的锌指蛋白,在女性生殖系统中普遍表达,作为类固醇激素反应的共同调控者和整合者。KLF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在位内膜和子宫内膜肿瘤中表达减少。围着床期,KLF5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与胚胎成功植入有关。KLF6参与胎盘发育和妊娠的维持。KLF9对孕激素受体起正向调节作用,而对雌激素受体起到负向调节作用。KLF11是一种转录抑制因子,具有潜在地抑制子宫肌瘤、EMs异位病灶生长的功能。深入探讨KLFs的生物功能,对认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骨膜蛋白(periostin)是近年被发现的一种多功能高分子糖蛋白,主要由成骨细胞及其前体细胞分泌,也可由肿瘤细胞及癌旁细胞分泌。该蛋白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功能蛋白质,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组成,并与肿瘤细胞黏附、转移和生长密切相关,属于分泌型可溶性ECM蛋白。periostin促进肿瘤细胞生存的分子机制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可为肿瘤的临床检测和治疗提供新靶点。笔者拟就periostin的结构与功能,periostin高表达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在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初步研究,以及periostin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靶点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INH亚单位的表达及分布情况以及外周血中INH—B水平以探讨INH在子宫内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12月就诊的输卵管因素不孕者的增殖期子宫内膜16例,宫颈癌患者之早分泌期(11例)和晚分泌期子宫内膜(17例)进行免疫组化检测。于月经第3~5天或经前第7天抽取外周血检测INH—B。所有病例术前半年未服任何激素类药物。结果INH三个亚单位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表达,随月经周期的变化染色反应逐渐增强。在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BB亚单位的表达与血INH—B水平呈正相关(r=0.539,0.767,P〈0.05)。结论INH亚单位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在外周血中表达的相关性说明了INH可能是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的组成部分,在子宫内膜成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Wnt信号通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包括多种配体、受体及多条下游通路。该通路参与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干细胞增殖和肿瘤的发生。Wnt信号通路也是女性生殖系统分化的关键因子。同时,该通路的异常与女性多种生殖系统疾病有关,甚至会导致肿瘤的发生。有研究证实,Wnt信号通路的异常与上皮细胞间质化过程有关,该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另外,Wnt信号通路与肿瘤的转移、复发和耐药性都有一定的关系。本文综述Wnt信号通路在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近年来.随着居室装饰业的发展.甲醛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引起广泛关注.该文从流行病学和毒理学两个方面,综述甲醛致女性(雌性)生殖毒性的研究进展.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甲醛可以导致女性月经紊乱、生育能力降低、出生儿体重减轻等生殖毒性;毒理学研究结果也显示出甲醛具有一定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氧与电子反应后的产物,适当的ROS水平和氧化应激平衡对维持生理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当ROS产生过多或消除ROS的能力减弱,产生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可导致多种不孕相关疾病.氧化应激参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性流...  相似文献   

14.
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指上皮细胞在形态学上发生向成纤维细胞或间质细胞表型转化的过程,在胚胎发育、组织再生、肿瘤转移和器官纤维化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EMT在生殖领域不断被发现,EMT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调控机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EMT在女性生殖系统形成、发育及正常功能中的重要性,并讨论EMT在病理状态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宫腔粘连和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等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以期为女性生殖系统的研究及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炎症参与了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也可影响男性生殖功能。饮食在调节慢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膳食炎症指数(dietary inflammation index,DII)是一种新的临床膳食评估工具,将饮食分为促炎饮食和抗炎饮食,用于评估个人膳食整体的炎症潜力。研究显示,促炎饮食与生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抗炎饮食则与生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促炎饮食及其组分可升高机体内的炎症水平,促使慢性子宫内膜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癌及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也可对男性精子浓度和总活力等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不孕不育。综述DII与生殖相关疾病的关系和临床机制,并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提出饮食建议,以期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因敲除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应用DNA同源重组技术发展起来的,在对基因功能、发育生物学和疾病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现在,运用同源重组实现基因敲除依然是构建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最普遍最经典的方法。基因敲除动物模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综述目前国内外实现基因敲除的几种重要方法以及利用同源重组实现的基因敲除技术在雌性小鼠生殖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这些应用主要包括研究性激素对生殖器官及激素依赖性疾病的影响、细胞分泌因子在发育期调控生殖器官组织的机制及胚胎形成后的性腺发育与成熟缺陷等。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卵子中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引起母系家族性疾病,即线粒体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通常在婴幼儿期发病,且绝大多数线粒体疾病影响到多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可致残致死性疾病,无有效药物治疗,故女性患者不建议生育。mtDNA遗传学特征使得很多携带致病性mtDNA突变女性的遗传咨询更加困难,但可以考虑通过生殖遗传干预的方法帮助生育,降低后代患有线粒体遗传病的风险。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与产前诊断技术可检测突变mtDNA水平,选择正常的胚胎移植或者预防携带高水平突变mtDNA子代的出生,但并不适于所有患者。线粒体置换技术的诞生为预防严重线粒体遗传病带来希望,有望使后代患有线粒体遗传病的风险最小化,但其长期安全性、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