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78岁,有高血压病史17年,劳力型心绞痛7年.因急性下侧壁心肌梗死伴室性早博,于2002年10月4日急诊入院。体检:P108次/min,BP160/90mmHg,口唇和指甲紫绀,心尖博动不明显。心电图提示急性前侧壁、下壁心肌梗死伴左束支阻滞和室性早博。  相似文献   

2.
赵强 《现代保健》2010,(6):52-53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或不伴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收住院诊治的4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V4R~V6R导联ST段是否抬高将患者分为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29例)和合并右室梗死组(1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低血压和Kussmaul征的比例明显增加(P〈0.01)。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需要更多的容量负荷和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维持血压(P〈0.01)。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有较高的病死率(P〈0.05)。结论与单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比较,急性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的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合并症较常见,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王平 《职业与健康》2007,23(17):1542-1542
目的对比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胸前导联ST段压低与无ST段压低,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近5年收治的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胸前导联ST段压低组及无ST段压低组,以及2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观察3组的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伴有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发生严重并发症(36.7%)及病死率(10.0%)高,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相似。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预后不佳,可做为危险分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率特别是窦性心动过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影响心率的某些因素,方法:全部患均连续观察入院后72h心电图和心电监护,以窦性心率高于100次/min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min为心动过缓,分别对两组患发生心力衰竭,休克及心律失常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中91例发生窦性心运过速(29.5%),前壁168例中70例(41.7%)和下壁140例中21例(15.0%)发生窦性心动过速,P<0.01)。窦性心动过速患死亡15例,病死率16.5%,明显高于非窦性心动过速患(4.6%),P<0.01。窦性心动过速组合并心力衰竭,休克61例(67.0%)明显高于非窦性心动过速组(10.6%),P<0.01)。室性心律失常和梗死部位无关,房室传导阻滞易见于下壁梗死,束支阻滞易见于前壁梗死。房颤发生率与梗死部位无关。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窦性心动过速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心动过速患,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也高。  相似文献   

5.
龙春燕  朱旭龙 《现代保健》2011,(26):170-171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心力衰竭的特点,探讨AIMI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根据本院8年来收集的6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按心衰程度、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分组进行多方面比较分析。结果(1)老年患者伴心衰较多。(2)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病变范围宽,预后差。(3)心衰伴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率高。结论老年AIMI伴心力衰竭,合并胸前导联ST段压低的心力衰竭患者及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5天内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统计分析两组于住院期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结果fQRS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QRS组(P〈O.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出现fQRS的患者,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者,fQRS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不同梗死部位和相应病变血管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和N氨基酸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变化。方法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冠脉造影分为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37例和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组32例。于发病24h内抽取静脉血,行血浆cTnI、NT-proBNP检测。结果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血浆cTnI、NT-proBNP均高于正常,且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的cTnI、NT-proBNP高于下壁心肌梗死组,两者比较,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nI、NT-proBNP增高可反映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害的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朱雅琴  冯晨曦 《中国校医》2001,15(3):191-192
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是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的危重类型 ,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我们收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近 6年收治的 117例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病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4~ 1999年住院心肌梗死病例 ,剔除亚急性和急性无Q波型心肌梗死、入院时已进入恢复期和治疗期间自动出院的病例后 ,获得 117例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病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急性透壁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典型AMI临床表现、典型AMI心电图表现和血清酶 (SGOT、LDH、CPK)增高[1] 。其中 ,男 84例 ,女 3 3例 ;年龄 40~ 86岁 …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急诊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10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治疗后是否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与无心律失常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再对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于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P0.05),其年龄段以≥60岁为主,心肌梗死部位以心肌下壁、前壁为主,心律失常类型以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室性早搏为主。(2)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心肌梗死部位(下壁)、TIMI血流分级(0级)、介入治疗时机过晚、右冠状动脉闭塞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老年女性人群,其影响因素为梗死部位、TIMI血流分级、介入治疗时机、右冠状动脉闭塞。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在老年人,由于临床表现特殊,缺乏典型症状体征,容易造成诊断失误。我院2000年7月至2004年9月共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43例,其中7例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误诊延误治疗,本文就7例临床表现和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60岁~80岁,平均75岁。1.2临床表现及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例,急性广泛前壁及侧壁心肌梗死各1例。7例心电图改变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且心肌酶追踪观察亦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7例患者均为不典型心肌梗死,表现为无痛型或疼痛部位不…  相似文献   

11.
梁素英 《工企医刊》2002,15(4):29-29
笔者就1991年8月~2001年8月共收治了13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用利多卡因预防心室颤动(VF)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35例AMI病人均为发病在24小时内,其中男90例,女45例,年龄34岁~78岁,平均年龄56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2例,前壁+前间壁13例,前间壁19例,前侧壁18例,下壁19例,正后壁8例,下壁+正后壁22例,非Q波心肌梗死14例。其中5例使用地高辛0.125mg,每日1次,其余均未使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有完整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将此135例患者有无心律失常(室性早搏>5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因急性胸痛入院的患者中,NT—proBNP对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院患者共298人,以胸痛为主诉,不伴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观察在入院时血清NT—proBNP、CK—MB、TnI及心肌酶动态演变,将患者分为急性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4)、不稳定型心绞痛组f182)、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82),并对各组NT—proBNP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8例患者中,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82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82例,三组NT—proBNP值中位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5.6pg/ml、78.1pg/ml、28.6pg/ml;P〈0.01)。NT—proBNP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K—MB、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明显低于二者(P〈0.01)。结论NT—proBNP在非sT抬高的急性胸痛的患者中,虽然不能独立作为诊断依据,但是用作急性非sT抬高心肌梗死的预测指标是非常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旨在研究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分析12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3例,前降支9例,回旋支26例,右冠状动脉71例,多支病变13例。②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幅度Ⅲ>Ⅱ导联者共82例,其中右冠状动脉病变58例,占70.7%:ST段抬高幅度Ⅱ>Ⅲ导联者19例,其中左旋支病变18例,占94.7%。伴前壁导联ST段压低者共22例,其中16例(72.7%)为左冠状动脉病变或多支病变。③左主干、前降支及多支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常有复杂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多,预后差。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相关血管具有多变性;心电图有助于估价梗死范围和判定梗死相关血管;左主干、前降支及多支病变所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正>我院对2000~2007年门诊和住院患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资料回顾性的分析,发现3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中有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完全性左或右束支阻滞,占11%。所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除出现典型的下壁梗死图形外,还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完全性左或右束支阻滞图形,临床医师应有所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王凯 《中国卫生产业》2013,(19):118-11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梗死部位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前壁组)21例、下壁心肌梗死组(下壁组)17例、高侧壁心肌梗死组(高侧壁组)14例、正后壁心肌梗死组(正后壁组)8例,分析不同部位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前壁组、下壁组及高侧壁组的溶栓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88.24%和92.86%,三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正后壁组溶栓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对于前壁、下壁及高侧壁的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均优于正后壁的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作用。方法对2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冠脉闭塞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占81.5%,左旋支占18.5%;②下壁合并右室梗死时其相关动脉多为右冠状动脉,诊断特异性为100%;③下壁心肌梗死时I、aVL导联ST段压低,提示右冠状动脉为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敏感性为86.3%,特异性为100%;ST段呈等电位线或轻度抬高,提示左旋支闭塞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6.3%;④V5、V6导联ST段压低多见于右冠状动脉闭塞,而V5、V6导联ST段抬高多见于左旋支闭塞;⑤存在多支病变发生下壁心肌梗死时,其心电图变化较大。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对判断梗死相关动脉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同梗死部位和冠脉病变血管血浆hs-CRP、Hcy的变化。方法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及冠脉造影分为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37例和急下壁心肌梗死组32例。于发病24h内抽取静脉血行血浆hs-CRP、Hcy检测。结果急性ST段抬高广泛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早期血浆hs-CRP和Hcy均高于正常值,且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组的hs-CRP和Hcy要高于下壁心肌梗死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Hcy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且可反映心肌损害和血管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何顺德  张胜 《现代保健》2009,(32):82-83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的溶栓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和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判断再通率,观察疗效和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再通82例,再通率68.3%,其中发病6h以内溶栓再通率为85.7%(48/56),发病6~20h溶栓再通率53.1%(34/64)。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急性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再通组,急性心衰发生率7.1%,心绞痛发生率3.6%,病死率3.6%;未通组急性心衰发生率18.8%,心绞痛发生率12.5%,病死率17.9%。两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常规药物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促进心肌功能恢复,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无条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医院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变化及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对照组和2个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测定治疗前后MMP-1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20mg/d组治疗后3、7.14dMMP-1水平分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40mg//d组治疗后3、7.14dMMP-1较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叉护〈0.05)。辛伐他汀40mg/d组治疗后7,14dMMP-1水平较辛伐他汀20mg/d组明显降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MMP-1水平,血清MMP—1降低程度与辛伐他汀剂量有关。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较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有利于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20.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胸前导联ST段下降时 ,血清心肌酶 (CK和CK -MB)、心功能改变及临床并发症发生 ,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 5 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析 ,以探讨其合并胸前导联ST段下降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5 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均为 1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标准均符合 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且发病后 2 4h入院 ,其中男性 30例 ,女性2 0例 ,年龄 4 0~ 78岁 ,平均年龄 (6 3± 10 4 )岁。以心电图胸前导联 (V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