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常儿童下肢旋转解剖轴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绘制出6个月至15岁儿童正常下肢旋转解剖轴线的发育曲线,为诊断儿童股骨和胫骨旋转畸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门诊体检的正常儿童149例,排除骨骼、肌肉及神经疾病和双侧下肢其他疾病引起的畸形,对每例儿童分别进行双侧下肢股骨旋转轴线角度(包括内旋角度、外旋角度)和胫骨旋转轴线角度测量,并根据年龄进行分组统计:6个月至2周岁21例;25个月至4周岁43例;5~12岁38例;12~15岁47例。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婴儿时期股骨的内旋平均在40°(10°~60°),外旋平均在70°(45°~90°),直到12岁左右,髋关节内旋平均50°(25°~65°),外旋平均45°(25°~65°),随着年龄的增加,股骨内旋渐增大,而外旋不断减小;在婴儿期,大腿-足中轴角内旋平均5°(-30°~+20°),8岁时,大腿-足中轴角平均外旋10°(-5°~ +30°),大腿-踝横轴角的测量结果与小腿-足中轴角的测量结果基本相似。结论儿童下肢旋转解剖轴线具有随着年龄,普加而变化的特点,但在12岁左右不再有明显的改变。因此,在12岁以前诊断下肢旋转解剖轴线异常,应该考虑可能是发育中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标准化生长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制定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的生长参照值及标准化生长曲线,供儿科临床及预防保健工作使用.方法 采用"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及"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九省市94 302名0~19岁(差1天未满19岁)城区健康儿童青少年的身高(3岁以下测量身长)、体重测量数据,应用LMS方法对数据进行拟合修匀,获得所需要的百分位和标准差单位(Z分值)数值并绘制相应的曲线图.结果 制定出0~18岁男、女儿童各自的年龄的体重、年龄的身高第3、10、25、50、75、90及97百分位及-3、-2、-1、0、+1、+2、+3倍标准差(SD)单位曲线图.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生长标准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0年(CDC2000)标准进行比较,三者之间存在差异.男童15岁、女童13岁之前,中国儿童身高略高于美国及WHO标准,之后逐渐低于美国及WHO标准,18岁时男童身高低于美国3.5 cm,女童低于美国2.5 cm;体重在学龄期后差异明显,18岁时中国男童低于美国平均约5.9 kg,女童差别更大,8~18岁间差值约4.1~20.5 kg.结论 该套身高、体重标准图表具有国家代表性、年龄完整,可作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参照标准在儿科临床及公共卫生领域中使用,有利于生长异常的早期识别、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12.
AIMS: Denutrition remains a major concern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Daily experience suggests that the meals proposed by hospital dietetic service, although well-balance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commendations, may be poorly accepted and consumed by children.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modification of foods offer on energy intakes as well as nutriments and minerals and trace element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PATIENTS AND METHODS: During a 1-month period, 25 consecutive children (range 4-17 years; 13 girls), hospitalized in our pediatric depart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reasons for hospitalisation comprised: medical reasons [n=7], orthopedic problem [n=16] or surgery [n=2]). They had no restricted diet and received the usual pediatric hospital feeding according to the French 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RDA) (D1). They were compared to 21 children--matched for age, sex, nutritional status and pathology, hospitalized during the following 1-month period--who received a modified diet (D2), elaborated by dieticians according to the child's preference and excluded or limited food usually nonconsumed by the children. Food consumption was prospectively measured for 24h by analysis of the nonconsumed foods, as well as browsing and extra food brought by the family. Analysis of energy, carbohydrate, lipid, protein, iron and calcium intake was made using Bilnut 3 software (Nutrisoft, France). RESULTS: D2 covered 119+/-37% of the median energy needs versus 89+/-37% for D1 (p<0.05). The median energy needs were more often reached with D2 as compared to D1 (62% versus 32%, p<0.05). Protein intake was high in both groups, more importantly with D2 (266+/-111% of RDA versus 193+/-77% with D1, p<0.05). We observed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diets in regards of fat/carbohydrate balance and iron intake. Calcium intak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adapted diet: 68+/-26% of RDA with D2 versus 49+/-26% with D1 (p<0.01). CONCLUSION: Adapting food offers to preference influences food and caloric intakes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This could be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prevent acute undernutrition in hospital.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Role transition is never easy, but is complicated by the experienced neonatal nurse's frustration with reverting to a student role and becoming a novice practitioner, sometimes after years of developing a reputation as an expert nurs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is transition, focusing on the skills needed to move successfully from nurse to nurse practitioner. Common to all advanced practice transitions are stages similar to those Benner identifies in her novice-to-expert theory of nursing practice. Feelings of frustration and inadequacy are common during the first year as an NNP. Studies focusing on role transition and role development suggest that a strong nursing identity is important for success in the NNP practice environment.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transi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