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言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于1955年建立,目前有21个成员国,它的目的是通过审核科学出版物及其它资料,对辐射的来源、效应及危险度作出结论.委员会已经发表了10篇综合性的评价报告,UNSCEAR的报告及其中的结论常常是辐射防护团体和管理机构制定政策的基础.本文目的是概述委员会新近的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并就有关问题作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93年报告》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1993年报告》简介刘洪祥1993年5月17日~28日召开的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第42届年会,与会的21个成员国代表一致通过了《UNSCEAR1993年报告草案》,1993年10月正式发表,以下...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ited Nations 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UNSCEAR)第31届会议,于1982年3月15日至26日在维也那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委员会成员国20个国家的代表、代理代表、顾问和来自UNEP~*、IAEA、WHO等三个国际机构,以及ICRP、ICRU二个国际学术团体的观察员。总共72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1984年6月26日至29日在维也纳举行。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第32届会议,于1983年6月20到24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委员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1.天然放射性所致照射秘书处最初起草的资料,标题为单一的和技术发展所增加的放射性所致照射。但这两者很难区别。而且,人们生活习惯不同,受照剂量亦不同。故讨论认为,应将此标题改为“天然放射性所致照射”更为确切。天然放射性对个人或群体的照射,分为职业照射和普通生活环境的照射。天然放射性的照射剂量,可作为判断其它放射性照射剂量的标准。天然放射性的照射包括建筑物内天然放射性照射、工业活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照射,非  相似文献   

6.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第44届会议UNSCEAR第44届会议于1995年6月12日至16日已在维也纳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有21个成员国的代表、副代表和顾问73人。5个国际组织代表6人,UNSCEAR秘书处5人,共计...  相似文献   

7.
8.
低水平辐射兴奋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低水平辐射诱导的兴奋效应包括细胞和机体的适应性反应,免疫功能增强和致癌作用减弱。本文概述了以上几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着重分析了低水平辐射增强免疫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及其整体调节,指出了这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实用前景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胎内照射辐射效应的特点、电离辐射对胚胎和胎儿的效应及胎内辐射效应研究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航空,尤其是在军事航空中高频发射设备的使用日益广泛。高频辐射(RFR)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在科学界和广大公众中是颇有争议的问题。美国空军应用了大量种类繁多的RFR发射装备,安全使用这些设备是首要的。为此美国空军25年来对于RFR的生物医学效应作了大量研究。除进行和发起研究以外,美国空军对制定和颁布人照射健康和安全标准做了重大贡献。美国国防部为防止人员受RFR危害,根据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过量外照射和内污染近远期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量外照射和内污染近远期辐射效应研究王永孝,纪桂云,徐秀凤,白玉书,周藕良,金璀珍,傅宝华,刘文丽,刘任远,金家美,刘锦文,杨觉雄,李美颖,姚永明,叶青,石瑞,于源龙小剂量外照射和小剂量内污染目前尚无可靠的评价方法与估计标准。因此对小剂量危害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低剂量受照人员远期辐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作者报道了 5 3名受到一次性γ射线外照射或裂变产物内污染人员和照后 2 2~ 31年随访结果。试图通过对这组剂量较准确 ,又有长期随访资料的人群直接观察的资料以了解低剂量辐射对人群健康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一、观察对象和剂量本组人员曾分别于 1981、1983、1985、1987、1992年进行过医学随访[1] ,本次报道为 1997年 (第 6次 )随访结果。随访对象 5 3人 ,占应随访人数的 6 3 3% ,在一次事故中 ,有 2 9例受到一次性γ射线外照射 ,另 2 4人受到核裂变产物13 7Cs内污染。按受照时间分为 3组 :Ⅰ组 15人 196 6年受照 ,Ⅱ组 14人 19…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采用放射性核素51Cr及3H-UR标记淋巴细胞的方法,通过γ计数测量及放射白显影技术观察了不同剂量60Coγ线对Wistar大鼠脾淋巴细胞在体内移行和归巢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注射后2小时,受照淋巴细胞异常地堆积在肝脏和肺,而归巢到肠系膜淋巴结(MLN)和回肠的数量显著减少。(2)注射后24小时,受照淋巴细胞的侈行能力进一步下降,具体表现在分布到肝和肺的数量增加以外,在脾脏出现显著性堆积,而归巢到MLN和回肠的数量继续减少。(3)组织切片的放射自显影提示,受照淋巴细胞迁侈进入脾脏和MLN的特定区域的能力明显降低,在B细胞区标记细胞数量的减少比T细胞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辐射适应性效应是一种生物防御机制,是指低剂量辐射可以增强细胞对随后高剂量照射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高辐射引起的各种损伤.目前为止,RAR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研究主要涉及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对抗氧化应激系统以及应激反应蛋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的分子主要包括蛋白激酶C、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53蛋白、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及DNA依赖性蛋白激酶.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人们对低剂量辐射后发生的间接和延迟效应(如突变、基因不稳定性)的重视,以及新的高效工具(如单细胞微束和先进的培养系统)的应用,过去的十几年对辐射诱导旁效应的产生机制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发现。辐射诱导旁效应是受基因调控,由细胞问信号传递途径中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8.
19.
辐射能使受照细胞产生基因突变,其中表达水平改变,细胞生长改变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但研究发现,类似的反应在与受照细胞共同培养的未受照细胞中也能发生,即产生了旁效应,目前对于旁效应发生机制的了解还很少,可能与细胞间通讯及细胞外的一些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0.
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现象近年来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对于目前低剂量辐射效应的研究将产生重大影响。在其研究过程中,由于电离粒子在能量、径迹上的随机分布,用常规照射的方法无法提供旁效应的直接证据以及准确的单一粒子与生物体的作用结果。微束的发展,特别是单粒子微束通过将精确数量的粒子准确地射入细胞或细胞特定位置,为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的研究提供了直接有用的手段。为此,论述了辐射诱导的旁效应现象以及微束在其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