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形态变化与脑梗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小板形态与血小板功能关系密切。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是脑梗死促发因素之一,也是造成脑梗死后缺血性损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文中对脑梗死后机体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综述,对血小板形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死系脑供血障碍所致,主要病理变化为脑组织缺氧、坏死、软化,进而形成梗死灶。本文对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形态变化进行了观察,旨在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数目体积变化情况,探讨急性脑梗死的理论依据。方法对30例发病时间在6h内的脑梗死患者测定其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凝血功能。结果大面积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与血小板状态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血小板体积和凝血功能的异常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卒中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59例脑梗死4、2例脑出血患者及30例体检人员的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例(P-LCR),并与神经功能损害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LT、MPV、PDW、P-LCR各值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P值分别为>0.05、<0.05、>0.05、P<0.05;脑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比较P>0.05。相关分析示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血小板四项参数改变与神经功能损害分级无关(P>0.05)。结论在急性卒中患者中反映血小板凝血功能增强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例(P-LCR)二项指标均高于健康体检者,以脑梗死组更为明显,表明血小板凝血功能增强是急性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脑梗死和脑出血血小板四项参数改变与病情轻重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西洛他唑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变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5例急性期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分子标记物CD41、CD62P的含量水平,并对脑梗死组应用西洛他唑或阿司匹林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分子表达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2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应用西洛他唑治疗后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幅度高于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增强;西洛他唑能抑制血小板粘附分子的表达,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高胆固醇血症对血小板超微结构及97立体计量学参数的影响及调脂药普伐他汀干预后的变化,选择高胆固醇血症患者20例,口服普伐他汀10-20mg/d,疗程4-8周,治疗前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血小板的超微结构并进行立体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治疗后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均明显下降,同时血小板形态结构的立体计量学参数得以改善。结果提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功能及立体计量学参数的可逆性变化可能与普伐他汀促进动脉粥样斑块消退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梗死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是尽快使闭塞的血管再通,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确证有效的开通闭塞动脉的急救措施,桥接治疗提高了闭塞血管的再通机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存在残余血管狭窄。已知血小板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溶栓/桥接治疗后导致血管再通后再闭塞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溶栓后24 h内禁止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血小板的聚集与活化使一部分残余动脉狭窄患者发生了动脉再闭塞。本文针对血小板活化机制及近年来关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状态及抗血小板治疗联合静脉溶栓/桥接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探讨在静脉溶栓/桥接治疗后24 h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李萌  王萍  陈晖 《心脏杂志》2016,28(2):248-250
血小板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之一。血小板在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尚无明确反映血小板功能的指标,近年多项研究发现血小板参数中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反映血小板活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检测MPV是评估血小板功能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对预测CHD临床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稳定型脑梗和进展型脑梗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学者对血小板膜糖蛋白(GMP)在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大多局限于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与亚急性期或恢复期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对比变化的研究。而临床上急性期脑梗塞患者有些病情急剧进展(进展型脑梗死),有些变化不大或逐渐好转(稳定型脑梗死),故若能早期预测血栓进展程度则有一定临床意义。而对此类研究并不多,陈加俊等曾发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否进展为脑血栓的CD61,CD62p的研究。为了探讨血小板活化程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进展情况的关系,我们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了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CD41、CD67p,CD63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凝血图及血小板数目、体积变化情况,探讨脑梗死发生发展的理论依据。方法对80例发病时间在6~24h内的脑梗死患者测定其血小板数目(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凝血图,并与正常人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结论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异常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抗血小板药物对脑卒中复发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后血小板功能与卒中复发及复发类型的关系.方法 随访210名脑梗死患者2年,在给药前、给药后1 d、1 w、1、6、12、18个月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表达的百分率,同时监测终点事件的发生.结果 脑卒中复发者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1 w、1个月时血小板CD62p、CD63、CD41的阳性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段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脑卒中复发者中脑出血和脑梗死间血小板功能指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脑卒中复发者在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1 w、1个月时血小板功能指标与疾病复发有相关性,但从数值变化趋势来看血小板活化的数值还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预示脑卒中复发及复发类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肝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超微结构和聚集功能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血瘀证组患者血小板异常形态,大型血小板和伪足变形血小板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α颗粒和致密颗粒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提示血小板的异常变化,是造成血瘀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血小板减少症是肝硬化特征之一,多数学者认为血小板的数量与肝硬化的严重度相关。血小板功能缺陷在慢性肝病也颇常见。慢性肝病、肝硬化血小板数量、功能的变化意义重大。现今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住院的20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平均体积(MPV)、聚集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平均血小板计数385.61×10^12/L。治疗后192.67×10^12/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小板平均体积进行比较:治疗前9.53fl,治疗后11.58fl,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血小板最大聚集率0.65,治疗后0.30,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严重程度病人之间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未发现血小板计数与病情的关系(P〉0.05)。计算活动期、缓解期病人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平均体积与血小板计数三者的相关系数,并进行统计学检验,未见相关(P〉0.05)。结论 血小板功能状态的改变可能是UC肠道病变活动性的指标之一,并能反映疾病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是循环血液中最小的血细胞。具有各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结构、形态、功能及代谢的变化与血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上使用血小板这一指标来监测病人的出凝血状况已成为一种常规手段。血小板形态及功能变化与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据文献报道,肺心病急性加重者尸检时肺小动脉血栓的发生率为89.8%。且皆为肺小动脉原位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rPAF-AH)对大鼠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80只,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rPAF AH组和银杏叶组,每组20只。后3组大鼠采用慢性动脉粥样硬化结合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脑梗死模型,观测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脑梗死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及5、15、30和60 min各时间点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外银杏叶组血小板聚集率,rPAF-AH组和银杏叶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和血小板黏附率均明显降低(P0.05),rPAF-AH组较银杏叶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明显(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rCBF明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rCBF-AH组大鼠给药后各时间点,银杏叶组30和60 min时,rCBF不同程度升高(P0.05)。结论 rPAF-AH对大鼠脑梗死具有明显的疗效,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治疗脑梗死的生物医药制剂。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脑梗死(ACI)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是危害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对于血小板活化功能亢进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血小板α-颗粒膜蛋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是最主要的卒中类型,占所有卒中的60%~80%,其年复发率高达5、19%。目前认为,抗血小板治疗是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许多患者虽然一直坚持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阿司匹林,但仍不能完全预防卒中的复发。据认为,这种现象与阿司匹林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溶栓治疗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靳毅  王晓蓓  邢辉 《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0):680-682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过程中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与溶栓治疗的关系.方法 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验组)和18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及凝血酶时间(TT),动态观察溶栓前及溶栓后1、2、4小时和48小时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 溶栓前脑梗死患者的MPV、P-LCR和F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PLT、PT和APTT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溶栓治疗后,MPV、P-LCR和Fg含量显著下降,PLT、PT和APTT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溶栓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MPV和P-LCR)和凝血指标(PT、APTT、Fg),可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后表面一些抗原决定簇的改变,探讨其在血栓性疾病研究中的意义。方法:以凝血酶诱导20例正常人血小板活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Ⅲa,P-选择素的表达,纤维蛋白原结合以及瑞斯托霉素(Risto)诱导的血小板粘附,同时用全血法测定脑梗死患者相应抗原的改变,结果:随着凝血酶浓度0.001-0.1U/ml递增瑞斯托霉素(Risto)诱导的血小板粘附及GPⅠb表达逐渐下降,P-选择素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则在0.01-1U/ml间逐渐上升,GPⅢa无明显变化,30例脑梗死患者GPⅠb显著下降,P-选择素的表达及纤维蛋白原结合远高于对照组,GPⅢa无变化。结论:凝血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分别对血小板的粘附,聚集与释放产生影响,而血小板表面活化相关性抗原的改变是反映体内血小板活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