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移植肠白细胞介素 2的表达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意义及诊断价值以及普乐可复 (FK 5 0 6 )对其影响。方法 选用近交系大鼠SD和Wister建立同种异基因小肠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对照组 ,同基因移植组 ,异基因移植组和异基因加FK5 0 6治疗组 ,术后第 3、5、7天取各组动物移植肠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术后IL 2在移植小肠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检查显示异基因移植组大鼠在术后第 3、5、7天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 ,同基因移植组、异基因加FK5 0 6治疗组无明显排斥征象。异基因移植组IL 2表达在术后均显著高于其他 3组 ,FK5 0 6治疗组IL 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亦有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IL 2在小肠移植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移植肠黏膜内IL 2表达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一个有参考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T淋巴细胞疫苗抗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特异性T淋巴细胞疫苗接种对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 :利用FK344 N大鼠的脾细胞免疫Wistar大鼠 ,取后者脾细胞活化制备T细胞疫苗 ,对小肠移植受者的Wistar大鼠进行免疫 ,以大鼠小肠移植后的存活时间、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微量细胞毒测定对该方法抗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加以证实。 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较 ,T淋巴细胞疫苗接种使小肠移植大鼠的存活期明显延长 (P <0 .0 1)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微量细胞毒实验结果也具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T淋巴细胞疫苗接种能显著延长异品系大鼠小肠移植的存活期 ,有明显的抗排斥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位全小肠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动物模型,分析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选择素的表达变化及其在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 选用近交系Wistar/A和F344/N大鼠建立全小肠移植模型.实验共分4组,每组供受体各18只:第1组非手术对照组(F344/N);第2组同基因移植组 (F344/N→F344/N);第3组异基因移植组(F344/N→Wistar/A);第4组异基因移植治疗组(F344/N→Wistar/A FK506).每组分别于术后第3,5,7日处死,在无菌条件下取移植肠行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组织中选择素的表达,同时检测移植肠中选择素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异基因大鼠异位全小肠移植术后3,5,7 d可出现典型的轻、中、重度排斥反应,而同基因组及异基因移植治疗组中未出现排斥反应. P-选择素在异基因移植术后早期显著升高,但随着排斥反应的加重,持续升高不明显,而E、L-选择素随着排斥反应的加重而持续升高,而同基因移植及治疗组选择素的升高不明显,且治疗组略低于同基因移植组.结论: 早期肠黏膜中P-选择素的表达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季刚  牛卫博  董光龙  王为忠 《医学争鸣》2008,29(18):1685-1688
目的:比较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中不同节段移植肠的病理学变化及移植肠存活率.方法:将近交系Wistar大鼠320只随机配对分为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n=80),行虚拟手术;B组(n=80)行异位全小肠移植;C组(n=80)行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移植肠部位取中、远段小肠,长度15~50 cm不等;D组(n=80)亦行异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移植肠部位取近段小肠,长度15~50 cm不等;各组术后常规补液,给予抗生素.每日观察移植肠造瘘口颜色及分泌物.并于术后1,7,14,30 d于移植肠近端造口内注入麦芽糖溶液,各组随机抽取20只受体于术后7,14,30 d统一自颈外静脉置管处采血1 mL,测量注入麦芽糖前后血糖值并换算出血糖吸收值.移植鼠濒临死亡时取材,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B组受体的病理学变化程度较C,D组明显,大鼠的存活率亦较低.B,C,D各组血糖吸收值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移植肠的选择中,节段性较全小肠移植效果好;节段性移植肠的选择以取距屈氏韧带5 cm、长度约15~20 cm移植肠为宜.  相似文献   

6.
豚鼠至大鼠异种小肠移植超急性排斥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邦好  李朝龙 《广东医学》2000,21(2):112-114
目的 建立袖套法豚鼠至大鼠异种小肠移植模型,初步观察异种小肠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过程。方法 行异种异位全小肠移植,移植小肠脾性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与受体肾以下腹主动脉作端侧吻合,切除受体左肾,移植小肠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行袖套吻合;在手术显策镜下观察超急性排斥的大体变化。结果 共实施异种小肠移植40例,成功34例,供受体手术时间平均150min,血管吻合成功率达90%。再灌流后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L-10对大鼠小肠同种异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8只供体Wistar大鼠和18只受体SD大鼠分为3组,每组各有6只Wistar大鼠和SD大鼠。Ⅰ组:Wistar→SD小肠移植;Ⅱ组:Wistar→SD小肠移植 CsA;Ⅲ组:Wistar→SD小肠移植 rrIL-10。术后3、5、7d观察病理学改变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IFN-γ、IL-2mRNA。结果:Ⅰ组术后3 d出现排斥反应,第7 d时最重;Ⅱ组术后7d部分出现轻度排斥反应;Ⅲ组术后5d出现轻度排斥反应,术后7d出现中度排斥反应。Ⅰ组IFN-γ、IL-2mRNA术后明显增高;Ⅱ组术后略升高,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Ⅲ组术后升高,较Ⅰ组升高程度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0可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少大鼠原位小肠移植并发症 ,提高手术成功率 ,建立稳定的原位小肠移植模型。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作为实验动物 ,切除受体全小肠及盲肠 ,应用改良的Kort法行原位节段性小肠移植。结果 正式实验 5 1次 ,术后 7天存活率为 80 .4 % ,最长存活 >1 5 0天。结论 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①尽量减少供肠获取过程中的机械性和缺血性损伤 ;②应用合理而完善的血管重建技术预防血管吻合并发症 ;③术中及时充分补液以避免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 ;④在血供充分的情况下进行细致的肠管吻合可有效减少肠管吻合合并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袖套法豚鼠至大鼠异种小肠移植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异种小肠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行异种异位全小肠移植,再灌流后0min、5min、排斥后分别取标本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再灌流后数分钟,移植小肠血管内皮细胞间结合部分开,显露出内皮下基质,血小板聚集并黏附至血管内皮表面。结论:异种小肠移植发生的超急性排斥反应与异种心、肾移植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0.
大鼠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Monckih和Russell法小肠移植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尝试,建立了一种简便,稳定的大鼠小肠移植模型。在60例大鼠节段性异位小肠移植中,正式实验33例的手术成功率为81.8%,平均存时间10.9天,最长存活时间超过16天。作者认为充分的补充,良好的血管吻合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ooxygenase-1,HO-1)在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模型后分为3组:对照组(A组),ZnPP组(B组)和CoPP组(C组).3组分别于3、7 d处死,取血及肝脏标本.进行肝功测定(AST、ALT、TBIL、ALB);肝组织HE染色;荧光RT-PCR检测HO-1表达.结果 ①3组肝功能3、7 d时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②HE染色:A组3 d出现I、Ⅱ级为主的排斥反应,7 d时出现Ⅱ级为主的排斥反应;B组3 d出现Ⅱ级为主的排斥反应,7 d时出现Ⅱ、Ⅲ级为主的排斥反应;C组3 d出现排斥反应0~Ⅱ级,以I级为主,7 d时出现排斥反应0~Ⅱ级,以I、Ⅱ级为主.③HO-1在C组表达明显升高,B组不明显,A组介于两组之间.结论 血红素加氧酶-1(HO-1)过表达能减轻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85只,雌雄不限,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阿托伐他汀组.给药量分别为3,8,10 ms/ks,连续灌胃14 d,于末次给药后1 h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缺血模型(pMCAO),制模成功后8 h观测各组的神经行为变化,之后处死进行红四氮唑染色观察脑梗塞体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的表达并测量微血管计数(MVC),同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含量.结果:阿托伐他汀给药组(3 rag/ks)大鼠脑缺血损伤程度减轻(P<0.01)、梗死灶面积减少(P<0.01),CD34阳性细胞表达增高(P<0.05),微血管计数增多(P<0.05),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阿托伐他汀(3me/ks)对急性脑缺血大鼠即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大鼠小肠移植FK506预处理模型研究,探讨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根据病理表现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进一步探究Th17细胞相关因子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的作用机理,试图为预防小肠移植急性排斥损伤提出新思路。方法 雄性健康F344大鼠5对及Lewis大鼠10对,6~8周龄,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1组(F344 5只、Lewis 5只)、对照2组(Lewis大鼠5对)和实验组(F344 5只、Lewis 5只)。采用供体肠系膜上动脉-受体腹主动脉端侧、供体门静脉-受体下腔静脉端侧吻合法,供体肠管近端旷置远端回肠-回肠端侧吻合的异体全段性小肠移植术式。实验组:FK506按2 mg/Kg的剂量实验前3日每日肌肉注射,手术当日及术后7 d,按0.3 mg·kg-1·d-1肌肉注射。术后7 d处死受体大鼠或濒死大鼠,取供体肠管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右心室穿刺取血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IL-23、IL-6、TGF-β、IFN-γ的含量。结果 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移植肠管的黏膜发生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对照1组小肠黏膜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最明显,实验组病理学改变相对较轻,对照2组大鼠小肠黏膜改变最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巨噬细胞浸润以对照1组最明显,其次为实验组,对照2组浸润最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大鼠静脉血血清中的IL-6、IL-17、IL-23、TGF-β平均浓度大体趋势相同,各种细胞因子以对照1组最高,实验组次之,对照2组最低。结论 在大鼠小肠移植模型中,FK506预处理能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的黏膜损伤,有利于移植受体的存活。其机理与减少移植肠管巨噬细胞的浸润有关。对照1组和实验组大鼠血液中IL-17、IL-23等细胞因子水平均值都高于对照2组,提示Th17相关因子参与急性排斥反应过程。阻断Th17相关因子产生可能会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脑出血周围组织GFAP、CD34的表达,探索脑出血周围组织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及与微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的变化,免疫组化技术(两步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CD34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的表达。结果脑出血8h其周围组织GFAP表达开始增加(P〈0.01),3~5天表达明显增强(P〈0.01),7~15天表达达到高峰(P〈0.01),以后有所回落,19天时仍高于对照组(P〈0.01);CD34阳性反应在脑出血8h开始增加,3~5天其阳性表达数量增多(P〈0.01),血管扩张,7—15天达高峰(P〈0.01),见大量新生血管,19天时仍比对照组高(P〈0.01)。GFAP与CD34消长规律一致(Pearson r=0.9930,P〈0.01,R^2=0.9860)。结论脑出血后15天内其周围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活跃,并可能促进微血管重建与扩张,两者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CD34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2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78例ALL患儿CD34阳性率为43.6%,27例AML患儿CD34阳性率为29.6%,CD34+组与CD34-组在性别和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组与CD34-组在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髓外浸润表现、诱导治疗4周的缓解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34抗原表达在临床特征上主要表现在髓外浸润,为化疗反应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中CD40、CD40L、OX40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6例未经治疗的初诊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CD40、CD40L、OX40的表达,分为四组:仅表达CD40的患者组(①组)、表达CD40+CD40L+OX40-的患者组(②组)、三种抗原全部表达组(③组)和全部不表达组(④组).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在有高白细胞表现的患者中,②组的发病率(100%)最高;在有血小板减少表现的患者中,①组的发病率(100%)最高;在有脾大表现的患者中,④组的发病率(6.7%)最低.结论:CD40的单独表达可能使白血病患者血小板的降低更加严重,而当合并CD40L表达时,会减少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CD40的表达能增加患者伴有脾大表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以及外周血CD34 细胞的动态改变,探讨其在心肌梗死(心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急性心梗患者发病第1、3、7、10、14天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心梗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血VEGF和SDF-1的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梗患者第1、7、14天外周血CD34 细胞的水平。同时对心梗患者进行心肌酶、肌钙蛋白、心电图及心脏超声等常规检查。结果(1)心梗后第7天外周血CD34 细胞(个/μl)明显增高(2.35±0.72vs1.48±0.49,P<0.05);(2)心梗后血VEGF(pg/ml)明显升高,于第14天达到高峰(197.56±39.87vs53.79±18.12,P<0.01);(3)心梗第1天血SDF-1(pg/ml)明显降低(1683.12±224.79vs2178.67±265.34,P<0.01),以后渐恢复至与对照组相同水平;(4)心梗第7天VEGF水平与外周血CD34 细胞高峰值之间有明显相关性;(5)VEGF高峰值与CK-MB高峰值和肌钙蛋白I之间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心肌梗死本身即可动员干细胞至外周血;心梗后VEGF明显升高至少可持续2周以上,SDF-1短暂降低;两者的动态变化可能与干细胞动员及促使更多干细胞归巢至损伤心肌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30-33
目的探讨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造血干细胞(CD34~+)增殖模型并进行体外扩增,分析其生物学活性。选取90只SD大鼠构建大鼠缺氧缺血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只):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治疗组大鼠造血干细胞(CD34~+)移植3 d后,处死大鼠并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动物行为学异常明显加重,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胞内BDNF和NGF含量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动物行为学异常明显减轻,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细胞内BDNF和NGF含量显著上升(P0.05)。结论 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有效促进脑内神经营养相关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