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血肿原因,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提高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原因.结果35例患者中迟发性颅脑内血肿在首次手术对侧27例,同侧手术周围及脑内8例.结论对冲性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后应严密观察,尽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张胡金  丁辉  李迎山 《陕西医学杂志》2004,33(12):1144-1145
急性颅脑损伤(Acute head injures,AHI)病人的脑脊液及血清乳酸值升高。研究证实,脑脊液乳酸值可做为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依据。本研究拟通过控制影响血清乳酸值的因素,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颈静脉血清乳酸含量的变化,以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清乳酸含量变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及乳酸脱氢酶的表达量,探讨二者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1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和50例正常成人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中CRP及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及预后表达的关系。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CRP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重型颅脑损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组患者的表达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时血清中CRP及乳酸脱氢酶含量升高,在颅脑损伤急性期联合检测血清中二者的含量对判断病情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严重广泛脑挫裂伤伴弥漫性脑肿胀、术中迟发颅内血肿等是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处的主要原因.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死亡率较高,其发生原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112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结果:血清MBP含量在脑震荡组与对照组基本一致(P>0.05)。脑挫裂伤组、硬膜外血肿组、脑内血肿组分别与脑震荡组比,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脑挫裂伤组和脑内血肿组升高比硬膜外血肿更明显(P<0.05);脑挫裂伤组与脑内血肿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血清MBP含量与颅内血肿的血肿量和脑挫裂伤的范围呈一致关系。以上结果表明:检测血清MBP含量,对判断颅脑损伤的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讨论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有效防止措施。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采用新处理方法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恢复较好患者10例,重残10例,死亡4例;对照组恢复较好患者2例,重残6例,死亡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需排除迟发颅内血肿后采取控制降压、过度换气、脑室引流、切除额叶脑组织等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重型颅脑损伤非高血压自发脑内血肿病因非常复杂,早期应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膨出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的预防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脑膨出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出现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对策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迟发性血肿42例,其中同侧脑内血肿8例,硬膜外血肿6例,对侧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8例,大脑纵裂血肿4例;(2)急性弥漫性脑肿胀22例;(3)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10例;(4)复合伤患者8例,合并胸、腹部及四肢骨折,有明显的低血压和低血氧症状;(5)术中操作不当,误诊误治4例。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开颅术中,如出现急性脑膨出,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正确处理,可以降低急性脑膨出的重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颅内血肿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颅内血肿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出现迟发颅内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年龄≥50岁、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时间≤伤后6h、高血压的患者迟发颅内血肿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患者(P〈0.05);恢复良好28例(49.12%),中残15例(26.32%),重残11例(19.29%),长期昏迷2例(3.51%),死亡1例(1.7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颅内血肿发生率较高,老年、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手术和高血压均是其危险因素,应密切观察和及时治疗,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对冲性颅脑损伤是指运动的头颅撞击相对静止物体上所造成的减速性损伤,通常表现为着力部位颅骨骨折和硬膜外血肿伴或不伴有硬膜下血肿、脑挫伤,对冲部位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对冲侧往往较着力侧严重,当行对冲侧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时,又会引发迟发血肿、急性脑膨出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本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讨论影响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以及有效防止措施。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采用新处理方法的病例资料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恢复较好患者10例,重残10例,死亡4例;对照组恢复较好患者2例,重残6例,死亡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急性脑膨出,需排除迟发颅内血肿后采取控制降压、过度换气、脑室引流、切除额叶脑组织等综合措施,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重型颅脑损伤非高血压自发脑内血肿病因非常复杂,早期应明确诊断,积极治疗,以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出现远隔部位血肿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64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4例中有34例存在远隔部位血肿,因此远隔部位血肿是急性脑膨出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论手术中急性脑膨出应考虑远隔部位的血肿,应即时行CT复查或直接行对冲部位探查。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是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中常见的多发性损伤。伤残率和死亡率高。如何了解颅脑损伤后脑结构和病理形态学变化,提高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率,一直是脑外科医生在诊治颅脑损伤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矿务局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杨宝贺等应用CT诊断新技术,通过对15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连续扫描动态观察,提高了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CT诊断颅脑损伤准确迅速,连续扫描可以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病变,包括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B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抑制法和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技术检测5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K-BB和NSE含量的变化,分析急性颅脑损伤分级与血清中CK-BB和NSE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清CK-BB和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K-BB和NSE水平又明显高于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P<0.05).结论 血清中CK-BB、NSE含量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其测定对于早期评估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现有医学诊疗手段对重度颅脑损伤开颅术后迟发血肿进行有效诊治,以提高患者生存率,并分析发生开颅后迟发血肿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4例开颅术后未出现迟发性血肿(对照组),22例开颅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予一线保守治疗(观察组I),20例开颅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予二次手术治疗(观察组II),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纳入本研究病例的颅脑受伤机制、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生命体征、年龄等因素与迟发血肿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选择再次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年龄50岁、高血压、手术时间≤伤后6h、脑出血合并脑挫裂伤患者迟发血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手术治疗迟发血肿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迟发性血肿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高度重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如有手术指证应及早行手术治疗,目前颅脑CT是确诊迟发血肿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及体会.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1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因,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结果:术中迟发颅内血肿、大面积、脑挫裂伤、脑肿胀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坏死脑组织,充分内减压,扩大骨窗,辅以过度换气、脱水、控制血压等是治疗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手段.结论:大骨瓣减压,必要时切除膨出脑组织充分内减压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3年收治的56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例。结果本组56例病员中,术中出现迟发血肿39例,弥漫性脑肿胀10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麻醉原因2例,输液过多1例,按GOS预后评分良好者23例,中残17例,重残5例,植物样生成3例,死亡8例。结论颅脑损伤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针对病因采取积极适当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3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永翱  杨振时 《安徽医学》2012,33(10):1298-129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术后复查显示迟发性颅内血肿31例,其中硬膜外血肿20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5例;单纯急性脑肿胀7例。其中进行2次手术为26例。38例患者中共死亡21例。结论术中应认真分析急性脑膨出的病因并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陈杰强 《海南医学》2010,21(3):68-6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血肿原因,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以提高颅脑损伤救洽戏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的原因。结果85例患者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在首次手术骨窗对侧57例,同侧(原骨窗及骨窗周围)28例。结论对冲性颅脑损伤及术中止血不彻底是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另外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也有一定关系;术中止血彻底有助于减少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可能性,对冲性颅脑损伤需注意严密观察,可以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其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颅脑损伤清除一侧颅脑内血肿术后,迟发对侧血肿可以发生在手术中或手术后,我院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共发生16例,现就其致伤原因,致伤部位与迟发血肿部位,原发血肿清除与迟发血肿形成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的可预测性因素及早期诊治要点,以改善预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继发的迟发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8例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60岁)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比例为52.1%,脑部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比例分别为41.7%、37.5%,高血压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发症比例为79.2%,均明显高于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相应比例(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开颅手术治疗后存在较高的颅内血肿发生率,发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挫伤,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视,提高治疗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