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量元素与某些老年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血清中铜、锌、铁、钙、镁、锰、铬、锶八种微量元素与四组老年病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组血清中锌、铬明显下降,铁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急性呼吸道感染组铜、铁、锶增高,锌、铬下降。亦有明显差异。急性脑梗塞组锌、铬下降,锶增高,仍有显著差异。糖尿病组锌、锰、铬明显下降,锶增高,同样有明显差异。四组老年病患者中血清铬、锌均下降,提示铬、锌元素与某些老年病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对人类的重要的生理及病理意义,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采用wyx-40z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30例男性老年冠心病患者头发铜、锌,锰及锌/铜值进行测定, 并与同性别,年龄的健康人比较,以探讨人发微量元素与冠心病关系。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发锌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发铜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发锰含含量显明高于对照组(P<0.01); 发锌/铜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冠心病可能与铜长期缺乏有关。本文又对发铜胆固醇,发铜缺乏程度与冠心病病情进行相关分析,均获得阳性结果。有些学者研究表明,高锌低饲饮食或体内锌/铜值增大,可引起体内胆固醇代谢紊乱,易发生冠心病。本文支持这一论点。因此,冠心病患者在膳食上有必要适当注意铜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饮茶型氟骨症患者发和尿中9种元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饮茶型氟骨症患者发、尿中氟、铝、钙、镁、磷、铜、锌、铁、锰9种元素水平。方法在内蒙古饮茶型氟中毒病区陈巴尔虎旗和鄂温克旗,共选择氟骨症患者73人及对照(不饮砖茶的汉族居民)64人,采集发样、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时序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别测定样品中9种元素水平。利用Stat6.0软件,对分析结果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和Kruskal-Wallis非参数差异性检验。结果饮茶型氟骨症组发铝、发铁、发磷及尿锰水平呈正态分布,对照组发铝、发磷、尿氟及尿铝水平呈正态分布,而两组发、尿中其他元素均为偏态分布。Kruskal-Wallis方差分析和中位数检验结果表明,饮茶型氟骨症组发铝、发锰、尿氟、尿铝、尿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锌、尿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茶型氟骨症患者发、尿中铝、锰、锌、钙、磷元素存在代谢紊乱,其中铝、锰、锌等元素在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发展中的作用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儿童发中有关元素含量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连续三年测定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儿童发中铜、锌、铁、锰、硒含量,并与非病区儿童对比分析,以探讨病区儿童发中铜、锌、铁、锰、硒含量的变化及与克山病的关系。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对比测定了三年间黄陵县克山病病区和非病区5 ̄15岁儿童发中铜、锌、铁、锰和硒含量。结果:①病区儿童发铜、锌、锰、硒含量年间无明显差异,且与非病区儿童相比亦无显性差异;②病区儿童发铁含量年间无明显变化,但组间相比均显  相似文献   

5.
有关老年前期和老年期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分析国内报道不多。本文于1987年随机观察了87例老年和老年前期健康男性头发中锌、硒,钻、锰和铜含量的变化,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在长春市居住3年以上,生活水平相近的,排除明显的慢性疾患的没有染发史及锌(Zn)、铜(Cu)、硒(Se)、钻(Co)、锰(Mn)职业接触史的健康男性87例,年龄45~65岁。其中老年前期39例,老年期48例。发样采集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应用同位素源激发X射线分析法,检测了83例65岁以上临床健康老年人(男55例,女28例)头发中锶、铅、锌、铜、镍、铁、锰及钙等微量元素,并与健康成人组进行对照比较。发现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性分析四川地区彝族和汉族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etS)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2007年7月至8月在四川地区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岁以上的成年人开展横断面调查,本研究选择60岁以上的彝族和汉族老年人群进行分析。诊断标准采用200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结果彝族和汉族老年人群的MetS的患病率分别为23.6%和29.0%,两民族老年人群中女性MetS患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彝族老年男性MetS患病率明显低于汉族老年男性。彝族农村老年人MetS的患病率明显低于城市,彝族农村老年人MetS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汉族农村老年人。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和城市居住是彝族老年人Met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汉族老年人MetS的患病率仅与女性呈独立正相关。结论四川彝族和汉族老年人群MetS患病率均以女性较高,彝族城市老年人MetS患病率较高,与汉族城乡老年人患病率相当,但彝族农村老年人患病率较低,因此在彝族和汉族老年人群中应广泛且有重点的开展MetS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IDD病区儿童智力与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IDD病区不同智商的儿童发中铜、锌、锰、锂作了分析,结果显示,病区智低组儿童发中铜、锌、锰、锂均高于中等智商组,病区与非病区智低组比较。两组猛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25),病区高于非病区;病区组锂显著低于非病区(P〈0.05),中等智力组仅病区儿童发锂显著低于非病区(P〈0.05),其余元素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痫的患者共182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106例(女性44例,男性62例),中青年组(<65岁)76例(女性19例,男性57例)。分别在两组中对比分析女性与男性的血清胆红素。结果老年女性冠心病组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明显低于老年男性(P<0.01);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男性(P<0.01或P<0.05),结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是老年女性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急诊PCI诊治的年龄>60岁女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0例为老年女性组;另收集同期年龄匹配的男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90例为老年男性组,对比老年女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老年女性组吸烟史及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老年男性组,LDL-C、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老年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老年女性组平均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老年男性组,3支病变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女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较晚,3支病变比例低;肥胖、LDL-C升高及炎性反应是女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云  马骢  郭建巍  杨明  王芳  张雅芳  刘敏 《山东医药》2009,49(16):94-95
对1579例北京健康成年人进行静脉全血细胞分析。结果发现,北京地区体检健康人群男性WBC、LY%、MO%、LY#、MO#、NE#、RBC、HGB、HCT、MCHC、MPV参考区间明显高于女性(P均〈0.05)。男性PLT水平明显低于女性(P〈0.01)。同一性别、不同年龄段,男性青年组与老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RBC、HGB、HCT、MCHC、RDW、PLT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女性青年组与老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RBC、HGB、HCT、PLT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北京地区体检健康成年人群静脉全血细胞参考区间在不同性别、年龄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必要科学、合理地建立本地区的静脉全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与汉族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0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民族分为汉族组(604例)和维吾尔族组(403例)。从冠状动脉血管优势型、病变部位、病变血管支数、病变分型、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加以分析。结果维吾尔族组Gensini积分高于汉族组(P<0.01);两组男性Gensini积分均高于同组女性(P<0.05,P<0.01)。维吾尔族组C型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组,而A型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P<0.01)。汉族组男、女性患者C型病变发生率分别低于维吾尔族相同性别患者(P<0.05,P<0.01)。维吾尔族组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汉族组,而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组(P<0.01)。汉族组男、女性患者3支病变发生率分别低于维吾尔族相同性别患者(P<0.05)。两组男性患者3支病变发生率均高于同组女性(P<0.05.P<0.01)。结论相同民族老年冠心病患者,男性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较女性重。维吾尔族老年冠心痛患者3支病变率高,C型病变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均较汉族相同性别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分析老年女性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2002年4月~2011年7月入住沈阳军区总医院并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且年龄≥60岁的Stanford B型AD患者,按性别分为老年男性组(61例)及老年女性组(30例)。年龄分别为(67±5)岁和(66±5)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女性组已知高血压病史比例低于老年男性组,入院首诊高血压病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高血压病及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病因构成比并无统计学差异。老年女性组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24 h者比例高于老年男性组(P<0.05)。老年女性患者表现为突发疼痛比例低于老年男性患者(P<0.05)。其他患者特征、主要并发症、临床表现、病变情况、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和随访结果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低,较少表现为突发性疼痛,就诊较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头发中微量元素锌铁钙含量的关系。方法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检测头发中微量元素锌铁钙,作为感染组,将同期检测的120例健康儿童列为对照组。对两组检测头发中锌铁钙结果及感染组治疗后头发中锌铁钙变化及反复呼吸道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小儿头发中锌铁钙含量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组(P0.05);补充锌铁钙6个月后,头发中锌铁钙含量均增加,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结论人体微量元素锌铁钙缺乏易造成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年龄对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17(G-17)结果判读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居民血清标本共2732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PGⅠ和PGⅡ的比值(PGR)。依据年龄、性别和试剂盒参考值范围,将所有结果按照检测项目分为正常组(所有指标均正常)和异常组(有1项及以上指标异常)以及老年亚组和非老年亚组。应用ln转换,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1)正常组中,老年亚组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均高于非老年亚组,血清G-17水平低于非老年亚组。异常组中,老年亚组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均高于非老年亚组,而PGR显著低于非老年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进一步按性别分层分析,正常组中,老年亚组男性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高于同组女性以及非老年亚组的男性;老年亚组女性G-17水平低于非老年亚组女性;非老年亚组男性PGⅠ水平高于同组女性。异常组中,老年亚组4项指标在性别分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老年亚组男性PGⅠ、PGⅡ水平高于女性,G-17水平低于女性;非老年亚组女性PGⅠ、PGⅡ水平低于老年亚组女性,PGR水平高于老年亚组女性;非老年亚组男性PGR水平高于老年亚组男性,而G-17水平低于老年亚组男性。结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老年人PGⅠ、PGⅡ和胃泌素-17检测结果的因素。临床工作中需要考虑这两个因素以降低老年人群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年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年龄为4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389例,根据年龄和性别分为中年女性(40~59岁)组、老年女性(60~75岁)组和中年男性组,对其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中年女性与同龄男性比较: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女性显著低于男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女性与男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及严重程度女性显著轻于男性(P〈0.01);(2)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比较: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患病率,冠状动脉受累血管数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老年女性(P〈0.01)。结论:中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发病率均低于同龄男性及老年女性,冠脉病变也较轻。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性心脏病血清微量元素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HHD)血清中铜、锌、铁、钙、镁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24例老年HHD患者血清中微量元素均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HHD患者血清钙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铜、锌、铁、镁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P<0.01);HHD患者血清铜含量明显低于高血压病组(P<0.01),钙、锌、铁、镁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低铜可促进老年H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不同性别心肌梗死临床病理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临床病理的性别差异。方法:对84例尸检证实的老年人心肌梗死分为男女两组(男65例,女19例)进行临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老年女性心肌梗死平均年龄(81.3岁)大于男性(72.7岁);女性心原性休克7例(36.8%)多于男性的6例(9.2%,P<0.01)。女性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的平均支数为1.7支,少于男性的2.3支;女性三支以上冠状动脉明显狭窄3例(15.8%),低于男性的28例(43.1%,P<0.05);女性急性初发心肌梗死及心脏破裂分别为9例(47.5%)及6例(31.6%)均多于男性的13例(20%)及8例(12.3%),P<0.05。结论:提示老年女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可能为患病年龄大、冠状动脉明显累分支较少,急性初发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及心脏破裂较男性多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以及骨折危险性评估工具(FRAX)评估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10年内发生骨折的概率。方法分别检测老年及非老年RA双股骨颈、腰椎14BMD与T值;RA组患者均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血清C-反应蛋白(CRP)、Ca2+、P3-、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与红细胞沉降率(ESR),DAS28;老年RA组患者双手关节X线正位片并分期;根据FRAX测定三组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结果 1老年RA组男性、女性双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非老年RA组及健康老年对照组;老年RA组男性、女性的腰椎BMD14BMD与T值;RA组患者均检测血清类风湿因子(RF)、环瓜氨酸肽抗体(CCP)、血清C-反应蛋白(CRP)、Ca2+、P3-、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与红细胞沉降率(ESR),DAS28;老年RA组患者双手关节X线正位片并分期;根据FRAX测定三组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结果 1老年RA组男性、女性双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非老年RA组及健康老年对照组;老年RA组男性、女性的腰椎BMD14值明显低于非老年RA组、健康老年对照组;2老年RA组双股骨颈、腰椎14值明显低于非老年RA组、健康老年对照组;2老年RA组双股骨颈、腰椎14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分别占67.70%和62.79%;3老年RA组双股骨颈、腰椎14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分别占67.70%和62.79%;3老年RA组双股骨颈、腰椎14BMD与血清Ca2+含量呈正相关性(r=0.421,0.572);4老年RA组双手X线正位片第Ⅳ期的双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第Ⅰ期值,也低于第Ⅱ、Ⅲ期值;第Ⅳ期的腰椎14BMD与血清Ca2+含量呈正相关性(r=0.421,0.572);4老年RA组双手X线正位片第Ⅳ期的双股骨颈BMD值明显低于第Ⅰ期值,也低于第Ⅱ、Ⅲ期值;第Ⅳ期的腰椎14BMD值明显低于第Ⅰ期值,也低于第Ⅱ、Ⅲ期值。5应用FRAX评估老年RA组10年内的髋部骨折概率高于非老年RA组和健康老年对照组。结论老年RA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BMD的降低,导致继发性OP或骨量减少,FRAX测评结果显示老年RA患者10年内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应引起医生与患者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史慧  夏西燕 《山东医药》2014,(14):94-95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PNS)患儿血锌、钙、铁、铅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和40例PNS患儿(观察组)血锌、钙、铁、铅。结果观察组血锌、钙、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NS患儿血锌、钙、铁水平下降。检测血锌、钙、铁水平变化有助于诊断P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