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薛国敏  陈立新  冯燕  刘金涛  吴湘萍  郑非 《河北中医》2011,33(11):1614-1616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降逆方对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脾胃虚弱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同时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150例采用健脾化浊降逆方口服治疗,对照组150例应用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胃排空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150例,失访21例;对照组150例,失访13例。治疗组总有效率89.92%,对照组总有效率67.1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1)。2组治疗后平均胃排空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2组治疗后平均胃排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降逆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脾虚胃弱证型的证候表现,提高胃排空率,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消导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降血糖治疗,此外,治疗组给予健脾益气消导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胃排空率、胃动素、空腹血糖(FPG)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2hPG)等指标的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70.00%,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总症状积分、胃动素、胃排空率、FPG及2hPG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益气消导方可显著改善脾虚型DGP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排空,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在西药降血糖、调整饮食的基础上,能显著改善DGP患者的糖代谢紊乱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任脉经穴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及血糖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机理。方法:治疗组35例用针灸任脉的中脘、气海等穴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西沙比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X线钡餐、B超下胃排空的变化,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胃排空功能均显著改善,胃排空时间缩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还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有影响,治疗后有显著改善并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任脉经穴能促进胃排空,降低血糖,针刺任脉经穴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机理为提高胃动力、控制血糖而促进胃排空,从而治疗胃轻瘫。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4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杰  张玉玲  敬淑梅 《河北中医》2001,23(5):374-37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 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口服西药降血糖,同时治疗组用燥湿和胃降逆汤,对照组用吗丁啉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空腹血糖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较低(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疏肝健脾饮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素荣  张娟 《中医药学刊》2010,(6):1261-126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饮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试验组给予疏肝健脾饮,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吗丁啉,每次10mg,每日3次;共治疗4周。结果:疏肝健脾饮和吗丁啉在改善症状、增加胃排空率和降低胃动素水平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作用,但两组相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饮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具有很好的疗效,提示疏肝健脾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汤辅治糖尿病性胃轻瘫后胃排空功能及胃动力变化。方法:11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健脾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恶心、早饱、厌食、嗳气积分、血浆胃动素水平及液性、固性胃排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汤辅治糖尿病性胃轻瘫可提高胃动力,改善胃排空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丸内服合药穴指针疗法内外合治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枳实消痞丸内服合药穴指针疗法内外并调;对照组38例,枸橼酸莫沙比利内服,疗程结束后观察和评价两组临床疗效、胃排空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餐后3h、5h胃排空率提高,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提高胃排空率,可能是枳实消痞丸合药穴指针疗法的综合疗法达到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良好疗效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春桂  苗桂珍  王立强 《河北中医》2009,31(12):1816-1818
观察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疗程均为30d。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胃排空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3%,对照组总有效率6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胃排空,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泻心汤加减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治疗脾虚气滞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针药结合思想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虚气滞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组、针刺胃俞募穴组、健脾固本和胃方组,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浆胃动素、胃排空率变化。结果:各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针刺胃俞募穴组76. 47%(26/34),健脾固本和胃方组69. 44%(25/36),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组96. 97%(32/33),后者与前二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1),而针刺胃俞募穴组与健脾固本和胃方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组在改善血浆胃动素方面与针刺胃俞募穴组、健脾固本和胃方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在改善胃排空率方面,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组与针刺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 05),余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针刺胃俞募穴联合健脾固本和胃方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脾虚气滞型)的有效方法,针药结合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胃轻瘫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业展 《河南中医》2010,30(5):479-480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莫沙比利片5mg,3次/d,口服。两组原来的控制血糖方案不变,1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经x线钡餐检查胃蠕动或胃排空时间及空腹和餐后2h血糖。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有效率为85.42%;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有效率为60.42%(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2h血糖降低明显(P〈0.01)。结论: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痛胃轻瘫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治疗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予疏肝和胃方治疗)和对照组30例(予奥美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5.6%,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6.7%,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改善总有效率为80.0%。结论疏肝和胃方治疗酸碱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疏肝利胆健脾方治疗老年人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50例,服中药疏肝利胆健脾方,疗程8周,对照组50例仅以西药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P<0.05)。结论通过中药疏肝利胆健脾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给予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对照组4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疗效,并对临床治愈患者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前者在改善临床症状上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复发率28.6%,对照组复发率为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健脾升阳汤配合理性情绪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王康敏  叶晓霞 《新中医》2022,54(2):57-60
目的:观察自拟舒肝健脾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肝郁脾虚型胃溃疡患者作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等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西药+舒肝健脾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患有腹泻为31例,对照组为28例,治疗组予健脾益气方治疗,服用2周,对照组不加以治疗。在术后第4周观察疗效,并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泻好转率(87.1%)明显高于对照组(10.7%)(P〈0.0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数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患者为脾虚之证,健脾益气方治疗后疗效较好,并能提升腹泻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消脂汤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治疗组38例用疏肝健脾消脂汤治疗,对照组37例用辛伐他丁治疗,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5%、对照组7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ALT、TG治疗后明显下降,HDL-C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疏肝健脾消脂汤治疗脂肪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60岁以上老年妇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8例以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80例以莫沙比利片治疗,进行4周的治疗和对照研究。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2%,对照组为6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显示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疏肝方联合黛力新治疗老年妇女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设治疗组30例运用健脾清肠方治疗,对照组30例用固本益肠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8周。结果治疗组的症状总改善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健脾清肠方对腹痛、便次症状的改善率分别为30.0%和16.7%,高于对照组的10.0%和0%(P<0.05),且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健脾清肠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疏肝清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疏肝清胆和胃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吗丁啉、达喜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60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3.3%(P<0.05)。结论本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健脾抗癌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抗癌方配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抗癌方加化疗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各31例,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生活质量、3年生存率以及免疫、癌胚抗原(CE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2.3%、29.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癌胚抗原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抗癌方配合化疗对改善晚期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并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