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三角部皮瓣微血管构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胸三角部皮瓣分六个区,分别取组织块、固定、包埋、连续切片、伊红染色。通过显微图像分析仪观察皮瓣内微血管形态学特点,处理皮瓣内微血管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2.
将大腿外上部皮瓣分六个区,分别取组织块,固定、包埋、连续切片,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本皮瓣血管网分五层,即乳头层、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对各层血管网的网眼内径和密度作了测量及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3.
手背皮瓣微血管构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鲜成人尸体上肢,用墨汁和福尔马林灌注。手背皮瓣分6个区取材,超厚切片、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皮瓣血管网分六层:乳头层血管网,乳头下层血管网,真皮浅层血管网,真皮深层血管网,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血管网。描述了各层血管网的特征并测量了网眼密度及其直径。  相似文献   

4.
应用新鲜成人尸体,墨汁灌注。将臂外侧皮瓣分为九个区,每区各取两个组织块,按常规固定、包埋、切片(纵、横切)。在显微镜下观察,皮瓣血管网共分五层,即:乳头层、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网。并对各层血管网的网眼内径和构成血管网的周围血管口径作了测量。  相似文献   

5.
前臂背侧皮瓣的微血管构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墨汁灌注连续切片法,研究了成人前臂背侧皮瓣微血管的构筑。讨论了各层血管网之间的联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猴大脑皮质微血管的三维构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方法,对4只正常成年猴大脑皮质内微血管的三维构筑进行了研究。猴脑皮质(额、顶叶)内的血管,直接来源于软脑膜动、静脉,并垂直于皮质的表面出入皮质。根据其潜入皮质深度的不同,分为三种:①皮质短动、静脉;②皮质中间动、静脉;③皮质长动、静脉。大脑皮质内的血管单位,是由位于中央的皮质长静脉和围绕在其周围作环形排列的多数皮质内动脉共同组成。皮质内各条毛细血管彼此未吻合成网,而是以蛇形弯曲作不同的走向、互相交织、重叠呈丛状。毛细血管的分叉处主要呈“Y”形或“T”形。未见毛细血管前动、静脉吻合。  相似文献   

7.
所用材料为小儿新鲜下肢。用10~20?S丁酮溶液灌注腘动脉,制成铸型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小腿前部皮瓣微血管构筑情况。依皮瓣各层血管构筑特点能分为五层血管网即乳头层、乳头下层、真皮深层、浅筋膜层和深筋膜层网。各层血管网均有与本层结构相适应的血管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8.
儿童颞叶大脑皮质微血管构筑及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甲醛碳素墨水1:6混合液体灌注,光镜切片观察儿童大脑皮质颞叶微血管构筑,并用显微图像分析仪对不同层次的各类皮质血管起始口径,血管密度及血管网密度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用SAS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对跨血供区延伸胸三角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对该皮瓣的微血管构筑进行了观测。通过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义,研究皮瓣内血管构筑特点及定量分析,为皮瓣的设计及切取范围和厚度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大鼠腹部皮瓣的血管形态及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腹部皮瓣是皮瓣移植实验研究常采用的实验模型,目前对大鼠腹部皮瓣血管解剖学报道甚少。本文对wistar大鼠(35只)制成的血管灌注标本、透明标本、铸型标本及组织切片,采用手术显微镜、生物显微镜、扫描电镜及MAS图像分析仪,分别进行观测、计数血管密度、构筑及面积分数(Aa)。大鼠腹部皮瓣的血供分内、外侧两组。内侧组由胸外侧动脉内侧支,腹壁浅动脉及穿动脉供给;处侧组由胸外侧动脉外侧支,旋髂浅动脉及腰动脉的分支供给。内、外侧组分别供应腹内侧2/3和外侧1/3。内侧和外侧吻合区之间,各层血管计数及血管面积分数(Aa)均无显著性差异。人和大鼠腹部皮瓣血管Aa也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腹部皮瓣较人的薄,脂肪极少,多一层肉膜。大鼠腹部皮瓣血管网分为五层,即浅筋膜层、肉膜层、真皮深层、乳头下层和乳头层。皮瓣的血管构筑与人相似,但在真皮网状层中缺少血管吻合层,可能与大鼠腹部皮瓣较薄有关。  相似文献   

11.
在对跨血供区延伸胸三角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对该皮瓣的微血管构筑进行了观测。通过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议,研究皮瓣内血管构筑特点及定量分析,为皮瓣的设计及切取范围和厚度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微血管腐蚀铸型扫描电镜,观察了2例3岁幼儿的舌肌和翼内肌的微血管构型。在扫描电镜下,舌肌内的毛细血管网构型分三类:1.花蕊样毛细血管袢;2.云朵样毛细血管网;3.多角形套状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铸型的直径为5.3±1.5μm,描述了动脉铸型表面上的内皮细胞核压痕和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压痕的形态特征。讨论了血管袢的结构形态及其机能意义,为理解骨骼肌的微循环的过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密度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密度的形态变化过程 .[方法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墨汁灌注透明等方法 ,观察皮瓣微血管密度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 .[结果 ]术后第 3日开始 ,A组和B组微血管密度均呈现增加趋势 .于术后第 3,5 ,7,14日 ,A组和B组微血管密度低于同时期的C组 ,A组与C组间、B组与C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结论 ]术后第 2 8日 ,A组、B组及C组微血管密度接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内径的形态变化过程 .[方法 ]选用家兔 72只 ,将每侧兔耳为 1例 ,共 144例 ,随机分为 3个组 :A组 5 4例 ,切断中央动脉和前后边缘静脉 ,保留中央静脉和耳背神经 ;B组 5 4例 ,切断中央动脉、耳背神经和前后边缘静脉 ,仅保留中央静脉 ;C组 36例 ,保留中央血管和耳背神经 ,切断前后边缘静脉 ,作对照组 .采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墨汁灌注透明等方法 ,观察皮瓣微血管内径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变化 .[结果 ]术后A ,B两个组微血管内径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粗 ,于术后第 3,5 ,7,14d ,A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B组与C组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结论 ]静脉血营养的静脉皮瓣微血管内径需要 2 8d才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  相似文献   

15.
人大脑皮质微血管构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是生物体内起主导作用的最精细、最复杂的器官 ,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指挥者和调整者。一般在常温下 ,停止脑的血液供应 6~ 8s,将出现脑电图的改变和意识障碍。据临床统计 ,脑血管疾患是神经学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死亡率高 ,后遗症重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因此 ,人脑皮质微血管构筑学的研究 ,特别是微血管构筑的定量研究分析 ,对探讨脑血管的微循环血流动力学规律 ,阐明人脑血管疾患的发病机理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意义。自从Galen时代以来 ,脑血管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2 0世纪初就发现人的大脑皮质不同部位的血管密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开放性损伤越来越多,临床多采用皮(肌)瓣修复合并骨骼、肌腱、神经血管外露的大面积创面缺损.自1992年Masquelet等[1]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以来,因其符合组织移植"受区修复重建好,供区破坏损失小"的原则,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了解并掌握该类型皮瓣的解剖和应用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现就下肢主要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自1984年5月以来应用岛状和吻合血管的皮瓣修复下肢慢性溃疡8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8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24~47岁,均为青壮年。溃疡部位:右膝内侧瘢痕性溃疡1例,左、右足内踝、背部及足跟部慢性溃疡6例,右足背外伤性溃疡1例。患病时间: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6年。创面情况:严重感染、有脓性分泌物,周围组织红肿者2例。中度感染、有少量脓性分泌物3例。轻度感染,有少许脓性分泌物3例。溃疡面积:最大者13×9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对大鼠随意皮瓣存活的疗效,并初步探究合适的剂量。方法:取72只雄性SD大鼠,建立改良大鼠McFarlane flap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18只: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10 mL·kg-1·d-1灌胃;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高剂量组):生药13 g·kg-1·d-1灌胃;血府逐瘀汤中剂量组(中剂量组):生药6.5 g·kg-1·d-1灌胃;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低剂量组):生药3.25 g·kg-1·d-1灌胃。连续用药7 d后,分别测算各组的皮瓣存活面积,并处死动物取皮瓣组织做HE染色,评估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量,用相应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皮瓣术后7 d,不同剂量血府逐瘀汤治疗组的皮瓣存活面积相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 <0.01),HE染色显示MVD明显增加(P <0.01),VEGF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其中,中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最为明显(P <0.05)。另外,不同剂量组的皮瓣内SOD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5),MDA表达量明显减少(P <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促进大鼠随意皮瓣的存活,其中,中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缺血组织内的VEGF表达,从而增加组织内的新生血管密度,促进微循环重建,同时抑制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20.
国人脑基底节区的毛细血管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乡医学院学报》1988,5(1):017-17
<正> 应用酶组化“碱性磷酸酶反应”染色法,结合形态计量学(微标尺、方格显示分析)研究人脑基底节区的毛细血管。组织切片厚度为75~150μm。测量项目包括:毛细血管直径、网眼密度和大小、单位脑容积的毛细血管总长度和表面积等;并用固蓝复染,观察血管与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