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练功为什么必须重德!福建骆庭萱“百功德为先”,强调“德”对练功的重要性。佛家讲“德”,是基于“因果”关系,认为善“果”是由善“因”而来的;道家讲“德”是认为“德”为“道”之门,无“德”难人“道”;儒家讲“德”,强调只有首先“正心”,才能“修身”,而后...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医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医德,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传统医德闪耀着人性与理性的光芒,崇尚“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信念;倡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精神;恪守“贵义贱利,自正己德”的准则;努力去做“苍生大医”。  相似文献   

3.
中医心身观念的理论基础是“天地人三才一体”医学模式,心身理论的本质是“形神合一”论,中医心身理论的特点是由“心”统率形神功能。中医认为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即人与自然和谐、心与身和谐、气与血和谐。因此,中医学养生要求:协调阴阳,和谐天人关系;形神兼养,调节心身关系;仁者寿,以德怡养心身;动而中节,养生贵在适度;道法自然,健康寓于自然之道。  相似文献   

4.
"道"与思维之主由脑向心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认识到脑主思维,但思维的功能后来也被归属于心,在这个过程中道家之“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道”替代“天”后,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比类取象的思想方式以及道家独特的认识方式下,“道”、“心”合一,强化了心主思维观念。中医文献中关于“心”的功能描述很多是比附“道”的功能而来。理解中医文献中“心”功能离不开对道家之“道”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孙关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一、中国古代不但有“天人合一”论,也有“天人相分”的观点,两者都已流传2000余年。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论,是天人协调、人际和谐的思想。在古代农业社会,它驱使人们创造...  相似文献   

6.
李时珍是我国明朝杰出的一位中医药科学家,他的《本草纲目》在中国和世界医药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达尔文曾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李时珍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学术成就,是源于他严谨的治学之道。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用李时珍的治学之道,对我们所走的中医药现代化之路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德医并重以德立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年大学 ,我对德医关系的认识还很浮浅 ,更缺乏亲身感受 ;又经 8年的临床实践及学习王晓江老师讲述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的课程后 ,使我更深刻领悟到人文品德与医技同等重要 ,即立医之本在于德 ,欲成大医必立大德。我们知道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根源于儒、道、法等各家学术思想 ,而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密不可分的部分 ,其思维构架当然就体现着儒之“仁” ,道之“变”及法之“为”的思想。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它并不是凭空想象 ,而是无时无刻的与人、自然界及时间发生联系 ,经过一代又一代医学家的总结与发展形成现在具有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源 《东方养生》2011,(8):72-77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作战规律的概括总结,在如何取胜方面与当代竞争环境下的经营管理之道也有很多相通之处,以下循着“道”贯古今的兵学发展途径,将决策到实施全过程分为先知、谋略、用将、执行四个环节对克敌制胜的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元气学说是我国古代比较系统、完善、影响较大的一种学术理论。它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对自然界物质本原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元气学说认为,自然界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稀微无形,人眼觉察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元气处于不停地运动状态之中,它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元气学说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今人已做了大量研究(1)(2)(3)(4)本文着重探索元气…  相似文献   

10.
中医遗传学定义和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与变异在中国的概念最早见于王充(27—97,《论衡》),他对遗传的概念为:“万物生于土各似本种”。“物生自类本种”;对变异的概念为:“嘉禾生于禾中,与众禾异穗”,“常无本根”,“不类本种”。中国古代将遗传形象地描述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又认为变异是遗传“五行”本性变化的结果。故二十四史多以五行志载之。在古代无论是遗传或变异都是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现代遗传学虽然深入到了分子水平,然而就个体而言,它客观上却是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的阴(遗传)和阳(变异)的动态(开放式)遗传系统。汪向明引述:古代希腊哲学中也有偏于整体遗传论和微粒遗传论两派;因此,了解这个系统各子系统、元件等的变化规律与了解基因的变化规律一样,都是揭开生命之谜的需要。不少地方可以相互借鉴、促进。异曲而同工。如果根据中医的整体论提出了将个体的DNA(含内、外源的基因组)、RNA、蛋白质及与环境和其相互作用当作一个遗传系统来研究,那么就是遗传功能系统学,简称遗传系统(systemgenetic)。  相似文献   

11.
《素问》书名来自《道德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考查“素”字语意的古今变化、各家对于《道德经》的注解以及《素问》与《道德经》在内容、观点上的联系,提出:《素问》可能得名于《道德经》的“见素抱朴”;“素”与“朴”一样,有指代“本”、“质”的意义,是“道”本体概念的一种指称。这一判断印证了黄老哲学对中国医学影响的深远,也符合中国古代哲人“为先圣继绝学”的价值趋向。  相似文献   

12.
1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含义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范畴之一,是中国文化之根,不独道家言道,诸子百家多善言道。但是就哲学意义上的“道”而言,诸子百家对道的理解并不尽相同。道家学派所说的“道”具有本体性或实体性的意味,既指万物之宗,又指根本规律,指宇宙人伦的规律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正当性。道无处不有,无所不在,包含一切秩序的终极存在,似乎包含了宇宙与人生的全部真理。  相似文献   

13.
如何重建医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体,德为用。 高尚的医德,是医生的职业灵魂。儒家讲仁,仁是德的概念化,是道性的一种表现。“克己复礼”,也是德的一种表现,仁与德所要表现的是同样的概念,医生的仁心仁术离不开“道德”二字。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及其教育实施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医德有三大思想特征:以人为本、“人命至重”;精诚合一、德术并重;修身养性、守“道”防病。中国传统医德规范注重至意深心、普同一等、尊重同道、廉洁淳良等准则。实施中国传统医德教育,对培育中医院校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国伦理医德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学生的专业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医德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认同性和有效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处于主导地位,儒家崇尚的是学优而仕、中第显达,从而佐君行道,利泽生民,所谓“治国、平天下”。而医学方技,属于技艺类的东西,即使取得再大的成就也属于次一等的,没什么大出息,被视为“儒之小道”。正如《礼记》所言: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三字经》中就有“医卜星,小道泥”的词句,将医学和占卜视为一类。可见在封建社会里,明儒学大道,有治国大略的士人,远比晓岐黄之理、博草石之性的医生地位高。这样,古代士人少有从小就立志学医的,多由于科场失利或由于自己及家人体弱多病而涉猎此道的。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卫生是一个时刻面对病人的特殊行业,它要求从业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这就说明,我国从古代起对从医者的选拔和任用就有十分严格的标准,非医德高尚者不得行医。  相似文献   

17.
浅谈《老子》辩证法思想与中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雅风 《山西中医》2009,25(9):61-62
《老子》关于辩证法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受到了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影响。《老子》的辩证自然观以及“反者道之动”等辩证法思想与中医学的关系尤为密切,可以从中医学的理论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8.
试论《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哲学著作,是古圣贤认识世界、探索宇宙原理的不朽杰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对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中医的深刻影响更是有目共睹的。故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医门捧喝》亦曰:“《易》之言,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本文拟就《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作一浅探,以求学者之斧正。1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是《周易》哲学思想的核心。《说卦·传》曰:“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给我16天,我给世界五千年。文化是中国面对世界最为深厚的积淀。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观经过现代转换,对当代西方世界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惟一从未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童年时代便已产生的、不可企及也无法再造的世界文明的辉煌顶峰之一。它弘浩博大,流丽万有;它克明峻德,修道以仁;它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它阴阳相济,追求神人以和。人文奥运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拓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有密切的联系: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切合兵法“不治已乱治未乱”;《孙子兵法》的“知彼知己”、“因敌变化”、“全国为上”思想与中医治病的灵活性、中病即止的中医治疗学思想吻合;从合理组方与部署军队,集中优势兵力与用药“效宏力专”,“非危不战”与慎重用药,可以看出“用药”如“用兵”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