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心阻抗微分信号的特征点可计算出多个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而判别心功能状态,因此特征点的准确提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应用实验室自行设计开发的KF_ICG型无创心功能检测仪采集了健康人和重庆市大坪医院22例患者数据,应用小波阈值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对降噪后的信号采用bior3.7小波进行6层分解后定位特征点。结果表明,该法无论对健康人还是存在诸多噪声干扰的临床患者数据都能有效实现特征点的精确定位,有助于实现阻抗法无创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生物阻抗测量原理的新型双导阻抗、导纳血流图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产品名称为 XL2 0 0系列血流图仪 ,产品批准号 :津药器监 (试 )字 99第2 0 1 0 36号。该仪器以计算机为显示和数据处理中心 ,具有完善的数据处理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 ,具有更宽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精度 ,能测量心、脑、肺、肝、肾、肢体等阻抗和导纳血流图 ,并同时给出心电、心音波形 ,其测量波形如双导阻抗和导纳图、双导阻抗及导纳微分图、心电图、阻抗—微分环、导纳—微分环等及参数分析结果都可屏幕上显示 ,或打印输出。…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生物阻抗测量原理的新型双导阻抗、导纳血流图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 ,产品名称为 XL 2 0 0系列血流图仪 ,产品批准号 :津药器监 (试 )字 99第2 0 10 36号。该仪器以计算机为显示和数据处理中心 ,具有完善的数据处理功能和良好的用户界面 ,具有更宽的动态范围和更高的精度 ,能测量心、脑、肺、肝、肾、肢体等阻抗和导纳血流图 ,并同时给出心电、心音波形 ,其测量波形如双导阻抗和导纳图、双导阻抗及导纳微分图、心电图、阻抗—微分环、导纳—微分环等及参数分析结果都可屏幕上显示 ,或打印输出。…  相似文献   

4.
心阻抗微分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血流图原理的基础上,将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同时输入到示波器X及Y轴上,获得了阻抗微分环(IDL),经临床与动物实验证实,各种影响心脏舒缩功能的诸因素均对IDL有明显的影响。IDL克服了单一指标的局限性,对判断心脏舒缩功能及病理改变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指标,对具有较好的灵敏性,是一种新的无创伤心功能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胸部电阻抗的变化可以用来估计心输出量等心功能参数,其中大部分心功能参数是由阻抗信号的微分值导出的。采用这种方法用计算机来进行阻抗信号的处理大大增强了心脏活动监测的意义。本文介绍的系统由心动图仪和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组成。心动图仪包括恒流源发生器、差动电压放大器、滤波放大和微分电路以及其它电路。这部分电路主要是完成阻抗信号的测量,并产生阻抗微分信号。微型计算机的CPU是80286,并配有协处理器80287,从心动图仪输出的阻抗及其微分信号经数  相似文献   

6.
心阻抗微分环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66年 Kubicek 应用直接式阻抗仪进行心输出量测定并建立定量计算公式以来,引起了各国生物阻抗工作者的很大兴趣,作为一种无创伤性心功能检查法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根本性问题有待研究改进。我们在心阻抗图原理的基础上,将阻抗图及其微分图同时显示于示波器 X—Y 轴上,获  相似文献   

7.
基于胸部生物阻抗技术开展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准确计算的前提是心阻抗微分信号特征点的准确识别。为提高心阻抗微分信号特征点识别的准确率,本文首先设计了自适应集合经验模态和小波阈值降噪技术相结合的信号预处理方法,然后根据自适应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结果,结合差分法和自适应分段技术定位了心阻抗微分信号中的A、B、C和X点。本研究以临床上采集到的30例病理性心阻抗微分信号为例,对本文所提算法的特征检测准确度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算法对信号特征的准确识别率总体可达99.72%,进一步保证了基于胸部生物阻抗技术的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用导纳法描记血流容积变化图(△y)及其微分图(dy/dt)的技术较阻抗法优越的论点已被很多学者所接受,为了进一步弄清基础阻抗(Z_0)对这二种不同方法所描记的容积图及其微分图的影响程度,本文在同一受试者身上用Kubicek四极法,固定极间距离后、先测定Z_0及y_0,然后在自然呼气末先后同步描记△Z、dz/dt,PCG,ECG及△y、dy/dt、PCG、ECG作为对照组。以后在测量电极之间并联不同数值的电阻以改变Z_0读数先后共3次,在每次改变Z_0(或Y_0)后都按上述项目同步描记,进行对照观察。本文对20例受试者先后进行80次记录、得到结果为:  相似文献   

9.
快速射血指数(REI)作为反映心室射血的指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心功能多数,已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重视.过去一直采用心阻抗法测定.吕氏等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心阻抗图法测定 REI受Z_0影响大;而心导纳图法受Z_0影响小.且更合理,本文用心导纳图法对疾病组与健康组REI对照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及方法1.1 对象 60例受检者,分两组;疾病组30例,年龄38~72岁,平均53岁;其中冠心病18例,高血压病6例,风心病2例,肺心病4例,健康对照组30例,年龄38~63岁,平均50.5岁.均经询问病史,体检.肺部X线,心电图检查除外其它心肺疾患.1.2 仪器、方法及指标 XJS—ⅡB型心脏功能自动检测仪及软件,同步记录心电、心音、导纳及其微分图.测量采用环形四电极法.取仰卧位;图形和数据由打印机自动打印.REI为心导纳微分图上导纳对时间的一阶导数最大值与快速射血时间的比值即dy/dtmax/TBY,单位S/sec.2 结果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用心阻抗微分图及心导纳微分图分别测定男性24~38岁年龄组飞行人员的快速射血指数(REI)正常值。对象与方法:测量对象为40名男性健康飞行人员,平均年龄27.7岁。按KubiceK法安放四电极。使用HB-ADM型阻抗导纳仪连接XD-30三导心电图机,纸速50mm/s,先同步记录dZ/dt.PCG.ECG,再同步记录dy/dt.PCG.ECG。心阻抗微分图法REI=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e—Flow技术在椎动脉(VA)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高频超声血流显示较为困难的健康体检者24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4岁),对于同一个受试者分别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e—Flow技术了解椎动脉血流的显示情况,并使用Photoshop图像软件进行有效像素分析。结果CDFI和e—Flow组血管像素占总像素的比例分别4.2‰±2.2‰、7.1‰±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Flow技术对于常规检查较为困难的人群,血流显示效果优于CDFI。  相似文献   

12.
所谓“心前区阻抗微分图”又名左室阻抗微分图。它的测定仪器、原理和方法与心阻抗微分图基本一样,其不同点是电极用杯状吸附电极,沿左室长轴安放,对测定左室收缩时间间期和左室舒张时间间期更有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心肺阻抗血流图对胸闷病人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了101例以胸闷为唯一主述并以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均为阴性的病人的心肺阻抗血流图,并与60例正常人的心肺阻抗血流图相比较,结果:有胸闷者的心肺阻抗血流图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尤以甲亢,甲减,右心射血功能减退,肺动脉高压,左心射血功能减退表现居多,其中部分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肺阻抗血流图的变化以及其他有关检查均明显好转,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心肺阻抗血流图对胸闷病人的早期诊断及对疾病的发展及治疗效果的判断也提供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肺阻抗测量的电阻抗断层扫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成象法。这一方法可用于呼吸停止与肺浮肿的检测与监护。在EIT中,我们用多电极将电流引到受试者,并通过测量边界电压来重建内部阻抗分布的横断面图象。我们发现这一用于呼吸停止和肺浮肿检测与监护的阻抗成象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多种临床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太子参对心肌梗死诱导的慢性心衰大鼠心功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和活性的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复制急性心肌梗死诱导慢性心衰动物模型,以血流动力学指标分析心功能,RT-PCR分析MMP-2与MMP-9的mRNA表达,酶谱法分析MMP-2与MMP-9的活力。结果:大鼠冠脉结扎6周后,心功能显著紊乱;左心室组织MMP-2与MMP-9 mRNA水平显著提高、酶活力增加。太子参水煎液连续灌胃给药5周,可显著改善心衰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抑制左心室组织MMP-2与MMP-9的活力和mRNA的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大鼠冠脉结扎6周形成慢性心衰模型,太子参水煎液可改善大鼠冠脉结扎所诱导的心衰,其机制可能与MMPs的表达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Kubicek心搏量公式的适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使用Kubicek公式计算心搏量和评价心功能是阻抗血流图的重要应用方向之一,目前已在我国广泛应用,并不断取得进展.本文从作为Kubicek心搏量公式理论基础的Nyboer公式开始,对Kubicek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在临床应用现状的条件下,应特别注意的三个问题:1 基础阻抗值Z0的影响;2 血液电阻率ρ不变3 dZ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什么是微分型肺流量容积曲线记录方法,和为什么要设计这种新型记录方法作了描述,并介绍了微分型记录仪的工作原理,定标技术以及临床上的使用结果。 准确地记录肺流量V——容积V曲线,对于多种肺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包括早期预测,病程观察,疗效判定以及病因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此,本文还对微分型记录仪的关键部件设计,微分型的优点以及今后改型的设想作了较详尽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微分进化算法在头部电阻抗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阻抗成像(EIT)技术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它向未知目标注入(安全)电流,通过测得目标边界的电位来估计它内部的阻抗分布情况。电阻抗成像是一个严重病态的非线性逆问题。本研究应用微分进化算法进行电阻抗成像,并将其用于二维真实头模型的阻抗重建中。仿真结果显示,作为一种简单、鲁棒的算法,微分进化算法在EIT成像中具有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点状电极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微型计算机检测控制技术,对反映每一心动周期中,胸腔内主动脉等大血管及心脏血液搏动性变化的心阻抗血流图进行检测和处理。由临床实验采用五个点状电极获得心电信号,心阻抗血流信号和自适应处理阻抗参考信号。自适应处理采用变步长LMS噪声抵消算法,消除阻抗血流图波形中反搏引起身体震动的干扰,获得波形稳定、特征点明显的心阻抗血流图波形,从而探索利用心阻抗血流图波形对反搏充排气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在无损伤性心功能检测中,心导纳图法和心阻抗图法逐渐受到重视,但对其可靠性尚存在一些不同看法。本文以快速射血指数(REI)这项参数为主,兼顾最大射血速度和Heather指数,通过动物实验和理论分析,对两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动物为杂种犬11只,性别不分、年龄不限。电极采用太原电子厂生产的一次性环形电极,保证与皮肤接触良好。测量仪器为XJS—Ⅱ型心功能自动检测仪。动物在麻醉的条件下取仰卧位。以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