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卵巢纤维上皮瘤生物组织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卵巢纤维上皮瘤的组织生物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良恶性不同性质的卵巢纤维上皮瘤病例。结果 良性具有纤维上皮之间有过渡形态。结论 提出卵巢恶性纤维上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新型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瘤内和瘤周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s density ,MLVD)与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卵巢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寻找与卵巢癌患者生存有关的预后因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8年1 月~2003年4 月存档的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组织石蜡标本85例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的表达情况,并在显微镜下计数D2-40阳性微淋巴管密度(MLVD)。 采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 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D2-40标记于管壁薄、形态不规则、管腔大小不一的微淋巴管上,在富含肌层的成熟淋巴管和微血管上不表达。8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2-40阳性率为75.3%(64/85);瘤内、瘤周组织中MLVD 分别为7.50(7.00± 1.72)、28.19(27.11±2.44)个/100 倍视野,瘤周组织MLVD 显著高于瘤内(P=0.012);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9例的瘤周MLVD 32.00(31.01± 1.23)个/100 倍视野,高于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6例21.10(20.44± 1.41)个/100 倍视野(P=0.001),而与瘤内区域D2-40标记的MLVD 无统计学相关性(P=0.293)。 结论:新近发现的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瘤周微淋巴管主要位于瘤周结缔组织及被膜中,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过程可能与微淋巴管形成相关,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同时可能也需要抑制淋巴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10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良性卵巢瘤、41例卵巢上皮性癌进行CyclinD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CyclinD1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瘤中均无表达.41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CyclinD1阳性表达13例,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表达与良性卵巢及正常卵巢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在卵巢癌早、晚期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CyclinD1表达随病理分级增加而增加,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CyclinD1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的阳性表达与预后无关.结论CyclinD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CyclinD1是一常见的分子异常并且可以用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4.
Livin、Smac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凋亡促进因子Smac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检测5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良性卵巢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Livin和Smac的表达情况.结果: Livin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Livin的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成正相关,与分期无关;Sma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低于良性卵巢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分期成负相关,表达出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 Livin表达升高和Smac表达降低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分化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ivin和Smae基因有可能成为治疗卵巢癌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前列腺素类物质 (prostaglandins ,PGs)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5 4例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组织 (浆液性卵巢癌 33例 ;交界性浆液性瘤 10例 ;良性浆液性瘤 11例 )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前列腺素E2 (PGE2 )、6 酮 前列腺素F1α(6 keto PGF1α)及血栓素B2 (TXB2 )水平检测。结果 :PGE2 、6 keto PGF1α及TXB2 在浆液性癌组织中的水平明显高于交界性浆液性瘤、良性浆液性瘤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水平 ,均P <0 0 5 ,而交界性、良性瘤和正常卵巢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均P >0 0 5。在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临床Ⅰ +Ⅱ与Ⅲ +Ⅳ期间 ,组织学分级各级别间 ,有无腹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PG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均P >0 0 5。结论 :1)PGs可能与卵巢上皮性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有关 ;2 )PGE2 、6 keto PGF1α及TXB2 可作为卵巢上皮性浆液性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亦称卵巢上皮性低度恶性肿瘤,它是组织学上和临床上介于良恶之间的独立的一类肿瘤。近廿年来对它的诊断及治疗已逐渐引起关注。从我院收治的21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情况,说明该类肿瘤多发于年轻妇女,病程进展缓慢,预后较好。资料我院自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六年共收治卵巢上皮性肿瘤416例,其中交界性肿瘤21例,占5.04%,较国外报导的9.2%偏低。此21例交界瘤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以  相似文献   

7.
董春鸽  林义  赵志 《肿瘤学杂志》2013,19(11):909-910
恶性神经鞘瘤常伴有上皮样细胞的特点,但良性的神经鞘瘤上皮样形态十分少见,被称为良性上皮样外周神经鞘膜瘤(benign epithelioid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BEPNST)[1]。现收集1例左小腿良性上皮样神经鞘瘤伴左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1岁,因"左小腿肿块12年近期增大伴体检发现左卵巢囊肿"于2006年12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B超诊断左卵巢囊性畸胎瘤;CT显示左小腿肿块边界清晰,有钙化(Figure 1),考虑畸胎瘤。术中见腓肠肌内肿块表面有包膜与受累神经包膜相延续。  相似文献   

8.
卵巢Brenner瘤     
卵巢 Brenner 瘤比较少见,是一种纤维腺瘤,由增生的纤维及上皮组织所构成;上皮成分似移行上皮或鳞状上皮。此瘤多为良性,偶见恶性,多无功能,有时可产生雌激素或雄激素。历史 1898年由 MeNaughton 首先报道。1907年 Brenner 将此瘤分为一类。1932年 Meyer 描述其形态特点,将之与颗粒细胞瘤区别,并分为实性和粘液囊腺性二型,且命名为 Brenner 瘤。1945  相似文献   

9.
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又称恶性混合苗勒氏瘤,是女性生殖器少见而又高度恶性的肿瘤。原发于卵巢,尤为罕见,国外截止82年仅查见27例。国内见于子宫及腹膜后者已有十余例报道。此瘤组织形态与子宫相似,WHO分类虽然将其列为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宫内膜肿瘤,但对其组织的形成未能取得一致的看法由于成分复杂,命名繁多,如“卵巢癌肉瘤”,“卵巢横纹肌肉瘤”,“卵巢肉瘤”及“卵巢中胚叶混合瘤”等。病例报告女性,70岁,住院号:15396,未生育。  相似文献   

10.
Brenner瘤细胞分化的凝集素受体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7种生物素化的凝集素对卵巢Brenner瘤不同分化方向和分化性质瘤细胞的标记特点,麦胚素、花生素受体在瘤细胞呈顶浆型表达是瘤细胞向腺上皮分化的标志;双花扁豆素受体瘤细胞膜阳性显示其向鳞状上皮分化倾向;WGA、PNA、兀鹰素(BS-1)和刀豆素在瘤细胞浆内弥漫性结合增强表明Brenner瘤由良性、增生性向恶性转化。凝集素受体表达差异可做为Brenner瘤细胞的分化标志,体现该瘤上皮成分分化,失分  相似文献   

11.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是组织学相似于子宫内膜癌的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分3种,即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卵巢中胚混合瘤[1]。其中以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最为常见。分析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1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作者单位:山东省单县中心...  相似文献   

12.
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与血小板计数增高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与血小板(PLT)计数增高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43例,并以同期收治的卵巢浆液性囊腺瘤50例为对照。采空腹静脉血测血小板(PLT)计数及CA125。[结果]晚期卵巢上皮性癌与浆液性囊腺瘤病人之间CA125值及PLT计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卵巢上皮性癌中PLT计数>300×109/L病人共20例,该部分病人CA125检测结果明显高于PLT正常者(P<0.05)。同时在PLT增高的病人中,完成满意减瘤术的比例低于PLT正常者,两者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结论]PLT增高可能是术前判断晚期卵巢上皮性癌预后不良的参考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2例妇科肿瘤病人进行血清CA~(125)检测,其中5例为复发或未治的卵巢上皮类腺癌患者,血清CA~(125)值均在317~500u/ml以上;余CA~(125)值低于67u/ml,包括1例治愈的卵巢上皮类腺癌、2例卵巢内胚窦瘤、5例卵巢良性肿瘤、3例恶性葡萄胎、4例宫肌瘤和宫颈癌、宫体癌各一例。 血清CA~(125)检测对卵巢上皮类腺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至于是否有显著特异性及对早期病例有否诊断意义则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妇科     
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卵巢上皮恶性肿瘤组织RASSF 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HIF-1α与MVD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转染TRAIL的内皮祖细胞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HDAC抑制剂TSA增强卵巢癌细胞株A2780对腺病毒基因转染效率的体外研究;宫腔镜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CYFRA21-1、CA225、TSGF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卵巢上皮癌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卵巢上皮癌的关系。方法选择经术后病理确诊的90例标本,其中卵巢上皮癌30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30例、卵巢正常组织30例。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来检测高危型HPV-DNA病毒。结果①30例卵巢上皮癌中高危型HPV(HPV16,HPV18)阳性11例(36.67%);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高危型HPV(HPV16,HPV18)阳性2例(6.67%);正常卵巢组织中无1例阳性。②卵巢上皮癌组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组、正常卵巢组织的高危型HPV(HPV16,HPV18)感染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χ2=7.95,P<0.05;χ2=13.47,P<0.05)。③卵巢上皮良性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的HPV(HPV16,HPV18)感染率相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1.40,P>0.05)。④卵巢上皮癌组织中7例(23.33%)HPV16阳性,4例(13.33%)HPV18阳性,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01,P>0.05)。结论高危型HPV的感染可能与卵巢上皮性癌有关。  相似文献   

16.
纤维上皮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上皮瘤原属卵巢肿瘤,近年有报告发生于睾丸旁及性腺外者。经电镜观察,其组织发生目前倾向来源于体腔上皮或尿路上皮。本瘤是否有内分泌反应,文献久有争论,目前积累资料证实肿瘤可产生内分泌素,并将其分为增生、良性及恶性。 历史回顾 本瘤于1898年首先以腺纤维瘤样瘤命名报告。一年后,有称其为表浅乳头状癌性纤维瘤。Bren-ner(1907)称其为滤泡性卵巢瘤并详细报道3例,直至Meyer(1932)命名为勃勒纳氏瘤。国内统一命名(1974)为纤维上皮瘤。 组织来源 多年来意见分歧,迄今尚未统一认识。 粒层细胞来源:Brenner(1907)~2提出本瘤来源于成熟卵泡的粒层细胞,后由Teoh(1953)~3所  相似文献   

17.
血清前白蛋白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瘤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简称PA)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生物学瘤标的意义。方法采用琼脂糖免疫单向扩散法测定58例上皮性卵巢癌、35例上皮性卵巢瘤和30例正常人血清前白蛋白。同时用放免法测定上述检测对象血清CA125。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血清PA低于上皮性卵巢瘤组及正常人组(P=0.003)。且肿瘤临床分期越晚、分化越差,PA水平越低(P<0.001;P=0.027),有淋巴转移者血清PA较无淋巴转移者低(P<0.001);术后肿瘤残存与血清PA低水平有关(P=0.014)。PA与CA125呈负相关,Spearman′s系数为—0.68(P<0.01),PA越低CA125越高,与上皮性卵巢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一致。结论PA与上皮性卵巢癌恶性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上皮性卵巢癌病情及预后估计较敏感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用葡聚糖-活性炭单点饱和分析法测定261例正常卵巢组织,148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胞浆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结果表明,正常卵巢组织ER和PR均值和阳性率均恶性卵巢肿瘤组织。卵巢恶性病变中,性腺间质类ER和PR含量均高于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和转移性癌,上皮性恶生瘤中,内膜样癌的ER和PR含量高于浆液性,粘液性及透明细胞癌,提示受体含量高者有用内分泌治疗的可能和推测有转好的预后,卵巢恶性肿瘤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卵巢Brenner瘤较少见 ,报告 5例并行临床病理总结。方法 :复查本院 15年来切除卵巢肿瘤病例其中有Brenner瘤 5例 ,又经复核病理资料及切片标本均符合本瘤的诊断。结果 本瘤均发生在中老年妇女 ,本组平均年龄为 5 7岁 ,有的病人在术前可无临床表现 ,在普查中发现卵巢肿物 ,术后经病理确诊 ;有的病人出现有下腹不适疼痛及肿块 ,还有月经不调症状。病理组织学是有特殊上皮细胞巢及包绕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结论 本瘤是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最少见良性肿瘤 ,瘤组织有两种独特的基本成分构成 ,是诊断本瘤的佐证 ,恶性者极少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手术加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疗效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加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296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3~24个月的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观察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手术加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疗效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本组296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70.95%,疾病控制率达到86.15%,本组296例患者随访6个月时,生存率为82.77%(245/296),随访1年生存率为71.96%(213/296),随访2年生存率为58.78%(174/296)。本次将ORR视为有效,PD+SD为无效,对比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发现,两组在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大网膜切除、肿瘤细胞减瘤术的理想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有差异资料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组织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大网膜切除、肿瘤细胞减瘤术均是影响卵巢上皮性癌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卵巢上皮性癌手术加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疗效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较多,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彻底除瘤,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