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孕3产1。于2014年9月7日因停经39 d (末次月经:2014年7月30日),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彩色多普勒超声超提示:“宫内可见1.3 cm×1.0 cm无回声囊,内未见胚芽组织及心管搏动;右侧附件区可见约0.8 cm×0.6 cm小囊”。要求人工流产,于9月7日入院行无痛吸宫术。术中探宫腔8.5 cm,吸出组织约5 g,肉眼未见明显绒毛组织,刮出物送病理检查。术后患者偶有右下腹胀痛不适,血压及脉搏平稳,并分别于9月8日及9月11日查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为1279.00 mIU/mL、3439.00 mIU/mL,9月11日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右侧附件区可见4.2 cm×3.7 cm低回声,内可见0.9 cm×0.8 cm无回声小囊,周边可见血流信号”。9月12日(宫内刮出物)病检回示:可见大量蜕膜组织,灶区见绒毛组织。诊断为“宫内孕、异位妊娠并存”,于9月12日行腹腔镜探查。术中见盆腔积血约100 mL,右侧输卵管增粗,伞端被凝血块包裹,表面无破口,遂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剖开标本可见典型绒毛组织并送病检。术后病检回示:(右输卵管)凝血块中大量绒毛组织,符合输卵管妊娠。复查血β-HCG值降至213 mIU/mL,共住院10 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患者21岁,住院号3709。因右下腹痛2mo余于2000年11月9日入院。患者2mo前无明显诱因感下腹持续性胀痛,以右侧为甚,到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提示右附件包块,给予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疼痛稍缓解。为进一步检查而到我院就诊,复查B超提示右附件区囊性包块约5.2cm×4.8cm,大小,囊壁厚,囊液混浊,囊内可见条状强回声光带分隔,B超诊断巧克力囊肿,门诊以“右附件包块性质待查?”收住。患者既往体健。月经正常,12末次月经2000年9月20日,平时无腹痛及阵发性阴道排液。1-0-0-1。妇科检查:阴道…  相似文献   

3.
1病例介绍患者39岁。因停经48d,阴道持续少量出血8d,于2004年8月27日来我站做B超检查。B超所见:子宫增大,宫内回声增强,于宫腔下端可见不规则妊娠囊回声,提示难免流产。患者平素健康,G6P1,月经正常。10年前足月妊娠分娩一男婴后,行人工流产4次,末次人工流产在5个月前。BP14.5/9.5kPa,心肺正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Ⅰ度糜烂,着色,较正常膨大;宫口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宫口未开,触之宫颈软;子宫体稍大,质中,后位,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当天行刮宫术。术中探针探查宫腔时,突然有大量鲜血自宫颈外口涌出,迅速…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3岁。因停经56d,下腹部疼痛28d,伴阴道不规则流血5d,于2000年3月22日收入我院。门诊B超检查提示左侧附件区见一8.7cm×4.2cm液性暗区,而拟诊异位妊娠。3年前曾因“左侧输卵管妊娠”而行左侧输卵管切除术。体检:生命体征平稳。宫颈紫蓝着色,抬举痛阳性,后穹窿稍饱满,子宫正常大小,右侧附件区未及导常,左侧附件区增厚,触痛明显。实验室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诊断为左侧附件异位妊娠。于2000年3月23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积血及血块。子宫正常大小,外观正常;右侧附件外观正常,左侧输卵管缺如,左侧卵巢冠见…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
  病例,女,26岁,因停经53 d,阴道流血伴下腹钝痛9 d,加重4 h。于2015年9月1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患者2014年因异位妊娠行保守治疗。患者于2015年8月16日尿妊娠试验阳性。于2015年8月23日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伴下腹部钝痛,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肛门坠胀感,遂于8月24日到当地县人民医院进行彩超检查,彩超提示:宫内妊娠,医生建议回家口服黄体酮200 mg/d,氟哌酸400 mg/次,1天2次。8月26日凌晨出现少量流血,遂于2015年8月28日到吉林市妇产医院行彩超检查,提示:宫腔回声不均。医生建议患者住院治疗,患者拒绝,于8月31日来本院门诊,行彩超检查,提示:早孕,胚胎停止发育,子宫右侧条形回声结构,可疑增粗的输卵管?子宫右侧不均质囊实混合性回声结构(8.00 mm×7.00 mm子宫右侧不均质低回声),可疑正常卵巢组织,盆腔积液。遂于门诊行清宫术,清出组织40 g及陈旧性积血50 g,见不新鲜绒毛,出血约10 mL,送病理诊断为宫内见绒毛组织。患者于2015年9月1日晨7点钟在上厕所时突发下腹部疼痛,疼痛难忍,放射至腰骶部,伴有肛门坠胀感,伴有恶心,无呕吐,阴道少量流血,无排尿排便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就诊,门诊以“异位妊娠”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95/70 mmHg。妇科情况:外阴阴道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宫颈表面光滑,宫颈口可见血性分泌物,宫颈举痛(+)、摇摆痛(+),右附件区增厚,压痛(+),左附件区未触及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清β人绒膜促性腺激素(β-HCG):47725.00 mIU/mL,血常规:Hb 85 g/L。复查彩超:子宫前位,宫体稍大,肌层回声均,宫腔内低回声区,范围3.44 cm×1.60 cm,子宫右侧可见不均质回声结构,范围9.00 cm×7.87 cm,无明确边界。左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回声。盆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最大径线4.4 cm。超声提示:盆腔包块,宫外孕?宫腔内低回声包块,宫腔积血?盆腹腔积液。考虑患者妊娠破裂出血,给予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5 mL,遂急诊行腹腔镜下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左输卵管成形术、盆腔粘连松解术。腹腔镜下探查见:盆腔内约见游离性液体300 mL,覆盖于子宫及双附件表面,大网膜因粘连浮于凝血块的表面,吸引器清除部分凝血块及血液后见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表面光滑。左侧卵巢大小正常,左侧输卵管增粗迂曲变形,直径约3.0 cm,伞端因粘连导致闭锁,右侧卵巢大小正常,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大,直径约8.0 cm,表面见破裂口,直径约1.0 cm,见凝血块覆于表面。肠管、大网膜与子宫及左附件间断性粘连,左附件区见一直径约5.0 cm包裹性积液。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病理诊断:右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5岁,因胚胎移植术后29 d,B超提示右附件区包块1 d于2015年1月3日入院,患者孕2产0(异位妊娠2次),既往2011年因"右侧输卵管妊娠"于外院行"经腹右侧输卵管切除术",2012年因"左侧输卵管妊娠"于外院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卵管开窗取胚术",于2014年11月因"继发性不孕症"于外院生殖中心行胚胎移植助孕治疗,术后常规予"戊酸雌二醇+黄体酮"行黄体支持治疗,术后无明显下腹痛,无阴道出血,术后28 d行B超示:(1)宫内未见早孕声像;(2)右侧附件区所见考虑异位妊娠包块(子宫切面大小5.5 cm×4.5 cm×4.2 cm,内膜厚1.3 cm,右侧卵巢大小2.4 cm×1.6 cm×2.0 cm,左侧卵巢大小2.5 cm×1.8 cm×1.5 cm,宫腔内未见明显孕囊回声,右侧附件区可见范围约2.4 cm×2.0 cm不均质回声团,边界不清,内可见1.0 cm×1.0 cm环状无回声,内似可见卵黄囊,未见明显胚芽,左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回声,陶氏腔未见液性暗区),血HCG 5 353 mIU/mL,P 31.29 ng/mL,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现B超提示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不排除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右侧宫角妊娠可能,因输卵管间质部及宫角部,血供丰富,若发生破裂,短时间内发生急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可能,交待病情后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盆腔无明显粘连,无积血,右侧输卵管缺如,右侧宫角处饱满,左侧输卵管未见明显肿大,伞端结构消失,子宫略大,应患者要求术中行"左侧输卵管切除", 右侧宫角处予双极电凝局部,并予"甲氨蝶呤" 50 mg 局部注射杀胚治疗,术中行诊断性刮宫术,刮出组织未见绒毛,术后常规抗炎、补液治疗,并予"米非司酮" 50 mg口服2/d杀胚治疗,术后第1天复查血HCG 8 245.00 mIU/mL,术后第2天复查血HCG>10 000 mIU/mL,复查阴道彩超示:右侧附件区见混合性包块,内见0.3 cm×0.4 cm卵黄囊样回声,包块与子宫内膜未相连,因术中未发现绒毛样组织,血HCG呈进行性上升,B超见右侧附件区混合性包块,且见卵黄囊样回声,考虑持续性异位妊娠,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再次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双侧输卵管缺如,子宫略大,表面未见明显异常,术中反复经阴道B超及腹部B超定位,确定子宫右侧壁于右侧宫角与右侧子宫圆韧带之间见一微隆起,单极电凝钩横行切开子宫右侧壁隆起部位,见清亮液体流出,随之见典型绒毛样组织排出,取出标本,清水漂洗见绒毛样组织,标本送病检提示:(右侧宫角与圆韧带间)妊娠,术后监测血HCG呈进行性下降,术后恢复后出院.  相似文献   

7.
例 1 患者 ,女 ,30岁 ,因停经 5 0天 ,B超检查 :宫内妊娠 ,应用药物流产并行清宫术 ,术中见妊娠囊与停经周期相符 ,术后应用庆大霉素及甲硝唑静点预防感染。术后 5天患者自诉腹痛 ,复查B超未见宫内残留。术后 1周 ,突然腹部剧痛 ,难以忍受 ,急诊B超提示盆腔中等量游离液性暗区 ,尿妊娠试验阳性。妇科检查 :外阴正常 ,阴道畅 ,宫颈举痛 ,子宫正常大小 ,右附件区压痛明显 ,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约 5ml,诊断 :异位妊娠 ,腹腔内出血。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右输卵管壶腹部有 1cm长破口 ,壶腹部增粗约 3cm× 3cm大小 ,行右输卵管…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5 岁,闭经45 d,阴道淋漓出血5 d 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SI-5000 ;探头频率为3.5 MHz,方法:膀胱充盈,患者取仰卧位,下腹部常规探测,子宫大小为6.4 cm ×3.7 cm,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膜线增厚,不延续,宫腔内可见妊娠囊反射,无胎芽搏动.右附件区可探及3.1 cm ×2.2 cm,低回声,混合性包块,周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左附件正常.实验室检查:妊娠免疫试验(+),当日行刮宫术,病理证实为宫腔妊娠.3 d 后患者出现腹痛,阴道再次点滴出血,行清宫术后,上述症状未减轻,小便后起立时突然晕厥,处于休克状态.  相似文献   

9.
腹茧症1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24岁,G0P0,因B超发现盆腔包块2年余入院,包块无明显长大或消退,无腹胀腹痛,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无发热消瘦,大小便正常.患者既往月经规则,分别于23年前行"肠梗阻手术",3年前行"左卵巢囊肿切除术",具体过程不详.体格检查:下腹正中见约10 cm纵行手术疤痕,右旁正中绕脐见7 cm手术疤痕,向腹腔凹陷.妇科检查:右附件区扪及约60 mm×60 mm囊性包块,活动欠佳,压痛.B超提示:右附件区见94 mm×51 mm×61 mm囊性包块,内为无回声,有分隔.  相似文献   

10.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IVF-ET输卵管切除后同侧间质部妊娠患者的资料,对其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术。术后病检回示:右侧输卵管妊娠。术后第四天出院。本研究病例提示,临床医师诊治切除输卵管的IVF-ET患者时,尤其对于超声提示附件区可疑回声包块时,应密切结合病史和HCG值,早期即需提高警惕,以免贻误诊断。  相似文献   

11.
患者,26岁,孕2产0,住院号36529,因停经90d,钳夹术后60d,下腹部刺痛7d,于2006年3月8日入院。末次月经2005年11月12日,停经90d,在当地门诊行钳夹术,过程不详,术后无月经及阴道出血,7天前下腹部不适,针刺样疼痛入院。子宫体后位,大小正常,质软左侧附件未触及,右侧附件可触及7×6×5厘米大小囊性包块,边界清活动欠佳,有轻压痛,尿妊娠试验阴性。B超提示子宫体大小约5.0×3.1×2.9厘米肌壁回声均匀,内膜厚约0.9厘米,宫体右侧可探及大小约7.0×6.1厘米包块回声,内可见胎儿回声,头臀径长约3.8厘米,双顶径约1.4厘米,未见胎心搏动,周边可见强回声(可…  相似文献   

12.
1病历报告患者,47岁,孕3产2,主因下腹坠胀不适1年,加重伴尿频、尿急1周,于2004年1月29日入院。既往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始于2004年1月24日。妇科检查:外阴经产型,阴道畅,宫颈轻度糜烂,无举痛,子宫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可。其右前方可触及一13cm×12cm×10cm之囊性肿物,无触痛,与子宫关系较紧密。B超提示:子宫大小5.0cm×2.8cm×3.7cm,右附件区见13.8cm×7.9cm混合性光团,壁厚2.1cm,其内可见分隔光带及一11.6cm×6.3cm无回声区。考虑右卵巢囊腺瘤。入院诊断为盆腔包块、右卵巢囊肿,于2月2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患者子宫囊性增大如孕3个月余…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9岁。因普查发现盆腔包块五天于2006年9月6日入院。体检:宫颈Ⅱ°糜烂,宫体正常大,宫体右后方可触及一肿物,边界清,鸭蛋大小,质地中等,活动尚可,左侧阴性。B超示:右附件区见一大小约7.7cm×2.5cm无回声区,境界尚清楚,边缘不规则,壁厚,囊壁向囊腔突起数个强光团,其中一个大小约1.4cm×0.8cm,内部透声尚好,可见点状,带状回声。提示右附件囊性包块性质待查,血清CA125、CA199、CEA、AFP均无异常。临床考虑“右侧卵巢畸胎瘤”,行右侧附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0岁.平时月经规律,停经40d来诊.腹部B超:子宫内膜增厚,厚度约1.7cm,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尿妊娠试验弱阳性.停经50d,因又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轻微腹痛,来诊,阴道B超:官腔内示类妊娠囊回声,大小约4.8cm×2.2cm,形态、回声酷似妊娠囊,囊内似探及小胎芽回声.于右侧附件区探及混合光团回声,大小约5.5em×5.2cm,边界尚清,内回声不均质,示不规则囊性无回声区.官体后方探及液性暗区回声,范围约3.4cm×2.4em.术后证实为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官腔内假妊娠囊酷似真妊娠囊.  相似文献   

15.
刘绣  张英君 《河北医学》2014,(10):1758-1759
1病例摘要 例1:李某,女,40岁,孕4产2,人工流产1次,月经周期30-35d,末次分娩时间1998年6月,1999年8月孕6周人工流产后即于区计划生育服务站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身体恢复良好。2008年3月以突发下腹疼痛、伴肛门坠胀感来本院就诊。追问病史患者停经49d,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4d,色暗。腹部检查: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右侧为重。妇科检查:阴道少量暗红色血性分泌物,宫颈光滑着色,举痛,子宫水平位,较正常大,质软,压痛,右附件区增厚,压痛明显。尿妊娠试验阳性。 B超提示子宫增大,宫腔内未见孕囊回声,左侧附件区可见35.8mm ×25.6mm混合回声包块,可见盆腔积液39mm ×28mm。初步诊断为异位妊娠破裂,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可见一破裂口长约1.5cm,破裂口可见绒毛组织和凝血块。手术切除右侧输卵管。术后病理报告为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相似文献   

16.
郑碧娟  贺国丽 《海南医学》2003,14(12):127-128
患者2 6岁 ,住院号 380 0 94 ,孕3 产1 ,平素月经规则 ,末次月经 2 0 0 2年 1 2月 1 4日 ,因 5 0天后出现下腹胀痛伴少许阴道血性分泌物于 2 0 0 3年 2月 1 1日收入我院。患者 2 0 0 0年因右卵巢畸胎瘤在外院行右附切除术 ,2 0 0 1年行剖宫产术。查体 :T37℃ ,P82次 /分 ,BP90 /6 0mmHg,腹平软 ,无压痛 ,转移性浊音阴性 ,宫颈着色 ,无举痛 ,子宫前位 ,稍饱满 ,在右侧近宫角处可触及—包块约 3× 2 .5cm ,表面光滑 ,可活动 ,有触痛 ,在附件区正常。尿妊娠试验阳性 ,血 β -HCG780 0mlu/ml,B超提示宫内膜厚 2 .2cm ,子宫右侧见两个妊娠囊…  相似文献   

17.
例1 44岁,因发现下腹包块2年,右下腹胀痛9小时,于1999年4月3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3月中旬,3天净,16年前行绝育术。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6/10kPa,心肺正常,肝、脾未及,下腹压痛,以右下腹为重,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肥大,光滑,无举摆痛,后穹窿不饱满,无触痛,子宫后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子宫右前方可触及一约8cm×5cm×4cm大小囊性肿物,光滑,活动,压痛明显,与子宫界限清晰,左附件区未及异常。B超提示:右附件区囊性包块。考虑为右卵巢囊肿蒂扭转,立即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约200…  相似文献   

18.
罗某,31岁。因人流术后4天,腹痛伴恶心、呕吐3h就诊。患者既往月经正常,人工流产1次,1996年8月行剖宫产1次,未采用避孕措施。末次月经为1998年9月30日,停经40天后有早孕反应,尿妊娠试验阳性。妇检:子宫后位,如鸡蛋大,质软,双侧附件(-)。于1998年11月14日行人流术,术中吸出胚胎组织10g,出血10m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阴道少量流血,自觉下腹隐痛,乏力,偶有恶心,于11月18日行B超检查:子宫后位,正常回声,左侧附件正常,右侧附件有2cm×2cm×1cm液性暗区,考虑右侧卵巢…  相似文献   

19.
B超诊断子宫内膜骨化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4岁,2年前因妊娠2个月行吸宫术,术后一般情况好,月经规律,未避孕,因未再受孕而就医。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正常。曾在外院B超检查,提示为宫内节育环。我院B超检查:子宫大小为54mm×35mm×44mm,宫腔内可见强回声光带,呈半环状,后方伴声影不典型,似节育环,经多方位扫查均未见完整强回声光环,故诊断宫内节育环根据不足,结合流产病史,诊断为子宫内膜骨化,建议诊断性刮宫。诊刮结果:宫腔5cm有异物感,用小刮匙刮出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27岁,孕3产1,人工流产1次,因停经50 d,自我尿检妊娠试验阳性,在个体诊所服息隐配伍米索前终止妊娠,自诉有肉样组织排出,之后阴道不规则流血10余天,来本院行妇科彩超检查:子宫增大10.0 cm×8.6 cm×4.9 cm,宫腔内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右附件区探及一直径4.0cm无回声区,提示不除外侵蚀性葡萄胎,血β-HCG126IU·L-1,肺部正位片无异常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