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对控制病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病程长,需要在社区治疗恢复。为了解通过健康教育,促进家庭护理功能,以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康复的效果,我院于2000年9月-2005年9月,调查了50例符合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家庭护理功能,发现增强患者的家庭护理功能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和降低病残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最终导致精神衰退.抗精神病药物虽然可以治疗幻觉、妄想,却无法延缓精神衰退[1].本文旨在探讨家庭行为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病情及社会功能改善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属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将78名参加健康教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设为研究组,143名未参加健康教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设为对照组。患者出院后随访1a。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家庭关怀指数及患者病情,统计患者再住院率。结果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参与率为35.29%。随访1a末,研究组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评分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1),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再住院率为14.10%,对照组为23.7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家庭功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和降低再住院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状况,为临床开展家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20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研究组)和120名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5个维度分及总的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存在明显缺陷,对患者的防治应注重改善其家庭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5.
刘平 《现代护理》2001,7(3):42-42
目的:了解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ND-2-R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好,一般, 三组,用BPRS总分及减分率评定其病情及疗效。结果:家庭关系好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总体疗效均好于家庭关系差的。讨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系对其病情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ND 2-R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好、一般、差三组,用BPRS总分及减分率评定其病情及疗效 。结果家庭关系好的病情严重程度及总体疗效均好于家庭关系差的。讨论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 关系对其病情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家庭干预的指导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实施家庭干预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方法 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家庭干预组40例,传统随防组40例。对家庭干预组家属进行定期康复指导,传统随访组不进行特殊指导,比较两组出院后0.5年、1年、1.5年复发率。结果 两组3个时段内的复发例数,经X~2检验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且传统随防组在1.5年与0.5年自身比较复发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干预对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病程较长,需要长期甚至终身的护疗。为了探讨最大限度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再住院率、改善其社会功能的损害及精神残疾。我院2007年开始对住院、出院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护理干预研究,48例患者分A、B两组对治疗和护理干预的依从性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首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每位患者统计1位主要照顾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主要照顾者给予常规家庭照顾指导,观察组主要照顾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家庭情感的培养和交流。家庭支持程度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量表( APGAR)进行评价,患者精神康复情况采用简明精神量表( IPROS)进行评价。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APGAR各维度增加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IPROS各维度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常规家庭照顾指导的基础上加强情感培养和交流的指导,有利于为患者创造温馨积极的康复环境,对于患者更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陪伴式情感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的矫治效果。方法将12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院支持、家庭支持及社会支持三位一体的陪伴式情感干预护理模式。于入院60d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NOSIE)、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治疗效果。结果干预60d后,观察组BPRS评分总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OSIE总分及积极因素分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分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NS评分除思维缺乏外,其他各因子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陪伴式情感干预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具有较好的矫治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家庭访视对改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对照组以自我管理和家庭监护为主要康复方式,研究组则组建家庭访视小组,于出院后每3个月深入家庭进行为期1年的家庭访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电话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家庭干预6个月末,研究组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 <0.01),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 >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性(P >0.05),干预后差异有显著性(P <0.01)。相关分析显示,家庭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的适应度因子分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的职业功能、社会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合作度、情感度因子分与家庭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成熟度、亲密度因子分与社会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支持度与社会功能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支持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治愈出院后均维持药物治疗,并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观察1a。于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精神症状,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评定家庭支持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家庭支持功能,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家庭护理方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10月~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第二医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出院后实验组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的家庭护理,对照组则无家庭护理措施。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和出院后9个月采用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定。结果在出院前两组患者SQLS、FAD、BPRS和SDSS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9个月后实验组患者SQLS、FAD、BPRS、SDSS评定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改善了家庭功能,减轻精神病残留症状,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社会功能训练,以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延缓精神衰退。方法:随机将5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研究组给予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健康教育及家庭干预等措施,定期对两组进行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定,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等方面比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在NOSIE、ADL总分及各因子、生活技能方面差异性显著(P<0.01),研究组患者在病程、住院时间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社会功能训练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延缓精神衰退。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精神分症患者心理与行为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67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7名正常健康青少年的家庭功能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父母一惩罚、过度干涉、偏爱、拒绝否认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父亲一过度保护、母亲一关心理解因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家庭环境量表父母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低、父母健康状态差、父母关系不和、父母不良行为习惯、亲子关系差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家庭功能障碍,父母养育方式不当和不良家庭环境是影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家庭负担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家庭负担量表(FBS),对1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家庭负担进行评定,并选择正常家庭的126名家庭成员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成员的AP-GAR总分及5个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家庭功能严重障碍发生率(41.79%)也高于对照组(5.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精神分裂症患者的FBS的6个因子中,除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因子外,其余5个因子分及阳性回答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家庭功能总分与家庭负担总分及家庭关系、家庭成员躯体健康、家庭成员心理健康3个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对家庭功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家庭负担的增加,护理人员应准确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资料,实施完善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8.
马树芝  徐志刚 《天津护理》2011,19(4):193-194
目的:探讨陪护式管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男性患者50例,随机分为开放式观察组和封闭式对照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定,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入院时各项评分差异为(P〉0.05),出院时各项评分差异为(P〈0.01)。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陷,出院时SDSS得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陪护式管理可以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利用陪护的力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取正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不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6个月后BPRS评分、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回归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再就业率,降低复发率[1],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家庭干预.收集了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66例,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