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离检测脑内递质氨基酸的含量,是研究脑代谢和脑功能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物对大鼠脑内三个部位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分离并对GABA(γ-氨基丁酸)、Tau(牛磺酸)、Gly(甘氨酸、Glu(谷氨酸)和ASP(天冬氨酸)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长,脑内抑制性递质GABA,Tau和Gly的含量降低就或不变,兴奋性递质Glu和ASP含量增高或不变,并且还讨论了不同脑区GABA/Glu及抑制性递质氨基酸总量与兴奋性递质氨基酸总量比值。  相似文献   

2.
刘在贵  程方敏 《医学综述》1998,4(11):618-619
<正>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脑缺血时兴奋性氨基酸(EAAS)明显增高,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梗塞患者和对照组血浆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及抑制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GABA)水平,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离检测脑内递质氨基酸的含量,是研究脑代谢和脑功能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对大鼠脑内三个部位游离氨基酸进行了分离并对GABA(γ—氨基丁酸)、Tau(牛磺酸)、Gly(甘氨酸)、Glu(谷氨酸)和ASP(天冬氨酸)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随年龄增长,脑内抑制性递质GABA,Tau和Gly的含量降低或不变,兴奋性递质Glu和ASP含量增高或不变。并且还讨论了不同脑区GABA/Glu以及抑制性递质氨基酸总量与兴奋性递质氨基酸总量比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硝酸酶还原法检测38例HSP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24例正常健康儿(对照组)血清中VEGF及NO活性水平。结果对照组、HSP急性期组、恢复期组儿童血清VEGF与NO水平分别为(129.4&#177;39.1)ng/L与(80.5&#177;15.7)μmol/L、(429.0&#177;109.2)ng/L与(124.9&#177;22.8)μmol/L、(252.3&#177;63.8)ng/L与(78.0&#177;12.4)p,mol/L,3组VEGF、NO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或不伴早期肾损害的HSP患儿血清VEGF与NO水平分别为(497.5&#177;112.5)ng/L与(160.4&#177;27.7)μmol/L、(393.4&#177;95.6)ng/L与(106.5&#177;21.1)μmol/L,2组VEGF、NO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急性期血清VEGF与NO水平间呈直线正相关(r=0.653,P〈0.01)。结论VEGF与NO在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监测HSP患儿血清VEGF及NO水平对判定其病情、病程、预后和指导治疗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梗塞患者血浆氨基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5例脑梗塞病人急性期与恢复期的血浆氨基酸,同时与4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发现兴奋性氨基酸AS,PGlu与抑制性氨基Tau在急性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恢复期有所下降,仅Glu下降显著。提示上述几种氨基酸与脑梗塞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对急性实验性癫痫模型大鼠脑电功率和海马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针刺大鼠大椎、丰隆、肝俞透胆俞,西药组以丙戊酸钠灌胃给药,均连续治疗3 d;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均采用腹腔注射青霉素钠法复制急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后70~85 min内顶中线Pz区脑电地形图各频段功率及大脑海马区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丙氨酸(Ala)、牛磺酸(Tau)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δ、θ、α1、α2、β1、β2各频段的功率均高于正常组(P<0.01),而针刺和丙戊酸钠均可显著性降低δ、θ、α1、α2、β1频段的功率(P<0.05或P<0.01);模型组海马区内兴奋性氨基酸Glu、ASP,抑制性氨基酸GABA、Ala、Gly、Tau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1),而针刺和西药可降低模型大鼠异常升高的兴奋性氨基酸Glu、ASP及抑制性氨基酸Tau的含量(均P<0.05或P<0.01),针刺可升高抑制性氨基酸Ala的含量(P<0.01),但针刺对抑制性氨基酸GABA、Gly的含量及bGABA/bGlu比值无显著性影响。【结论】针刺可通过抑制痫性放电,调节海马内抑制性氨基酸与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叶酸(FA)、维生素B12(VitB12)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ACl)的关系。方法测定110例ACl患者及51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Hcy,ET、NO、FA、VitB12含量。结果ACl组血浆Hcy[(17&#177;5)μmol/L]、ET[(33&#177;19)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0&#177;3)μmol/L、(20&#177;13)μmoL/L],P〈0.01;NO[(40&#177;7)μmol/L]、FA[(8&#177;4)ng/ml]、VitB12[(247&#177;119)pg/ml]的水平低于对照组[(60&#177;6)μmol/L、(10&#177;4)ng/ml,(412&#177;194)pg/ml],P〈0.01,结论本研究对于患者病情观察、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患者中推行加服FA和VitB12等制剂,为ACl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化学中毒患者心理状态并检测血浆氨基酸水平变化。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2012年12月收治的中毒患者34例,采用液质联用(LC-MS/MS Q-TRAP)同位素内标法,测定患者的血浆全谱氨基酸,用秩和检验对牛磺酸(Taurine,Tau)、甘氨酸(Gly)、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天门冬氨酸(Asp)、丙氨酸(Ala)水平,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对患者相关心理测试做出评估。结果中毒患者Tau和Glu水平高于标准值(氨基酸正常上下限的平均值),Gly和GABA的水平低于标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p、Ala水平与标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测试表明34例患者多数存在明显的焦虑和睡眠障碍。结论血中氨基酸水平变化可用来推断中毒患者的心理问题;氨基酸的变化趋势与心理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比较高血压病人和正常血压组的血尿酸水平,分析高血压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65.2&#177;130.2)μmol/L。其中,男性为(375.6&#177;126.3)μmol/L,女性为(347.5&#177;124.5)μmol/L。健康组平均血尿酸水平为(315.2&#177;102.8)μmol/L。其中,男性为(326.4&#177;108.3)μmol/L,女性为(310.6&#177;102.9)μmol/L。高血压组平均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习惯性吸烟对血浆内重金属含量及DNA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湘南学院94名健康大学三年级男生,其中20名不吸烟者(对照组,C组);74名吸烟者。测定每个大学生血浆内汞、镉、铅及8-羟基脱氧鸟苷(8-OHdG)的含量。吸烟者按照吸烟数量分为E1组(≤20L/周)和E2组(〉20支/周)。结果C组、E1组、E2组血浆中:(1)汞含量分别为(22&#177;16)nmol/L、(36&#177;18)nmol/L、(58&#177;13)nmoI/L,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镉与铅分别为(0.012&#177;0.008)μmol/L与(0.209&#177;0.028)μmol/L、(0.020&#177;0.010)μmol/L与(0.251&#177;0.018)μmoL/L、(O.031&#177;0.013)μg/L与(0.272&#177;0.032)μmol/L,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8-OHdG分别为(204.2&#177;28.5)μg/L、(354.8&#177;36.1)μg/L、(517.1&#177;19.7)μg/L,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吸烟者吸烟指数与血浆中镉、铅及8-OHdG的含量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0.52、0.74,P〈0.05),吸烟指数与血浆中汞含量无相关性(r=0.20,P〉0.05)。结论习惯性吸烟能够导致机体重金属的集聚性中毒,并且伴有机体DNA的损伤。随着吸烟量与吸烟时间的累积,这种有害效应的危险性也将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浆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浓度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IF-1α的浓度,并分别于治疗第1d和第14d采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低HIF-1α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轻于高HIF-1α组(P<0.05),预后好于高HIF-1α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HIF-1α浓度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IF-1α对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均有重要影响。监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IF-1α浓度,可作为判断缺血性脑卒中严重程度、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估疾病预后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NPY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NP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血浆NPY水平呈现增高趋势;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NPY水平与轻、中度狭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和TIA患者较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浆NPY明显升高(P〈0.05)。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血浆NPY水平与IMT值呈正相关关系(r=0.163、0.245、0.179,P〈0.05)。结论 NPY可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且参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天峨野生大果山楂(Malus doumeri)酒中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总黄酮进行含量测量。方法:利用高速氨基酸分析仪和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该酒中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酸和总黄酮类的含量。结果:该酒含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0.89%,16种水解氨基酸,含量为99.25%;总黄酮含量为15.43%(单位mg/ml)。结论:该酒富含氨基酸和总黄酮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4.
D-二聚体检测在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中风恢复期病人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于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特异性、阴性预测值以及经济性.[方法]用D-二聚体浊度法分析109例因近期局部出血或缺血导致的中风后恢复期患者血浆样本.病人在24h内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5例患者有深静脉血栓形成.以500μg/L作为D-二聚体的cut-off值分类患者是否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100%,特异性89%,阳性预报值31%,阴性预报值100%.[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在排除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中有非常好的有效性以及可接受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fic peptide,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0例及正常人20例空腹血清BNP、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V)等指标。结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血清BNP、LVEDD、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BNP水平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浆D-二聚体与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艳敏  李乃静  邱枫  田力  潘作东   《中国医学工程》2006,14(5):516-517,52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ilner)与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方法92例老年TIA患者按病程划分为A、B、C三组,所有病例在起病24h内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观察72h内头CT或M1KI后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老年TIA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C组D-二聚体的含量均高于A组(P〈O.01),而且C组高于B组(P〈0.05),重型患者明显高于轻、中型患者。结论血浆D一二聚体含量的升高是老年TIA患者的危险因素,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升高可以对老年TIA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较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中溶血磷脂酸(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检测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并与46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急性脑梗死组血浆LPA含量分别为(9.31±3.12)μmol/L、(8.25±2.94)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6±1.40)μmol/L,P〈0.0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和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s-CRP含量分别为(10.58±3.45)mg/L、(12.36±3.74)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25±2.00)mg/L,P〈0.01。结论溶血磷脂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早期干预和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赵豪  邓欢  黎彪  雷冬  季一飞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4,19(1):187-192
目前,我国脑缺血性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位居 所有疾病首位[1] 。研究[2] 发现,在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 性 脑 缺 血 发 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 患 者中有 20%的患者存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狭窄最 常见的病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3] ,且颈动脉粥样硬化 性狭窄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且男性高于女 性[4] 。在以大动脉粥样硬化为病因的缺血性脑血管病 中,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占比例最大[5] ,大动脉 粥样硬化导致的TIA患者在早期复发缺血性卒中的风 险会增加 1倍[6] ,且TIA或轻型缺血性卒中伴有动脉粥 样硬化的患者,在未来 5年内发生大血管事件的风险 远高于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沙土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与脑组织兴奋性氨基酸(EAA)的影响。【方法】复制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脑缺血模型,于缺血后15min再灌注48h,取脑组织测定天冬氨酸(GJu)、谷氨酸(Asp)、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的含量。【结果】缺血15min后,脑组织Glu、Asp、GABA含量升高(P<0.05或P<0.01),补阳还五汤可降低脑组织Glu含量(P<0.05);缺血15min再灌注48h后,脑组织Glu及Asp含量升高(P<0.05),补阳还五汤可使脑组织Glu含量降低(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抗脑缺血及再灌注后EAA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的 15种氨基酸 ,同时测定脑梗塞体积 ,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表明 :脑梗塞组天冬氨酸、谷氨酸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 ;γ 氨基丁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此外 ,丙氨酸和亮氨酸较对照组亦明显升高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天冬氨酸、谷氨酸水平与脑梗塞体积呈正相关 (分别r天 =0 .5 6 ,P <0 .0 5 ;r谷 =0 .5 2 ,P <0 .0 5 ) ;所有氨基酸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不明显。本文结果提示 ,兴奋性氨基酸在脑梗塞中参与了神经损害作用 ,而抑制性氨基酸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