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治疗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性 ,39岁 ,因心前区疼痛 ,胸闷、憋气 2h ,于 2 0 0 1年 4月 16日 10 :2 0来诊。查体 :心率 78次 /min ,血压 14 6 3/9 31kPa,神志清楚 ,面色苍白 ,全身潮湿。心电图示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阵发性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 ,偶发室性早搏 ,交界性心搏。 10 :2 5突然神志丧失 ,四肢抽搐 ,立即给予心前区捶击 ,胸外心脏按压及电除颤 (2 0 0J)一次 ,患者随即苏醒 ,恢复窦性心律。至 10 :40心电监测中又出现两次室性心动过速均通过电击 (2 0 0J/次 )复律。 11:10患者心率 114次 /min ,血压 12 6 4/ 7 98kPa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病人抢救的临床经验,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7年急诊抢救的50例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结果:50例中初步心肺复苏的12例,最终康复出院的6例。结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该患者的原发病,心跳呼吸骤停时间,CPR的及时正确,电除颤的及时准确使用,及早气管插管以及脑复苏的正确及时实施有相关性。另外碳酸氢钠及大剂量的肾上腺素使用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们采用快速锁骨下静脉穿刺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1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97年1月~2002年12月发生在院外的意外事件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的抢救来比较各自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夏燕亮 《临床荟萃》2006,21(9):654-656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惟一有效的方法.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除颤,气管插管或气囊面罩,机械通气,心脏复苏药物应用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现将18例小儿呼吸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超长心肺复苏成功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屡见有超长心肺复苏(CPR)成功的案例报道。现将我院成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15min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肌复苏后能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21世纪心肺复苏者及同期160例未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给予r-TPA、链激酶、尿激酶静脉溶栓。21例心肺复苏者血管再通17例(80.9%),无1例死亡。出血并发症2例,160例未进行心肺复苏者血管再通105例(65.6%),死亡11例(6.8%),出血并发症9例。对急性心肌梗塞进行过心肺复苏的患者,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为早期心肌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方法,溶栓疗法的评估为梗塞范围的缩小、心功能的改善、并发症的减少等,这些与梗塞相关动脉是否再通有直接关系。1992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来,我科收治明确为AMI在12h以内的患者64例,采用尿激酶(UK)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6例心跳呼吸骤停心肺复苏临床分析湖南省新田县人民医院莫述仁本文就16例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情况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临床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3岁,平均38岁。发生地点,医院急诊室9例,病房3例,院外2例,心跳呼吸骤...  相似文献   

10.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32-133
将86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都在得到确认后5s内就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其中第1组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第2组使用心肺复苏机行持续心肺复苏术。依据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实施持续心肺复苏,同时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自主心率、颈动脉搏动、瞳孔、面色及心电图等指标来证明有效或无效。第1组有效1例,无效59例,有效率为1.67%;第2组有效4例,无效22例,有效率为15.38%,两组对比总体阳性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救治时心肺复苏机比徒手心肺复苏有更好的复苏效果,其复苏率明显要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 目的 探讨mscpr—1a型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时的可行性。 方法 7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应用mscpr—1a型心肺复苏机进行心肺复苏,69例对照组应用徒手心肺复苏,两组使用电除颤、气管插管及复苏药物等措施完全相同。 结果 机械组在心肺复苏时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应用机械辅助心肺复苏,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2 5岁 ,在工作中突然昏迷倒地 ,口吐白沫 ,立即被发现 ,目击者述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有军人行心肺复苏 ( CPR) 10 min后转运至我院急诊科。转运时间 10 m in,在转运过程中未行CPR。于 2 0 0 3年 9月 14日 11时 30分入院 ,查体 :面色苍白 ,口唇青紫 ,无呼吸 ,无心音 ,心电图呈直线 ,双侧瞳孔直径 6 m m,对光反射消失 ,生理反射消失 ,病理反射未引出。立即将患者平卧 ,头后仰 ,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频率约为80次 / m in,鼻导管吸氧 3L/ min,建立静脉通道。抢救 10 min,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 (室颤 )波形 ,同时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14.
19例心跳呼吸停止心肺复苏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院急诊内科19例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的心肺复苏,观察了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和5%碳酸氢钠用药时间、剂量及给药途径对心肺复苏效果的影响,并对心肺复苏(CPR)时的人员分工做了统计。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例心跳呼吸停止患者,共中男性12例,女性7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55岁,原发病  相似文献   

15.
心肺脑复苏及复苏后处理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大剂量肾上腺素的临床应用 ,使大多数心跳骤停患者得以复苏 ,然而心肺复苏 ( CPR)后的维持和后续处理 ,也是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现将我们救治的2 2例患者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患者男 2 0例 ,女 2例 ;年龄12~ 79岁 ,平均 44 .3岁。晚期癌症 2例 ,出血性脑中风 1例 ,缺血性脑中风 2例 ,急性心肌梗死 2例 ,病毒性脑炎和心肌炎各 1例 ,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各1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 2例 ,阿片类药物中毒 4例 ,一氧化碳中毒1例 ,麻醉意外和高压电击伤各 2例。1.2 抢救方法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开通气道 ,气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的护理。方法 对16例心肌梗塞患者溶栓前做好心理护理,溶栓时加强心电和血压监护,溶栓后密切注视用药后的反应,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 溶栓治疗后15例寇脉再通,1例未能再通。结论 尽力缩短入院至治疗时间,早期进行溶栓。是提高溶栓获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路生 《全科护理》2016,(18):1943-1944
正心跳呼吸骤停为最紧急的病症之一,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有效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1])。据相关研究显示,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最短时间内实施有效的复苏措施能有效挽救病人的生命,该抢救措施必须遵循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2])。心肺复苏的成功与病人心跳、呼吸停止时长密切相关,同时长时间胸外心脏按压体力消耗大,不易做到有效按压,增加了按压并发症,如肋骨骨折、血气胸、心包积液等。我院2015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 ,对于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普遍开展溶栓治疗尚有争议。我院内科自 1996年 8月至 1999年 6月对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在 6h以内的AMI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 :老年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年龄 6 5~ 85岁 ,其中 6 5~ 6 9岁 10例 ,70~ 79岁 7例 ,80~ 85岁 3例 ,平均 (70 8± 5 8)岁。非老年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35~6 4岁 ,平均 (5 5 1± 8 7)岁。老年组梗塞部位以前壁为主的 14例 (70 % ) ,非老年组为 2 0例 (6 6 7% ) ;老年组梗塞部位以下壁为主的占 6例 (30 % ) ,非老年…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主要高危病种之一.过去曾将复苏后AMI列为静脉溶栓治疗的禁忌证[1].但亦有学者认为无创伤性心肺复苏后仍可进行溶栓治疗[2].我们对3例AMI院前心肺复苏后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获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