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Ⅱ型胶原诱导的实验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组织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变化,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11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100±20)g,随机选出50只以备造模,另外10只作为对照组。在造模成功的大鼠中再随机选出10只作为模型组。②实验方法:采用10mg牛Ⅱ型胶原与100mg弗氏不完全佐剂和60mg卡介苗充分研磨后,以每支每点0.1~0.2mL(1g/L)从大鼠背部尾根部多点皮下注射,于10d后按上述方法和剂量再次重复免疫和制作大鼠胶原性关节炎模型。③实验评估:初次免疫后7周,剥离膝关节滑膜,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切除另侧膝关节滑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用Metamorph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检测,计算每个视野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阳性面积比,以其作为阳性反应细胞密度。结果:纳入大鼠60只,20只进入结果分析。模型组大鼠关节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阳性密度为0.75±0.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阳性密度为0.48±0.17,与对照组0.78±0.21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表达的变化与胶原性关节炎大鼠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细胞外基质相关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实验于2004-01/09在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实验室和病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8只。按随机数字表将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药物组,每组6只。②哮喘组和药物组于第1,8天每只腹腔内注射抗原混悬液1mL致敏;第15天开始雾化吸入10g/L鸡卵清蛋白激发哮喘,1次/d,20min/次,连续4周制作哮喘模型。每天激发前30min,药物组预先灌胃雷公藤多甙悬浮液(1.5mL)50mg/(kg·d)。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行致敏和激发,1次/d,20min/次,连续吸入4周。③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蛋白表达,采用反转录聚合酶联反应技术测定3组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的表达。④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大鼠1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蛋白含量: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q=9.75,7.87,P<0.01);经药物干预后,明显低于哮喘组(q=5.99,3.27,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q=3.76,4.59,P<0.05)。②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哮喘组>1,明显高于对照组(q=3.87,P<0.05);经药物干预后<1,明显低于对照组(q=3.47,P<0.05),更低于哮喘组(q=7.34,P<0.01)。③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表达水平: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q=16.71,15.37,P<0.01);经药物干预后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哮喘组(q=11.14,7.21,P<0.01),但未完全降至正常,仍明显高于对照组(q=5.57,8.17,P<0.01)。④大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RNA比值:哮喘组>1,明显高于对照组(q=3.45,P<0.05);经药物干预后<1,明显低于对照组(q=3.45,P<.05),更低于哮喘组(q=6.89,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可能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的平衡,干预细胞外基质重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水平变化.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水平并进行比较,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观察组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第1秒用力呼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水平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比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基质金属蛋白酶-1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平衡失调参与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监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水平可反映病情变化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对Ⅰ,Ⅲ,Ⅳ和Ⅵ型胶原的产生以及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2/2006-04在瑞金医院心内科实验室完成。①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原代培养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0.025,0.05,0.1,0.2,0.5,1.0,1.5,2.0,3.0,5.0 mmol/L)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并设对照孔(未加同型半胱氨酸)和空白孔(未加细胞)作对照。②分别作用12,24,48,72h,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平滑肌细胞的活性细胞数量及细胞增殖情况;以5溴-2脱氧尿苷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的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酶联免疫法测定胶原的含量。结果:①细胞增殖情况:在0.025,0.05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刺激下,12~48h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明显。②细胞DNA合成:与四甲基偶氮唑盐结果类似,24~48h时,在浓度为0.025,0.05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刺激下细胞合成DNA增加(24h:432±33,774±52;48h:582±32,816±62),其促增殖作用增强(P<0.05);随着浓度的增加,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合成DNA开始下降,至5 mmol/L浓度时最低。③细胞周期的变化:24h时在浓度为0.025,0.05 m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刺激下增殖的细胞S期的百分含量较对照组和同型半胱氨酸其他浓度组明显增加。④胶原的含量:细胞的Ⅰ型和Ⅳ型胶原分泌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升高呈现剂量依赖性的增高模式。Ⅲ型胶原有轻度的升高,无统计学上意义。高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会减少Ⅵ型胶原的分泌,并呈剂量依赖性(r2=0.41;P<0.001)。结论:较低浓度的同型半胱氨酸刺激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加速;并可能通过改变纤维斑块中的胶原构成类型导致了斑块的不稳定性和易损性,最终加速了粥样斑块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背景:胶原是肌腱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是降解肌腱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重要蛋白酶.目的:观察12周跑台运动对大鼠跟腱胶原、胶原Ⅰ、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第1周每天运动20 min,速度由12 m/min递增至20 m/min;以后跑台速度均为20 m/min,第2周坡度为5%,时间为30 min,第3~12周坡度为10%,时间为40 min,共运动12周.对照组正常饲养.结果与结论:末次运动后24 h 取大鼠跟腱.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跟腱前胶原Ⅰα1、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1 mRNA 的表达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羟脯氨酸的含量也有所增多,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表明长期耐力运动可以提高跟腱中胶原的合成和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的失衡是骨关节炎软骨降解的关键.目的:观察维药买朱尼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的影响.方法:从1周龄SD大鼠关节中分离培养原代软骨细胞,鉴定后选用第2代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买朱尼组.模型组和买朱尼组用10 μg/L的白细胞介素1β干预24 h后,买朱尼组在此基础上加入体积分数10%的买朱尼含药血清,模型组加入正常大鼠血清,继续培养12,24,48 h进行实验.结果与结论:各组细胞培养48 h,RT-PCR检测发现体积分数10%的买朱尼含药血清可上调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mRNA的表达同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1 mRNA的表达,但此作用在细胞培养的24,36 h时不明显.同时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也显示买朱尼含药血清可促进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的表达.说明买朱尼可以调节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的表达,且此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腧穴筋膜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是针推治疗操作过程中的主要受力组织细胞之一,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调整对腧穴发挥治疗作用的功能关系密切.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观察压力刺激对大鼠"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合成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前列腺素E_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压力刺激组.压力刺激组对细胞实施50kPa压力刺激,每次加力2 h,每8 h1次,共6次;空白对照组不加压.检测细胞外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前列腺素E_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的变化,并计算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压力作用后,培养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前列腺素E_2含量均增加(P<0.05或0.01),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增大(P<0.05),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变化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压力刺激对腧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前列腺素E_2合成释放的调节,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比值的提高,可能是腧穴接受针灸推拿治疗后发挥"疏经通脉"作用的细胞生物力学原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背景:既往动物实验表明,川芎嗪能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Ⅲ型胶原、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水平,延缓肝纤维化的形成,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mRNA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川芎嗪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6-11/2007-06在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完成.材料: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0 mL∶80 mg),使用时用含体积分数为0.1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稀释,为巴里莫尔制药(通化)有限公司产品;肝星状细胞株HSC.T6,系SV40转染SD大鼠肝星状细胞而成,其表型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提供.方法:培养肝星状细胞株,传至三四代时增殖明显即可用于实验.实验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细胞:药物干预组:分别加入川芎嗪0.01,0.1,1,10,50,100,200,400,600,1 000 mg/L后作用于HSC-T6.主要观察指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肝星状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Ⅰ、Ⅲ型胶原及透明质酸质量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RNA的表达.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川芎嗪100~1 000 mg/L各剂量组作用不同时间的吸光度值均降低(P<0.01).在川芎嗪100-1 000 mg/L这一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加大,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加.②川芎嗪(100,200 mg/L)对Ⅰ、Ⅲ型胶原、透明质酸的产生有抑制作用(P<0.05~0.01),并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10 mg/L川芎嗪对Ⅰ、Ⅲ型胶原均没有影响,但可以降低透明质酸质量浓度(P<0.05).③100,200 mg/L川芎嗪可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随药物质量浓度增大,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比值增大(P<0.05~0.01).结论:川芎嗪抗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促进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从而促进胶原降解,使细胞外基质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质金属蛋白酶3及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6-02/12在桂林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材料:清洁级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6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Peprotech EC LTD公司产品,基质金属蛋白酶3(扩增369bp)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扩增405bp)上游引物、下游引物均购自晶美公司。②实验干预:先用弗氏完全佐剂造Wistar大鼠模型;造模20d后取Wistar大鼠右后足滑膜细胞进行原代培养。③实验分组:实验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取P2代细胞接种于6孔培养板,分别加入终浓度为5,25,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照组:不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④实验评估:取病理切片观察滑膜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Wistar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RNA表达。结果:①培养细胞的形态学观察:原代培养14d滑膜细胞从组织块边缘逸出,21d密集生长开始传代;传代细胞48h可明显分辨出树突样细胞、巨噬细胞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传至21代,细胞生长及特性稳定。②病理切片:滑膜组织有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滑膜细胞增生、排列紊乱,纤维素渗出,胶原纤维沉着,纤维素样坏死,呈滑膜炎表现。③基质金属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mRNA表达: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3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终浓度5,25,50μg/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32±0.03,0.77±0.06,1.12±0.12,1.59±0.02,P<0.05);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终浓度5,25,50μg/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47±0.07,0.50±0.10,0.91±0.10,1.31±0.06,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RNA表达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加大表达增加。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剂量递增的方式对体外培养的佐剂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敏  金力 《中国临床康复》2011,(24):4485-4488
背景:胶原是肌腱细胞外基质中的主要成分,基质金属蛋白酶是降解肌腱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重要蛋白酶。目的:观察12周跑台运动对大鼠跟腱胶原、胶原Ⅰ、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第1周每天运动20min,速度由12m/min递增至20m/min;以后跑台速度均为20m/min,第2周坡度为5%,时间为30min,第3~12周坡度为10%,时间为40min,共运动12周。对照组正常饲养。结果与结论:末次运动后24h取大鼠跟腱。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大鼠跟腱前胶原Ⅰα1、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羟脯氨酸的含量也有所增多,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长期耐力运动可以提高跟腱中胶原的合成和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螺内酯干预肝星状细胞(HSCs)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MMP-13和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变化。探讨螺内酯对胶原代谢影响的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螺内酯(1×10^-4)mol/L-(1×10^-7)mol/L干预HSCs 48小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MP-2、MMP-9、MMP-13 mRNA和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①螺内酯组的MMP-13基因表达强度上调,螺内酯(1×10^-4)mol/L-(1×10^-5)mol/L浓度组MMP-13基因表达强度(0.91±0.13、0.80±0.01、0.67±0.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53±0.10)(P〈0.01)。1×10^-4mol/L浓度组MMP-13基因表达强度接近对照组的2倍。②螺内酯干预HSCs48小时后,TIMP-1基因表达减少,螺内酯(1×10^-4)mol/L-(1×10^-6)mol/L浓度组(0.15±0.05、0.28±0.15、0.37±0.03)明显低于对照组(0.47±0.04)(P〈0.01或〈0.05)。③螺内酯不同浓度干预HSCs 48小时后,HSCs MMP-2、MMP-9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螺内酯可抑制HSCs TIMP-1基因的表达,增加间质胶原酶MMP-13 mRNA的含量。螺内酯可能通过对MMPs及TIMP-1影响而促进胶原降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不明原因不孕症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不明原因不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MP-9和TIMP-1在20例不孕症患者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MMP-9/TIMP-1在2组子宫内膜的腺上皮细胞和基质细胞的胞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MMP-9/TIMP-1在正常子宫内膜中呈高表达状态;在不孕子宫内膜表达较低,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不孕症妇女子宫内膜种植窗期MMP-9和TIMP-1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不明原因不孕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抑制剂-1(TIMP-1)在术后肠粘连形成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干纱布擦伤回肠浆膜,制成大鼠肠粘连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术后2、7、14d时粘连肠组织中MMP-9及TIMP-1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2d时模型组织中MMP-9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而术后7、14d时粘连组织中MMP-9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1);术后各时相点时粘连肠组织中TIMP-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MMP-9及TIMP-1在术后肠粘连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斑块细胞外基质降解的抑制、减少炎症、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MMP9,TIMPI,MMP-9/TIMP1,hs-CR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略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血浆MMP-9与MMP-9/TIMP-1、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TC呈正相关(P<0.05),TIMP-1与MMP-9/TIMP-1呈负相关(P<0.05),MMP-9/TIMP-1、TIMP-1、hs-CRP与TG、TC、LDL-C、HDL-C无相关。结论: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可以减少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性反应,降低血脂,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9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情况.根据IMT值将选取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32例(糖尿病组),糖尿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31例(中膜增厚组),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组30例(斑块组);另选健康查体者3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MMP-9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MMP-9为(550.26±269.28)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359.70±215.6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P<0.05);中膜增厚组MMP-9为(712.15±340.47)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t=4.53,P<0.01)和单纯糖尿病组(t=2.40,P<0.05);斑块组MMP-9为(889.08±247.80)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t=7.01,P<0.01)、糖尿病组(t=4.89,P<0.01)和中膜增厚组(t=2.53,P<0.05).结论 血清MMP-9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A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Methods A total of 93 patients with T2DM were recruited to our study.The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 and plaques of carotid artery were measured.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IMT values: diabetes mellitus(DM) group(n=32),carotid artery intima thicken group(n=31) and carotid artery intima plaque group(n=30).At the same time,30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Serum level of MMP-9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serum MMP-9 in DM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s([550.26±269.28]μg/L vs.[359.70±215.62]μg/L,t=2.23,P<0.05).The serum MMP-9 level of intima thicken group(712.15±340.47)μg/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ealthy controls(t=4.53,P<0.01) and DM group(t=2.40,P<0.05).The serum MMP-9 level of plaque group([889.08±247.80]μg/L) was even m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M group(t=4.89,P<0.01),IMT group(t=2.53,P<0.05) and healthy controls(t=7.01,P<0.01).Conclusion The severity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in T2DM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serum MMP-9 level.  相似文献   

16.
查政  张清华  蒋知新  林虎  梁雪梅 《新医学》2009,40(3):154-158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根据平滑肌原代细胞的培养方式分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培养组(ox-LDL组)、AngⅡ加ox-LDL培养组(AngⅡ组)、AngⅡ加ox-LDL加缬沙坦培养组(缬沙坦组)、普通培养基培养组(对照组),应用ELISA法及逆转录PCR法分别检测4组上清液中的MMP-9、TIMP—1含量,以及细胞内MMP-9、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AngⅡ组上清液中的MMP-9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为P〈0.01)。ox-LDL组与AngⅡ组上清液中TIMP-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1),缬沙坦组与对照组上清液中TIMP-1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ngⅡ组细胞内MMP-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为P〈0.01),其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ox-LDL组及缬沙坦组(均为P〈0.01),缬沙坦组细胞内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ox-LD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增加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MMP-9的表达而降低TIMP-1的表达,缬沙坦可以抑制AngⅡ的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背景:国内外多年的研究表明稀土化合物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抑瘤性能。目的:观察三氯化镧对大鼠肝癌细胞细胞周期素D1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对照观察。单位: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肾病科。材料:实验于2002-06/2003-07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室细胞培养室完成。CBRH-7919细胞按三氯化镧剂量不同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0.01,0.1,1.0mmol/L三氯化镧组,每组分别培养1,3,5d,每组细胞各接种6复孔。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为研究对象,给予0.01,0.1,1.0mmol/L三氯化镧,培养后1,3,5d观察CBRH-7919细胞生长变化。①运用流式细胞术计算各期细胞所占比例。②四甲基偶氮唑蓝实验测定各孔吸光度值(A值)。③免疫细胞化学检测与G1期调控有关的细胞周期素D1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的变化情况。主要观察指标:CBRH-7919细胞在不同剂量和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胞周期素D1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三氯化镧对CBRH-7919细胞生长的作用:0.1,1.0mmol/L三氯化镧组培养后3,5d吸光度值低于空白对照组(3d分别为1.140±0.070,0.706±0.092,1.461±0.087;5d分别为1.888±0.020,0.625±0.037,2.544±0.0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01)。②三氯化镧对CBRH-7919细胞G0/G1期百分率的影响:1.0mmol/L三氯化镧组培养后1,3,5dG0/G1期细胞百分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60.70±0.20)%,(39.49±0.67)%;(61.66±0.97)%,(45.56±1.00)%;(69.92±0.18)%,(49.24±0.2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0.001);0.1mmol/L三氯化镧组培养后5dG0/G1期细胞百分率高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8.88±0.73)%,(49.24±0.2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三氯化镧对CBRH-7919细胞细胞周期素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阳性表达的影响:0.1,1.0mmol/L三氯化镧组培养后1d细胞周期素D1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表达(A)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62±35,453±22,860±82;705±84,680±28,762±1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0.001)。结论:三氯化镧可通过下调细胞周期素D1和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使肿瘤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受阻,从而抑制CBRH-7919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一定浓度1,6-二磷酸果糖对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的胰岛具有保护作用,低浓度和高浓度的1,6-二磷酸果糖对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的胰岛具有不同的作用。目的:探讨低浓度和高浓度1,6-二磷酸果糖对白细胞介素1β损伤胰岛细胞的影响。设计: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川北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4-07/2006-02在川北医学院外科肿瘤实验室和风湿免疫中心完成。选择出生1~3d的Wistar大鼠20只。方法:取鼠的胰腺,收集胰岛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白细胞介素1β 1,25,50mmol/L1,6-二磷酸果糖组。应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基础和高糖分泌量;用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试剂盒分别检测各组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采用Fura-2荧光检测技术测定各组[Ca2 ]i。主要观察指标:检测胰岛细胞活性,胰岛素的基础和高糖分泌量,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Ca2 ]i浓度。结果:①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白细胞介素1β 1,25,50mmol/L1,6-二磷酸果糖组胰岛细胞活性(A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16±0.012,0.129±0.008,0.125±0.015,0.120±0.016,0.252±0.020,P<0.01);1,6-二磷酸果糖浓度过低(1mmol/L)或过高(25,50mmol/L)时胰岛细胞活性(A值)与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白细胞介素1β 1,25,50mmol/L1,6-二磷酸果糖组胰岛细胞基础分泌胰岛素量和葡萄糖刺激分泌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37.00±22.21),(230.83±11.58),(225.16±12.46),(220.50±15.63),(425.67±16.85)mIU/L;(90.17±6.11),(96.62±8.64),(87.66±8.24),(85.46±9.59),(204.50±10.78)mIU/L,P<0.01],而低、高浓度1,6-二磷酸果糖组与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与一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32.07±25.34),(144.86±12.17)μkat/L;(457.64±19.29),(84.67±10.23)μmol/L,P<0.01],白细胞介素1β 1,25,50mmol/L1,6-二磷酸果糖组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与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胰岛细胞[Ca2 ]i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28.50±26.28),(73.42±1.79)nmol/L,P<0.01]。1,25,50mmol/L1,6-二磷酸果糖组加入白细胞介素1β作用后的胰岛细胞[Ca2 ]i浓度明显低于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组[分别为(152.72±11.86),(216.39±15.32),(233.61±21.76),(328.50±26.28)nmol/L,P<0.01]。结论:低浓度和高浓度1,6-二磷酸果糖对白细胞介素1β损伤的胰岛细胞不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9及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ase,TIMP)-1在老年犬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心房肌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其与心房颤动及纤维化发生的关系。方法健康比格犬18只随机分为成年、老年窦性心律组各5只、成年、老年持续性房颤组各4只。采用Masson三色法染色,计算胶原容积分数以测定纤维化程度,采用RT-PCR检测左心房MMP-9及TIMP-1的mRNA水平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其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结果与成年窦性心律组比较,其余3组心房肌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高(P〈0.01);TIMP-1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TIMP-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老年窦性心律组及老年持续性房颤组MMP-9mRNA表达水平较成年窦性心率组升高(P〈0.05);与成年持续性房颤组比较,老年持续性房颤组纤维化程度增加,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增高(P%0.05),TIMP-l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心房组织中MMP9和TIMP1基因表达失衡可能是影响胶原代谢、造成增龄性心房颤动时心房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与增龄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创面愈合是个复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近期研究表明慢性刨面愈合延迟往往与一些特定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表达失调有关.目的研究活化的MMP(active matrlx metelloproteinase,a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在糖尿病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对象为SPF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体质量250 g左右,雌雄不限,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深Ⅱ度烫伤为模型,将伤后0,1,3,7,21 d的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24 h.主要观察指标组织培养上清液中aMMP-2和TIMP-2的含量.结果伤后糖尿病和正常鼠皮肤组织释放的aMMP-2和TIMP-2逐渐升高,糖尿病组未损伤组织释放的aMMP-2明显高于正常组(t=3.214,P<0.05),伤后21 d TIMP-2明显低于正常组(t=2.427,P<0.05);正常组aMMP-2/TIMP-2比值基本稳定于一定的水平,而糖尿病组aMMP-2/TIMP-2比值逐渐下降,自伤后7 d起,显著低于0时相点(t=10 019,P<0.01).结论糖尿病者在创伤前后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平衡均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