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材料与方法病例源于我科于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 5 1例。按Hunt Hess分级 :Ⅰ级 11例 ,Ⅱ级 15例 ,Ⅲ级 14例 ,Ⅳ级 8例 ,Ⅴ级 3例。本研究只包括Hunt Hess分级中的Ⅰ~Ⅲ级患者共 40例。随机分成引流组与对照组。引流组共 2 0例在行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后即刻实施腰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 ,而对照组 2 0例按设计时间间断进行腰穿释放血性脑脊液。引流组患者在早期行GDC栓塞治疗后 ,立即行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 ,即腰椎穿刺后退出针芯 ,置入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2.
动脉瘤破裂后内皮素(endothelin)可促使大脑血管痉挛。本文测定了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内皮素浓度。患者在 SAH 后3天内收入院,于第1星期做手术。在对大脑动脉瘤破裂施行手术时,将导管插入底池及侧脑室以抽取血性脑脊液。SAH  相似文献   

3.
内皮素(ET)对脑血管有持久的强烈缩血管作用。为探讨ET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血管痉挛(CVS)、迟发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及血肿量的相关性,作者首次对22例SAH(男13,女9,17~76岁),15例非SAH病人(男11,女4,26~73岁)及18例正常人(男10,女8,29~60岁)用放免分析法测定血浆和脑脊液(CSF)中大ET-1、ET-1和ET-3浓度。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苏宁  冯清燕 《山东医药》1996,36(12):21-22
用放免法测定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在不同时期及不同病程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SAH组1~7天,8~21天及22~28天的患者血浆E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且第1周内ET含量最高,伴有脑血工挛者(CVS)血浆ET高于不伴有CVS者(P〈0.01)。提示SAH后CVS与血浆ET关系密切,ET参与CVS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邮血(SAH)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高铲薄层层析法对16例SAH患者发病第一、第二及第三周时脑脊液及发病后3天血浆中PAF进行检测,并与1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蛛网膜下腔出血组与姐血浆PAF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脑脊液PAF均为阴性,而SAH后第一周脑脊液中PAF即呈阳性,第二周含量最高,第三周时有下降趋势,结论PAF可能与SAH患者脑血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脑动脉瘤患者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内皮素(ET)在SAH后CV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阐述了ET在CVS中的作用,并就针对ET治疗CVS的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有效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有头痛颈强者21例,持续时间6~12.5d,对照组头痛颈强持续时间14~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表现不同意识障碍者6例,经置换2~3次最短在4d内意识恢复正常,对照组意识障碍11例,意识障碍恢复时间6~14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蛛网膜下腔出血3大并发症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脑梗死等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恢复,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与脑血管痉挛(CVS)及临床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液和脑脊液中ET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液和脑脊液中NO的代谢产物NO-x(NO-2和NO-3)含量。结果SAH后血液和脑脊液中ET含量增高(P<005),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而SAH后血液和脑脊液中NO含量则下降(P<005),重症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提示SAH后脑血管痉挛和迟发性脑缺血可能系ET升高和NO下降使大脑动脉持续收缩所致,且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ET增高和NO下降的程度密切相关。本实验结果支持SAH后CVS发生机制中ET与NO动态平衡破坏学说。  相似文献   

9.
李凤巧  胡启芹 《山东医药》2005,45(17):69-6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动态观察其脑脊液(CSF)中细胞变化,对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现对56例SAH患者的CSF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大内皮素(big-ET)是内皮素-1(ET-1)的具有活性的前体,测定它可以得到ETs最可靠的信息。为了确定ET是否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管痉挛的可能原因,作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11例急性SAH病人头3周内的血浆和CSF进行了big-ET测定。其中男7例,女4例,均经CT、腰穿诊断为SAH并做了全脑血管造影,发现7例病人至少有1个动脉瘤作为出血的原因。big-ET测定的正常范围为1~11fmol/ml(1fmol=4.28pg)。病人血浆平均值为2.56±1.26fmol/ml,最高值7.26fmol/ml。CSF中最高值7.5fmol/ml。4例病人同时测定血浆和CSF的big-ET均在正常范围内,3例有严重血管痉挛的病人也没有显示big-ET增高。 作者指出,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SAH后病人血浆ET增高的假说。以前报告类似的ET增高所描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脑脊液引流治疗25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沂水中心医院(276400)张志敏近年来,我院应用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1978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头痛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院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72例随即分为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头痛缓解的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2%。治疗后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治疗组中位数为8.26d,对照组仅10例在9d后恢复正常,其余均为黄色脑脊液,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在2002年7月~2005年7月期间,应用腰穿腰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造成误漏诊。1996年以来,我们动态检测了66例老年SAH患者脑脊液铁蛋白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旨在为临床诊断SAH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浆脑利钠肽的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低钠血的发生通常与中枢性钠耗综合征(cerebralsaltwastingsyndrome,CSW)引起的低血容量有关,但CSW的原因仍有争议。脑利钠肽(BNP)能引起尿钠排泄和多尿。作者用放免法测定急性SAH患者血浆BNP浓度。以探讨BNP是否与SAH后低钠血有关。选择18例经CT证实的SAH患者,分别在SAH后0~2、7~9和14d3次测定BNP浓度。血浆抗利尿激素(ADH)、心房利钠肽(ANP)、去甲肾上腺素(NA),在7~9d测定1次。血清钠浓度至少每3d测定…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及其基底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又棘手的医学难题,病死率约40%。半数的幸存者留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系统残疾。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降低了外科手术的风险,但预后较差。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病因有动脉炎、肿瘤、血液病等。因此应强调指出,对于SAH患者,除非病因已经明确,否则均应行病因检查。全脑血管造影是检查动脉瘤的“金标准”。1诊断90%以上的SAH患者突然起病,约75%的患者有头痛,为剧烈全头痛。常伴恶心…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引言 1.1 背景 颅内囊状动脉瘤是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约80%的SAH由动脉瘤破裂引起.仅在北美地区,SAH每年导致18 000人死亡或残疾.但不幸地是,要检查出无症状患者的未破裂动脉瘤是非常困难的,这使大多数SAH难以预防.  相似文献   

19.
王成伟 《山东医药》2006,46(15):77-7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及其基底部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复杂而又棘手的医学难题,病死率约40%。半数的幸存者留有轻重不同的神经系统残疾。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降低了外科手术的风险,但预后较差。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少见的病因有动脉炎、肿瘤、血液病等。因此应强调指出,对于SAH患者,除非病因已经明确,否则均应行病因检查。全脑血管造影是检查动脉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是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物质.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显示,SAH患者脑脊液和(或)外周血ET-1水平升高,并在CV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对ET-1在CVS发生和发展中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