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原为少阳病误治成痞而设。方中寒热兼用 ,苦辛同进 ,补泻兼施 ,具有和阴阳、调虚实、通升降的作用。此方临床应用颇为广泛 ,只要认准病机 ,灵活应变 ,投之多获良效。兹就验案数则 ,简介于下 :1 失眠案 李某 ,女 ,4 7岁 ,1 996年 1 1月 1 2日就诊。失眠 4d ,头昏乏力 ,心烦不安 ,胃脘灼热 ,腹部微胀 ,呕吐酸水 ,舌红苔白 ,脉细。辨证为寒热失调 ,胃失和降。法宜寒热并调 ,和胃止呕。投半夏泻心汤加味 :法半夏1 0g,黄芩 1 0 g ,黄连、吴茱萸各 3g ,干姜、炙甘草各 6g ,党参 1 5g,红枣 5枚。服 3剂 ,呕吐酸水已止 ,夜能安睡 …  相似文献   

2.
半夏泻心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不仅可用于反胃、便秘等脾胃系疾病,而且可用于久咳、失眠、梅核气、痢疾等肺系、心系、肠系病证,以及妊娠恶阻等妇科病症.凡寒热互结、虚实挟杂,湿热中阻是其应用指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半夏泻心汤在临床中的应用,确定半夏泻心汤的主要疗效。本文从近10年的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总结中发现,半夏泻心汤主要用于人体消化道方面的治疗。本文通过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效果研究,为其确切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为少阳病误下致病而设,邪在少阳,当宜和解,误用论下,乃伤其中气,少阳之邪,内犯肠胃致寒热互结,阻于心下,遂成心下痞硬之症。中气既伤,失其升降,故上则呕逆不止,下则肠鸣下利。法当辛开苦降,消痞补中:调和寒热。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等七味组成。方用味辛苦之半夏入胃为主,辛开散结、苦降止呕,以除痞满呕逆之证、辅以干姜,辛温祛寒、黄芩、黄连苦寒泻热;佐以党参或人参,大枣补以中气,使以甘草补脾肾而调诸药。诸药相配、寒热并用,苦降辛开,补泻同施,共同完成消痞散结,补中扶正。调  相似文献   

5.
6.
1 半夏泻心汤的结构与功效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统《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而言),由辛开温散的姜、夏,苦寒清热的芩、连和甘补调中的参、草、枣3组共7味药物组成。其基本药理作用为清热散寒、运转气机、补脾和胃。本方加生姜,减干姜用量,即为生姜泻心汤。重用甘草,即为甘草泻心汤。一般而言,半夏泻心汤偏重于化痰降逆,生姜泻心汤兼能散水消食,而甘草泻心汤,以其甘草用量较重,故补中之力较强。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半夏泻心汤具有.抗消化道粘膜炎症、抗消化性溃疡、胃肠动力调节、止泻、止血、促消化、保肝等作用。根据方…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泻心汤由法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系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笔者以仲景之法,临床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胃肠疾病,每获良效。现择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为汉代医祖张仲景所创制,首见于《伤寒论》,主用于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邪气入里,以致寒热互结于中洲,脾胃升降功能失常的痞症。因其配伍得当,疗效确切而被后世人们所青睐。同时也因而衍化出许多方剂而来,如枳壳桔梗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连泻心汤、枳实消痞丸、中满分消丸、乔氏阴阳攻积丸、加减半夏泻心汤、连朴饮、蚕矢汤等。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泻心汤原治寒热错杂痞满等症。笔者根据“异病同治”之治则,对寒湿阻中郁而化热而湿热阻中等所致中焦升降失司的多种疾病,动用本方治疗取效甚捷,从而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制半夏、黄芩、干姜、党参、炙甘草、黄连、大枣7味药物组成。原治柴胡汤证误下,痰气互结、升降失常,心下痞满不疼、呕吐不利等。方中重用半夏和胃消痞,降逆止呕为主,干姜协助半夏辛苦散结以和阳,为辅药。黄连、黄芩苦降泻热以和阴,佐以党参补虚,使以甘草、大枣扶正以祛邪,又可调和诸药。综观全方,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用以顺其升降,补泻同施以调其虚实,使胃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 ,是为小柴胡汤误下所致心下痞而设。方由半夏、人参、黄连、黄芩、干姜、炙甘草、大枣组成 ,具有和胃降逆 ,开结除痞 ,协调阴阳之功。笔者根据中医辨证理论 ,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口糜雒某 ,男 ,3 5岁 ,工人 ,1999年 8月 2 1日初诊。患者自述患口腔粘膜溃疡 3年 ,反复发作 ,曾多次求治 ,口服维生素类药效果不佳。近日复发 ,唇内及舌下共有 3处溃疡 ,大者如黄豆 ,小者如米粒 ,色灰白 ,周有红晕 ,灼热疼痛 ,影响进食与饮水 ,尿黄 ,便稍干 ,舌红苔薄腻 ,脉弦细。诊为口糜 ,由心火与脾湿相…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与研究概况贾玉梅(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半夏泻心汤/治疗应用,半夏泻心汤/药效学半夏泻心汤证,在仲景书中有两见,一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第154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若心...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为张仲景一首名方.此方配伍精当,疗效显著,广泛运用于临床,可治疗多个系统的疾病.笔者查阅了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此方的方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其临床运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以期为中医临床医师运用此方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半夏泻心汤由法夏 ,黄芩 ;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 ,系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论》中的著名方剂。笔者以仲景之法 ,临床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胃肠疾病 ,每获良效。现择例如下 ,以飨同道。1 治疗胃痛患者 ,男 ,2 5岁 ,1 992年 5月 3日初诊。自诉 :经某医院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已半年 ,现感胃脘部疼痛痞闷、有灼热感 ,口苦而干 ,大便秘结 ,舌质红边有齿痕 ,苔微黄腻 ,脉弱。证属肝胃不和、寒热错杂。予半夏泻心汤加减 :黄连 3g、黄芩 9g、大黄 6g、干姜 5g、法夏 1 0g、乌药 1 0g、蒲公英 1 2g、丹参 1 0g、党参 1 5g、大枣5枚 ,百…  相似文献   

15.
16.
17.
对近5年半夏泻心汤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从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具有调节胃肠运动、保护胃黏膜、抗炎、调节免疫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临床采用半夏泻心汤的治疗效果均比常规运用西药佳。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方出《伤寒论》,药物组成:制半夏、黄苓、干姜、党参、炙甘草、黄连、大枣七味组成。用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成的痞证。症见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细数等症。笔者于临床辩证用治他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为少阳病误下致痞而设。笔者在临床中,遵循仲景之法,谨守病机,推而广之,用治其它多种疾病,收获良效,兹录验案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